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3月23日天上聖母媽祖聖誕
水晶姐姐介紹媽祖給大家認識😊
✡台灣人的媽媽-媽祖✡
🌼【身世眾說紛紜】
關於媽祖的身世眾說紛紜,且神話與史實落差甚鉅,直到明末昭乘和尚著《天妃顯聖錄》之後,神話傳說才大致完成定版。據《天妃顯聖錄》之說媽祖乃宋代泉州府莆田人氏,父親任都巡檢,夫妻樂善好施卻單傳一子人丁單薄,於是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子嗣,一日其母夢見觀世音賜予優缽花(或謂藥丸),吞食後懷胎十四個月產下媽祖。媽祖出世後逾月不哭,故取名為「默娘」。
媽祖自幼聰敏好學且朝夕禮佛,而後得到玄通道人授予「玄微祕法」,又得神人之「銅符」乃精通驅妖除魔之術。嗣後媽祖降服桃花山之妖怪千里眼與順風耳,並收為部將。廿八歲重陽節,玉帝來詔媽祖得道升天,可見媽祖信仰乃佛道之融合。
如按史料之載 ,媽祖原為巫祀信仰,原始文獻皆言媽祖為「巫」,眾人因其生前能預知吉凶禍福而祀之,後來才改稱「神女」、「龍女」。至宋徽宗賜其「順濟」廟匾乃轉變成神。宋代媽祖之封號為「夫人」、「妃」,至元代因航運日趨發達乃冊封為「天妃」,並成為全國性信仰。明初封為「聖妃」,明成祖因派遣鄭和下西洋,為安定軍心,將之封為「天妃」。清康熙年間原本冊封為「天上聖母」,至康熙廿二年因施琅攻克明鄭,假借媽祖神助之說,乃再冊封為「天后」。至此媽祖已成為地位最崇高之女神。
媽祖信仰自宋代的女巫轉變到清代的天后,揆其緣故乃因航運的發展造成信仰的普及,又因政治的炒作,藉宗教收服民心才日漸蓬勃。台灣移墾之初仰賴航海,而初闢地區又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治 理台灣的各個政府也都會拉攏媽祖,以証明政權的合法性與行為的正當性。傳說媽祖曾經協助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也曾幫助施琅將軍打敗明鄭,又曾助清廷平定林爽文、戴潮春、蔡牽之變,但這些傳說都只是統治者利用媽祖信仰鼓舞士氣、籠絡民心,減少人民反抗的托詞。
🌼【台灣媽祖的造型】
台灣的媽祖約有膚色、黑色、紅色、金色和白色等五種顏色。其中膚色是按人體皮膚顏色塑造。黑色則有二種說法,一說原本不是黑色,因為長期奉祀在廟中接受香煙薰染,久而久之就被薰黑;另一說則是黑面媽祖較凶悍,因此執行除煞、捉妖等鎮暴任務通常要請黑面媽祖出馬。紅色代表喜氣、祥瑞,一般在喜慶場合會迎請紅面媽祖坐鎮。金色則是神祇的象徵色彩。而白色媽祖一般都是近年來迎自 中國大陸,早期台灣鮮有「臉色蒼白」的媽祖。
台灣媽祖的造型通常塑造為中年婦女、身材豐腴(但胸部平坦)、慈祥高雅的形象。就台灣人的普遍認知,身材福態表示福氣,體態輕盈、身輕如燕並不符合福氣的象徵,而媽祖造型沒有胸圍是怕汙衊聖靈,因此台灣的女神除婆祖之外通常沒有「性徵」,而是以中性性別呈現;媽祖面容和藹、慈祥,表示其平易近人。
綜觀媽祖造型可發現,台灣人其實是根據「媽媽的形象」來塑造媽祖,台灣媽祖信仰之所以盛行,是因台灣人將媽祖當作我們共同的媽媽來崇拜,因此媽祖崇拜,就心理層面而言也反映「戀母情結」的心理因素。
台灣媽祖的構造可分硬體與軟身兩種,硬體媽祖全身以木材、石材或泥土雕塑而成;軟身媽祖則 是頭部、手足以木材雕刻,身體、關節則以藤條編成,再組合金身穿上衣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神像除媽祖之外鮮有軟身製作的神像。
大陸媽祖造型是年輕的女性,乃依照媽祖昇天時(二十九歲)的形象來塑造,台灣的媽祖則是中年婦女的造型,是依照母親的形象來塑造;大陸媽祖體型纖瘦,台灣的媽祖身體微胖,顯示媽祖成熟穩重;大陸媽祖表情嚴肅,台灣媽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造型的轉變,表示台灣人對媽祖觀念的轉化,台灣的媽祖不再是年輕女孩的形象,而是以母親的樣貌呈現。
