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跟大家分享過到高級法國餐廳吃飯的table manner和注意事項,收到不少朋友inbox分享經歷和想知更多關於西餐的table manner,整合資料後再分享以下小知識,下次到餐廳食飯要避免/注意做以下事情呀👩🏻🍳
⬅️➡️上菜方向❓
侍應會從客人左邊落碟,右邊收碟,客人避免在餐碟上方專注玩電話阻礙上菜收碟,這不是應有的table manner,況且難得到高級餐廳用餐,好好跟身邊人溝通才對呢~
🥖🥖如何吃麵包
吃法國餐時,一般會先由其中一位客人拿起麵包籃取包再傳給下一位,不會各自各伸手取包。取麵包後將包分食bite size吃,不要將整個包放進口咬,食相也不好。另外,牛油都是大家share的,可用牛油刀取需要份量放到麵包碟上,按個人需要塗麵包吃,不要每次伸手出去潷牛油。
👸🏻Lady First
高級餐廳的侍應都會為女士拉櫈,女士們行到枱邊記得停一停諗一諗,等他拉櫈行進去後,侍應會輕輕將櫈推前碰到你膝後位置,此時你才順勢坐下。有次侍應忘了拉櫈,我就站著不動,他才恍然大悟為我拉櫈,這絕對不是玩大牌耍架子,真是很基本的table manner。另外,點餐亦會由女士開始,是禮貌和風度的表達。
🍽刀叉擺位
不少人完成餸菜後都會將刀叉呈八字放在碟上,這是不正確的。當吃完一道菜,我的做法是將刀叉一同撥去左邊,叉口反向上,刀口向內,示意侍應已吃完可以收碟。亦有人說刀叉應一同撥去右邊,其實沒有統一說法,反正就是要將刀叉撥去一個方向吧!
💰要俾貼士嗎?
聽說美國唔俾貼士會追你9條街,法國餐基本上是不用俾貼士的,但如果覺得服務好食物美味,貼士會是很好的鼓勵。
🥄舔匙羹cannot🙅🏻♀️🙅🏻♀️
親眼見過不少人order咖啡算飲品,加糖攪拌後習慣將匙羹放口啜一啜再放碟兩側,或乾脆將匙羹放杯內,喝時將手指公按著匙羹,這兩個做法都很不elegant。我是加糖攪拌後,將匙羹拿起輕輕上下搖動,再平衡放在杯後(面對人的一邊)。
#EstherSham
#餐桌禮儀
#TableManner
#frenchculture
#法國文化
#foodiediaries
#diningettiquette
西餐上菜方向 在 反差女神涵涵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眼絕對會認成素食餐廳的高級西餐
|特香齋西餐廳
昨天跟遊戲廠商餐聚
而接觸到這間餐廳
第一眼看到名字的時候
心裡想說老闆原來吃素阿
就也沒多想的搭上捷運準備前往赴約地點
結果一到餐廳馬上就被眼前的景象嚇到
特香齋西餐廳 位於板橋商圈後站
捷運府中2號出口 往誠品 仁愛眼鏡的方向走很快就可以看到超大的招牌
餐廳位置位於2樓
一走上來 就有種進入鐵達尼號場景的感覺
餐廳裡面的裝潢十分復古貴氣
一問才知道這間是老板橋人
不可能不知道的老字號西餐廳
已經在板橋扎根好幾十年了
恍惚之間我從我的震驚中醒來
覺得自己真是一位鄉巴佬的同時就開始聽服務生為我們介紹餐點
特香齋西餐廳的價位都落在1000元以上的套餐組合
無論從菜單上的名字或從價位上
都可以十足感受到這間餐廳的奢華感
我昨天所點的從湯品依序到主餐 分別為 :
酥皮海鮮濃湯 |
酥皮濃湯 是我從小到大必點的品項之一
酥酥脆脆考得恰到好處的酥皮
浸泡到濃湯裡配著湯吃
是光想像就能感受到的幸福感~~~
這道酥皮濃湯讓我驚豔的是整碗湯裡彷彿有一整座水族館
蛤蠣 蝦仁 花枝等等 用料十分大方
濃湯口味濃郁但又不膩口
無論是配酥皮享用或餐前大蒜麵包沾著吃
都能搭配出不同的層次與感受
