【培養具有觀察/假設/實驗的科學腦】
🔖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全套3冊)
馬上手刀入手去➡️ https://reurl.cc/n0EklX
小子從暑假都跟陶侃搬磚一樣常背這套書出門看(我真的沒誇張)
其實這套書我一直想推薦,但一直沒寫完,因為小子問題太多了
一直到最近晚上我都好忙,要一直為他的上千億個問題解惑(此句為誇飾法)
今天看到有折扣馬上寫出來!
怎麼可以只有我身陷苦海(並不是)….怎麼可以只有小子被打開開關,
所有小學的孩子們都要被打開『自主學習科學方法』的開關!
先談點正經的
#108課綱中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自然科學領域課綱 之中
有列出,國小中年級所屬的第二階段、高年級所屬的第三階段 #認知能力
🔸第二階段(三四年級):
著重 #觀察 與 #親身體驗;
透過 #想像力與 #好奇心 #探索科學問題
🔸第三階段(五六年級):
透過 #操作經驗,逐漸 #運用思考能力
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套書中的三冊
#1意想不到的觀察
#2膽大心細的解設
#3實踐想法的實驗
剛好具備 課綱中的
#觀察
#探索科學問題
#運用思考能力
書中每章節,都會有 #吉竹申介 畫的幾個小朋友提出問題。
小子在看的時候也會跟我分享,他覺得誰說的對,誰說不對的原因。
#需要思考問題的原因
其中有幾張頁面圖我也有搭配國小的自然科習作、自修內容
直接看附圖吧!
剛說到,小子暑假時一直背NHK這套書出門,
我本來想說自主學習,應該就是讓這孩子自己看就好了,
結果,
小子的問題變得更多了,
還會指使我去問我身旁的專家好友,慢幾天幫他問都被小子碎念
(這時候小子的記憶力超好都不會忘記)
#但媽媽被孩子的求知慾指使的蠻樂在其中的
像是
#1意想不到的觀察
試試看1:剖開的樣子
小子知道我身旁有棒球迷姐姐,馬上遙控我去問有關棒球的內裡包含甚麼東西。
棒球迷姐姐說:
棒球內裡除了書上提到的軟木、橡膠,還有羊毛,依用途不同,成分比例略有差異。
#2膽大心細的解設
試試看5:從過程思考原因
小子帶去安親班看的那天晚上,馬上指使我,要去問19號農場 小農哥哥 哈密瓜紋路的問題
因為小農哥這季節剛好在收成哈密瓜
小農哥哥說:
哈密瓜的紋路,如果想要長成客製紋路,必須要在紋路開始生成時,就要刻出紋路,才會有自己想要的紋路出現在上面。
#3實踐想法的實驗
試試看1:玉米的顆粒數量和生長
這小子居然在市場、超市數起玉米粒來。
本來小子又要我去問 19號農場(Farm Nineteen)小農哥哥每次收成的玉米一根有幾粒玉米。
我說:你不要為難人家,小農哥哥每天要跟害蟲天災搏鬥已經很忙了。
試試看2:暑假過夜營隊時,據說,他一直在找毬果,後來撿回來一些樹枝、、毬果、蜻蜓翅膀。
對,你沒看錯,只有翅膀,還是裂開的。
營隊老師說,他都一直在蒐集農場的『寶物』。還好營隊老師蠻有耐心的,一直陪著這隻脫隊的小子蒐集寶物,還要聽他問問題。
(留言處有小子模仿動物的影片😂)
其實,我很喜歡小子這樣問我問題,
雖然我也變得很忙,要翻書,找資料給他,每天也要花很多時間跟他討論的問題。
離開學校好久,自己都快要忘記,也快要不會、不敢提問題了。
記得小時候問老師問題都會被繞彎拒絕,
只要考試不會考,或是我問得太遠了,
老師和家長都會說:
這不會考啦/記標準答案就好。
想起我小時候,半天放學以後回家,哪裡都不能去
只能窩在家,也不能下樓玩,
因為家裡很多我爸自己親手做的木製家具,所以有很多蟻類、蟑螂蛋
我在家裡用透明膠帶到處黏了一堆螞蟻、白蟻,拔螞蟻鬚鬚,看他還會不會找同伴;
還有徒手抓蟑螂,當時不覺得髒,只覺得好好玩,把蟑螂蛋切開看,找螞蟻窩,找蟻后,玩螞蟻蛋。
我爸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實驗蟑螂還有養蚯蚓的事情,當時課堂上老師說蚯蚓從節切開會變兩隻,我就去釣魚材料店買了一盒蚯蚓,切開沒有變兩隻,反而都升天,我帶剩下的蚯蚓去學校問老師,要老師切給我看
當然,老師
說很忙就走了,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蚯蚓要切哪裡才會變兩隻(應該沒人想知道)
如果我小時候有這套書就好了,我的人生應該就不只現在這樣(到底是哪樣?)
