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動物園才發生兩隻食蟻獸出逃事件,至今媽媽「小紅」仍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進一步調查發現,柯市長104年上任迄今,每年都有動物脫逃,包括黑猩猩3隻,捲尾猴、黑白疣猴、孟加拉虎、亞洲黑熊、白手長臂猿、白面捲尾猴、小爪水獺各1隻,及小食蟻獸2隻,雖然目前只剩下食蟻獸媽媽尚未找到,但也足以令人對動物園的維護管理感到憂心。
而且近三年來,動物的死亡數字年年攀升,且因人為因素或管理失當所造成死亡的比例最高,以去年為例,12月29日當天就有5隻台灣山羌同時因受傷死亡,此外還有中毒死亡(4隻褐狐猴)、寄生蟲導致死亡(3隻環尾狐猴)。
近3年動物園的入園人次均超過百萬,去年更多達343萬多人次,是民眾休憩娛樂、以及兼具生態保育教育的園地,實際上卻屢現負面教材,實在令人感到遺憾,靜宇呼籲園方盡速提出具體檢討改善方案,以保障園內各類動物安全。
【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動物死亡數年年攀升 議員批北市動物園比火星還危險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37147
聯合新聞網:蛇咬中毒、流浪犬驚擾、寄生蟲 議員揭動物園動物死因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4976737
蘋果日報:柯P上任至今動物園年年上演「逃家記」 議員批園方螺絲鬆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1030/KXBIQRC7UZCEPAZ5XKNSTOUACA/
工商時報:死亡數年年攀高 議員轟北市立動物園比火星危險
https://m.ctee.com.tw/livenews/ch/20201030003726-26040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寒冷而雲霧繚繞的高海拔山區,與相較溫暖潮濕的低海拔山區的在動、植物樣貌上都呈現很大的不同。在以闊葉林為主的低...
「褐狐猴」的推薦目錄:
褐狐猴 在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動物照養環境維護不簡單~狐猴仿自然大網籠重開放】
遊客們久等了!歷時一個多月,非洲動物區狐猴戶外活動場的大網籠終於維護完成。歡迎大家抽空重返此地,近距離觀察環尾狐猴、白頸狐猴、褐狐猴玩耍逗趣的模樣。一整年在動物園裡,除了休園時間外,為了提升遊客及動物的福利和安全,園區各處不時都會進行大大小小的維護,想知道更多停展資訊,請留意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隨時掌握動物朋友們的最新消息。
【二寶成長日記:「圓仔妹」勤練「甩手功」? 原來是趾爪卡住了!】
大貓熊寶寶「圓仔妹」今天是第59日齡,體重來到3,552公克。「圓仔妹」剛出生的時候,粉嫩嫩的小手和腳掌上,就能看到細細軟軟的指甲,隨著身體逐漸成長,指甲也慢慢地長長變硬,當她趴著睡著或是醒著在竹葉床上翻身活動時,偶爾會勾到竹葉枝條,這時候「圓仔妹」就會揮揮她那看起來「肉肉」的四肢想要掙脫,呆萌的樣子讓攝影師直呼好療癒呀!
YouTube:https://youtu.be/S-6f3LmmMcM
延伸閱讀:https://bit.ly/3gxuLHM
#Taipei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狐猴
#大貓熊新生寶寶
褐狐猴 在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靈長類動物遇到蛇~好奇心太強未必好事!】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與行為模式,不同民族的人更會因為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異,對相同事物產生不一樣的看法與回應,野生動物似乎也不例外!像是住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各種靈長類動物,當牠們碰上危險的毒蛇時,不同物種的因應方式,終將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像是聰明的黑猩猩,看見毒蛇會發出警戒的叫聲,提醒同伴要當心;反觀屬於小型靈長類的褐狐猴,經常因為好奇心驅使或貪玩,當發現毒蛇入侵時,不僅不懂得趕緊閃避,反而還會湊上前去逗弄,因此常常不幸遭到「蛇吻」,讓保育員傷透腦筋!
