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養蝴蝶幼蟲和甲蟲獨角仙後(詳情見下面的連結),今次朋友 Winnie 慷慨送了一些蝌蚪 bb 給我們,好可愛喲!蛙類蟾蜍類的生長階段變化好大,這是非常有趣的觀察過程,讓我和孩子一起觀察、研習、做個詳細的紀錄吧!
我網上查閱資料,相信這種蝌蚪長大會是蟾蜍類。
#養蝌蚪
#科學研究
#兩棲類動物的研習檔案
舊文分享:
蝴蝶幼蟲至羽化成蝶的飼養經歷:https://www.tagmum.com/article/1631/%E5%B0%88%E6%AC%84%E4%BD%9C%E5%AE%B6-%E7%94%B7%E5%AD%A9%E5%AA%BD%E5%AA%BD%E9%9B%B2%E8%BF%AA%E8%87%AA%E5%AE%B6%E6%98%86%E8%9F%B2%E7%A0%94%E7%BF%92%E7%B6%93%E6%AD%B7-%E4%B8%80-%E5%B0%8F%E5%AD%A9%E5%9C%A8%E5%AD%B8%E7%BF%92%E5%90%8C%E6%99%82%E7%88%B8%E5%AA%BD%E4%B8%80%E6%A8%A3%E5%9C%A8%E5%AD%B8%E7%BF%92%E6%88%90%E9%95%B7%E5%95%8A
獨角仙交配產卵孵化成幼蟲的經歷:https://www.tagmum.com/article/1733/%e5%b0%88%e6%ac%84%e4%bd%9c%e5%ae%b6-%e7%94%b7%e5%ad%a9%e5%aa%bd%e5%aa%bd%e9%9b%b2%e8%bf%aa%e8%87%aa%e5%ae%b6%e6%98%86%e8%9f%b2%e7%a0%94%e7%bf%92%e7%b6%93%e6%ad%b7-%e4%ba%8c%e8%88%87%e5%b0%8f%e5%ad%a9%e4%b8%80%e5%90%8c%e9%a4%8a%e7%94%b2%e8%9f%b2%e7%9c%8b%e7%9c%8b%e7%94%b2%e8%9f%b2%e6%95%b4%e5%80%8b%e7%94%9f%e5%91%bd%e6%ad%b7%e7%a8%8b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
蟾蜍產卵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有指甲蓋大的蟾蜍 顏色鮮亮極其美麗
這種體色橙黃相間的短頭蟾,是地球上最小的陸棲脊椎動物之一,即使成年體長也不超過2厘米。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出現體型逐漸縮小的特征,如骨骼成分過度集中,足趾和指骨逐漸消失。短頭蟾一般在日間活動,棲息於林地地表的落葉層中;它們在陸地上產卵,卵直接孵化成小蛙。#CCTV #美麗生靈
更多CCTV內容請點擊:goo.gl/kpqfa9
蟾蜍產卵 在 我家在阿爾卑斯山Alpenleb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自然超有趣,看你能發現什麼?
大麥町就像個小孩子,看到什麼稀奇的都要讓我看,就跟貓狗一樣抓到獵物總是要炫耀一下。
植物還好、其他蟲、老鼠屍、黃鼠狼死屍、鳥屍每次看完都要讓我罵幾句才拿去丟,之前還會拿福馬林做標本,不小心藥水咬到手之後學乖而停止,比我唸叨好用多。
——————————
大蟾蜍(學名:Bufo bufo)它們廣布在歐亞大陸,一般成年雄蟾蜍 長約8厘米,雌性長13厘米重約20-80克。
大蟾蜍於晚間覓食,在潮濕季節最為活躍。當遇著掠食者時,它們會分泌有毒及難聞的蟾蜍精,足以趕走大部份掠食者,但卻對水游蛇及刺蝟無效。
它們大部份時間都會留在陸上,春天產卵則在池塘或其他水溝。
幼生大蟾蜍會吃螞蟻及細小的蒼蠅。
成年的則會吃無脊椎動物,如昆蟲、昆蟲的幼蟲、蜘蛛、蛞蝓及蠕蟲,並會以帶有黏性的舌頭來捕捉。
較大的大蟾蜍也會吃細小的爬行類及齧齒目,一般都會是活吞的。
(以上資訊擷取維基)
#國家二級受保護的動物
蟾蜍產卵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素有「櫻都」美稱的霧社。霧社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1148公尺,全區日夜溫差極大,氣候隨海拔高度概分為副熱帶及溫帶季型氣候。南有濁水溪流域、中有烏溪、北有北港溪,東北則有大甲溪流域,形成高山廣佈、河流交橫的特殊地理景,也因此有著多樣且豐富的自然生態。
1.印度蜓蜥:印度蜓蜥廣泛分布在臺灣本島1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區域,以及馬祖、龜山島、小琉球各離島地區,為臺灣蜓蜥屬蜥蜴中分布最廣也最常見的種類。印度蜓蜥在森林底層生活、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印度蜒蜥鑽到腐葉堆,口含住蚯蚓,破土而出。印度蜓蜥的食性很廣,從環節動物到昆蟲都有。
