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顧問公司前,讓我們先開箱最大亮點】
所謂好酒沉甕底,進入開箱 #倒數48小時,當然要公布當天講者群最讓人引頸期待的亮點:首席布爾喬亞 鄧耀中 Joseph Tang 將會同步擔任特別場的主要講者!
在一月份第一場公關策略開箱會中,Joseph 臨時加碼精彩犀利的Q&A ,讓有幸搶到門票的開箱手們無不在會後問卷反饋他們的驚喜跟收穫,但也反映與Joseph 的互動與交流時間太短,若有機會更期待不只在會後問答,而是能更完整聽到 Joseph 對公關產業的詮釋與觀點。
身為一家公司的執行長,要在日理萬機跟繁忙商務行程中,特地安排完整兩個小時參與活動,對 Joseph 與籌備團隊都是挺艱難的挑戰。
然而,如同我們事前在 #公關策略開箱會限定社團 中提到的,既然稱為特別場,沒有乾貨等級的牛肉是絕對不及格的!
所以在排除萬難下,本月公關策略開箱會#3 ,我們終於敲下首席布爾喬亞的周末空檔,現場好好開箱一下 :#公關下一步,PR : The New Sexy !
【你不可錯過首席布爾喬亞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的頭銜而是因為他的觀點
有機會聽過 Joseph 演講的人都知道:直接、辛辣、犀利、洞見是每場分享的必備元素。
我們不以聳動標題、腥羶內容作為賣點,而是透過商業思惟、顧問洞察,說旁人不敢說、不曾說、不願意說的困境。
然而若僅是揭開國王的新衣,大書特書的批判,名嘴就可以做,但無濟於事。
我們不只點出盲點/癥點,同時提出我們的觀點與解決方案,讓大家聽聽為何過去你眼中/耳中的公關,跟我們見到的不一樣。
#不是因為他的口才而是因為他的論述
善於簡報或演講的專家比比皆是,如果只是想聽一場行雲流水的課程或演講,不在公關策略開箱會你還是不乏欣賞機會。
但若要聽一場可以改變思惟結構、產業想像、振聾發聵的系統性論述,相信公關策略開箱會#3 會讓大家打破以往的舊知舊聞
#不是因為他的名片而是因為他的經歷
Joseph 曾寫過一篇文章 : 你聽過獵頭專家改做公關少爺的八卦嗎 ? 若Google 一下,不難發現身為少數亞太區高階人才的獵頭專家,Joseph 過去的戰功彪炳與實績靠數字說了最精彩的故事。
為何一位擅長挖掘、形塑、發展人才,在財富/名利/權力都已入袋在手的外商專業經理人,毅然決然跳進一場在台灣大家普遍定義為 「低薪資」「高工時」「低價值」的產業進行創業,還矢志帶領團隊成為大中華區最受青睞之公關顧問與形象設計師呢 ?
如果不是IQ有問題 (顯然不是) ,必然是看到外界尚未發掘的價值,見到人才可以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勾勒產業全新的樣貌與想像。
#說了這麼多不如直接提供索票快捷
看倌請用:http://www.accupass.com/go/VM2019
◎重點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畢
Recruit Express 台灣分公司科技事業群總監(2002~2014)
200,000+ 橫跨東西與各產業、各職級的履歷閱歷;
15,000+ 專業人士懇談與顧問諮詢經歷;
5,000+ 成功案例
400+ 合作客戶
及 US$12M+ 年度營業額經營績效
現職 VOCAL MIDDLE 布爾喬亞公關顧問公司執行長
◎專擅領域
藉著豐富多元的產業人脈與資歷,Joseph 希望能將「專業服務業(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的核心價值於公關顧問業做出最佳定義。他將以嶄新的視角與視野建構起專業公關組織型態,讓廣大的「專業公關顧問」產業能在高度競爭力的平台上,獲得穩健、富足的職涯!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紙片模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來到每月一次,專門介紹 Minecraft 模組的《紙片模坊》。上個月咱們把模組的數量拉到了 35 個,本來我有點擔心會不會太多,但沒想到大家其實很能接受,甚至覺得更好。 所以這個月,我大膽再擴增到了 50 個,但妄想很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我發現很多模組都是空有內容,但實際上就不怎麼好玩。尤...
視角與視野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閱讀隨記】角度與觀點:《威士忌品飲全書》、《新世紀日本威士忌品飲指南》&《尋豆師 2》。
前兩月陸續讀完的三本談飲新書。不約而同,都屬國內同類書籍中譯本或書寫領域裡,立足與觀看位置獨樹一幟的作品。
《威士忌品飲全書》突破既往幾乎已然定於一尊的蘇格蘭立場,轉由美國這方著眼、敘寫、詮釋威士忌,遂從史觀、素材、釀造、產業現況與品飲,都有嶄新視角與視野,讀來十分新鮮。
《新世紀日本威士忌品飲指南》是目前少見,從日本人觀點和角度出發,極其詳盡綿密呈現日本威士忌之過去現在以至未來風貌景況的中譯書,也頗可觀。
《尋豆師 2》從上本的中南美洲咖啡園,一步跨向非洲,以台灣在地尋豆師身分,細細拆解這咖啡迷眼中最是迷魅卻也相對神祕難解的產地,還將多年尋豆挑豆經驗心法一次奉送,彌足珍貴。
※〈2018,感動我的十本書〉 https://goo.gl/pM8bW1
※ 更多閱讀筆記 https://goo.gl/B2htR4
視角與視野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源自日文的「高雄」
最近從高雄的石化氣爆、亞洲新灣區、#大鼻遷村案,都一再提醒著我們,高雄的命運和高雄港,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歷史並非停留在過去,歷史呈現了當下、更影響了這座城市的發展。
第二期 季刊 薰風,從數個面向連結了高雄與日本的橫濱與橫須賀,讓讀者用不同的視角與視野,再次認識我們的高雄。
#台灣 #日本 橫濱市 #橫須賀 #高雄 #好過日
您知道「高雄」兩字源自日文嗎?
