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技巧] 用對的語言,說給對的人聽:看蕭美琴的 ALEC 演講
Presentality再次幫同學分享政治人物演講技巧。這次Andrew Yang 分析的對象是現任駐美代表蕭美琴 (Ambassador Bi-khim Hsiao)!
★★★★★★★★★★★★
這幾天看到網路上很多人稱讚蕭美琴在美國給的一場演講,是在 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 大會給的。Youtube 上還有完整的影片。
我就想要從一個英文撰稿人跟演講教練的角度,看一下她到底是哪裡講的好?
Ok, let’s go. First, the speech video itself: https://youtu.be/5ozMcauCjbs
★★★★★★★★★★★★
📌 連開頭都跟傳統台灣官員不一樣
她一開頭,就用一種很 personal 的方式回應主辦單位的介紹:
Thank you Karen for that kind introduction…
畢竟用人家的 first name,就感覺比較親切對不對?通常外交場合,都是用 last name 的。
★★★★★★★★★★★★
📌 而且她跟台灣大部分官員用英文演講的時候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
她講話的時候,是看著聽眾的 lol。
你可能會覺得搞啥啊,講話不是就要看著對方嗎?但其實很多台灣官員可能是語文能力關係,或是沒時間把稿子弄熟,演講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是盯著稿子的,所以跟聽眾的 connection 真的就會打折扣。
★★★★★★★★★★★★
📌 另外一個小細節,就是她的節奏。
台灣很多官員不只是唸稿,還唸的斷斷續續,不停的卡住,蕭美琴就不一樣,講的算是非常流暢,尤其到後半段整個進入一個很好的 flow。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只是英文好,但其實不完全是。我們也看過很多英文比蕭大使還要好的人,演講超級卡。
★★★★★★★★★★★★
📌 講「對的字」,給對的聽眾
第二個細節,就是她的用字遣詞。
我們注意這裡:
I’m so honored to be able to be here in person, to use this occasion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so many outstanding freedom-loving legislator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還有這裡,講到主辦單位 ALEC 頒獎給蔡總統,她說:
It is also recognition for the freedom-loving people of Taiwan, and our determination to keep Taiwan free.
我們要指出的共通點在哪裡?
對,就是 “Freedom-loving”。
我在美國住十幾年,從大學到研究所到華府工作,周圍的朋友大多都是左派的,我不記得他們之中有任何人,任何一次,說過 “freedom-loving” 或甚至強調 freedom。這代表蕭大使真的很會對「對的人」說「對的話」。
她知道這群聽眾是美國保守派的,「自由」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價值跟原則。所以一說完這段,就迎來熱烈的掌聲。
我猜今天如果蕭大使對的是左派的聽眾,她肯定不會一直提到這些字眼。
她也不忘用 “side-by-side” 的語法,來強調台灣跟美國的價值。很多台灣官員都只會制式的重複:We share with you the values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blah blah blah…
但蕭大使就做一點變化:
I often say that you are living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We are living on the island of the free.
Good line,又迎來一些掌聲。
*Btw, 為什麼是 “land of the free” 而不是 land of free 或是 free land?因為自由的不是土地,而是「人」,所以美國人才會說 “we are a free people”。所以 “the free” 代表的其實是「自由的人」。
★★★★★★★★★★★★
📌 掌控敘事 (Narrative)
我們再來看一段非常不錯的:
We also believe that it is only in societies that respect the freedom of speech, where true innovation can propel technology that advances human progress, instead of technology that is abused and used for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ling their people.
美國時常有很多的辯論:我們應該要把什麼項目放在第一?科技進步?經濟成長?還是民主價值?
我在美國唸外交時,幫我們上課的前官員也會說:「我們先不要硬推民主,而是先幫助這些國家經濟成長,之後他們自然就會變成民主國家。」
蕭美琴的這段,就是一個反向的論述:如果沒有言論自由,就不會有真正的創新,因為科技會被用來控制人民,而不是真的改善大家的生活。
這就是敘事 (narrative) 的重點:不是只是提供一大堆 information 給大家 (this is what most people do),而是告訴大家要怎麼去「詮釋」這些資訊 (跟我們時常在說的 “framing” 有關)。
絕大部分台灣官員出去演講的時候,是完全沒有核心論述的,就只有提供一堆人家沒興趣也永遠不會記得的 information。
Can you spell B-O-R-I-N-G?
