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跟你說…】
傍晚,你接到學校老師的電話,孩子在學校撞到小朋友沒道歉,老師希望你問問孩子有沒有撞到人。你緊張又擔心可也不敢太嚴厲指責,孩子說他不知道也沒印象有撞到人…
隔天早上你又接到老師電話,感覺得出來老師急著想釐清孩子到底有沒有撞人,你心想孩子未必記得住發生什麼事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老師…
感謝大家早上很踴躍的留言分享自己的處理方式,現在角色對調,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指控是撞到人的人,各位會怎麼做呢?
無論你是被撞者還是撞人者的家長,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通則:別急著當法官替孩子伸張正義。
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會遇見各式各樣的同儕,會有頻率很合的麻吉也會有看不對眼的冤家,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的。但家長不可能陪在孩子身邊一輩子,與其永遠衝第一個替孩子打抱不平,或許可以換個角度、陪孩子在每一次的衝突中學到新的技能。
再者,有時候孩子向大人抱怨學校的事情,求的只是大人的關注理解、一個抱抱或安慰,如果此時你忽略了孩子的需求,一心只想著趕緊打電話找老師問清楚,不僅容易造成親師在溝通上的問題,也錯失和孩子互動的時機。
和大家分享類似事件發生時的處理原則:
1. 關心孩子不舒服的地方,無論生理或心理。
2. 釐清事件發生的人(有誰)/事(發生什麼事)/時(在什麼時間)/地(在什麼地點)。
3. 詢問孩子當下做了什麼反應、對方的回應。
4. 老師是否在場,如在場的話有做什麼處理。
5. 「先」問孩子還可以怎麼做,「再」分享更多方法。
6. 一定要教孩子當場大聲反應,順便演練幾回。必要的時候離開也是一種方法。
7. 如果需要跟老師溝通,最好是客觀陳述所聽到的事件、詢問老師是否有觀察到任何情況,請老師協助觀察留意並保持聯絡。
暑假即將結束,沒意外的話孩子們都會回到校園,面對可能是全新的環境、老師和同學,摩擦是必然、衝突更難免。
請各位大人記住正向教養的核心概念:錯誤是成長的開始,我認為衝突更是孩子學習成長和他人相處的開始,教養的目標在於協助孩子培養能力,而孩子需要的則是大人成為他堅強的後盾和溫暖的港灣,如此而已。
#當你面對問題的處理態度
#孩子都看在眼裡模仿著你
#大聲責怪都是別人的錯誤
#孩子同樣也老是怪罪別人
#身教真的是遠遠大於言教
親師問罪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校沒教的事】我的孩子被霸凌,可惡,我該...?
😡蝦咪!?我的孩子被霸凌??
還不立馬踢館興師問罪?🔥
敢欺負我孩子是看我沒有?
等等等!!先不要 🖐
面對孩子被排擠被霸凌
氣PUPU是人之常情
➡️但要真的幫助到孩子,
家長的第一步不是驗傷、
不是報案,而是先
#安頓好自己的情緒
#學校沒教的事
🔖邀請親子教育專家
#羅寶鴻老師 ,
分享如何處理孩子在群體裡被孤立、霸凌問題
《上集》
▲家長默契大考驗,老爸老媽的極端差距
▲親師間的互動該如何拿捏?
▲帶著友善態度,稍微積極的與老師互動
▲幼教老師跟小學老師不一樣,不能同樣要求老師
▲孩子長大,爸媽也要跟著孩子長大
▲切忌成為恐龍家長與直升機父母
▲老師有意識到爸媽介入過多也要提醒
▲家長應該主動跟老師反映孩子狀況,老師可能不知道
《下集》
▲遇到孩子被欺負該怎麼辦?