媽祖原為航海之神,主要任務在保護漁民、航海者的安全。台灣最早的媽祖廟均面向大海、港口,來台之後的媽祖廟也有面向高山,因為要防範原住民出草獵人頭之故。在中法戰爭和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媽祖又有巡海岸、接炸彈、救軍伕的神蹟;且在颱風、洪水、地震、瘟疫頻傳的台灣,媽祖也有預警災難、阻擋震災、平息瘟疫等特異功能。從諸多盛傳的媽祖傳說及神蹟,可發現媽祖不但是自然災害的防護神,在人為的戰亂中,也擔負起護佑民眾的任務,祂與台灣歷史、民眾的生命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本土化現象亦反映移民生活之歷程。
現在台灣的媽祖廟無所不在,媽祖的業務也無所不包,信徒舉凡健康、考試、事業、生育、農事……都會祈求媽祖庇佑。從媽祖功能的轉變,業務的繁雜,更可瞭解媽祖信仰在台灣已經成為民間最普遍的信仰。
🌼【媽祖的排行與分工】
媽祖祇有一位,但在一般媽祖廟中總會有許多尊媽祖神像,且有大媽、二媽、三 媽等排行。此乃媽祖深受民眾信仰,信徒每有入厝、治病、娶新娘、除妖、祭煞甚至選舉,都會迎請媽祖神像前往坐鎮;因此,廟方祇得雕塑分身以供信徒迎請,新雕媽祖的分身就賦與名稱、編號,以利辨識,其中稱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乃是依雕塑先後的編號。
所謂祖媽、開基媽、老大媽者通常是該廟最早的媽祖;而鎮殿媽則是在廟裡坐鎮不外出遶境巡視,也不接受信徒迎請出勤。
會媽、正爐媽、副爐媽之稱謂,則是表示爐主制度,許多信徒自組媽祖會,雕塑媽祖金身,以輪值或搏筊方式決定當年爐主人選,爐主、頭家通常以一年為度,每年定期搏筊或輪值方式迎請媽祖回家供奉。更換爐主則稱為「過爐」,舉行過爐儀式時,通常會聘請陣頭前導遊街,並演戲宴客以表隆重。
黑面大媽、金面二媽、紅面大媽、黑面三媽之類的稱謂是按照媽祖膚色、編號加以區分。
由於編號的不同,媽祖們也有不同職務。一般而言,廟裡的祖媽、老大媽、鎮殿媽、開基媽等「資深媽祖」通常祇在廟中留守而不外出,各項業務則由其他媽祖分配。台灣俗諺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之說,意謂大媽鎮守在廟中;二媽沒有特殊任務祇接受供奉不必做事;而信徒有事相求通常迎請三媽前往處理,因此三媽經常在外執勤故言出戰。
大甲鎮瀾宮則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之說,意謂鎮瀾宮的大媽鎮守廟殿;二媽沒事做所以吃便;三媽即副爐媽是擔任進香的媽祖,因此喜歡受信徒扛著前往進香;四媽(正爐媽)據傳擅長醫理, 信徒如有重病難治或久病不癒,都會挖取媽祖神像底座的木屑放在藥包之中煎熬,作為藥引。
彰化南瑤宮媽祖則有:「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之諺語,意為大媽、四媽非常靈驗,信徒許願有求必應,因此祭典時信徒供奉牲醴特別豐盛故曰愛食雞;二媽五愛冤家是指二媽會和五媽會信徒常有爭執、糾紛,日治時期常曾由霧峰林獻堂調停勸和,故曰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前往笨港進香回程須渡過濁水溪,經常遇到河水上漲須涉水過溪,故曰「愛潦溪」。
🌼【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同安白礁一在莆田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至今不休。