引用對方可以體會的經歷
講完一些硬一點的議題之後,她把話題帶到比較個人的層面:
I’m an ambassador now, I work in Washington, DC, but I used to be like you, I came from a legislature in Taiwan, I understand that all politics are local. And when we go back to our constituents, we wanna deliver on economic progress, we wanna deliver on the common values that we share.
說到個人經歷,突然感覺比較輕鬆,溫和對不對?這是一種非常好跟聽眾建立連結的方式,畢竟不是每一位外交官,都有跟聽眾同樣的經歷,所以她很會利用自己的強項。
但她這麼說,可是有目的:把聽眾的注意力帶到 “economic progress for constituents” 之後,她馬上用大家可以理解的數字,提醒聽眾台灣對美國「地方經濟」的重要性:
We’re in the State of Utah now, [Taiwan’s] size is only 15% the size of Utah, but we are the 8th largest consumer of 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world.
然後還不忘轉換成人均的數字!
Which means, per capita wise, each Taiwanese citizen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sumer — per capita wise — the second largest consumer of Americ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蠻厲害的對不對?但這樣還沒有結束喔!
★★★★★★★★★★★★
📌 需要完整分析的同學請留言「用對的語言,說給對的人聽!」。
還有, 快快訂閱Presentality,即時收到這些精闢分析!!!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u6mHp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混合戰與認知戰是什麼? 首先,先說明混合戰和認知戰是什麼,這個名詞曾出現在 2019 年國防大學軍事共同教育中心上校教官黃柏欽發表於《國防雜誌》的〈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中。文章中提到,混合戰呈現當前資訊、科技時代的戰爭模式,運用混合與創新、不對稱的戰術、戰法,破壞目標國政經穩定...
「言論自由 重要性」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劉仕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八旗文化gūsa -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府合法性的泉源。 #也是 ... 的評價
- 關於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思想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國際著名歷史學者李弘祺教授 的評價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金冒險號
許老闆不差錢
恆大崩塌,老闆坐私人飛機去大陸善後。此事之Crisis Management ,不知會為哈佛和清華的MBA課程將來添置何等篇章,令學術界關注。
但是恆大事件,最令人有興趣的,是在一個缺乏新聞言論自由的國家,其一手製造的無數人肉神話,如何會在一夜之間,一一幻滅。有如林彪由「毛主席的好學生接班人」一夜變成「篡黨奪權的野心家」,由恆大、阿里、京東到趙薇,中國人是一個喜歡造神拜神的民族,唯一旦風雲突變,億萬膜拜的香火粉眾,即成為撲撕嚙咬的紅衛兵。
皆因這個國家只准有一尊神,不容「眾神」。一旦媳婦熬成婆的也變成大亨,忘記了「奴民」的「初心」,就為自己埋下滅因。
其中因由,不瞭解中國的人不知道,但瞭解中國、也瞭解中國語文的人,早當看出了苗頭。
例如2020年9月,「搜狐網」財經版有如此文章,標題為「馬雲馬化騰40億港元投資恆大,許家印造車不差錢」。內文如此講:
「 ´不差錢‘的許家印同樣懂得’朋友圈‘的重要性。為保證恆大汽車的健康發展,9 月 15 日恆大汽車發佈公告稱,通過配售新股,以先舊後新方式安排引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紅杉資本、雲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家知名國際投資者,籌集約 40 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雲鋒基金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參與創辦的私募基金,這也意味著互聯網界的’二馬‘罕見地聯手投資了一家造車新勢力。」
文章強調:
「按照安排,此次所配售股份將發售給不少於六名承配人,已確定的包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雲鋒基金、滴滴出行四家機構。而雲鋒基金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參與創辦的私募基金。有分析認為,作為中國互聯網界兩大巨頭兼競爭對手,馬雲和馬化騰罕見聯手投資恆大汽車,既是出於加碼佈局車聯網相關智慧出行領域的戰略考量,也是對恆大汽車未來發展潛力的一致認可。」
這段文字,明的一層,向廣大「投資者」提供資訊:恆大汽車,因有雙馬等巨頭入股,帶頭看好,前景必然燦爛。
但另有隱形墨水暗的一層,向「習辦」溫馨告發:恆大、阿里、騰訉、滴滴出行,互相大手配股,近親繁殖,結為控制中國人衣食住行思想意識的帝國同盟。請問這個江山到底誰屬?
