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小常識】第192篇
《揭開饅頭起泡與萎縮的第三道面紗》
(為了完全呈現酵母功能本文有點長)
⭕️酵母大致可以分為新鮮酵母、活性乾酵母和快速酵母粉。
#快速酵母粉又稱為速溶酵母或即發酵母可直接加入
#活性乾酵母又拆解為活性酵母粉或乾酵母須溶於水中
#新鮮酵母大多使用於麵包的製作發酵力强不易蒌縮
#即發酵母又分為低糖即發酵母與高糖即發酵母
#低糖即發酵母是製作低糖量如歐包肉包饅頭等
#高糖即發酵母是製作高糖量如甜麵包高糖吐司等
⭕️製作饅頭酵母粉的使用量:
以中筋麵粉 100%(克)為例
新鮮酵母饅頭用量為 2%(克)(直接加入)
活性乾酵母用量為 1%(克)(須溶於水10分鐘)
⭕️如果泡水15分鐘以後酵母還未浮上請勿使用因為己經失去效力!
⭕️如果15分鐘以後只浮上零星幾點也請勿使用因部份己失去效力!
⭕️#或是再加入一倍酵母的量讓酵母重新活現!
快速酵母粉用量為 0.7%(克)(可直接加入)
⭕️如果打開酵母粉已結塊或黏在一起請勿使用因為己經失去效力!
✅但是酵母的使用我們可能都做錯了三件事:
1、【認錯酵母】
在饅頭的製作過程中有一個公認的比例,
就是酵母的用量通常都是麵粉的 1%,
⭕️可是卻很少人會注意到手中用的酵母粉是那一類,
✅無論是活性乾酵母或快速酵母粉
都是照麵粉 100 克、酵母 1 克這様用,
量少不打儘,量多就差很大,
如果300克以上幾乎差了1倍,
因為300克的酵母用快速酵母只須2.1克,
若用3克無形中增加0.9克將近1倍。
2、【死背酵母】
還有一項✅未曾注意到的錯誤,
⭕️無論製作多少,也是照麵粉 100 克、酵母 1 克
乘以多少倍數,但是不要被這固定比例綁死,
量多(3000克以上)要減少酵母的比例,因為量多 好多分子聚集一起,變得發酵很快,製作或蒸製不及後面的可能會皺縮,
量少(300克以下)要增加酵母的比例,因為量少酵母孤單無伴,
變得發酵很慢,等待時間不足蒸後饅頭大都起泡,
✅所以量多要減少酵的母比例,量少要增加酵母的用量。
3、【用錯酵母】
最後一項✅無形中疏惚的錯誤!
該泡水的卻直接加入,該直接加入的卻泡水
例如活性乾酵母或乾酵母是須溶於水中,但卻直接加入
致使酵母在麵粉中遲緩發酵,蒸後饅頭表面有的就呈現螞蟻窩狀。
又如快速酵母粉、速溶酵母或即發酵母是直接加入
因為這種酵母本來就是設計直接加入的,如果泡入水中,酵母提前發酵,就會失去了酵母大部分的活性,而產生在麵團上的活性就所剩不多了
蒸後饅頭表面有的就會呈現雪花餅狀。
✅但是有些廠牌的即發酵母是標示為須泡水的
⭕️所以正確使用方法請依各廠牌封面指示
⭕️如何增加或減少酵母的用量?
✅酵母的用量是隨着麵粉的多寡而決定,
例如3000克的酵母應是30克可減少5克為25克,
如果再加一倍6000克就要減少10克為50克,
以此每加一倍減少5克才能抑制麵糰的發酵。
✅那300克以下的酵母粉又要如何增加?
300克的酵母應是3克可增加1克為4克,
如果是200克就要增加1.5克為3.5克,
如果是100克就要增加2克為3克,
以此每減少100克須加0.5克才能平衡麵糰的發酵。
#以上方法僅適用於刀切饅頭不適用於做造形饅頭
⭕️如何延長酵母粉使用期限? 如何保存酵母粉?