其實農曆三月正值梅雨季節,颳風、下雨乃自然現象,然而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此一傳說係將大道公與媽祖婆從人世間的愛情糾葛,轉至神界的法力交戰,而兩位神祇呼風喚雨的能力,更是海洋文化 的表徵。
早期台灣媽祖按分靈祖廟可分為湄洲媽、溫陵媽(泉州)與銀同媽(同安),媽祖的造型則是按照「媽媽的形象」來塑造。隨著移民時間久遠,目前各地的媽祖廟多由台灣本土所分靈,媽祖名號則有北港媽、大甲媽、鹿港媽、干豆媽、安平媽、新港媽或內媽祖(如彰化天后宮)及外媽祖(如彰化南瑤宮)等在地化的稱謂。
媽祖崇拜原為航海之神,但媽祖來台之後,也隨著民眾的移墾,職責也有所轉化,台灣媽祖的任務有防止「番害」、驅逐瘟疫、防颱救災和協助農牧等新的職務。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許多地區都盛傳媽祖炸彈化解戰火的神跡,也有媽祖巡視海岸的傳說,因此媽祖還承攬國防和海防業務。現在媽祖又包攬信徒的健康、考試、事業和感情等所有問題,媽祖已不僅是漁民、船員的守護神。
「觀世音菩薩性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水晶姐命理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分享] 性別與宗教: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啟發- 看板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今天分享聖嚴法師所寫的「觀世音菩薩的性別」一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性別 :: 全台寺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性別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性別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性別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問卦]觀世音菩薩是跨性別者嗎?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觀音變性之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問卦] 三金獎是否能增設幾個頒獎典禮? - PTT評價 的評價
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溫《大法鼓》 法緣會邀退居方丈談女力崛起
在國際婦女節隔日,法鼓山法緣會於3/9上午10點在安和分院舉辦例會,由資深媒體人陳月卿與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以「女力崛起.自在隨緣」為題,進行深度訪談,從現代女性多元角色與處境中,分享如何發揮有溫度的社會力和正面的影響力,運用佛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共有2百多位會眾與安和分院義工在場聆聽。
退居方丈首先以生動的妙喻點出,佛法的教育與關懷並不分性別,均有平等的慈悲和智慧。陳月卿則代表提問,在女力時代,女性具備關懷、包容、傾聽、溝通等等特質,逐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但同時也擁有家庭、事業重擔的煩惱,該如何發揮優勢的一面?
