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傷千萬別輕忽傷口
繼早前一名男子被狗狗舔後感染一種存在於狗唾液中的細菌,引發敗血症,導致四肢被截肢後,又有一名美國女狗主人被愛犬咬了一口後,感染相同細菌引發敗血症不治。
#溫馨提醒: 被狗咬傷後你該如何處理 ?
許多人認為被狗咬傷沒有什麼,其實狗牙又長又尖銳,傷口看似很小,但可能已經傷及肌肉深處,犬隻唾液中的細菌可能侵入人體。在你不注意下,可能已造成化膿、發炎甚至進一步擴大至敗血症,千萬不可輕忽喔!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是一種在健康的狗和貓的唾液中發現的細菌病原體,主要透過被狗咬傷後,傳播給人類。
若病人被狗咬傷有感染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菌時 ,其因爲此細菌感染而死亡的比率約為26%。而病人臨床表現包括嚴重敗血症、致命的敗血性休克、四肢壞疽、腦膜炎,心內膜炎和眼部感染等⋯
#被狗咬傷後處理方式:
1. 先使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使用乾淨的普通棉棒優碘消毒。
2.當病人有以下任一情形,建議需口服使用3-5天的預防性抗生素:
(1). 中重程度的咬傷,特別是臉部或手部。
(2). 深部穿孔傷(如:傷及肌腱、韌帶、關節或骨頭)
(3). 咬傷至治療時間超過12小時以上。
3.若病人十年內未注射過破傷風疫苗,應給予注射。
4.咬傷處置並不建議傷口縫合,應需觀察傷口是否有進一步感染徵狀。
5.當病人有合併下列症狀則可能為感染,就要提高警覺:紅、腫、熱、痛、發燒、分泌物增加或顏色改變、化膿、發臭…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的網紅戴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義市動物保護園區內設有動物舍區、認養區、戶外運動專區及醫療區等空間,希望流浪的毛小孩進來園區有疾病控管、醫療救護、節育等功能,然後協助民眾認養,以及推廣生命教育。 在中央修法為「零撲殺」之後,各縣市都面臨相同的問題:流浪動物隻數增加。假如沒杜絕不當棄養或不負責任地放任寵物繁衍,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
被狗咬傷後處理方式 在 戴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嘉義市動物保護園區內設有動物舍區、認養區、戶外運動專區及醫療區等空間,希望流浪的毛小孩進來園區有疾病控管、醫療救護、節育等功能,然後協助民眾認養,以及推廣生命教育。
在中央修法為「零撲殺」之後,各縣市都面臨相同的問題:流浪動物隻數增加。假如沒杜絕不當棄養或不負責任地放任寵物繁衍,這個問題會一直存在,以致收容所爆量,流浪貓狗則繼續流浪,進而造成人犬衝突。
有時候民眾陳情表示流浪動物有攻繫性,但市府則以「精準捕捉」為由,表示必須肇事明確的流浪狗才會進行處理,也就是可能民眾要先被咬傷我們才能處理。這也可能造成有攻繫性的流浪動物仍然在外面流浪,成為不定時的炸彈。建設處也表示在接獲陳情後,會派人至現場調查,並有專家進行評估是否有攻擊性再決定是否捕捉。不過也因為流浪動物出入時間不一致,有時候也會撲空。
目前主要政策是希望透過防疫及節育的方式,不要讓流量動物增量。但目前保護園區內的醫師可作基本的檢查,但若重大病傷或需要節育的話,則需委外獸醫院的獸醫師到園內檢查與治療。依現在編列的所內獸醫薪水三萬且約聘雇來看,要達到我們理想條件防疫、治療兼節育的獸醫師也可能不會來應徵,畢竟自己開業的發展性更高。
當初市府斥資4千2百餘萬元興建嘉義市動物保護園區時,不僅以「暫時收容」及「協助認養」為目的,還包含「疾病控管」、「醫療救護」、「節育」的功能,每年也需編列預算去維持及運作。僅管如此,嘉義市因有其他重大政策也在同步執行,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經費去發揮最大效益。
新園區不只作為流浪動物收容場所,同時也是重要的生命教育場域。在嘉義市動物保護園區興建後,園內的制度及處理辦法必須要完善,才能將園區美意完整發揮出來。
【戴寧官網.好城好政】https://www.lovedaining.com
【戴寧IG】 https://instagram.com/lovedaining
【戴寧LINE】https://bit.ly/2qMLb7S
【戴寧Youtube】https://bit.ly/2FhcM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Bt9RRbLwF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