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緣到兩性關係,人性的選擇都和演化大大有關?】#讀者投書
從演化原理引申出來的第一個社會行為演化法則,是威廉漢彌爾頓在60年代中期提出的親屬選擇。當時他驚覺,血親之間有一定比例的基因相同。這時,人類就願意自我犧牲來幫助血親繁殖。
簡單來說,但如果你的兄弟姊妹還沒吃飽,而你把手上的肉肉無條件地送給他們,就能帶來基因的繁衍好處。另外一個要探討的,則是以剖析兩性相處的親代投資原則。
所謂親代投資原則,指出由於繁殖以及養活後代需投入一定成本。此時,人們會傾向選擇好的交配對象:
#演化 #人性 #利他 #親代投資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阿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演化心理學看待男女擇偶的差異 #兩性 #心理學 #男女 ▶ 如果喜歡別忘了按下訂閱:https://reurl.cc/v1Wmdk ———————————————— ▶【阿畫第二頻道】日常廢片 https://reurl.cc/5qkMOv ▶【阿畫】粉絲團 https://bit.ly/2pRP...
行為演化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動分享
生命再定義?科技環境是否會改變了人類對於生命及演化的觀點
🚦3/27(六)15:00-17:00 #忠泰講廳
🎤主持人:沈伯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與談人: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家)
電子義肢、無線心律調節器等技術延續了人類的血肉之軀,轉化了自然生命的行為模式,讓「生物演化」從自然逐漸地轉向城市,不禁讓人思考,對於生命的定義,是否需要重新再討論?當科技環境一步一步地取代了自然,是否也改變了人類對於生命及演化的觀點和概念?
下周六在忠泰講廳將進行專題講座:「生命再定義?科技環境是否會改變了人類對於生命及演化的觀點」,邀請了兩位生物、生態學專家和大眾分享,生物學家如何思考科技環境裡的生命行為、演化的可能以及生命的定義,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行為演化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YouTube選物 no.4】On Overconfidence And Curiosity
Malcolm Gladwell
這位記者出身的作家像知識山林中的一位野地獵人,嗅到了有趣的主題就牢牢不放,窮追入林直到見解突現,他一把抓起罕見的證據,就地處理,解構又建構,烹煮出一盤營養清晰的大腦野味。
下方的影片是他接受採訪,談 #對話 與 #好奇 的重要,我摘了三個重點,也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意見
1️⃣ 講解想法雖然麻煩但有用
許多人喜歡獨立作業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能夠避開團體會議,不必報告進度,一般人認為向團隊報告是浪費時間:我已經 #一清二楚 的事還要花力氣解釋給大家聽?
但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之所以成為決策毒藥,就是因爲我們自以為一清二楚。
Malcolm Gladwell認為,要避免過度自信的主管做出錯誤決策,就是建立一個成員多元的決策系統,重大事項必須向大家報告,接受回饋 (a system where people get feedback and where there’s a diverse group of voices making decisions),這樣的多人系統功能有二,一個是確保主管自認清楚的想法是「真的」對眾人清楚(講解時請多注意 #深鎖的眉頭 與 #空洞的眼神 ),二是多元成員才能確保該決策並非只是主管自負膨脹的wishful thinking
我認為這樣的多元回饋系統其實在個人生活層次也同樣重要,如果你身邊好友回饋的意見總是與你一致,或是你發現你沒有對象可以說明你的想法或決定,這個狀態雖然輕鬆舒服,卻也是個警訊。
2️⃣ 習慣殺死好奇心
上課中教了英文詞彙A,學生有時會反問:幹嘛不說更常見的詞彙B就好。
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好問題,如果問者心中想著「為什麼?」,那也許就能啟動一段探尋,模糊的路牌能指示著學生去摸索語言的神秘,但如果問者只是對語言的複雜感到不耐,那麼他的學習還沒開始就碰上死路了。
Malcolm Gladwell在訪談中提到,好奇心是對話中相當重要的元素,而培養好奇心的作法則是在生活中創造 #不熟悉的決定 ,讓新奇(novelty)喚醒我們心中總是問個不停的那個小孩。
他提了幾個實際做法:
去平常不會去的餐廳
跟不常說話的對象聊天
讀不擅長的領域文章
有時我也會派這樣的功課給學生,加入一些陌生體驗讓學生回家實驗,再自述記錄分享,語言使用的敏感,來自對生活的新鮮觀察。
“Curiosity will wither if it’s not regularly watered and fed.”
3️⃣ 認識陌生,最需要的是耐心
“Very often the issue isn’t ‘Can you change someone’s mind?’ but ‘How long are you willing to wait for their mind to change?’”