🙂#假如真的不常做建議買小包或小罐的!
未開封的酵母粉,通常有2年保存期限,
一旦開封後大約只剩1個月的使用期(常溫),
酵母開袋後,一定要把開口封緊,或分罐裝入容器,
然後放冰箱(短期使用)冷藏(0~4°C不要高於6°C),才能保存酵母的活性,
或分裝入夾鏈袋(長期使用)冷凍保存(零下10°C~ 20°C),以確保酵母更久的活性
⭕️酵母粉用量不足或失去效力,
所表現在饅頭表面上的反應是緊緻式的 斑點、死皮、起泡。
切開內部呈硬式細膩的鵝肝狀,表示麵糰根本沒有發酵完成。
✅酵母粉用量過多或發酵過快
所表現在饅頭表面上的反應是波浪式的皺紋,鬆馳式塌陷。
切開內部呈軟式粗糙的蜂巢狀,表示麵糰己經過度發酵。
⭕️過多的酵母雖然能加速麵團發酵,
同時也會減弱筋性,造成蒸後萎縮。
⭕️酵母開封太久或保存不當,酵母的活性就會降低,導致發酵過慢,
✅但是麵團發酵過慢或發不起來,也並非全是酵母的錯,
✅蒸後饅頭的萎縮,也非全是蛋白脂含量過高的錯。
⭕️種種的原因正等待着我們去一一的拆解!
國寶級糕點師傅與你
分享更多傳統小食
《#細説饅頭》
博客來:https://is.gd/r3SWTk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6ljfeqj
momo:https://bit.ly/33lM7nv
讀冊TAAZE:https://is.gd/TlQVql
誠品:https://tinyurl.com/y3b6z8mk
三民:https://bit.ly/37baJQW
《#懷舊糕餅1》:(熱銷增訂版)
《#懷舊糕餅2》
《#懷舊糕餅3》
《#懷舊糕餅4》
博客來:http://bit.ly/2lAfsYa
金石堂:http://bit.ly/2lCyBIX
TAAZE:http://bit.ly/2lFf6PS
誠品:http://bit.ly/2m1K2Ky
三民:http://bit.ly/2k7w5du
momo:https://bit.ly/33lM7n
表面粗糙度表示方法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超犀女王》算係幾套奧斯卡片裡面比較商業、比較有娛樂性嘅一套
過兩日得閒啲再講多少少啦~
//電影簡介 SYNOPSIS
勁熱爆,超爭議,角逐本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原著劇本等5 項大奬的火辣辣驚情懸疑神作——《超犀女王》(Promising Young Woman),由環球影業人氣發行,「小丑女」瑪歌羅比傾力監製,名劇《獨行殺姬》執行製片人艾蔓露芬諾,一鳴驚人話題執導;《色辱》《少女失樂園》侯選金像影后嘉莉慕萊根 (Carey Mulligan),脫胎換骨顛覆大銀幕女性形象,驚煞復仇,實行咬住唔放!
擁有一把爆炸金髮的Cassie日間循規蹈矩,表面乖巧伶俐,一到夜深便判若兩人,潛入酒吧扮醉等被執屍。無意外總有「好男人」會送她回家,同樣無意外地,這些「好男人」都會對她起色心,懵然不知自己墮進這個「超犀女王」獵物圈套,按劇本地淪為她自訂家法的犧牲品。
午夜獵豔得到的滿足感,並不能平復Cassie無底心魔和胃口。從來沒想過找男人埋單的她,直至重遇當年大學同學Ryan 並愛上對方後,才逐漸願意「妥協」,卻與此同時更清晰、更赤裸裸地勾起過去的創傷歷史。Cassie 決定展開激到極致的憤恨復仇大計!超犀女王,到底有幾把炮?去到盡,又會得到甚麼?
.
