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晚餐
#檸檬香茅番茄魚湯
#秋葵滷肉飯
#月桂葉紫米飯
Mia很喜歡檸檬香茅的香味
不管是煮魚還是海鮮都好吃
下午我先煮好檸檬香茅高湯當基底
大量番茄用橄欖油炒出鮮甜滋味
再加入檸檬香茅高湯
這樣煮出來的魚湯超好喝
另外秋葵魯肉飯也是Mia的最愛
起先是為了對付挑食的老公
把他不吃的食材加入他最喜歡的料理
所以我把秋葵切碎加入老公最愛的魯肉飯裡
香噴噴魯肉飯夾雜秋葵脆脆的口感
這樣搭配非常好吃😋
自從以前這樣煮過之後
Mia大為喜歡!就指定以後秋葵都要這樣吃
哈哈 挑食老公遇到聰明的主婦就沒轍了😄
秋葵含有豐富營養不僅對腸胃好還有保護肝臟的益處
當然要多吃一點喲!
搭配迷人飄香的月桂葉紫米飯
佐餐茶是有機馬尾草茶
我們開動前儀式就是先喝一口草本茶
讓一天忙碌的心沉靜下來
好好吃飯 好好休息
大家今天辛苦了❤
只要有我們家的招牌 #研磨五香粉
就能夠做出比外面還好吃又營養的滷肉飯
來一碗銷魂滷肉飯
作法:https://coookies.pixnet.net/blog/post/35446012
#有機月桂葉 迷人飄香月桂葉飯:
https://coookies.pixnet.net/blog/post/35902708
#有機馬尾草茶
有機馬尾草含有豐富營養素和礦物質,尤其是有機矽,矽酸是人體所需主要礦物質之一,身體許多器官都需要它來鞏固機能,例如皮膚指甲、毛髮骨骼、牙齒腎上腺,由於年紀、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的改變,體內矽酸的儲量便相應減少,導致頭髮灰白、脫髮、指甲易斷、骨質疏鬆、牙齒流血等毛病,因此,每人每日都應攝取矽酸,以協助鈣質轉化到身體使用,而最豐富又最易吸收的來源就是馬尾草,這是很推薦日常保養身體飲用的茶品。
Lydia家的藥膳香料草本茶食材
請email至 lydiamiahome@gmail.com索取訂購表單
血之轍109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武漢肺炎揭穿中帝國真身 問題是香港人如何應機轉化】
幾年前說中國充滿帝國主義思想,沒有太多香港人能夠理解;去日本一個座談會講這個總結,日本人多數亦沒有感覺。日本右翼沒錯是反中,但不是因為自由和人權。因為日本一直攝取中國傳統學問,令他們最終想取代中國成為天朝核心,想反過來將中國本部變成日本朝貢區。有點像《星戰》天行者本來立志對抗黑暗原力,最終墮落為黑武士。
中華世界觀令日本走上軍國道路
日本軍國主義者不是反對天朝格局本身,乃認為天朝秩序很好,只是中國已經失去資格,要由日本統領天朝,才成為幾百年宿敵。江戶時期講中國「明清鼎革」的《華夷變態》,與其說折射了中國情況,不如說反映了日本菁英的精神轉變。《華夷變態》是1732年江戶中期作品,已經是總結。江戶前期,知識菁英的日本主義已經熾盛,有一些提倡「獨尊孔子」,排斥孟子提倡革命;或排斥之後主導中國、混雜佛道的宋明理學;
有一些則提倡古代神道,例如德川家康的學者重臣林羅山,在《本朝神社考》,提倡古神道和神社才是日本根基,又說:「我朝神國也,神道乃王道,自佛法興行後,王道、神道都罷卻去」。
最革命性是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實》(1669年),他痛斥日本很多人是「大中華膠」:「愚生中華文明 (日本)之土,未知其美,專嗜外朝(中國)之經典 ,嘐嘐慕其人物,何其放心乎?何其喪志乎?」他將日本視為「中朝」,而中國為「外朝」,不再稱中國為中國。
這本書在現實政治中也很有趣,據說明治時期武將、台灣總督之一的乃木希典就很愛《中朝事實》,將它送給裕仁。明治天皇駕崩後,乃木希典切腹殉君。
與之同期的山崎闇齋,又曾這樣問學生:「如果今日孔子和孟子帶著大軍攻打日本,我們學孔孟之道的人應如何面對?」學生不能回答。山崎闇齋說:「如果我們不幸至此,就唯有拿起武器,與孔孟一戰將之擒獲,這才是孔孟之道﹗」[1]
這條脈絡,最終成為後來的「日帝國主義」,但日帝國主義的模型其實源於中國,來自「孔孟之道」及背後的世界帝國觀。「大東亞共榮圈」實踐起來,只是置換共榮圈領袖,而非整個打破。
