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變化之快,讓人吃不消,新常態下就連政府賣地、財團投地的玩法也變了樣,講的是中環新海濱3號商業地皮,既在半年前決定罕有以「雙信封」招標惹爭議,半年後再見到港鐵(066)與華懋集團和九倉合組財團,破天荒入標競投政府官地,惹利益衝突之嫌,瓜田李下絕對為人側目。
中環地王投標背後存利益衝突,首先是港鐵。這機構幾十年來主宰香港的城市發展,點石成金,背後的大股東是香港政府,持有75%權益,董事局上亦有四名政府代表,當中發展局常秘(工務)林世雄,每年收取40萬董事袍金(政府代收),而他在政府的同事常秘(規劃及地政)甯漢豪,則擔任今次標書評審委員會主席,非常耐人尋味。
直至有傳媒查詢,負責統籌地皮招標工作的發展局,才被動地作出回應指,林世雄無參與港鐵董事會就投標中環地王的有關討論。
之後財團另一成員華懋集團的背後,同樣有政府的身影,話說已故的華懋創辦龔如心之遺產,現由華懋慈善基金以受託人身分持有,而律政司司長則是華懋慈善事務守護人。
根據終審法院2015年的裁決,律政司司長和基金理事會須制訂遺產管理計劃,確保遺產只作慈善用途。但有趣的是,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於去年底接受訪問已放風,一邊聲言未來投地策略走平民化路線,一邊表示對中環商業地王感興趣。由此可見,由律政司守護的華懋,仍有一顆食大茶飯的野心。
財團的另一個成員是九倉,其首席顧問吳光正與不少富豪一樣長袖善舞,原來跟標書評審委員會主席甯漢豪,也很可能有一些緣份。
話說甯漢豪於2012年7月31日至2017年6月30日擔任地政總署署長,而吳光正也於2012年曾向政府申請購入其石澳大宅旁的政府土地作私家花園,惟地政總署一直未有決定。
直至在甯漢豪離開地政總署後的2019年,才以293萬港元將該幅近2萬平方呎土地售予吳,惹來「先霸地,後買地」批評。這次,甯漢豪再次遇上吳光正,不同的是他身旁是港鐵和華懋,最終會有甚麼樣的結果,絕對令人拭目以待。
總括而言,這次競投中環地王的「鐵九懋」財團,已經成為全城的焦點,也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讓國際社會重新理解,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該當如何做生意。
#沒有了蘋果日報
#仍會繼續揭發政商界千絲萬縷的關係
#獨立財經調查報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8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V0wr8Wd2RQ 請各網友支持,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人,把入數收據WhatApps至:94515353) -恆生348 351289 882- 中銀012 885 1 08691...
裁決書查詢 在 彭凱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經驗 #關於交通罰單申訴
現在看到的這三張照片,是凱莉爸去年在台中某處,被檢舉達人拍攝的疑似違規照片,後來我們就收到 紅燈右轉&未打方向燈兩張罰單!
我們家非常少有交通違規事件罰單,而駕駛好寶寶的凱莉爸,更是保持十幾年沒收到罰單的紀錄,所以一開始收到罰單時,阿木我就抱持「就去繳一繳吧!」的態度面對
直到後來我們父女兩細看這三張照片,以及仔細回想當天路段狀況,我們發現三個爭議點;
ㄧ、那個路段本來就有紅燈「可」右轉的燈號
二、這三張照片都沒拍到紅綠燈如何證明燈號違規?
三、如果我們違規屬實,第三張照片證明檢舉的人也跟著紅燈右轉!
於是我們父女倆決定根據我們疑惑的三個疑點,生平第一次對罰單提出申訴‼️申訴方式很簡單,可以直接向罰單所在地警局提出申訴,或是像我們直接上 #交通局全球資訊網,輸入案號及申訴理由後接著等待回覆😊
本來以為可能需要耗很久,但沒想到不到一個禮拜我們就收到第一封回信;希望我們可以針對我們提出紅燈可右轉燈號提出佐證,於是我們就到那個路口拍好拍滿燈號再寄信回去💪接著第二個禮拜,就又收到第二封裁決書,要開單警局查實違規真實情況;最後不到第三個禮拜,在罰單繳費截止日前我們就收到,#兩張罰單直接撤銷的回覆‼️也就是我們不用繳罰金了😮
以前申訴管道不明加上大家都怕麻煩,很多人可能就會像我一樣花錢省事,但我實際跑一次流程發現,根本可以大門不出就平反或是求證罰單的適當性!