製作詳情 PRODUCTION NOTES
將於4月22上映的《超犀女王》近日成為荷李活各大頒獎禮常客,先後獲得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及最佳剪接提名;金球獎劇情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劇本提名。電影更連奪美國影評人之選大獎(Critics’ Choice Awards) 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美國編劇工會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s) 獲得最佳原創劇本;荷李活評論頒獎禮 (Hollywood Critics Association Film Awards) 連獲四個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新導演、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創劇本等。
身兼導演、編劇及監製的Emerald Fennell在這套勁爆話題作加入愛情喜劇和令人驚心動魄的驚悚片元素,創作出一部獨一無二、徘徊於幽默和恐懼之間的黑色喜劇。導演的破格創作不僅贏得各大頒獎禮的肯定,也收獲觀眾的好評,於影評網站Rotten Tomatoes的新鮮度及觀眾分數分別高達90%及88%。
《超犀女王》講述女主角Cassie日頭在咖啡店工作,一入夜就會穿戴性感走進夜店,利用自己的心計引誘那些自以為正經,卻只是等待時機抽水的偽君子注意。沒有人想過曾經擁有大好前途的聰明女會淪落至此。對Cassie來說,卻是她的使命。只要時機一到,她就會反客為主,教訓這些衣冠禽獸,女生不論是清醒還是醉倒也需要給予同樣的尊重。
雖然電影驟眼令人聯想到「#MeToo」運動,可是導演卻更想透過劇本強調兩性之間長久以來在法律面前並不平等,Cassie於是親自出手清算舊帳。導演Emerald Fennell表示:「我一直想拍女士復仇電影。最近也有不少類似題材的電影,但一般都偏向很暴力,或是賣弄性感,或者極度沮喪壓抑。我希望寫出一個關於一個平凡女生的復仇故事,沒有刀槍,卻更荒誕扭曲。」
她續說:「我希望Cassie盡可能似我們身邊認識的人。Cassie冷酷又拘謹,幽默但又扭曲自私。我又想她很吸引人,並故意令自己誘人。她和很多女生一樣,有需要時懂得釋放自己的魅力和性暗示。我想她像捕蠅草。」她從一開始已鎖定金像提名女星嘉莉慕萊根扮演這個角色。
慕萊根也很高興扮演這個前途無限,卻深受創傷的野性角色。她說:「我接角色的時候,如果想像到其他人也能演繹到這個角色的話,我就會盡量推辭。但Cassie會由其他演員扮演的這個想像令我不安又憤怒。第一次讀劇本時,我被故事嚇倒。直到與導演見面,她一再告訴我,她不是拍粗糙的獨立電影。她要拍一套受觀眾歡迎,充滿視覺刺激,又扣人心弦的故事。與導演見過面後,我馬上答應參演出」
Cassie是慕萊根從未嘗試過的演出。Cassie在銀幕第一次出現時,攤坐在紅色皮長椅,衣衫不整,明顯醉醺醺。這只是她誘捕獵物的詭計,成功得手後,Cassie隨即展開令人瞠目结舌的復仇私刑。慕萊根解釋:「她流連夜店,獨自一人扮醉讓男人『執屍』。她從不讓男人更進一步,不會給他們發生任何形式性愛的暗示。她等待男人出手那一刻,她會立即恢復正常,告訴他們自己一直清醒,並教訓他們。這是她振作起來的唯一方法。」導演補充:「她對復仇好像上癮一樣,這樣做會令自己好過一點。她的行動相比起她要教訓的人,其實對她更危險。」