▲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加以陪伴處理
▲孩子4歲左右才會開始發展社會性行為、懂得尊重與界限
▲家長也要記得安頓自己的情緒,才能協助孩子
▲遇到狀況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大人幫忙
▲網路霸凌:不理會→截圖蒐證→與老師學校共同處理
🔖孩子面臨同儕與社交困難時,父母和師長如能正向開導與協助,真的是一股很有力的支持力量,期望大家都能有效幫助到孩子,別讓他們獨自面對🙌
Henry羅寶鴻 老師
#任性編 良好親師關係是重要的一步唷
#新北市教育局
#新北學Bar
#學校沒教的事
親師問罪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見特殊需求與其界線
【推薦序/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我們常常忽略了,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跟一般孩子一樣,有著許多共同的需要。
在醫療方面,不同特殊需求的孩子,確實要有各自獨特的照護方式。然而,作為兒童,作為在人類社會中的一分子,也會想要有歸屬感,也期待受到尊重,也渴望來自父母的愛……
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能力越強,也有更多相應的責任要由自己承擔。即便是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能因為獨立自理而有成就感。
正向教養所採取的溫和與堅定的態度,尤其能看見孩子生而為人的需要。很多時候,因為孩子的特殊需求相當明顯,導致父母把緩解症狀或問題解決擺在最優先的位置,忘了好好去理解自己的孩子。
特殊需求的孩子,也是一個有喜怒哀樂,想玩樂、想連結的生命。有時因為大腦狀況的不同,他們有獨特的內在邏輯,我們得要把這樣的邏輯,跟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規律接軌在一起考慮,正向教養的理論與實務能在這個時候助一臂之力。
我跟特殊需求孩子的父母相處,能感受到他們內在有許多愧疚與抱歉。這些父母對於孩子一出生,或出生沒多久,就得承受相當具有挑戰性的痛苦,有著深深的對不起。
有時候父母看著孩子痛苦,比自己遭受痛苦,更感覺煎熬!
在現代社會養育一個普通的孩子就不一定容易了,養育特殊需求的孩子,更是和這些父母的經驗有一大段距離。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在心裡描繪的美好想像,隨著孩子的出生、治療復健歷程,而有模模糊糊的失落感,又因為這樣的失落感而衍生出罪惡感。
有些特殊需求孩子的父母,甚至會因為身心壓力過大,而選擇一條讓人遺憾的路。
不只如此,有些特殊需求的孩子,因為外表與一般孩子無異,但在學習、社交上常有困擾,親子都容易遭受旁人的異樣眼光。像是在遊戲場玩耍,某些特殊需求的孩子可能會引發衝突,或者情緒崩潰,這都讓父母疲於奔命。
不少父母常處在高於平均的挫折與焦慮狀態,因此跟特殊需求孩子的相處,難免有更強的張力。再加上有些父母本身也有特殊需求,他們本身就不一定穩定,對於提供穩定的親子關係,或許有心無力。
當教養方式還停留在獎賞與處罰階段,孩子小的時候,或許還能奏效。但當這些孩子大了,身形、力量都可能跟父母匹敵,情緒反彈已經難以抵擋,父母便可能放棄孩子,親子關係也陷入僵局。
採用正向教養,會一併帶著父母整理自己的心緒,讓父母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而不只是重複著過去自己接受過的教養方式。透過家庭會議,父母也可以藉著討論的過程,學習傾聽、感謝孩子──即便是特殊需求的孩子,也可以為自己發聲,也可以對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當我們能透過正向教養的眼光,肯定特殊需求的孩子,這能讓他們感覺自己更有力量,這能有效地紓解他們內在常有的挫敗感。別被診斷標籤限制住我們看孩子的眼光,多專注在孩子的努力,孩子能激發潛力,展現出更強的生命力。
有些師長使用類似「否認」這樣的心理機制,也或許是為了管理上的方便,看待特殊需求孩子的時候,會嚴格地以「一視同仁」為標準,要求特殊需求孩子跟上大部分同學的腳步。正向教養適用的環境,除了在家庭,也可以在學校情境實踐,能尊重每位兒童的獨特性,包括獨一無二的特殊需求孩子。