增加孩子的好奇心
一起培養孩子的科學腦吧➡️ https://reurl.cc/n0EklX
#鄰家小書蟲 #小子的書單 #小學 #自然科 #閱讀探索
#小熊出版
===========相關影音=========
最後追加推薦幾個還不錯的科普節目,其中有的有入圍過金鐘獎
因為我們家不太看電視
以下只列上YT上有的節目
✅ TRY科學
二年級以上就可以看
https://reurl.cc/KjpZvR
✅留言追追追
二年級以上就可以看,建議從較新的級數開始看
https://reurl.cc/Y69LQ4
✅永不妥協
適合中高年級以上
https://reurl.cc/bRkMqd
✅ Hello Brain!
適合中高年級以上
https://reurl.cc/q8OyXD
蚯蚓 害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一對美國夫妻因為收養一隻狗,毅然決然離開大都市生活,辭去工作回歸鄉野,在貧瘠廢棄的南加州荒野,從零開始經營農場。兩人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專家,在他的建議下,兩人瞭解到當前全球農民盛行耕種大規模單一作物已造成地球生態平衡嚴重破壞,因此決定讓自家農場完全採用生態農法,力求維護「生物多樣性」。雖然在創業期間遇上不少困難,但在一次次嚴厲考驗後,證明以生態農法施做的農場,完全可以經得起大自然的考驗,不但水土不流失,農業也欣欣向榮,更改變了當地地貌。這部紀錄片完整了紀錄他們不屈不撓的一切,和大自然的珍貴與生命的美好與堅毅】
{內文}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約翰和我住在聖塔莫妮卡一間小公寓,我想讓大家看看我一天的開始,他還在半夢半醒之間
這不是一個攝影師和美食家的愛情故事,而是他們放棄一切,重新啟動的人生傳奇。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們曾經承諾彼此要共創有目標的人生,莫莉覺得想當然爾,我們都能在農場裡找到滿滿的目標,這個農場會有果園 菜園 牲口,不只是一般農場,而是宛如童書裡的世界,我們會種杏子 桃子 李子 油桃 櫻桃 金桔 葡萄 芭樂 萊姆,她的夢想是把能拿來煮的東西都種出來,這個菜園不會是普通的菜園,我們會種花 香草,而且這一切都會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百里香 迷迭香 牛至 羅勒就像過去的傳統農場,茴香 草莓 波森莓 樹莓 羽衣甘藍 青花菜,聽起來是很有意義的人生,但我們的現實生活與農場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夢想中的農場,原本只能仰賴陽臺上不時來點「小確幸」,直到他們領養了一隻流浪狗塔德,狗兒無法忍受都市生活鎮日狂吠,終於讓夫妻倆決定舉家「出走」。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蘋果園可以擺這裡,我們需要各種品種的雞,得找個地方種鳳梨釋迦,那裡拿來當菜園非常完美,不知道能不能種香蕉,天哪!塔德來,我們到了,杏花巷農場
農場位在加州洛杉磯以北,車程一小時左右的穆爾派克(Moorpark)兩百多畝的土地,周圍全是大型單一作物農場,北邊還曾經有過一家全球最大室內蛋場裡頭飼養的50萬隻雞,每天可以向外賣出200萬顆蛋,西邊還有綿延數哩的塑膠布溫室裡頭種滿了覆盆子,看似都是現代農業的樣貌卻導致土壤嚴重壞死。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這就是我們的難題,整塊好好的,因為土壤是死的,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讓它起死回生,更糟糕的是,每個聽過莫莉「夢想農場」大計畫的農夫,都覺得我們瘋了