所以阿木我特別分享這個經驗,除了是要提醒大家騎車開車上路,本來就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但現在也的確因為檢舉達人的加入,導致有許多爭議罰單出現,所以各位用路人收到罰單時,如果有任何疑惑或是不平時,真的要把握權利求證一下啊!
另外也因為這個經驗,讓我意外發現我這幾年有好幾次溢繳的路邊停車費用,但這些溢繳的車費並不會特別通知你去退費,而是要自己時不時上交通繳費網查詢,或是打電話到相關單位詢問才知道,所以如有常常使用路邊停車的用路人,也可以順便查一下😅
不得不稱讚,現在行政效率真的好快好便民啊😊👍這真的值得肯定一下!
裁決書查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經驗 #關於交通罰單申訴
現在看到的這三張照片,是凱莉爸去年在台中某處,被檢舉達人拍攝的疑似違規照片,後來我們就收到 紅燈右轉&未打方向燈兩張罰單!
我們家非常少有交通違規事件罰單,而駕駛好寶寶的凱莉爸,更是保持十幾年沒收到罰單的紀錄,所以一開始收到罰單時,阿木我就抱持「就去繳一繳吧!」的態度面對
直到後來我們父女兩細看這三張照片,以及仔細回想當天路段狀況,我們發現三個爭議點;
ㄧ、那個路段本來就有紅燈「可」右轉的燈號
二、這三張照片都沒拍到紅綠燈如何證明燈號違規?
三、如果我們違規屬實,第三張照片證明檢舉的人也跟著紅燈右轉!
於是我們父女倆決定根據我們疑惑的三個疑點,生平第一次對罰單提出申訴‼️申訴方式很簡單,可以直接向罰單所在地警局提出申訴,或是像我們直接上 #交通局全球資訊網,輸入案號及申訴理由後接著等待回覆😊
本來以為可能需要耗很久,但沒想到不到一個禮拜我們就收到第一封回信;希望我們可以針對我們提出紅燈可右轉燈號提出佐證,於是我們就到那個路口拍好拍滿燈號再寄信回去💪接著第二個禮拜,就又收到第二封裁決書,要開單警局查實違規真實情況;最後不到第三個禮拜,在罰單繳費截止日前我們就收到,#兩張罰單直接撤銷的回覆‼️也就是我們直接省了近兩千的罰金了😮
以前申訴管道不明加上大家都怕麻煩,很多人可能就會像我一樣花錢省事,但我實際跑一次流程發現, #根本可以大門不出就平反或是求證罰單的適當性!
所以阿木我特別分享這個經驗,除了是要提醒大家騎車開車上路,本來就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但現在也的確因為檢舉達人的加入,導致有許多爭議罰單出現,所以各位用路人收到罰單時,如果有任何疑惑或是不平時,真的要把握權利求證一下啊!
另外也因為這個經驗,讓我意外發現我這幾年有好幾次溢繳的路邊停車費用,#但這些溢繳的車費並不會特別通知你去退費,而是要自己時不時上交通繳費網查詢,或是打電話到相關單位詢問才知道,所以如有常常使用路邊停車的用路人,也可以順便查一下😅
不得不稱讚,現在行政效率真的好快好便民啊😊👍這真的值得肯定一下!