Malcolm Gladwell今年出了一本新書「解密陌生人」,他認為現代社會的許多問題根源,來自我們失去了與陌生人對話的耐心,而所謂陌生,並非都是針對素昧平生的路人,最熟悉的親人間,也有許多陌生的話題,值得我們加倍的耐心去認識。
#社群媒體 與 #內容經濟 正在我們身處的時代中催化一場大型 #行為演化 ,我們的注意力長度不停地縮短,如果我們不想只是受控於環境,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耐心,對話不是 #一次 就叫做溝通,在放棄的念頭出現時,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是溝通無用,是我此時失去耐心了,失去耐心難免,但扭曲事實對自己卻是無益。
#語言選物 #YouTube選物 #malcolmgladwell #talkingtostrangers #解密陌生人
行為演化 在 阿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從演化心理學看待男女擇偶的差異
#兩性 #心理學 #男女
▶ 如果喜歡別忘了按下訂閱:https://reurl.cc/v1Wmdk
————————————————
▶【阿畫第二頻道】日常廢片 https://reurl.cc/5qkMOv
▶【阿畫】粉絲團 https://bit.ly/2pRPiiE
▶【阿畫】Instagram https://bit.ly/2xcsNsM
▶【阿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Ze6AW5S
DC群組邪惡香菇軍團 https://discord.gg/xazyhPDnfy
————————————————
【心理系列】
💕💕來聊聊用心理技巧談戀愛
(出醜效應)▶ https://youtu.be/LUC3Fpqy3_E
(超限效應)▶ https://youtu.be/DbZQA2KItLM
(史金納箱)▶ https://youtu.be/cnV3ODF6-MA
(損失厭惡)▶ https://youtu.be/fFXAZsRoNNs
(比馬龍效應)▶ https://youtu.be/P4cclO-PK4M
(蔡戈尼效應)▶ https://youtu.be/gjcZa333EhI
(馬太效應)▶ https://youtu.be/IHvb5xrFyDc
(阿倫森效應)▶ https://youtu.be/DojObUm0uLU
(月暈效應)▶ https://youtu.be/nVy5FkXhKqc
(操作制約) ▶ https://youtu.be/Uwrr1tQJ49Q
(認知失調理論)▶ https://youtu.be/54W00Da8zfs
(富蘭克林效應)▶ https://youtu.be/Jb9PP5m97RQ
————————————————
(2019戀愛技巧懶人包)▶ https://youtu.be/dBZPIZZWJOo
————————————————
【戀愛技巧系列】
想戀愛卻不知道從何學習❓《2020精選》
(學生脫單攻略)▶ https://youtu.be/4nO0E3VyvaQ
(如何讓對方想跟妳交往)▶ https://youtu.be/pcnc4p-_mFc
(從好感推進到喜歡)▶ https://youtu.be/ME0f8BLzShw
(如何建立吸引力)▶ https://youtu.be/PkF1J32LZ4M
(如何建立價值)▶ https://youtu.be/eyPTmnjoohQ
————————————————
【星座戀愛系列】
☪來探討12星座的戀愛觀(播放清單)
(Youtuber教你攻略12星座)▶ https://reurl.cc/N6RGvx
(12星座攻略精華)▶ https://reurl.cc/e8OWe7
————————————————
樂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行為演化 在 台灣熊蓓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雄的壽山最有名的就是成群的台灣獼猴
但是跟武陵農場一樣 常有人猴衝突發生
蓓兒那天親眼看見有人拿空氣槍射猴子😭😭😭
這是非常非常不對的行為 希望大家都能設身處地
猴子跟人 跟世界萬物一樣 都要吃要喝
人類自古也是從採集社會開始演化
現在猴子做的事情 只是基本的覓食 不是偷 不是搶
畢竟人類佔據了他們的原始棲息地
要避免人猴衝突 請避免在猴子面前打開食物 也不要有挑釁的行為
人類爬山 猴子生活 大家彼此尊重包容
如果這世界上的動物繼續絕種 人類終究無法自行生存下去
#壽山 #台灣彌猴 #柴山
行為演化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先請陳秀熙教授
先幫我們講一下這一波疫情
你覺得主要開始的原因是什麼
怎麼會忽然之間這樣爆開來
有兩個最大的原因
因為這一株病毒它變性了
為什麼它變性
因為它的這個變種病毒的變異
所產生的這個相對於我們過去的武漢演化株的
英文叫做D614G
這一株D614G是去年橫掃歐美國家
這兩株病毒的特性完全不一樣
所以防疫策略在沒有及時的調整的情況之下
就有可能產生今天我們看到的台灣的社區流行
為什麼因為這一個病毒在
以家戶感染來講
你身邊如果有一個人得到確診
你幾乎在你家戶裡面
因為你不可能戴口罩
全部都會中
因為它的病毒量在沒有症狀之前
是過去武漢演化株的病毒高達...
我們的估計高達兩到三倍
所以它的傳播力非常強
非常強所以無一倖免
所以這代表什麼
過去我們國家他的防堵政策
他的這個用的境外阻絕及隔離跟檢疫的
本來是可以阻絕過去的武漢演化病毒株
但是對這一株病毒來講
除非你做到一個非常重要
就是我一直在很多媒體講的就是
你的嚴格實施程度必須到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換句話講你在任何一個場所你的口罩要戴到90%
這個在過去台灣是並沒有這樣
台灣即使在口罩戴的最好的時候
也不過是70%到80%
對於武漢演化株是夠的
但是對這一株英國病毒株在症狀前感染
隱性感染這是不夠的
假設今天陳教授是...
你在一個專制帝國你說了算
你不用考慮任何的政治民調的反撲
或是底下有這個民意代表的反制
以你的立場你覺得最有效
在這個階段要防止英國的B117
能夠阻止擴散 我們假設不計任何後果
你覺得能夠做的手法是不是封城
或者是還有更近一步的做法
我認為其實在一個非民主政治國家
或者是說他可以用軍事的方式來強制這樣的國家
我認為封城絕對不是一個最好的想法
我舉個例子以色列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
那麼以色列為什麼第一個拿到疫苗的國家
這種軍事強制的國家
為什麼在長期以來這一年
不斷的封城解封不斷的封城解封
每一個國家其實不管他是在任何一個制度下面
他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
就說把這一個國家變成是一個
非民主的專制的國家他其他事情都不做
所以換句話講就是說
這個事情在現在目前來講
以我們的這樣一個觀點來看是不可能存在的
即使在所謂的專制國家裡面
所以最好的方法
是要實行三大最重要的
就是NPI(非藥物介入公共衛生手段)配我們的檢測還有疫苗
三體到位才有可能讓目前來講這個疫情趨向於兩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