二戰後日本知識份子負有戰爭原罪,他們基本無法客觀評論中國;又因歷史脈絡,而錯誤認為軍國主義發源於日本,中國則沒有帝國主義。很多日本知識人以反戰反民族主義為己任,但在其進步議程的監察藍圖,往往欠缺中國這個坐標。
美軍駐守於日本,經常搞出強姦民女事件,導致疑美多於疑中。在不少日本社會賢達眼內,中國反而是維護東亞和平的重要伙伴;有一些人甚至認為中國崛起,將會帶來「亞洲世紀」,亞洲人抬起頭,可以令歐美國家主導的世界更加均衡、更加「多元」。你沒看錯,香港和日本只有幾個鐘飛機路程,但兩者世界觀就是如此南轅北轍。
日本人說過脫亞入歐,但底下「中國性」仍然強烈。例如「勝過歐美」、亞洲人重新抬頭等,就非常泛亞主義。中國現時的狀態,靈魂是1930年日本,肉身則是1930年德國。
中國跟隨日本 進入「珍珠港陷阱」
武漢肺炎爆發後,據報美方認為中國隱瞞疫情達六日以上,令全球包括美國自身有很多人命無辜病死。中國為阻止全球追究責任,遂收買國際組織洋五毛唱讚歌、找同盟國掛起「多謝習大哥」橫額、在網上鼓吹「美國源頭論」、不准別人將肺炎扣連到武漢或者食野味等等。
中國人自己感受到危險,唯有更加膨脹自己,好壯膽和嚇人,卻令自己成為全球排華大合奏的燃料。首先是中國控制到譚德塞和世衛,卻不能塞住天下悠悠眾口,最終反而成為中國自己的醜聞和負資產。譚德塞全程偏坦中國,在全球已成為廣泛國際醜聞,他自身所屬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黑歷史、早有隱瞞埃塞俄比亞霍亂疫情前科、世衛對台灣不公平等等,亦全抖了出來。
美國近日已出聲,要撤查病毒是否武漢實驗室產物,亦有內部評估美國已進入「珍珠港時刻」。人人都知道日本襲擊珍珠港,導致美國民意全面反日,國家正式參與世界大戰。中國網民和全球親中者,竟然相信中國的數據fake news,認為美國疫情嚴重過中國並沾沾自喜。問題是美國受挫越嚴重,反擊就越恐怖。這次中國令自己也進入「珍珠港時刻」,扮演日本那個位置。不明白日本史,就不能明白今日中國的歷史生態位。
全球對中政策轉移,至今亦因武漢肺炎而累積了全球廣泛民意。親中白左學者仍然以「反歧視」、「病毒不分國界」等等論述自欺欺人,既是視野所限,亦有份將中國推入地獄。
泛亞論、日本軍國主義的內核,也是亞洲人要抗擊歐美帝國殖民主義和歧視,咱要吐氣揚眉。這種自我認同一旦啟動,就不會是官方能夠控制,或者學者做道德文章能夠抑制。
大疫先起,經濟崩潰在後,中共為避免自己遭受人民過激非議,狗急跳牆也只能無可奈何走向「戰狼外交」。這幾個月發展亦不出如此,中共在「被中國人鬧」和「被世界鬧」之間,理所當然選擇後者,是出於內部穩定和保衛政權的本能。最終就導致世界壓力越來越大,也無法控制各種外交行為和文宣的鬥爭性質。
最近中國網絡如微信就流傳多篇《為何XX國渴望回歸中國》的文章,中招者包括蒙古國、越南、印度、果敢特區、哈薩克等國。內容都是關於當地人民跟中國「素有淵源」,其實很想回歸中國云云。
哈薩克反應就很大,國家馬上傳召駐當地中國大使抗議並要求解釋。官方很快就自己刪除文章,但國際影響已成;泰國網民與中國網民亦在twitter打到天昏地暗,事源同樣是泰國網民稱香港台灣是國家,令中國網民上頭;中國人敗走,是因為泰國年輕人根本不當中國人攻擊泰王、揭泰國黑歷史是一回事。我跟泰國的朋友說這件事,他們說現在泰國分成三個陣營,黃衫軍是社會賢達、軍人、既得利益者和保王派;紅衫軍是他信當年吸引的農民階層;近年就多了橙衫軍,他們是年輕人,也可說是「真國族主義者」,在乎泰國共同體多於特定政府和王室,也擁抱西式文化,他們這次就成為取笑中國網民的主力。
中國新建的帝國形象
這些舒緩中國國內壓力的泄憤式外交,將為中國打造出「新國際形象」。中國以前的國際形象,是比蘇聯更正宗的共產陣營領袖和第三世界領袖。之後是悶聲發大財,不干預你國內發展,因而受到其他國家的現實主義者歡迎。現在中國終於將自己對全世界的干預主義和霸權全射出來,本來中國只是干預香港台灣西藏新疆這類「故土」,對西方人來說,這些地方的人怎麼死都不關他們事,只要繼續有廉價勞動力、市場和錢就於願足矣。然而他們發現,自己也同樣受干預,則香港台灣等地的反中議題,對他們亦不再遙遠,「中國威脅」在後瘟疫時代將變得切身。西人以為無關痛癢,但他們的親人朋友這次可能就死於武漢肺炎、可能因疫情而掉了工作、生活質素下降。因為想像的共同體,同胞受害,其他人的世界觀亦不免動搖。Politics is perception, this is real now.