強調「許家印不差錢」,但是六億平均月入一千元的中國人,卻很差錢。如果我是許家印,與其穿戴着Hermés 皮帶在兩會記者群中到處衝,不如私下約見「搜狐網」這個刀筆「記者」,塞給他一個厚信封,央求:大哥,我很差錢,你也差點錢吧?不要這樣寫我。
中國億萬屁民韭戶,加上香港金錢口腔期的經濟分析師,看了這種文字,自然歡欣亢奮,入貨心切,覺得「中國夢」成真擊敗美帝,指日可待。但懂得中國政治、文學、歷史、哲學的旁觀者,在這種糖衣戟刀的文字密語之間,見到隱隱殺機。
這種文字,名為「網絡資訊」,實為向皇廷密報的奏摺。而恒大事件,產生萬千苦主聚眾鬧事,高呼還我血汗錢,危害國安,其實只是森林定律的一條肉食鍊的一次正常互動。
我同意中國人不需要新聞自由,也是不需要民主,在華爾街的白人基金經理與炎黃子孫「金融精英」的聯合收割周期之間,只需要「中央為我們作主」,許家印先生乖乖還錢,廣大韭民自會破渧為笑,在shut up 數銀紙之後,再跟隨「搜狐網」搜獵另一個「致富商機」。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harles的同事們都知道他是香港人,2019年他們在電視上看到中共當局打壓香港,引發了「反送中 」運動,都主動來找他瞭解香港的情況,並詢問他們能為香港做什麼。因為同事們生活在西方國家,非常瞭解言論自由、思想自由這些人權的重要性,反對中共打壓香港。所以,每次Charles請同事們幫忙聯署或寫信給議員的時候,他們都非常樂意為香港人發聲,很多同事給他的回答都是:「好,我馬上幫你做。」
全文: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1-09-08/6727216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混合戰與認知戰是什麼?
首先,先說明混合戰和認知戰是什麼,這個名詞曾出現在 2019 年國防大學軍事共同教育中心上校教官黃柏欽發表於《國防雜誌》的〈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中。文章中提到,混合戰呈現當前資訊、科技時代的戰爭模式,運用混合與創新、不對稱的戰術、戰法,破壞目標國政經穩定與城市發展,攻擊新聞及言論自由弱點,造成受攻擊目標的挑戰。」而霍夫曼(Frank G. Hoffman)所著的《二十一世紀衝突:混合戰的興起》(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Hybrid Wars),對混合戰的定義如下:未來的對手更加聰明,並且鮮少將自己限縮在他們工具箱裡的單一工具。傳統的、不規則的和災難性的恐怖主義挑戰將不會是明確、清楚的樣態;他們都將以許多形式呈現。戰爭模式的模糊,誰參戰的模糊,以及使用什麼技術,產生廣泛多樣性與複雜性,稱之為混合戰。
而在國防安全研究院所發布的 2020 中共年報則指出,未來在灰色地帶衝突中,共軍戰略支援部隊將扮演重要角色,共軍網絡系統部效法俄羅斯對波羅地海國家遂行的資訊作戰模式,進一步運用體系融合與軍民融合,網路作戰自身單位與外圍團隊,結合心戰基地,推展運用網路戰搭配認知戰的混合戰。
因此我們可清楚明白,面對認知戰、混合戰,台灣所要應對的壓力有多巨大。
面對中國對台的資訊作戰
