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之24)
聖誕快樂
李怡
(今天是平安夜。謹祝各位讀友聖誕快樂!這篇舊文選自2018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文後補充了一位讀友的留言。)
中國掌權者近年不斷掀動民族主義情緒,想以此穩固政權,大陸網有一張圖,一女子手持橫額,上寫:「抵制聖誕──中國人不過外國節」。
這不是個別人表現,背後是有統治者作意識鼓動的。去年大陸網頁有一張在某機關門外的熒幕照片,上寫:「根據上級規定,任何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大中小學生不得參與『萬聖節』『聖誕節』等各類『洋節』的慶祝活動。」
聖誕節跟西方文明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對中國由古老封閉的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也有根本影響。
眾所周知的公元紀年,就是以耶穌出生之年開始計算的。中共國不依循古時以帝王統治的年號紀年,也不依中華民國以民國紀年,而依照公元紀年,就表示接受了這個以耶穌降生為紀年的西方傳統。
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是,中國的舊曆,也是在17世紀,由羅馬天主教來中國傳教的湯若望神父編撰的,當時稱為《時憲曆》,這曆法一直沿用至今。
中文拼音也來自西方傳教士,發明者是1583年到中國的利瑪竇,他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其中四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注音。
全世界最統一的休假日,就是星期日,這也起源於《聖經》。中國在民國才得以確立星期制,從此,人民在法律上才有每周休息的權利。
古代中國的記時方式,是依靠打更。中國的第一個鐘錶,是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帶來的,從此中國有了標準的記時方式。
中國古代音樂沒有樂譜記錄,因此在古書上被形容為此曲只應天上有的「霓裳羽衣」,所有的唐宋詞、元曲的曲調,都因為無記錄而失傳。後來雖有工尺譜這種記譜方式,但不流行。五線譜、簡譜,都是西方傳教士帶來的。
全世界的醫院和醫療救護工作,都以十字架為標誌,因為耶穌以給人治療麻風病而聞名於世。近代西醫傳入中國,跟教會的傳教是並行的,中國著名醫院或醫學院前身都曾是教會醫院。「十字標誌=醫院」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清朝的時候,學生們考科舉,學習四書五經。近代基督教教會積極在中國各地創辦大學,把現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國,使中國高等教育迅速同世界接軌。
以上只是一鱗半爪。實際上,中國近代與世界接軌的發展,都是西方傳教士和教會帶來的,例子不可勝數。但1949年後,在無神論的執政黨掌權下,外來教會連同他們帶來的教育、醫療和導人向善的教義都受到打壓,掌權者的洗腦宣傳把西方教會在中國的努力,稱為「外國間諜、文化侵略」,硬將宗教納入「愛國」範疇,近幾年更加強壓制地下宗教崇拜活動,拆十字架,毀教堂。
在整個社會物慾橫流,人民失去信仰、靈性、善意和推己及人之心的情況下,有一則消息在大陸網上流傳:「昨日中午,聖誕老人因到中國摔倒,無人敢扶,已經凍死了,節日取消,請相互轉告。」
為了不讓聖誕老人凍死,西方世界開始不讓聖誕老人去中國了。聖誕老人意味現代西方文明,難怪西方抵制中國的聲音出現並上升。
香港何時會出現讓聖誕老人凍死的社會?
(讀友Ho Wing Hon留言:文中提到:「全世界的醫院和醫療救護工作,都以十字架為標誌」。
世界不同醫學組織,多數是以 「手杖舉起銅蛇」作為標記(看似十架),其典故出自舊約聖經民數記 21:9「摩西就造了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
很多人被蛇咬傷亡,但望見銅蛇就得醫治,以此作為喻意,人看見醫學機構,希望就能得到醫治。
而用「十」字作為醫院標誌,也就是沿用此舊約典故,應用於耶穌十架,取其望見就能得救之喻意,出自約翰福音三章14-15節:「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須照樣被舉起來,要使一切信他的人都得永生。」人子是指耶穌。)
裳裳注音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學國語一年級第一課《我起來了》,學到的第一個字是我。然後至今不解就是何以那個生字有分大寫字和小我我我,我是誰的我?讀書寫字從「我」開始,多麼存在主義,多麼的驚心動魄,第二課《媽媽早》,學會了「你」和「媽」,一句髒話就學會了兩個字。
小時候,升上二年級,就會把一年級的課本上的插圖剪下來當紙娃娃玩,第二課的媽媽跟第三課的爸爸在一塊,一下子是夫妻,對打的敵人。
畫這系列插圖的,記得是一個叫陳雄的人,也畫吳姊姊講歷史故事。
媽媽早爸爸捕魚去拔蘿蔔不賣假漆的人坐火車過山洞先總統蔣公小時候。方塊字如影隨形貼著注音符號好比耶穌和彼得,聯手闡述了一個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美麗境界,那個尚無幾米格林繪本的年代,國語課本上的插畫是部分鄉民農友們美學的經驗的啟蒙。
童男童女們乾淨的衣裳和憨美的嬰兒肥是豐衣足食的證據,面貌姣好如同天使的小孩們在畫面踢皮球餵食小花貓,臉上始終掛著淺淺的的微笑,倘若不小心流露出悲哀的神色,也是因為卡特總統跟我們斷交;或者狂風怒哄中爸爸捕魚去。小學當中的班長副班長似乎也都生就著這樣一副嘴臉,尊貴如同王子般的可望而不可及,哪一個課文教會了「自卑」兩個字現在不復記憶,但最早的自卑的心情的確是因為面對這樣閃閃發亮小明一樣的男孩,而覺得自己很髒很黯淡。
裳裳注音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學國語一年級第一課《我起來了》,學到的第一個字是我。然後至今不解就是何以那個生字有分大寫字和小我我我,我是誰的我?讀書寫字從「我」開始,多麼存在主義,多麼的驚心動魄,第二課《媽媽早》,學會了「你」和「媽」,一句髒話就學會了兩個字。
小時候,升上二年級,就會把一年級的課本上的插圖剪下來當紙娃娃玩,第二課的媽媽跟第三課的爸爸在一塊,一下子是夫妻,對打的敵人。
畫這系列插圖的,記得是一個叫陳雄的人,也畫吳姊姊講歷史故事。
媽媽早爸爸捕魚去拔蘿蔔不賣假漆的人坐火車過山洞先總統蔣公小時候。方塊字如影隨形貼著注音符號好比耶穌和彼得,聯手闡述了一個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美麗境界,那個尚無幾米格林繪本的年代,國語課本上的插畫是部分鄉民農友們美學的經驗的啟蒙。
童男童女們乾淨的衣裳和憨美的嬰兒肥是豐衣足食的證據,面貌姣好如同天使的小孩們在畫面踢皮球餵食小花貓,臉上始終掛著淺淺的的微笑,倘若不小心流露出悲哀的神色,也是因為卡特總統跟我們斷交;或者狂風怒哄中爸爸捕魚去。小學當中的班長副班長似乎也都生就著這樣一副嘴臉,尊貴如同王子般的可望而不可及,哪一個課文教會了「自卑」兩個字現在不復記憶,但最早的自卑的心情的確是因為面對這樣閃閃發亮小明一樣的男孩,而覺得自己很髒很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