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貢是甚麼氣味 ]
繼續寫,香港小店,香港設計,香港製造。
BeCandle 讓西貢舊墟多了氣味。
訪問時一直好奇:假如knowhere是一種香氣,應該是怎樣?
原文刊 Pinkoi
———————————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氣味,穿過鼻孔竄上腦袋,記憶因此定型。
西貢應該是海風的鹹,草地的清澀,咖啡的甘香。
還有一種味道,凝固成蠟燭,封存瓶子裡。
BeCandle。隱在西貢舊墟小巷的店,自設工房做手工蠟燭。店面摩登簡潔,空氣裡嗅出優皮的氣味,你會以為這是專門向遊人招手的店,販賣假日風情。
「來幫襯的有一半都是西貢人。」冷不防店主Xavier搖搖頭,在地生產在地銷售,街坊生意是真像,也是理想中的姿態與面相。
而這樣一家店,見證了設計師的一段旅程。
品牌於2012年創立,其時Xavier是個家具設計師,工餘跟朋友抽空經營蠟燭品牌,帶點玩票性質,設計為先,創作過一系列造型蠟燭,異常天馬行空。
喜愛吃深水埗合益泰腸粉的他,居然用拉腸粉的方法製作蠟燭,上面還放著甜醬,效果幾可亂真。
小試牛刀後,接踵而來是幾款「點心」:燒賣、粉果、小籠包,利用五顏六色的蠟漿,模仿點心師傅的手藝,包出不能放進嘴巴的點心。
也試過從婆婆家中翻出封塵的撥輪電話、硬皮字典、卡式錄音帶等,逐件倒模,一比一地製成蠟燭,說著關於時間、更替的故事,名叫Lost In Time。
一路走了好幾年,五年前開始遇上每個創作人都會經歷的瓶頸:應該繼續製作更多亮眼造型的蠟燭?專注擺展覽,還是實實在在地銷售較好?
滿腦點子,唯一肯定是需要突破,才能走下去——他選擇回到簡單,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重新開始。
「我在西貢讀書長大,這裡一直是我屋企。」他曾在歐洲生活好幾年,留意到很多大品牌的本店,最初也是由小社區起步,聘請當地人,服務當地客人。
他決定在西貢落腳,自設工場,經營社區獨立小店。
心態同時有所改變:相比以往的純設計主導,他嘗試把蠟燭帶入實際生活,「畢竟香味才是重點,專業的蠟燭能夠用氣味去說不同故事,影響用家的生活。」
亦強調Made in Saikung的在地性,帶領店子融入西貢,包括串起附近小店互作推廣,邀請街坊參與工作坊,提供自備玻璃瓶的「裸買」蠟燭服務等,貼近在地人的日常生活。
其中一款蠟燭叫作Oud,那是特別為西貢調製的氣味,回溯當地歷史:「西貢從前是個漁村,後來傳教士來了,興建天主教教堂,而這裡本來都有天后廟,是個充滿宗教味道的地方。」
當市場上已有許多人在做蠟燭,Xavier認真問自己:我的蠟燭語言會是甚麼?
先由氣味出發,一口氣調校出六個味道:大浪灣,大帽山,油麻地,廟街,荷李活道,以及中環,嘗試用氣味將人的感官與記憶連繫。
並且額外關注工藝,找來製作不銹鋼、黃銅、陶瓷和木工的香港職人與藝術家合作,生產容器和周邊工具,還工藝一個重要位置——有趣的是,店子身處的西貢舊墟,從前曾經充滿各種老工業,比如白鐵、木工等,隨時日式微,現已消失。
設計固然不會草草了事,選用實驗室玻璃器皿,可承受高溫,容器本身的比例和闊度都經過小心計算,讓眼睛和手都感覺舒適。
附帶的杯蓋,可於燃點時墊於杯下,阻隔瓶下散出的熱力;用完後蓋上瓶蓋,蠟燭便會隨之熄滅,是實用與漂亮兼具的設計。
對美學的堅持仍在,只是偏向低調,需要細味,期望用過的人會察覺心意。
BeCandle的命名,源於Xavier偶像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蠟液是流動的,擁有不同形態。
唯獨初心不變,將繼續挑戰蠟燭的各種可塑性。
「想做一些自己喜愛的設計,然後分享給他人。」Xavier如是總結。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870的網紅BoatGame Fishing 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天西貢出艇,早餐喺小巴站食飽後,我寧願行多幾分鐘入西貢舊墟買蒸飯食。 因為原盅喺蒸籠攞出來,再加個海鮮膠袋立即放入保溫食,上午7點半買到中午1點食都仲熱。???...