白左會批評全球反華是病毒政治化、種族仇恨,然後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高地短嘆長吁道德淪亡,然而對於中國隱瞞疫情、操控世衛的責任,卻是無法應機,也不敢站在「真中間路線」要求中國也應合理賠償,他們不夠膽。
對亞洲各國而言,中國就是1930年的德國。只要在我國內有一些華種、存在一些有中國淵源的人事,原來中國都認為是「未回歸」的領土,那不是威脅我的國家安全?原來李白來自哈薩克就代表哈薩克都要回歸中國,那以前蒙古帝國境內的國家會怎麼想?這跟德國說奧地利人是德意志人,然後德奧合併有甚麼分別?跟捷克斯洛伐克有一些德意志人,納粹就來侵略有甚麼分別?有些人反感說中國是赤納粹,四處談歷史血緣就索取主權領土,不是帝國主義?積極想改變二戰之後的領土主權安排,是不是世界和平的大威脅?納粹要重振德意志榮光,跟中國人普遍想恢復萬邦來朝格局、主導國際秩序,有沒有分別?然後華種在西方,也會因為受到一定歧視,而渴望中國強大,變成一個能干預其他國家,能保護他們安全和利益的帝國。中國與世界之間的衝突,就會這種互動之中不斷強化。
很多人陷在舊框架,就無法承認中國才是問題,而不只是共產黨。文化戀中者,則永遠不承認窮兵黷武是中國傳統,我們來自一套擁有悠久帝國主義傳統的文化。德國文化經過去納粹化,中國文化可沒有。以前的香港人甚至台灣人自認中國人,認為「愛國不愛黨」就安全崇高,以為只認同「文化」就偉光正,問題是這套文化沒有經過淨化,不適切現代文明和當今國際形勢。當「中國」未經過解體、未去清朝化和淨化,擁抱國家實為擁抱罪惡。
香港人會批判英帝國主義、日帝國主義和美帝國主義,卻不了解中帝國主義。從清朝遺老到新儒家到今日的大中國主義者,對中國總是溫情有餘,認識不足。即使深受其害,卻不知苦從何來。此即意識形態之威力。
我們能回去鄧小平體制嗎
那麼香港能回去鄧小平體制嗎?香港應該渴望回到鄧小平體制嗎?
以曾俊華田北俊曾鈺成 (坊間戲稱「3J黨」)那些舊精英為首的中老年人,當然是以此為奮鬥目標。他們利用香港人的普遍惰性,推銷一個死胡同方案:香港要走回中間,爭取一國兩制恢復正常,就一天光哂。
問題是一國兩制有多少空間,取決於中美關係。中美關係經過武漢瘟疫之後,只會更加晦暗不明,走向更黑的深水區。問題是這無異於等候兩大強權發落,等於坐食山崩。積極親美或積極親中,都是看到世將大變,而且付諸行動,值得欣賞;最浪費時間的幻念,卻是爭取一國兩制回到「鄧小平初衷」。大家都知道不會實現。中國沒有誠意,香港人亦看到戲已演完。
愛國不愛黨、理解中國(人)、建設民主中國,已經是明日黃花。很多人不肯面對「中國」此概念即帝國主義,「民主中國」無可能,因為「中國」本身就是擴張和朝貢說,是否定世界應分為不同民族和國家。說要追求民主中國,就好比叫全歐洲先投降給第三帝國,再爭取民主的第三帝國。在大爭之世,香港人要留在國際封鎖線內還是出線外,要大力表態,讓世界明白。
台灣就一早選擇親美,口罩外交是要融入國際。美國卻不准 Google 光纖接通香港,這說明甚麼?當美中已無法媾和,香港還有可能重置一國兩制?民主中國值得追求嗎?對中國人值得,對香港人卻是戰略自殺。道德上,若我們哀憐被鎮壓的香港同胞,同時卻追求「民主中國」,實在是天大矛盾。反對大東亞共榮圈,卻支持「中國」,怎麼可能?反對美帝國主義,卻無視中帝國主義,是否偽善?今日的大中國主義者,跟昨日的日本軍國主義,有甚麼思想上的分歧?