為了找尋土地的解方,他們四處搜尋傳統農法顧問,並在艾倫約克這個全球知名學者的指導下,一步步模擬自然系統運作,打造一個真正能自我調節的生態農場。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們挖掉55畝的樹,我們弄了堆肥,要賺錢就要種農作物,結果我們一直把農作物挖掉 燒掉,我們修復好一個舊水池,修理好5哩多的灌溉系統,艾倫說服我們,蓋了個最先進的蚯蚓堆肥場,其實就是個超大豪宅,專供蚯蚓便便,他說那是土壤肥料的聖杯,然後我們要把這些便便泡成堆肥茶,拿去餵養土地,我們半年內就燒光第一年的預算,而且連一棵作物都沒種,你知道,我們南方有一句俗語說「永遠來不及做對,但永遠來得及重來」
夢想的開始,總少不了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透過網路,莫莉找來了全世界和她一樣崇尚自然農法的同好,他們對迎接新生命感到興奮,深深覺得必須重拾舊法才能邁向永續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舊的灌溉池總算可以重新蓄水了,瑪莉亞,放吧,享受你的新家吧,小鯰魚,我們要在把第一批蚯蚓,加到本農場的40呎堆肥槽裡,耶 嗚呼,莫莉打開吧,嗚呼 好耶,我們在泡堆肥茶了,這些都是你帶我們認識的,植物 打造土壤要是沒有植物,土壤永遠不會肥沃,我們種下一大堆新樹,播種覆蓋作物 挖陰溝防止水分流失,把一個騎馬場變成一座菜園 種植原生種,其它清單有好幾頁,我每次劃掉一樣東西,就又多出十樣
莫莉這座生態農場的目標是創造出最大程度的生物多樣性,讓越來越多動物自在生活,在咬牙苦撐了兩次春夏秋冬後,夢想中的天堂終於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但此時,挑戰也接踵而來。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我猜我沒搞懂艾倫所說的完美和諧,應該是什麼模樣,因為我們改善土地的每一步 ,似乎都為新的害蟲打造出完美的棲息地,覆蓋作物讓蝸牛大量繁殖,而牠們又愛吃柑橘樹的樹葉,從而直接損害到果樹的結實能力,走開艾麗,雞舍裡應該有幾隻雞,應該要有260隻,結果早上有幾隻,我在裡面看到二三十隻,我們少了大概230隻雞,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別過來,我對理想主義堅持力量的信念,隨著這隻郊狼死去了一部分,正是理想主義讓我們來到如此美麗的地方,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地方
莫莉感到孤立無援,因為生態農場的導師艾倫意外辭世,接下來的一切都得靠自己他們要對付郊狼,但不能把牠們當成敵人,必須把牠鎖進農場的生態圈裡,才能共存共舞,艾倫曾經時時提醒的原則是,當農場越興旺,害蟲也會跟著茁壯 栽種的作物越健康 蚜蟲自然越多,更不要說,水果長得越好,就會吸引越多的鳥來咬,這個道理,他們花了七年才徹底領悟。
(電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
你在建立一種均衡 複雜 多元的事物,全都支撐強化著彼此,你會看見一個生命的網絡,今年我們統計到87隻倉鴞,估計吃掉1萬5千隻地鼠,而且還不只這樣,一整群的行家高手都前來助陣,老鷹負責空襲,地面則有地鼠蛇 鼬鼠和獾,再加上郊狼,就連護衛犬也成了獵人
終於貧困的土地再次欣欣向榮,而這次是真的,因為他們找到了自然生態循環的關鍵鑰匙,生命的無常替農場蓄積了滿滿能量,對流浪狗塔德來說,究竟是誰救了誰,十年下來,答案早已重新改寫,如今的莫莉只希望這個傳奇故事,能提供人類改變的起點,讓地球生機無盡延續。
蚯蚓 害蟲 在 【 人妻。倫敦。習作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手指教我的事。耐心等待。欣賞成長》
.