非常推薦大家可以點來嘗試看看
炙燒番茄溫蝦盅|
點餐的時候會選擇這道前菜
是因為覺得這道菜名很特別
等到服務生為我們上菜後
它美麗的外表果然沒有愧對於它的名字
就像一個華麗小巧的珠寶盒一樣
精緻優雅的座落在盤子裡
一刀切開更是滿滿的驚喜
豐富的蝦漿配上多汁可口的番茄搭配得十分得宜
再搭配上方的洋芋泥以及生菜
整體感覺清爽宜人
而下方像是泥狀的東西我就沒有很喜歡了
我跟兜兜兩個人吃完後都還是不知道那是什麼 (笑)
接著就進入到今天的重頭戲了
鵝肝醬肋眼牛排|
我點的是可以吃到牛肉原味的五分熟
整體牛肉的肉質非常嫩
搭配上胡椒鹽以及玫瑰鹽享用
真的是人生一大樂趣
然後其中我覺得很特別的是旁邊隨牛排附上的烤蒜頭
我一開始還以為那是一個甚麼蔬菜之類的
結果沒想到是一整顆的烤大蒜
搭配牛排享用別有一番風味
最後甜點我點的是
重乳酪布朗尼|
這甜點真的非常好吃
吃第一口的當下我就覺得我點對了
上面的乳酪蛋糕濃郁綿密
下面的布朗尼也濕度也剛剛好
有種點一到甜點卻得到兩分的划算感
但在這邊會建議大家
先把旁邊的鳳梨以及草莓吃掉
不然吃完甜點後就會相對地覺得水果太酸無法入口
這次接觸特香齋餐廳整體體驗十分良好
我覺得是一間帶長輩聚餐或見父母等等 這種精緻聚餐的好選擇之一
不論店內裝潢或是氣氛都營造得非常好
大家趕快把這家做筆記下來吧
後面如果要見家長談婚事等等就不愁著尋找好吃的餐廳了(笑)
下面貼心的涵一樣幫大家附上餐廳資訊:
特香齋餐廳|
營業地點: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26號2樓
營業時間:11:30–14:00, 17:00–22:30
六日下午不休息
價位約落在:900~2000,+10%服務費
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食記
也別忘了記得追蹤我並幫我分享出去喔~~~
粉專: 反差女神涵涵兒
IG: hannah092181
西餐上菜方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況轉播 #ImpromptubyPaulLee #秋季菜單
最近去 Impromptu by Paul Lee 吃飯,遠遠從座位上,就可以看見備餐檯擺著一個個紅邊金字的中式餐盤。那是每個客人吃到的第一道菜,沒有意外地,是用筷子來品嚐。
這喜氣洋洋的福壽大盤,裝著六款開胃小菜。順時鐘方向、十二點鐘吃起,土豆絲沙拉與醃鱒魚率先入口,鮮爽清脆似涼風;蔥燒香魚比起蔥㸆鯽魚,幼秀適口骨酥肉細;炙扇貝與白花椰泡菜,白花椰的厚實質地特別爽脆,做成泡菜很有意思;糯米椒塞了西班牙紅椒辣腸(chorizo)與蝦漿,辣椒鑲肉於是開了洋腔;香滷牛舌點綴上自製哈里薩辣醬(harissa),辛香惹味;鴨油馬鈴薯與鹹蛋美乃滋,內軟外酥鮮鹹噴香。
彷彿飯館裡的小菜碟被縮成了一口大小,Paul Lee主廚把中式飯館提供小菜的習慣,改編進最新的秋季菜單裡。其實,七月底時,我有幸參與了Impromptu by Paul Lee的內部試菜,Paul主廚請每一位內場同仁發想一道小菜,供大家試吃與評比,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當時浮現的幾個點子,如今都被修整得有型有款、意思清楚,共同創作的經驗,一定也讓每個同仁印象深刻。