退居方丈表示,煩惱是心不安的根源,要學習因果因緣觀,心安才有平安。因果是努力觀,會樂天知命,但努力不一定會得到預期成果,因此就要有因緣觀,因緣未成熟就暫時放下,只要繼續保持努力,因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鼓勵大眾運用戒定慧三學、實踐心五四,就會離煩惱苦、得解脫樂,安自己就能安他人。
而面對女性身兼各種角色的困境,果東法師則以觀音菩薩普門示現為喻,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是無限的法門,教化不同的眾生,並與會眾共勉「隨時隨地,把握時機。冷靜沉著,轉化危機。珍惜因緣,創造良機。奉獻利他,契理契機。開發潛力,成就利機。安心自在,處處生機」,循序漸進、善巧方便去扮演利人助人的角色。
重回當年錄製《大法鼓》節目現場,身兼主持人、作家、養生專家等多重身分的陳月卿說,因先生罹患肝癌,她陷入生命的低潮,在皈依 聖嚴法師後,她開始學佛打禪,繼而主持10年《大法鼓》,經過一連串生命轉折,她體會「煩惱即菩提」,28年陪伴先生抗癌的艱辛歷程,實則是一個改進、降伏與了解自己的機緣,讓家人能走上幸福健康的道路。
法緣會是法鼓山會團組織中唯一的女眾會團,在28年前由 聖嚴法師所命名。會長葉素貞表示,其命名的意涵就是「以法供養」,相互護持、成就道業,同時「以法相會」,共同在法義上精進,也就是自己用佛法也以佛法廣結人緣。
葉會長並分享,法緣會鼓勵會眾以恆常心薰習佛法,固定參與定課、講座、禪修、讀書會與法會共修,除了勇於承擔各種義工任務,投入慈善關懷與公益活動,更經常藉由修行方法培植自己廣結善緣,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以身為度,發揮女性的社會影響力。
#大法鼓
#法緣會
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溫《大法鼓》 法緣會邀退居方丈談女力崛起
在國際婦女節隔日,法鼓山法緣會於3/9上午10點在安和分院舉辦例會,由資深媒體人陳月卿與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以「女力崛起.自在隨緣」為題,進行深度訪談,從現代女性多元角色與處境中,分享如何發揮有溫度的社會力和正面的影響力,運用佛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共有2百多位會眾與安和分院義工在場聆聽。
退居方丈首先以生動的妙喻點出,佛法的教育與關懷並不分性別,均有平等的慈悲和智慧。陳月卿則代表提問,在女力時代,女性具備關懷、包容、傾聽、溝通等等特質,逐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但同時也擁有家庭、事業重擔的煩惱,該如何發揮優勢的一面?
退居方丈表示,煩惱是心不安的根源,要學習因果因緣觀,心安才有平安。因果是努力觀,會樂天知命,但努力不一定會得到預期成果,因此就要有因緣觀,因緣未成熟就暫時放下,只要繼續保持努力,因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鼓勵大眾運用戒定慧三學、實踐心五四,就會離煩惱苦、得解脫樂,安自己就能安他人。
而面對女性身兼各種角色的困境,果東法師則以觀音菩薩普門示現為喻,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是無限的法門,教化不同的眾生,並與會眾共勉「隨時隨地,把握時機。冷靜沉著,轉化危機。珍惜因緣,創造良機。奉獻利他,契理契機。開發潛力,成就利機。安心自在,處處生機」,循序漸進、善巧方便去扮演利人助人的角色。
重回當年錄製《大法鼓》節目現場,身兼主持人、作家、養生專家等多重身分的陳月卿說,因先生罹患肝癌,她陷入生命的低潮,在皈依 聖嚴法師後,她開始學佛打禪,繼而主持10年《大法鼓》,經過一連串生命轉折,她體會「煩惱即菩提」,28年陪伴先生抗癌的艱辛歷程,實則是一個改進、降伏與了解自己的機緣,讓家人能走上幸福健康的道路。
法緣會是法鼓山會團組織中唯一的女眾會團,在28年前由 聖嚴法師所命名。會長葉素貞表示,其命名的意涵就是「以法供養」,相互護持、成就道業,同時「以法相會」,共同在法義上精進,也就是自己用佛法也以佛法廣結人緣。
葉會長並分享,法緣會鼓勵會眾以恆常心薰習佛法,固定參與定課、講座、禪修、讀書會與法會共修,除了勇於承擔各種義工任務,投入慈善關懷與公益活動,更經常藉由修行方法培植自己廣結善緣,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以身為度,發揮女性的社會影響力。
#大法鼓
#法緣會
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今天分享聖嚴法師所寫的「觀世音菩薩的性別」一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不同的化身,《楞嚴經》中則舉出了三十二種不同的化身,其中有男也有女,也有既非男也非女。佛是中性的,大菩薩也是中性的,中文沒有 ... ... <看更多>