裁決書查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8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V0wr8Wd2RQ
請各網友支持,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人,把入數收據WhatApps至:94515353)
-恆生348 351289 882-
中銀012 885 1 086914 9
(戶口名:Tammy的Leung Wai)
-轉數快FPS 3204757
-PayMe 94515353
-Paypal: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打擊經濟,各行各業勒緊褲頭,行政長官與問責團隊應否減薪,在「疫境」下惹來不少議論。高官薪酬調整機制的存在,本意是確保薪津安排有規有矩,避免濫加薪酬自肥等情况,然而現在談的是高官減薪共渡時艱,非常時期應有非常處理,只要有心做,技術問題總可解決,政府一再強調按機制處理,予人觀感是墨守成規甚或找藉口推搪。社區防疫措施影響大,人人要付出,行政長官與問責團隊帶頭減薪,呼籲他人忍痛犧牲也可更加理直氣壯。從政者並非一般打工仔,危難當前,公眾期望他們對社會有更大承擔,權力愈大承擔應更大,問責高官應作為表率,立法會和區議會議員一樣應該按比例減薪。
蘋果頭條
轟動全城的「暗角七警」案,由2014年佔領運動案發至今五年半,終塵埃落定。七警原被裁定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成,上訴庭早前改判兩警脫罪,另外五警減刑但維持定罪。已刑滿出獄的五警尋求終極上訴,惟終審法院昨日聆訊後拒批上訴許可,最後一搏落空。有立法會議員指出,五警的所作所為必須革職。
終院作出裁決後,押後以書面頒佈理由。上訴人總督察黃祖成、高級督察劉卓毅、警長白榮斌、警員陳少丹和關嘉豪已經服刑完畢。昨只有最高職級的黃祖成到庭旁聽,早前脫罪的警員劉興沛和黃偉豪亦沒現身。黃離開法院時,沒回答記者他是否堅持自己沒錯、會否道歉等問題。
東方正論
執法變犯法,七警涉襲擊案其中五警申請終審許可失敗,意味翻案無望,淪為階下囚,帶着罪名過餘生。另外兩名上訴得直的警員,也曾飽受牢獄之苦後才獲釋,生命留下不能磨滅的傷口。七名執法者的下場,對迷信法治的香港人無異是當頭棒喝,法治已死,又一鐵證。
這七名警務人員在二○一四年「佔中」爆發期間,執行職務抗暴,被指涉嫌在金鐘添馬公園襲擊公民黨前成員曾健超,造成他身體受傷害,在一七年被裁定罪成,全部判監兩年。七警上訴求清白,其中兩人得直脫罪,其餘五人只獲減刑,再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可是昨日終院的判決,把他們推向絕望的深淵。對比九名佔中搞手禍港殃民,竟獲法庭輕判,現在全部離開監獄,法律的天秤向哪邊傾斜,不問可知。
星島社論
經歷七十六天封城,武漢今天終於正式「解封」,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秩序。這是中國戰疫取勝的重大標誌,但武漢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仍須嚴陣以待。在這場抗疫戰鬥中,上千萬武漢市民飽受煎熬,付出犧牲,值得敬佩。解封之後全社會應善待武漢人,國家也應加大心理疏導工作,推出系列「惠武」措施,讓他們早日走出陰霾。
春節前夕,面對新冠肺炎在武漢井噴式爆發,而且證實人傳人,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中央政府採納了專家意見,毅然作出一月二十三日起武漢「封城」的決策,湖北省亦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這樣封鎖一座一千一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在公共衛生史上「前所未有」。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時「封城」也曾遭西方一些學者、輿論批評,認為是「過度反應」、「侵犯人權」,但回頭看來,如果不採取這種果斷措施,大量人員從武漢流出全國、全球,後果不堪設想。根據鍾南山的研究,如果「封城」推遲五天實施,疫情規模或擴大三倍。事實上,疫情在歐美蔓延後,不少國家也仿效武漢「封城」。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際此百年一遇的艱難時刻,究竟誰人還能幸運加人工?盡管多國領袖主動減薪,與市民共度時艱,但特首林鄭月娥卻「疫市」加薪,輿論不禁譁然,要求林鄭聯同所有問責官員和議員一起減薪,展現政治承擔,與市民同甘共苦挺過難關。
特首辦日前在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透露林鄭在2020-21年度加薪12萬元至521萬元。
林鄭昨天強調,自己和問責班子都是按年、按通脹定期調整薪酬,絕非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加人工,並指立法會議員去年10月亦按機制加薪。
林鄭強調按既定機制加薪,但機制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尤其是當前疫情嚴重衝擊經濟,官員加薪絕對是無法接受。
疫下各國封關,訪港旅客大跌逾96%,旅遊業停擺,零售餐飲業生意大減,不少企業要員工放無薪假或減薪,甚或索性結業裁員,令2月份失業率升至3.7%的9年新高。在市民收入大減,生活頓陷困境之際,林鄭與一眾問責官員和立法會議員卻反其道照加人工,明顯是欠缺政治智慧。
裁決書查詢 在 裁決書一次看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