嘉莉慕萊根在戲中時而暗黑時而甜美的精彩演出,加上導演Emerald Fennell算盡心計的復仇計劃,收穫權威媒體一致好評。//
表面粗糙度表示方法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鋼AI現場2:如何靠微米級控制力年省成本千萬?】熱浸鍍鋅AI應用大解密
微米級鍍鋅厚薄如何控制的恰到好處?既要賦予足夠耐蝕性,又要不超量用鋅降成本,秘訣是用AI達成精準生產控制,再用影像辨識找瑕疵,維持鋅層表面品質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生活中隨處可見鍍鋅類產品,凡是有耐腐蝕需求的鋼鐵加工製品,包括作為建材使用的浪板、擔當汽車門面的汽車鈑金、每天都要打開的電冰箱,還有高階電腦伺服器外殼、傢俱、彩色底板、滑軌、風管等等,都可能是運用中鋼的熱浸鍍鋅鋼捲,加工製作而成。
熱浸鍍鋅鋼捲,是中鋼的塗鍍產品中的其中一項,年產量約有87.5萬噸。中鋼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課課長羅萬福就指出,每一批出產的鋼捲,都需根據中下游客戶需求,客製化調整鍍鋅膜厚,或是進行化成處理,在鋼捲表面進行鉻酸鹽、耐指紋處理等動作,來因應不同加工製品所需的特性。
比如說,部分高階電腦、伺服器的外殼,不會再進行烤漆,而是直接裸用鍍鋅後的鋼片,對這些廠商來說,就會要求鍍較薄的鋅層,才能維持產品表面品質美觀。相對來說,生產建材浪板的廠商,對鋼捲表面品質的要求就較低,而且考量到浪板恐架設在環境不佳的地方,反而要用越厚的鋅層,來製造高耐蝕性的產品。
由於不同客戶要求的鍍鋅模厚都不同(內行說法會用鍍鋅模重,以「公克/每平方公尺」來計),如何精準控制鋅層厚薄,就成為中鋼熱浸鍍鋅廠的一大挑戰。
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指出,不同產品有不同規格的鍍鋅膜厚,若鍍的太多、高於客戶需求的厚度,由於鋅是高成本的原料之一,就會造成成本的浪費;若鍍鋅層不符合產品規格,又將導致客戶無法使用或加工後續問題,造成品質客訴。「如何控制的剛剛好,讓客戶審核過關,又能省成本,這是我們的目標。」
開發控制鍍鋅膜厚的自動調參AI,年省成本1,600萬元
為了更精準控制鍍鋅膜厚,來減少生產浪費,中鋼用AI開發了控制鍍鋅膜厚的製程調參AI,試圖解決製程中的大量複雜參數,如何影響鍍鋅膜厚的問題。這類製程調參AI,也正是製造業最典型的AI應用之一。
鄭際昭解釋,要將鍍鋅厚度控制的恰如其分,並不容易,因為鍍鋅層厚薄的生產參數,包括氣刀開口大小、與鋼帶的距離、氣刀的氣壓、鋼帶厚度、鋼帶溫度、產線速度等多重變因,都會影響鍍鋅膜厚。
過去,這些複雜參數的調整,都靠老師傅的經驗來人工調參,羅萬福表示,由於不同老師傅之間又有不同的經驗法則,雖然留存了一本本抄滿生產參數的筆記,但後人看不懂也難以吸收,造成經驗傳承的斷層,「這對於面臨員工退休潮的中鋼來說,是很大的問題。」
而且,過去調整完參數後,需要等鋼帶經過100~200公尺的冷卻,才有辦法進行線上鋅層厚度量測,若量測當下發現鋅層過厚或過薄,回頭調整生產參數時,中間就已經多生產了上百公尺的鋼捲,換句話說,從參數調整到成品量測之間,存在冷卻的時間差,「中間多鍍的鋼帶,就會造成浪費。」鄭際昭說。