2.紅紋沫蟬:紅紋沫蟬是低海拔或平地林緣最常見的大型沫蟬,會停在植物枝條上吸食植物莖幹的汁液。紅紋沫蟬又稱「泡沫蟬」, 因為牠們的幼蟲在尚未長大之前會吐泡泡,然後把自己藏在泡泡中間,讓天敵看不到牠,藉此保護自己。等到牠變成成蟲、有自保能力之後,牠才會離開那個泡泡。
3.冠羽畫眉:冠羽畫眉是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分布於中、高海拔的闊葉林及針葉、闊葉混合林,常成群活動於樹冠,非常活潑。牠的最大的辨識特徵在於,頭上暗褐色、高聳的羽冠,也因此成為牠名字的由來。冠羽畫眉的食性偏素食,特別的是牠還會吃花蜜。為了快速的吃到花蜜,冠羽畫眉舌頭的構造和一般的鳥類不同,牠們的舌頭經過演化變得像毛筆一樣,舌尖有分岔、還有很多一根一根細細的刷毛,這樣在吸花蜜時就跟乾掉的毛筆吸水一樣,能一下子就把花蜜吸到嘴裡。
4.菝契:菝契為蔓莖植物,它身上長了很多刺,一是為了保護自己,二是為了能夠牢牢地扣住其它的枝條,讓它可以抓緊之後再繼續延伸。菝契的果實的形狀像煙火炸開一樣,果實無毒,早期曾有人拿來食用。
5.台灣深山鍬形蟲(中部型):台灣深山鍬形蟲喜歡住在海拔五百到一千六百公尺的山區森林。公蟲最常能長到8、9公分左右。全台灣都能發現台灣深山鍬形蟲,但因為區域,牠們有分三種不同的形態:北部型、中部型,還有南部型。中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整體的大顎較北部型的台灣深山鍬形蟲要細長一點,北部型的大顎比較粗短。
6.赤煉蛇:台灣赤煉蛇為日行性蛇類,常常以山區溪流、樹林底等潮濕環境為棲地。以青蛙、蟾蜍為食,偶爾以魚或其他蛇類果腹。會在夏季產卵,每窩約8-47顆卵。台灣赤煉蛇有儲存毒液的特異功能,牠們能夠在捕食蟾蜍的同時,將蟾除皮膚腺中的毒液分離出來,然後將這毒液物質集中儲於背側頸部的腺體中,以備不時之需。
7.樹皮螳螂:樹皮螳螂喜歡住在低中海拔森林,牠身上的顏色跟像地衣苔蘚非常相近,不但躲藏得很好,而且非常敏感,警覺性很高,大部分的人很難發現牠們。樹皮螳螂的若蟲,在長成成蟲之前不會離開一出生就棲身的樹,只會在同一棵樹上面。因為牠來到地上的時候,移動並不像在樹幹上那樣敏捷,危險性會增加。所以在成蟲之前,牠盡量會讓自己待在樹上。等變成成蟲,有翅膀了,牠就比較容易能離開生長的樹木。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Jiw9Mvipf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OsqzVkn9v4bLfoMyAu6eQ1WIK0Q)
蟾蜍產卵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這裡北部橫貫公路,台灣北部最美的山水風景都在這裡,在這美麗的風景背後,有許多小動物朋友,在這裡生活著,還有一隻號稱昆蟲界的假面超人?神出鬼沒的保護著動物朋友們,走,來去尋找假面超人囉!
1.角胸奇葉螳:胸奇葉螳頭上的「鯊魚劍」是牠最大的特色,前胸兩側的三角狀突起增添這種螳螂幾許威武的形象,也是中文名裡所要表達的特徵。角胸屏頂螳螂出現在夏末及秋季,從七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是這種螳螂成蟲活躍的時期,夜晚具有趨光性,相較於其他螳螂,算是稀少的種類,在燈下要遇到這種螳螂的機會也不是很多。分布的海拔從 1000 到 1900 公尺的山區都有零星的觀察記錄,如北橫的明池、宜蘭的思源啞口、南澳神秘湖以及南橫的禮觀等地方都曾經觀察到。
2.推糞金龜:(金龜子科)體長20 - 23 mm,全身黑色具微弱光澤,觸角末端黃色 ,鰓葉狀,體背寬廣,後腳細長略呈彎鉤狀,頭盾特別發達可用來切割糞便,再以後腳搓或滾成圓球推到選定的地方埋入土中食用或產卵,糞球具各種功能,有食用及育幼用兩種,育幼性的糞球通常雌、雄會合力推動,在推的過程中進行交 尾,再繼續將糞球推進5至10公分深的巢室裡,雌蟲便於糞球上方產卵。
3.台灣深山鍬形蟲:(鍬形蟲科)雄蟲體長35-65mm,雌蟲27-45mm,體色紅褐色,雄蟲大顎變異較多,大、中型個體大顎末端處分岔,近基部處有一明顯的齒突,大顎內側小齒突排列為3-8枚不等,頭部後緣具耳狀向後突起,前後緣向內凹陷,各腳黑色,腿節除端部黑色外為橙黃色。雌蟲體型小,黑色,大顎內側下方具一齒突,大顎尖端尚有向上的小齒突,頭部背面密生刻點。本種為台灣特有種,生活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出現於5-8月,在北部尚有雄蟲大型個體,大顎特長略向下彎曲,大顎尖端的分叉較深。
4.盤古蟾蜍:根據紀錄,盤古蟾蜍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且適應力強,在平地,常出現於較開闊的地方,如闊葉林、草地、開墾地或住家附近;在山區,分布山區的海拔高度可達3000公尺[5]。以蟲類為食,有時也會吃蚯蚓,常常可見到在步道、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蟲類較多的地方覓食,覓食時總是坐在地上,等待食物進入攻擊範圍之內,有別於黑眶蟾蜍,除了用舌頭外,盤古蟾蜍也會直接用嘴巴叼起食物,而黑眶蟾蜍只會用舌頭將食物黏回嘴裡,所以能吃的食物大小有限。