Youtube :https://youtu.be/GSx_JhL3P94
延伸閱讀:https://goo.gl/B61YwR
#臺北市立動物園
#TaipeiZoo
#褐狐猴
褐狐猴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寒冷而雲霧繚繞的高海拔山區,與相較溫暖潮濕的低海拔山區的在動、植物樣貌上都呈現很大的不同。在以闊葉林為主的低海拔山區中,動、植物類都異常豐富,這次好好玩自然來到位於新北坪林的尖山湖,帶領大家一探低海拔森林的生態樣貌。
1.褐林鴞:褐林鴞是台灣體型排行第二的大型貓頭鷹,除了台灣之外,牠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海南島、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外觀上頭至背部為深褐色,胸部至腹部則為淡褐色,密佈細深色橫斑。面部呈褐色或赤色,有白邊但沒有同心的斑紋,眼睛呈深褐色。頸上有白帶。雄鳥及雌鳥相似。牠的叫聲淒厲,宛如嬰兒啼哭。
2.青蛇:體表翠綠色,性格溫馴膽怯、不敢招惹人,青蛇是台灣被誤殺或遭車輾斃最慘烈的無毒蛇類。青蛇瞳孔圓亮呈黑色、體色單純。常被人誤認成赤尾青竹絲,赤尾青竹絲尾巴和眼睛都帶有紅色、腹側有明顯白色虛線,具有毒性。
3.鵂鶹:台灣體型最小的貓頭鷹,為特有亞種,保育等級Ⅱ,屬珍稀野生動物。當牠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時,身上花紋所形成的偽裝,就彷彿是樹枝上突起的樹瘤,外型可愛討喜,性格卻兇悍無比。主要獵物除了山雀科的小型鳥類之外,也會捕捉昆蟲、蛙類和蜥蜴等其它小動物,牠是少數會出現在白天活動的貓頭鷹。
4.白梅花蛇:為中小型蛇,體細長,最大約110公分,頭部寬扁,灰棕色或黑褐色,外表酷似雨傘節,但牠是無毒蛇類。喜歡棲息於山區樹林灌叢間,森林下層,稻田和溪邊等環境活動。夜行性,動作敏捷,體色與雨傘節相似,易被誤認。雨傘節與白梅花蛇的差別在於,白梅花蛇橫帶環紋邊界略呈破碎狀,且軀體的中、後段斑紋帶有灰、褐過渡色;雨傘節之黑白平整而明確,背脊明顯。
5.浙山蛩:通稱馬陸,又叫「千足蟲」。牠的體色是黑色,各體節具橙紅、黑相間的環紋,每節有一圈圈暗紅色環帶,為一警戒色。喜歡棲息在枯木、草叢或土堆、洞穴裡,普遍分布台灣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通常在夜晚出沒。
6.台灣獼猴:又稱黑肢猴,為台灣特有種,珍稀野生動物,屬舊世界猴。也是除了人類外台灣唯一的靈長類動物,和日本獼猴、大陸猴、印度恆河猴有血緣關係。台灣獼猴的前肢比後肢短,各肢具有五趾。頭圓,臉扁,額裸出,顏面呈淡紫色,全身被厚而軟的毛,冬季呈棕灰色,夏季呈棕綠色,四肢較黑,屁股間有明顯的紅棕色的大斑。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tU0D3nww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cr6_aXKQEb9UP7fyL7ABnKtLsAQ)
褐狐猴 在 Taipei Zoo 臺北市立動物園,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褐狐猴 媽媽的貼身小腰包New Born Brown Lemur】 褐狐猴媽媽「菊花」3月26日產下1仔,寶寶緊抱在媽媽身上就像是貼身小腰包! 延伸閱讀:http://goo.gl/voInqC ... ... <看更多>
褐狐猴 在 臺北市立動物園_非洲動物區_褐狐猴Brown Lemur_0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