自上任以來,我就很關心中國對台的假消息作戰問題,特別是國安局的應對方式。去年 7 月國安局增列了「協調整合、部署執行對境外敵對勢力爭議訊息應處有關事項」這項工作職掌;調查局也成立了資安工作站,針對防範中國透過假訊息擾亂台灣社會民心、讓台灣社會產生懷疑民主制度的意義這些認知作戰行為,便需要檢視有加強整合假訊息情蒐的執行效果。
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去年 11 月發表的研究,其中有一項研究發現是:代理人積極參與了中國的資訊作戰。即使其中一些攻擊是由中國發起,但仍有許多代理人放大了這些攻擊。這些代理人扮演聯繫台灣當地製造者或散佈者與中共的中間人角色,使得資訊攻擊的發動者與實際製造或散佈者產生了脫勾的狀況。
中國分別在 2020 的台灣總統大選以及武漢肺炎爆發期間,發動一連串線上與線下的資訊攻擊。此報告依據攻擊者的資本和動機,將中國的資訊作戰者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型,並根據其在模型中的位置,將其攻擊分為四個模式:外宣模式、粉紅模式、內容農場模式、與協力模式。其中,又以「內容農場模式」和「協力模式」所產生的傷害較前兩者來得大。
國安局對假訊息的工作成果
像是最近的鳳梨事件,中共說台灣出口給他們的鳳梨有蟲害,但台灣農委會請中共拿出證據來,他們也拿不出來,但他沒使用官方發聲、協同媒體、網路,四處抹黑栽贓,這就是一種很經典的認知戰,國安局長也相當認同這就是一種認知作戰。
而去年質詢國安局時,我也要求提供過去一整年的完整的報告,告訴我們已經查到了哪些?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未來又有哪些相關工作的規劃?我們應該是哪些部會、單位主責處理?今天我們有可能面臨醫療衛生方面的假訊息、也有可能像是現在的農業假訊息,這顯然是跨部會的問題。
國安局長回應說,兩岸事務的主管單位,最主要是陸委會,但也可能和政戰、軍事有關,所以也涉及國防部。
我知道國安局在去年有關假訊息的情蒐和研究有一些初步的結果,掌握了重大假訊息事件、散佈嚴重性和重要節點。那是不是有可能,創造一個跨部會整合的平台,來討論看看這個應該如何處理,可能部會互相支援,且一定要有一個專責的部門!處理橫向的聯絡與垂直的澄清,不分藍綠、部會,一起處理中共的認知作戰問題,面對認知戰的抹黑,可給出客觀的事實、科學的數字,快速澄清,避免認知戰的假訊息滲透台灣。
國安局長回應我,會提供這些清楚的資訊給相關部門。
我也再次提醒認知戰的重要性,「認知作戰」就是改變人的想法,且是用假的資訊去改變大眾的想法,讓你聽、看,但所見到的是他們想引導的錯誤資訊。境外敵對勢力透過這樣的做法,來分化破壞台灣的民主社會,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開始領略這樣的痛苦。
此外,「溯源分析」很重要,需要了解背後的指揮單位,比方是武警、共青團等等。如此一來才可以找到關鍵人、斷其行為節點。
比方說,民主實驗室研究報告提到的「粉紅模式」,不同於中央發動的攻擊,是由地方性愛國人士或小粉紅製造訊息。雖然和中央無關,但是粉紅模式可能會和地方的民兵和武警有關。有許多武警會加入群組,甚至有教戰守則,包括低級黑、高級紅、反串等教程,有時候會在微博試水溫,再將訊息加以改製、放入粉絲頁或社團散佈,甚至自己經營粉專。這也顯示了中國會使用的資訊戰特色,也就是主導者是會是不同系統、不同單位,便會需要國安局能夠進一步分析出主導者是誰?