今年初我們為了孩子,結束了在英國🇬🇧11年租屋族的日子,終於買了第一個家。且是一個帶有後院空間的老房子,戶外空間比室內還要大非常多。
.
買這個有花園後院的房子,是需要很大勇氣!因為前屋主完全放任不管雜草叢生,需要花不少力氣整理😅。但是當初搬來郊區,為了讓兩個孩子在家裡就能擁有戶外空間,可以活動玩耍。
.
自從準備搬進來後,我們夫妻就做好心理準備,需要花很多時間(金錢)整理花園。尤其在英國人工非常貴!之前光找專業的攀樹醫師tree surgery,整理移除幾棵不適合後院跟妨礙光線的樹,就花一大筆驚人開銷。
.
把大方向的樹木整理好後,我跟老公兩個 ‘超級門外漢’ 開始從零開始學習🙏 根據前天遇到鄰居,她的敘述是,自從我們搬進來後,終於把原本的叢林整理成花園from jungle to garden。
.
有人follow到之前5月初的文章嗎?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garden centre園藝中心,讓孩子挑他們喜歡的花,打算購買 「種子」自己培育幼苗🌱。
.
為了有完整的花圃,得先把雜草叢生的雜草拔掉、除草、翻土、換土.....。花了很多個週末,全家一起整理,孩子們也從原本老是幫倒忙,到現在可以開始正確的幫忙澆水、掃落葉、撿垃圾...等。
.
經過了一個夏天,我帶著孩子回台灣,老公一個人繼續整理花園,把草重新養活,幫忙照顧我們從培養盆移植到花圃裡的花。
.
從台灣回來後,果然哥哥選的太陽花長高不少!妹妹選的小菊花還開花了🌼,反倒媽媽我選的紫藍色玉米花雖然開花,卻十足像一坨雜草!
.
英國🇬🇧這個禮拜都一直下大雨,盼呀~盼的~終於!太陽花 「全部都開花了!」💕 孩子們超級興奮~~
.
感情路上、育兒路上真的就像種植物、養花一樣。沒什麼秘訣,就是 #細心照料 #觀察入微 最後 #耐心等待⌛️ 等待它生長。即使偶爾風吹雨淋,但太陽🌞 來時又會再次綻放。
.
種植過程會有害蟲、雜草來阻礙它生長,但只要仔細觀察照顧,都可以順利長大。反之,有些植物不需要時常灌溉,有些植物需要充足陽光,有些花朵嚴禁直曬太陽。如果妳自以為是的拼命灌溉,植物反而會長不好爛掉。
.
每個孩子跟感情也都一樣,最重要的要 #夠認識 「它的本質」,#接受 「它的本質」。剩下的,就會自然生長茁壯了!
.
第一次,種花也會失敗,會有失望失誤的時候。第一次,下廚也會失敗,會燒焦會沒煮熟。更何況,第一次育兒呢?
.
回想第一次育兒常常低落,豬隊友的扯後腿,無法理解孩子的哭鬧,抱怨自己為什麼要犧牲......等。
.
其實都是把自己逼太緊了!第一次,放過自己,只要耐心等待。老公或許會成長,孩子也會慢慢長大。
.
我們能做的就是 #等待 #欣賞 。
.
真希望可以早一點有人跟我分享這些心得☺️ 分享給妳身邊正水深火熱的朋友吧!
.
.
#媽媽從看到蚯蚓尖叫逃跑
#現在可以若無其事感激他們豐富泥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