1941年(昭和16)6月,位於今天建國三路大港埔地區的第三代高雄驛完工啟用,這張照片據說是啟用當天拍攝的。月台上大大的高雄看板用日語假名注音,戰後,たかを三字被改為ㄍㄠ ㄒㄩㄥˊ。
---
第二集「台日港都三城記」熱賣中,全國販售通路:
https://www.kunputw.com/retail
視角與視野 在 紙片模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來到每月一次,專門介紹 Minecraft 模組的《紙片模坊》。上個月咱們把模組的數量拉到了 35 個,本來我有點擔心會不會太多,但沒想到大家其實很能接受,甚至覺得更好。
所以這個月,我大膽再擴增到了 50 個,但妄想很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我發現很多模組都是空有內容,但實際上就不怎麼好玩。尤其那些新增生態域或是怪物的,好像很多東西、要研究很久,但真的玩起來,非常無聊(就Boring內),最後就被我篩掉了。
另外我也花了一些時間請人幫我外包寫稿,甚至是解決模組的問題。結果發現效果奇差無比,根本連用都不能用,最後只好我自己來。
總之,這次內容就和上次說的一樣,《紙片模坊》盡量包山包海,目標成為每個月一次的麥塊模組教科書。讓我們開始吧。
00:00 Intro
00:50 Replay Mod for Forge 重播模組
01:33 Waystones 傳送石碑
01:56 WAIG: Where Am I Going 方位羅盤
02:31 Crosshair Mod 更好的準心
03:03 Mini Effects 迷你效果
03:25 Visual Workbench 可視化工作台
03:56 CraftingCraft 合成工藝
04:40 Crafting Tweaks 工藝調整
05:01 EasyPaths 簡易路徑
05:33 GravelMiner 礫石礦工
06:06 Rebark 貼回樹皮
06:37 MoreMcmeta 更多的位元資料
07:13 Simply Seasons 簡單的季節
07:40 Traveler's Titles 旅行者的標題
08:20 Pierce Arrow 怪物中箭
08:54 Advancement Plaques 更好的成就顯示
09:26 Sound Physics 聲音物理
10:00 Time Sync+ 時間同步
10:33 FreeLook 自由視角
10:57 Boss Music 戰鬥音樂
11:28 Villainous Summons & Defenses 防衛弓箭塔
12:08 Piglin Expansion 豬靈擴張
12:44 Caves & Cliffs Part 2 Mod 洞穴與懸崖第二部分
13:33 Zonko's Monsters 巫師的怪物
14:13 Farsighted 更遠的怪物視野
14:47 More Axolotl Variants 更多蠑螈
15:24 Husbandry 畜牧業
16:06 Winged Beacons 飛行信標
16:35 Speed Carts 速度礦車
17:17 Boats & Beeps 動力船
17:44 Horticulture 園藝
18:28 Better Beekeeping 更好的養蜂
19:17 Piscary 魚刺
20:16 Macaw's Lights & Lamps 金剛鸚鵡的燈
20:49 Additional Lanterns 額外的燈籠
21:13 Exline's Furniture 艾斯林的家具
21:37 Walkways 手扶梯
22:02 Bee Buddies 蜜蜂夥伴
22:28 Lovely Snails 可愛的蝸牛
22:56 KAIMyEntity-Reborn 自定義模型
23:33 Outro
============================
詳細下載連結、版本、類別,在這裡:https://bit.ly/3xOsAcr
(可在表單下方的分頁切換)
============================
※有想推薦的模組嗎?歡迎透過這份表單進行推薦!
https://forms.gle/JNi4sN4HCXZVuQHc9
—
Mod Loader:
Forge -
http://bit.ly/Paper-Forge
Fabric -
http://bit.ly/Paper-Fabric
Fabric API -
http://bit.ly/Fabric-API
—
RPMTW Update Mod 自動中文化 -
http://bit.ly/Paper-RPMTW
—
Instagram: http://bit.ly/Paper_IG
Facebook: http://bit.ly/Paper_FB
Discord: http://bit.ly/PaperDiscord
—
錄影程式:Bandicam
聲音處理:Audacity
後製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cc
—
如果您有適合本頻道的合作提案,歡迎寄信至:mlz85613@gmail.com。

視角與視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視角與視野 在 菜班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五酒桶山步道》桃園 蘆竹 Wu-jiou-tung Mountain Trail 觀景台 遠眺飛機起降 漁船入港 一次擁有海陸空無敵視野
Please subscribe to 《菜班長》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喜歡請按讚分享訂閱唷
鄰近的五酒桶山步道等你熱血征服,帶你用不一樣的視角認識蘆竹!五酒桶山步道全程約4公里,由五條路線串聯,海拔高度落差約80公尺,讓你流點汗、跨越自己的極限! 關於五酒桶山名由來,有一說是明鄭時期,遷居於此的蔡光省先生與其五子,極愛飲酒且酒量極好,一次豪飲一桶酒,當地因此稱作五酒桶山。另一說法則是村民都牽牛隻都來此飲水,而有「牛水桶山」之名,日後取諧音轉為五酒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