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日考察系列之月津港燈會
#親水公園燈區篇
今天是元宵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出門看花燈呢?
這兩年的高雄燈會藝術節,讓不少市民朋友相當失望,原本走向港區的下一個階段突破被硬生生打斷後,愛河的燈區不但缺乏突破的創意,更缺少細緻的細節,燈會主軸更是變成去年的「#金銀河」、今年的「#雙春迎金」,在已經破滅的「發大財」口號下,原本成功塑造高雄河港意象的燈會魅力,已然消逝。
在無心於高雄的市政團隊尚未被趕出高雄前,我們只能多走訪台灣各地,看看對「燈會」這項傳統不同的詮釋,期待屬於高雄人的高雄,有個用心愛著我們城市的主政團隊,重拾燈會的榮光。
去年好過日參觀了在屏東的台灣燈會,今年,我們來到已經邁入第十屆的月津港燈節,看看同樣以水岸為魅力的這項小鎮燈會,如何吸引全國的目光。
鹽水,古稱月津港,這裡在17-18世紀時,曾經是倒風內海最繁榮的口岸,曾有「一府二鹿三艋岬四月津」之說,卻因為港口淤積逐漸失去往日的光彩,從繁榮的城市,逐漸成為被遺忘的小鎮。
2004年,台南縣政府開始推動「月津風華再現計畫」,改善排水與水質,整建老街與親水公園。在水域整治完成後,燈節也從2010年開始,沿著月津港親水公園展開,配合蜂炮傳統,成為新興元宵景點。2012年,市長賴清德利用市府資源擴大舉辦月津港燈節,以水域和橋面為舞台,擴大燈區,在藝術與文化交融間,年年都有新創意,2018年時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設計組紅點獎」,2019年到訪人數更達91萬,是在地人口的36倍之多!
今年的月津港燈節,以「海市蜃樓/Mirage」為主題,代表歷史的想像與現實環境的交疊,既創造岀看得見的絢麗光影,也在心中投射出不同時空軸線上,對鹽水地方歷史的交疊想像,活動在元宵後仍持續到2月16日(下週日)才閉幕,非常值得一訪!
月津港燈節之所以能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原因有二:
一是「#尊重藝術」,透過專業策展人規劃,邀集國內外藝術家團隊創作,並逐漸將新媒體和科技融合其中。這和傳統燈會風格不一,以學生作品、企業與各類團體贊助花燈填充燈區的作法不同,讓月津港燈會如同展場一樣,絕無冷場或突兀之感。
二是「#尊重在地」,以鹽水的文化與水岸環境為主軸,讓燈節巧妙地與場地融合,河邊的樹影,周邊老街的建築,都能融入燈會的主題中,讓參與燈節的旅客,更有興趣去了解鹽水小鎮的故事,讓旅遊不只停留在燈會,而與月津港甚至整個台南的歷史脈絡交互援引,帶著旅人去尋訪往昔台灣的不同風光。
當我們看到高雄燈會藝術節被自我侷限,堆砌著傳統具象符號,金銀財寶;花燈只剩固定班底的學生與社會團體充場面;燈會的主軸甚至變成了夜市,不經讓人感嘆,高雄是曾經有過改變的契機,從棧貳庫到棧五庫的再利用與造景,我們看到新的空間可能,卻在外來政權的貧乏想像下瞬間破滅。美感,在政治的干預下被踐踏在腳下,想靠著中國遊客與高齡商機發大財,證明是一場徹底的騙局。
在這樣的悲劇下,月津港燈節讓文化節慶國際化的成功案例,仍然給我們一絲啟發,換掉這個無能政府,我們還有充裕的時間,重新擦亮高雄的招牌,讓美與感動,再回到這座港口城市的河海之間!
Search
親水公園燈區篇 在 好過日考察系列之月津港燈會#親水公園燈區篇今天是元宵節 的推薦與評價
親水公園燈區篇. 今天是元宵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出門看花燈呢? 這兩年的高雄燈會藝術節,讓不少市民朋友相當失望,原本走向港區的下一個階段突破被硬生生打斷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