Paul主廚一直在思考,該怎麼更貼近台灣人吃飯的習慣;形式上,開胃小菜的是一次實驗,味道上,他也持續探索。好比一道「酸菜魚」,他自己做了泡椒,將辣度溫和的紅小辣椒泡進水與鹽、糖、花椒、高粱等等的溶液裡進行發酵,上菜時僅少少點綴於茴香頭上,泡椒汁則與魚高湯調和,為低溫烹調的紅條石斑賦味,表面煎香的馬鈴薯麵疙瘩(gnocchi)輔以澱粉的厚實感。紅條石斑肉質細嫩,微帶彈性,淺淺妝點著泡椒的酸味與紅椒香氣,優雅文靜。
削成薄片的根芹菜,像個帳篷罩著什麼,待奶白的牛骨髓高湯注入完成後,輕輕撥開,竟是白蘿蔔鑲蝦丸。哎呀,不是故意要做得像中菜,Paul主廚解釋,其實他是想模擬牛骨髓的骨頭包著脂肪的斷面,試做的過程中靈機一動,把白蘿蔔中間原該填滿的骨髓換成了蝦漿,就成了這副模樣。煮透的白蘿蔔與鮮彈的蝦丸同食,不可能不好吃,香濃如奶的牛骨髓高湯則更加調和二者,彷彿勾了芡的醬汁,碗底還有切碎的牛骨髓增加膏腴。確實把餡料替換成蝦漿,更能承載牛骨髓的油潤脂香,否則就會太濃膩。
已成招牌菜色的龍蝦蔥油拌麵(必須加點!),現在的麵條加了鹼水,色澤土黃,有如拉麵那樣勁道十足,吃進醬汁後也不軟爛,嚐起來更香更爽。
石頭般的整顆麵包映入眼簾,Paul主廚切開一圈,打開來,是玉米雞的整塊雞胸。我忍不住聯想到「叫化雞」,只不過這酸種麵包殼,烤完還可以吃!並且,烤酸種麵包會先用高溫讓表面上色,Paul主廚利用此特點,以攝氏240度短時間烤熟(15至20分鐘),這樣出來的成果,雞胸柔軟多汁,麵包酥香脆口,聰明的一石二鳥。由於雞胸沒有直接接觸火源,仍光潔白嫩,有人會誤以為是白斬雞,但這絕不是白斬雞的味道與口感,溫度是熱的、肉不強調Q、皮不強調脆,但熟度均勻且肌理纖細,沾染了麵包的香氣,顛覆一般烤雞胸的印象。雞胸蘸雞汁吃,麵包蘸雞汁吃,都很美味,芥蘭菜與莧菜泥、毛豆和吻仔魚錦上添花。
吃完了雞胸,來嚐嚐雞腿飯,直火炭烤的雞皮披戴斑駁的焦痕,那香脆風味和雞胸是很好的對比,與油封蛋黃、油蔥醬和著一起吃,濃稠與噴香魅力強大,以為要吃不下了,再嚐口洋甘菊醋醃黃瓜,胃口又開。
甜點是豆花,玫瑰口味的糖水佐以桃膠和薑味荔枝冰沙,也飄散幾許中式感覺。
「這季會不會太偏中式了一點?」Paul主廚微微苦惱,有客人向他反映這些菜色吃起來不像西餐。或許是開頭的大同福壽盤就設定了客人的印象吧!我自己認為,順順吃下來,這份菜單是很有整體感的,也維持Paul主廚的個人風格。現在Impromptu by Paul Lee的施展空間比較大,隨時可以「改回來」,Paul主廚透露,接下來的松露季,他就要用經典的法式手法來料理,也讓一直以來都在操作台灣食材的團隊,能有不同的見識與學習。
西餐上菜方向 在 商務禮儀之用餐禮儀(中、西餐合輯)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上菜 時如果由服務員給每個人上菜,要按照先主賓後主人,先女士後男士或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如果有個人取菜,每道菜應放在主賓面前,由主賓開始按順 ... ... <看更多>
西餐上菜方向 在 西餐上菜服務禮儀常識西方餐桌禮儀 - 人人焦點 的相關結果
麵包、白脫、色拉或其他小物品裝盤時,用左手從客人左邊送上外,其他所有食品都從客人右邊用右手送上,包括飲料。另外,注意撤盤時仍用右手從客人右邊拿走 ... ... <看更多>
西餐上菜方向 在 西餐上菜服務禮儀常識_必達學習 的相關結果
麵包、白脫、色拉或其他小物品裝盤時,用左手從客人左邊送上外,其他所有食品都從客人右邊用右手送上,包括飲料。另外,注意撤盤時仍用右手從客人右邊拿走,端盤時應使用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