5.陸生渦蟲:肉食性動物,以水蟲、蚯蚓等為食,是扁形動物中唯一不行寄生的動物,經常出現在淡水、海水和陰溼的地方。如果把渦蟲的腦部中心縱向切開,失去的一半會再生出來,而成為兩個個體完好無缺的渦蟲,經常被用來作為再生能力的實驗材料。陸生渦蟲對生活環境可是相當挑剔的。稍有污染。 便無法生存, 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f1TeOLdYxM/hqdefault.jpg)
蟾蜍產卵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在湍急河流在流經不平整的底岩會產生渦蝕作用,經過長久的鑽蝕後河床被鑽出圓形、橢圓形、葫蘆形、卵形等各種奇形怪狀的洞穴,這樣的地貌便被稱做「壼穴」。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貓空正有著這樣的特殊地形,也因為這個緣故而有著與眾不同的生態。
1.腹斑蛙:腹斑蛙因為淺褐色的身體在腹側上有些大黑斑而得名。身長大約6到7公分,肥肥短短的模樣非常可愛。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非常響亮,而且牠們喜歡一隻接著一隻鳴叫,形成此起彼落的大合唱。
2.貢德氏赤蛙:在台灣是屬於保育類動物,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水池及草澤環境。頭部扁平,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褶痕。莫約6~8公分,屬於大型的蛙類。生性隱密而怕羞,平時很難看到,繁殖期時才會成群活動。「茍、茍、茍」的叫聲如同狗吠,因此又被稱為「狗蛙」。
3.雨傘節:雨傘節屬於保育類,是夜行性動物,大多棲息在水邊,身長約60~120公分,背上有一節一節的白色環帶,因此又稱銀環蛇。雨傘節是台灣地區毒蛇中毒性最強的一種,除此之外,在世界上所有陸生毒蛇中,雨傘節毒液強度僅次於澳洲毒蛇。聽起來雖然很恐怖,但其實牠們性情非常溫和而且膽小,受驚擾的時後只會迅速逃走,或者是把頭藏在蛇身下,呈現一個八字型,偶而偷看一下敵人離開了沒有,除非遭受嚴重威脅,否則牠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4.青竹絲:俗稱赤尾鮐,是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毒蛇。牠的特色是通體翠綠,有著紅色的眼睛與三角形的頭部,尾巴帶了一點磚紅色。牠身體的保護色與植物很
相近,農夫或是野外工作者常會因為觸動到休息中的青竹絲而被咬。雖然青竹絲咬人的發生率最高,但牠的毒性是台灣六大毒蛇中最弱的。在野外只要坐好打草驚蛇的動作,基本上是不會遭「蛇吻」的。
5.日本棘竹節蟲:因為身體有急狀物而得名,牠的腹部末端有一個細而長的呼吸管,可藉以伸到水面上呼吸。會用鐮刀狀的前足在水中捕食小魚及蝌蚪,抓到之後再以刺吸式的口器吸食獵物的體液。牠很特別的是,牠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說牠的卵子不必受精就能發育為成蟲。
6.黑眶蟾蜍:牠最大的特徵就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牠的皮膚粗糙,除了頭頂之外,全身佈滿大小不等的疣粒。屬於中大型的蛙類,身長5~8公分。每當到了春夏繁殖季節,牠們會成群出現在水源地,雄蟾會發出「咯咯咯咯……」的求偶叫聲,並且上前擁抱雌蟾,進行抱卵、產卵。
7.翡翠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因為在翡翠水庫附近發現而且背部又是鮮豔的翠綠色而得名。翡翠樹蛙在台灣五種綠色樹蛙中,為比較大型的種類,體長5至8公分。牠們在背腹相接處有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條紋,腹部、腹側及股部常有大型的黑斑,眼睛有一條黃褐色過眼線,這些是牠們和其他五種綠色區分的最主要特徵。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後會主動接近,雄蛙並且在樹上形成配對,然後雌蛙帶著雄蛙到樹上產卵,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會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然後再回到原地點繼續產卵。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1qqwHML5A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nvy7Bih6YyI5zk87CLeP2FLb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