為了克服這兩大問題,中鋼約從2年前開始投入製程調參AI的研發,先自動化蒐集生產參數,累積上萬筆大數據資料後,建立了一個AI模型,來歸納在不同參數組合下,所造成的鍍鋅膜厚變化。
去年初上線這項應用後,將參數帶入AI模型中,就能即時預測出鍍鋅膜厚,雖然比不上直接量測的數據精準,但是,以此來即時修正生產參數,能避免冷卻期間造成的鋅層浪費,對於鍍鋅膜厚的控制,也比人為設定更準確。
羅萬福指出,傳統人工調參仍然有約20%會失準,但投入AI後,約只有3%結果失準,準確率達到97%左右,更能減少約4.5%的鋅層的浪費。換算下來,一年就能省下1,600萬元的成本,帶來上千萬元的效益。
建立檢驗區瑕疵辨識AI,降低人工目檢負擔
除了鍍鋅膜厚的生產控制面臨挑戰,熱浸鍍鋅廠的另一大難題,則位於檢驗室中,以人工檢測鍍鋅鋼捲的表面缺陷時,具有一定程度的漏檢率。
實際走訪檢驗室,可以了解到員工過去要查驗鋼捲,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表面的缺陷,而且,不只要識別鋼捲單面的缺面,更要透過鏡面反射,同步識別雙面的缺陷,格外考驗員工眼力,「所以我們都找年輕人來看,眼力比較好。」羅萬福笑著說。
但是,人力識別缺陷的方法,仍有其侷限,除了不是所有缺陷都能肉眼識別,人也一定會眨眼,無法不間斷盯著鋼捲檢驗,加上鋼帶一直在動態傳輸,都提升了識別缺陷的難度。羅萬福舉例:「以前比較誇張的狀況,檢驗員還會因為沒有檢查完全,把鋼捲送到處理線慢慢看,但這樣會增加出貨的時間,造成產線的負擔。」
為此,中鋼導入了另一個同為製造業的典型AI應用,訓練出瑕疵檢測模型,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在即時的鋼帶影像畫面中自動標記缺陷的位置、形狀、大小、嚴重程度,抓出缺陷後,再經由人工複查是否確實。換句話說,過去要由人工全檢所有鋼捲的查驗流程,現在能以AI自動辨識來取代,人工只需複查經AI標示出缺陷的鋼帶區域即可,不僅大幅省下查驗人力,更提升了缺陷識別的的準確率。
羅萬福指出:「過去用人工檢驗,會有一定的漏檢率,可能5%~10%,真的很難每一個缺陷都看到。」但在加入AI後,幾乎不再發生漏檢,瑕疵辨識準確率提升到95%以上,進一步提升了鋼捲品質。
人工查驗除了有漏檢的風險,更大的問題,則是在於沒有一套記錄的機制,將鋼帶表面的查驗記錄保存下來。
「以前遇到客戶說,在100公尺的地方有一個缺陷,你們怎麼沒看到?我們就只能認了,因為沒有記錄。」羅萬福指出,沒有記錄機制,就無法得知缺陷到底是發生在自家工廠,還是客戶的工廠中。
但現在,透過AI檢查鋼捲表面,自動標示出缺陷位置與種類後,將這些紀錄留存下來,未來遇到客戶反應類似情形,就能提供當初查驗留存的缺陷地圖(Defect Map),來證明工廠出貨時的品質無虞。
「所以我們不只是導入AI,還把整套記錄建立起來。」羅萬福說。
目前,檢驗區的瑕疵辨識AI已經在去年正式上線,但這項技術,還不足以完全取代人工查驗,除了缺陷處需人工複查,部分非表面瑕疵的缺陷,比如鋼片側面成波狀等形狀缺陷,還是需要靠人眼來識別。
進料區也設瑕疵辨識AI,找出上游廠缺陷鋼捲
除了在後段的檢驗區導入瑕疵辨識AI,中鋼也正在將該技術導入前段進料區。這是因為,部分在後段檢驗到的鋼捲表面瑕疵,可能不是在熱浸鍍鋅廠造成,而是在前一廠區製成鋼捲時,就已經生成。
羅萬福指出,一般來說,鋼品表面的缺陷可能是在傳送鋼帶的過程中,因下方滾輪沾附不明物體,而在鋼帶表面殘留印跡,「不外乎是壓痕、刮痕、或是一些污染,」當發現這些缺陷,就得去找出造成缺陷的來源,並確實清除乾淨,確保下一捲鋼捲的生產過程不會留下缺陷。