自從正向教養系列的中文書籍上市之後,我不但在臉書版面上推廣,也在演講或實務工作中,跟親師生有了持續且頻繁的討論。我的觀察是,一個能與兒童順暢對話的成人,如果又能營造出歸屬感與安全感氛圍,那麼,這樣的成人常散發出一種溫暖且有自信的氣質,這正是正向教養常強調的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這不只是教養工具的學習,更是由內而外的全面性調整。親子共同成長的樣子,常是我眼中超級美麗的風景,深深受到感動。
祝願您,在凝視每個孩子的需求同時,也好好照看著自己的需求,能感受到愛,以及此生的意義,走向圓滿!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我期待好久了,早在我跟兩位爸爸直播的時候,就跟他們大力推薦過。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398379907901315
針對特殊需要的孩子,父母更需要一個有系統的,能同時照顧好自己與幫助孩子的教養派典,作為迷茫生活中的「定心丸」。我非常謝謝出版社能引進正向教養系列的書,也佩服姚以婷心理師的努力,讓正向教養成為不少老師父母所使用的心法。
我跟不少朋友討論正向教養,迄今也好多年了,我非常喜歡這套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根基的系列教養書。我特別希望能把這系列書籍中,親子或師生一起討論的流程,營造那種感謝與肯定的氛圍介紹出來,並且成為新的文化。
祝願您,能跟孩子共同成長,攜手連心!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特殊需求兒童篇》
博客來:https://reurl.cc/1goGQV
誠品:https://reurl.cc/8y2NGX
金石堂:https://reurl.cc/4y3WR2
MOMO:https://reurl.cc/8yoEKb
讀冊:https://reurl.cc/jqgvgy
大好書屋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親師問罪 在 我的孩子被霸凌,可惡,我該...?【學校沒教的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還不立馬踢館興師 問罪 ? 敢欺負我孩子是看我沒有? 等等等! ... 親師 間的互動該如何拿捏? ... 任性編 良好 親師 關係是重要的一步唷 #新北市教育局 ... <看更多>
親師問罪 在 【精華版】不爽善變興師問罪!妻子回應讓苦苓一擊斃命 的推薦與評價
【精華版】不爽善變興師 問罪 ! ... 命理師鐵口直斷洩漏天機! ... 【震震有詞鬼月特輯】不聽護理師警告半夜硬搭電梯,背後突然多出一個人影? ... <看更多>
親師問罪 在 Re: [國中] 接到家長興師問罪的電話- 看板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下面推文有疑問的朋友很多
我統一開一篇回覆
但是如果長期分攤下來可以低到無視了
跟預付卡差不了多少錢
而且月租型還會加減送些網路流量
家長Line不到你
就會開始想一些有的沒的方法找你了
那些其他方式搞不好會更麻煩
例如透過不知道甚麼管道弄到你家裡的市話號碼.....
倒不如你一開始就留一個可以聯絡方式
即時通訊軟體就是最不會打擾到彼此 比較好的方法
雖然不一定會馬上看
但是我一定會看
現在的親師溝通我就是會以line為主
使用公務帳號
並建立班級群組方便發布一些班級訊息
吃晚餐前
這一支公務手機上我就切勿擾
因為我不希望與家人共進晚餐的時光被打擾
家長留的line訊息
我可能睡前會看一下也可能不看
以免漏失十分重要的訊息
例如有學生遭家暴之類.....
但是早上7點之後我就一定會看
因為可能有學生要請假
我的第一個line就是私人帳號
只給朋友 家人 親人 同學 比較熟的業務等等
比較熟的同仁
第二個line是公務帳號
給家長 學生 學校不熟的同仁
各種不太熟的業務員
那你就開網路分享給公務機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0.146.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590366302.A.FB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