中國引入民主而不解體,本質性不義還是繼續延長。西藏人和維吾爾人呢?被歧視的兩廣人呢?在中國裡面被消滅的其他民族呢?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呢?對其他國家的干預呢?選擇自由的國族之林,還是委身世界帝國,這是香港人內心和外面的功課。
在內,我們是否成為一個國族,擠身於世界?在外,我們是否與自由世界聯合,在中國問題上同心同德?如果我們已押注於「國際戰線」,內在亦必然隨而轉變配合。當我們仍然視中國為歸宿,世界圍堵進行期間,是會更重視還是更忽略香港?
當世界以香港作為放血口介入中國,我們跟中國的關係如何維持?如果我們跟中國關係恢復,又怎可能打到國際戰線?世界局勢已去到令我們客觀上無法再兩面討好,醒目仔時代告終,「香港精神」也將為新一代和新形勢改寫。
註:
[1] 原文:「嘗問群弟子曰:『方今彼邦,以孔子為大將,孟子為副將,牽數萬騎來攻我邦,則吾黨學孔孟之道者為之如何?』弟子咸不能答,曰:『小子不知所為,願聞其說。』曰:『不幸關逢此厄,則吾黨身披堅,手執銳,與之一戰而擒孔孟,以報國恩,此即孔孟之道也。』」
血之轍109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亞與世界思想座談 #防疫 #劉紹華
防疫的人文思考。
「這些不僅是醫療和公共衛生史的議題,從中國極具爭議的『後帝國』實驗觀之,更是政治社會史的提問。」
「中國面對心中之痛的「帝國」或「外侮」時的「主體性」問題。這也就是我在《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中,以「#後帝國」的意識形態來分析中國1949年後的麻風防疫關鍵。」
「本來,講究 #主體 是各國各民族都會做的事,但關鍵是,如果只因主體為大的愛國情操或民族情結,而讓付出慘痛代價的歷史教訓一再灰飛湮滅,這一代人與後代人的生命代價就是永遠都學不會教訓,永遠落入不斷重來的疫情挑戰。人群可能學不會歷史教訓,病毒可是會因應環境而變異。哪個比較強?」
「僅以愛滋與麻風這兩個我書寫過的深入研究為例,即可點出因『主體性』為大的防疫通病:意識形態主導的面子主體性,高於合理的科學防疫原則;意識形態主導的面子主體性,讓國家丟臉的表現不得公開討論乃至寫成白紙黑字;失去歷史感,就無法有效因應未來。」
以上文字摘錄自〈從愛滋、SARS、麻風到武漢肺炎,中國防疫一再重蹈的「面子」覆轍〉。
------
✅除了實驗室病毒是否不慎外洩、病毒是不是人造等議題,我們還能如何解讀中國的 #中國防疫關鍵問題 呢?劉紹華研究員明(18)日將帶來她長期研究與觀察的所思所想。
------
⭐日期:109年2月18日(星期二)15:00
⭐地點: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樓第1會議室
⚠本場次無直播,也無需事先報名。
------
⛔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之相關防疫措施,敬請各位與會者自行配戴口罩,並配合在入場前以酒精消毒;如有相關不適症狀,敬請儘速就醫並安心靜養。
------
【延伸閱讀】
1. 劉紹華(2019.1)〈從愛滋、SARS、麻風到武漢肺炎,中國防疫一再重蹈的「面子」覆轍〉,《獨立評論‧天下》。
2. 劉紹華(2018)《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後帝國實驗下的疾病隱喻與防疫歷史》。台北:春山。
2. 劉紹華(2019)《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從柬埔寨到中國,從「這裡」到「那裡」,一位人類學者的生命移動紀事》。台北:春山。
3. 劉紹華(2013)《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台北:群學。
#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