然而,在後段檢驗區查驗出缺陷,回頭在製程中查找缺陷來源時,若缺陷並不是在熱浸鍍鋅廠區生成,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判定缺陷來源。不只如此,熱浸鍍鋅產線從頭到尾大約要經歷2,000公尺的加工運送,若是在前一廠就已經產生嚴重缺陷,原本就不合格的鋼捲,又多進行了近2,000公尺的製程,對鍍鋅原料來說也是種浪費。
「如果可以在進料區就先檢測出來,就能馬上可以判斷,這一捲鋼捲還要不要繼續生產。」羅萬福說。
而且,越早發現缺陷,也能越快通知上游工廠找出生產流程的問題,不只能避免產出更多有瑕疵的鋼捲,快速撤查出同一批生產的瑕疵品,也能減少其他下游廠誤用瑕疵品的可能性。
因此,中鋼正在開發前段進料的瑕疵辨識AI系統,但不是只用於找出缺陷而已,而是要與後段檢驗區瑕疵辨識系統所拍到的畫面,進行整合比對,來檢視前端所發現的缺陷,是否就是造成後段缺陷的原因,藉此建立缺陷演化分析的AI模型。
這個AI模型,能用來判斷進料時不同類型的瑕疵,經鍍鋅製程後是否還會留存下來,當模型越準確,就能判斷前段缺陷的危害程度,來節省更多的浪費。
「這就是我們的產業專業知識,去定義出這個缺陷類型是不是刮痕、這道刮痕鍍鋅後還能不能看得見、這捲鋼捲能不能繼續生產?」羅萬福說。
羅萬福表示,若在後段檢驗區發現鋼捲瑕疵,一噸鋼捲就要損失200美元以上,一捲鋼捲約20噸重,換算成臺幣,就會損失12萬元以上,「能即時找出缺陷,預先判斷要不要繼續生產,就是成本控管的關鍵。」
若用一句話來解釋熱浸鍍鋅方法,就是將鋼捲放入鋅槽,使其雙面都沾附鋅液,讓鋼片表面附著一層薄薄的鋅,能耐腐蝕。不過,實際上要生產出一捲捲數噸的熱浸鍍鋅鋼捲,需要經過一連串複雜的處理流程,先後進入進料區、退火區、鍍鋅區、調質整平區、塗覆區、檢驗區、出料區,才能完成熱浸鍍鋅的作業。
中鋼開發的AI應用,位於生產流程中的進料區、鍍鋅區與檢驗區。在進料區與檢驗區,運用了AI瑕疵檢測技術,來取代部分人工查驗作業,在鍍鋅區,則運用了AI製程調參的技術,找出不同生產條件下的最佳化製程調參作法。
1 進料區:進行的解捲、剪裁、焊接的步驟,先運用解捲機,將入料的鋼捲攤開,剪裁後,再利用焊接機,把兩個鋼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連續鋼捲,類似於將兩個捲筒式衛生紙的紙面連起來的樣子。
2 退火區:透過溫度變化,達成特定產品所需的機械性質,比如高強度鋼,需要在特定製程條件下才能生產而成。
3 鍍鋅區:鍍鋅區主要配備一個鋅槽,並透過氣刀來將多餘的鋅液刮除,藉此來控制鋅的膜厚(公克/每平方公尺),中鋼可生產單面每平方公尺40~200公克的熱浸鍍鋅鋼捲,越薄的鍍鋅層,用於越高階的產品,也越考驗鍍鋅的技術。
4 調質整平區:運用調質軋延機將剛鍍完鋅的光滑鋼板,依據客戶的需求,加上特定的表面紋路,比如部分要求高粗糙度的鋼板,就會以調質軋延機賦予特殊的表面。
5 塗覆區:在鋼品表面進行特殊處理,比如在用於家電外殼的鋼板上,進行耐指紋處理;又或是在用於抽屜滑軌的鋼板上,塗上高潤滑塗劑,確保鋼板能承受超過一萬次的拖拉。
6 檢驗區:查驗每一捲鋼捲表面是否有瑕疵。檢驗室內設置了鋼捲的垂直檢驗區及水平檢驗區,前者需透過鏡面反射,同步識別鋼捲雙面缺陷,後者則能從不同角度發掘瑕疵。
7 出料區:依據客戶對鋼捲寬度與重量的需求,將鋼捲裁邊修改成特定尺寸,再分捲成不同噸數的鋼捲,或是將鋼捲焊接成超過原尺寸的鋼捲來出貨。
AI瑕疵辨識如何取代人工目檢
作業流程?