西貢舊墟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67年香港 五十三年前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政府服務醫生乘直升機到達偏遠西貢〔官門水道〕《爛泥灣村》幫村民檢查身體看病,村民全部女性老婦小孩,男村民多數在英國唐餐館工作,女村民靠耕種捕魚自給自足生活,今《爛泥灣村》因興建〔萬宜水庫〕已在水底下。
爛泥灣(後改作萬宜灣)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東部,現時已成為萬宜水庫的一部份。
爛泥灣於1970年代前有一條爛泥灣村(後改作萬宜村),村內住有50多戶約400名客家人,主要以農業和漁業維生。1965年,香港政府打算在西貢官門水道興建萬宜水庫,爛泥灣村為該海峽北岸最大的村落。由於興建水庫後,爛泥灣村會被淹沒,故政府需要安排遷徙村民,最後村民被調遷至西貢舊墟近西貢公眾碼頭一帶,因遷徙影響的村民可得到政府相應的賠償,而村落的建築物從此在水底之下。
#歷史時空
↓
西貢舊墟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7年香港 五十一年前 (航拍照附加中文註解版)
政府飛行服務醫生乘直升機到達偏遠西貢〔官門水道〕《爛泥灣村》幫村民檢查身體看病,村民全部女性老婦小孩,男村民多數在英國唐餐館工作,女村民靠耕種捕魚自給自足生活,今《爛泥灣村》因興建〔萬宜水庫〕已在水底下。
爛泥灣(後改作萬宜灣)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東部,現時已成為萬宜水庫的一部份。
爛泥灣於1970年代前有一條爛泥灣村(後改作萬宜村),村內住有50多戶約400名客家人,主要以農業和漁業維生。1965年,香港政府打算在西貢官門水道興建萬宜水庫,爛泥灣村為該海峽北岸最大的村落。由於興建水庫後,爛泥灣村會被淹沒,故政府需要安排遷徙村民,最後村民被調遷至西貢舊墟近西貢公眾碼頭一帶,因遷徙影響的村民可得到政府相應的賠償,而村落的建築物從此在水底之下。
wai tse 【歷史時空】整理
↓
西貢舊墟 在 BoatGame Fishing 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冬天西貢出艇,早餐喺小巴站食飽後,我寧願行多幾分鐘入西貢舊墟買蒸飯食。
因為原盅喺蒸籠攞出來,再加個海鮮膠袋立即放入保溫食,上午7點半買到中午1點食都仲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X_zEXcKPcE/hqdefault.jpg)
西貢舊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西貢舊墟內有間很舊式的店叫雪糕佬冰室,很多外來遊客都奇怪它叫「雪糕佬」但不賣雪糕,其實它是一間走了逾50年,由排檔變為冰室的老店。時代轉變,店面的裝潢也沒有多變,但人和事還是抵不住歲月的影響。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3Tgu7hu8S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JgKNc66aLBuCp6zhptZDLCidlw)
西貢舊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貢舊墟的文仔記麵食家由一位鐵娘子林寶勤經營。麵家由其夫植文商創辦,後期因酗酒怠於打理。林寶勤獨力持家掌店,甚至執垃圾幫補生活。後來信仰令丈夫重新振作,戒煙戒酒戒粗口,琴瑟和諧的生活在望。可惜又患上肝硬化及末期肺癌。丈夫終其一生,林寶勤都陪伴在側,不離不棄。
文仔記麵食家
地址:西貢德隆前街16號鋪
電話:3487 9937/ 3484 8289
營業時間:11am-10p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OeOeEf5PV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