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觀音性別 :: 全台寺廟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2018年9月27日—主要原因是因為,早期印度佛教初傳入中國時,觀音菩薩是以男身呈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唇上的兩撇小鬍子。當時的觀音形相大多是「王子相」,體格剛健、清貌 ... ... <看更多>
觀世音菩薩性別 在 [分享] 性別與宗教: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啟發-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性別與宗教: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啟發
https://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9293
■張金權
趁著農曆3月各地都在舉辦天后寶誕的系列活動(俗稱「三月肖媽祖」),我回到我的出
生地,向松山媽祖參拜。台灣的媽祖信仰經常與佛、道教混合,因此許多天后宮也都同時
奉祀了道教神祗以及佛教的諸大菩薩。觀世音或許是台灣信仰界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註
1),家喻戶曉,因此和友人在媽祖面前有了這麼一段有趣的對話。
「觀世音菩薩是跨性別。」這話我向來講得很順口,當日竟引發一位朋友的慍怒與不滿,
痛批:「觀音不是跨性別!你不要什麼都扯去跟跨性別有關好不好?神明的事情不要亂講
!」這位朋友是個異女(註2),認識兩、三個gay,不能說她完全不「認識同志」(註3
),但當時她顯然對於「跨性別」有著誤解。可能和許多人一樣,她感到「跨性別」是個
貶抑詞,用在神明身上乃是不敬。因此花了力氣跟我說明,觀音原本是男的,只是因為唐
朝人為了捧武則天高興,把觀音刻成女相,說她是觀音下凡,如此而已。
然而,日本觀音是男相,華人地區觀音是女相(註4),觀世音菩薩的法相與化身,確實
存在有「跨性別」的現象,但為什麼一聽到把觀音描述為「跨性別」,就讓人感到不安甚
至憤怒?是因為講到「跨性別」就只想到「變性人」嗎?「跨性別」只是「變性人」嗎?
是因為「變性人」是社會觀感所生懼的東西嗎?或是因為「變性人」根本還承受著社會對
他的污名呢?我想可能性有很多。
根據佛經的記載,觀音菩薩有大千法相,時而現男相,時而現女相;時而顯怒目像,時而
顯慈貌像;時而化身童男,時而化身婦女。至少民間有「六觀音」、「三十三觀音」的說
法,分別代表了觀音菩薩的各種法相,而知名的「千手千眼觀音」,也只是觀音菩薩的其
中一種法相。
當時我的朋友以為「跨性別等於變性人」,只能選定一種性別,不是什麼時而男相時而女
相變來變去,而且認為觀音像由男變女乃是後人所造,並非觀音本身的意願,所以堅稱「
觀音不是跨性別」(她當時以為跨性別等於變性人),認為我不應揣摩神意與神的性別,
也批評那些吹捧武則天的人,犯了這種錯。我想,既然人們不應評價神明的性別,那麼「
理所當然」的說觀音是男的或是女的,也一樣在信仰上犯了相同的錯。所以,我們怎麼不
能描述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存在大千法相,時而這樣時而那樣,不應擅自揣測呢?
我們最後停在這個合致的觀點之上。(台大性別研究學程助教、台大城鄉所博士生)
註1: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分別為: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王。
註2:某些性別社群內人士對異性戀女生的簡稱。反之,異性戀男生則稱為「異男」。
註3:中文裡所謂的「同志」,其實不只是指涉「同性戀」,而是泛指在社會主流的性別
規範框架中 ─ 這個框架預設所有「正常人」的狀態只分為「兩性」,並且是「異性戀」
── 找不到位置的一批人。這樣的族群在英語世界普遍使用LGBTQ稱之,包含同、雙性戀
,跨性別,以及性別不確定者。
註4:新竹北埔慈天宮奉祀的則是台灣罕見的男相觀音。
--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談心~人文使命》
○有人問:難道證嚴法師都不會累嗎?遇到累的時候怎麼面對與處理呢?
◎而證嚴法師的回答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wMYiF-hYM#t=33m28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