實際走訪檢驗室,可以了解到員工過去要查驗鋼捲,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雙面的缺陷。但是,過去的作業流程,存在一定漏檢率,更可能因為沒有檢查完全,把鋼捲送到處理線重複檢驗,而延遲出貨時間,造成產線負擔。(如圖示:人工目檢1、2)
導入AI後,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員工現在已經可以坐在控制室,看系統自動抓出鋼捲表面缺陷,再進行人工複查。如此一來,不僅大幅省下查驗人力,更降低了缺陷識別的漏檢率。(如圖示:AI作法1、2)
除了在檢驗區導入,中鋼也正在開發進料區的瑕疵檢測AI,要提前檢驗出上游鋼廠造成的瑕疵,攔截瑕疵品進入產線加工,來減少鍍鋅原料浪費。(如圖示:AI作法3)
人工目檢1
人工垂直檢驗鋼捲
人工目檢2
人工水平檢驗鋼捲
AI作法1
以攝影機蒐集鋼帶表面影像
AI作法2
系統自動標示缺陷位置與種類
AI作法3
訓練進料區瑕疵辨識AI
附圖:過去得靠老師傅依據經驗法則來人工調參的作法,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以前,老師傅需將每一次的參數設定抄寫到筆記中(如圖所示),但現在透過AI,能更精準掌控特定生產參數下的鍍鋅膜厚。(攝影/洪政偉)
圖解熱浸鍍鋅生產流程
攝影-洪政偉
過去要查驗鋼捲,員工需要在快速傳輸的鋼帶上,識別出鋼捲表面的缺陷,且不只要檢查單面,透過鏡面反射,還得同步識別鋼捲另一面的缺陷。圖為垂直檢驗區的實際檢查流程。(攝影/洪政偉)
除了垂直檢驗,查驗人員也需水平檢驗鋼捲,從不同角度發掘鋼捲表面缺陷,比如沖模過程中,可能產生類似於污點的缺陷,即可在此檢驗出來。(攝影/洪政偉)
為了取代人工目檢,中鋼將攝影機裝設在垂直檢驗區的鋼帶底部,也就是圖中綠色雷射光點的位置;拍攝到的鋼帶表面影像,則會顯示到控制室的螢幕畫面中,同步進行影像辨識來查找瑕疵。(攝影/洪政偉)
在控制室內,員工可以直接從螢幕看見鋼捲表面檢查情形,若AI偵測到任何瑕疵,系統會同步標註出缺陷位置、形狀、大小、嚴重程度,提供明確的缺陷資訊,節省人力目檢的負擔。(攝影/洪政偉)
左邊螢幕是檢驗區瑕疵檢測系統,右邊螢幕則是進料區瑕疵檢測系統。目前,中鋼正在開發進料區瑕疵辨識AI,更要藉由與後段瑕疵辨識所拍攝畫面的比對,來建立缺陷演化AI分析模型。(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41
表面粗糙度表示方法 在 2023最新!24款專櫃+開架「身體乳液」推薦,美白、保濕、舒緩 的推薦與評價
寶拉珍選10%果酸身體乳,絕對是粗糙暗沉肌的的救星!許多網友實測表示持續使用,真的能讓皮膚上的顆粒代謝掉,而且用起來一點都不刺激。 蘊含10% ... ... <看更多>
表面粗糙度表示方法 在 7 2 4 1表面粗糙度標準片比較法00:47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7 2 4 1 表面粗糙度 標準片比較法00:47. 4.8K views · 9 years ago ...more ... 粗糙度儀教育訓練. 黄宏新•160 views ... 表面粗糙度 之 表示 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