提出中國對台灣假訊息的行為模式預判的重要性在於,在能掌握來源後,甚至可以進一步看在某些重大事件發生時,比方一月底、二月初美國軍機在我西南空域活動,或者最近兩會期間,中國對台假訊息的發動者和發動方式,而可以提前截斷這些假訊息的發動,或者截斷其節點。
中共勢力協同在地的認知作戰,我和台灣基進一直都在抵禦頑抗的第一線,但我們永遠以抵禦這類欺侮為優先!置我個人名譽於度外。
台灣加油
2021-03-18,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安局 陳明通局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0xs3mQK-pc/hqdefault.jpg)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新聞及國際關係處的質詢中,我向處長提出有許多民眾反映,自己在黃偉哲市長臉書上留言遭到刪除的問題,#新聞處做為輿情蒐集的主要業務部門,#是否有將相關輿情提供給市長了解,但處長卻不斷的跳針,反覆強調市長臉書不是新聞處管理,在此我將質詢影片分享給大家,如果有興趣觀看完整質詢也可以參考文末連結。
在新聞處的執政計畫中,明確指出新聞處掌管「臉書經營,每日固定更新1-3則市政訊息」、「每日蒐集市政新聞相關資料,彙整輿情」等業務,因此我就經營臉書社群的相關經驗就教新聞處長,其原因不只在於經營臉書是新聞處的重要業務,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有豐富新聞經驗的處長,應該比誰都瞭解言論自由,尤其是新聞自由的重要性。新聞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報導的當下,而是報導後#民眾對於媒體所披露的內容,#展開的思辨及反饋。
自學甲爐碴案以來,#黃偉哲市長將臉書出現反對看法的留言加以刪除的情況,早已不是新聞,也不是個案出現的誤刪事件。在網路上用關鍵字隨意搜尋,都可以看到網友整理的文章及證據。對於這些聲音,新聞處完全沒有掌握,也沒有將相關的資訊告知市長,讓我不禁懷疑,新聞處究竟是幫市長蒐集了什麼樣的輿情,市長到底是對這些事毫不知悉,或者是明知卻故意縱容?
當我就這些問題詢問處長時,處長反覆以市長個人臉書不是新聞處管理做為回應,但我想強調的從來都不是新聞處有沒有管理市長臉書,而是當市長的公開臉書中出現這樣的情形,做為新聞專業的處長難道不應該提出建言;不應該告訴市長這樣的做法只會加劇民眾不滿?
壓制言論自由從來都不會是弭平衝突的方式,當黃偉哲市長在言論自由系列活動時,聲稱自己要傳承言論自由的使命,卻這樣對待關心台南市政,提出自己想法的市民,#到底市長想傳承的是言論自由還是中國的集權思維?請新聞處長確實告知市長#人民的聲音!
一直以來我都有耳聞#市府壓新聞的傳言,在我昨日請求媒體將我的質疑報導出來,讓市長可以聽見市民的聲音後,很遺憾地並沒有任何媒體加以報導,但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常重視在網路社群發生的原因,希望大家可以多加分享讓更多人看見,讓市長知道#網路世代的人民聲音是壓不掉的。
完整質詢影片:https://reurl.cc/Oqr9Z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0oQjpya_k/hqdefault.jpg)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劉仕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統獨 vs 反併吞】
這幾天思緒很亂,一直在思考同溫層的議題。朋友圈之間都在交換意見,感覺出彼此的焦慮。
Yahoo TV 一起看來採訪我時,我很誠摯地嘗試想要跟非同溫層的朋友溝通。事後看看影片,覺得還是沒能講清楚。今天早上,M問我要不要寫一篇呼籲挺英(而非挺賴)的文章。事實上,昨晚我剛去參加 #辣台派 活動。也許讓我努力把話說得更清楚些。
一、你們理解的,是不是一個過於善意的中國?
這是一個世代間的溝通問題。這是不同生命經驗所造成的認知歧異。
在溝通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如同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禽獸說一樣。一旦著火,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你可以思考以下這些事情:
- 香港的高房價以及蝸居的照片,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人大量湧入香港搶奪醫療資源,導致香港人掛號掛不到,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的小孩施打過期或造假疫苗,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中國的學童在學校吃發霉的食物,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 你所信仰的宗教(回教 天主教 佛教等),遭到不同形式的迫害,如果發生在台灣呢?
沒有錯,民主很形而上,抽象不能當飯吃,大家都想發大財,但上面說的那些情景,有哪一個柯粉、韓粉,哪一個父母及中產階級,哪一個台灣人民或哪一個政黨,會容許發生在台灣呢?
二、賴跟英都想顧主權,但小英能求取最大的公約數
賴清德院長說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在台灣,台獨並不是最大的公約數。去問問柯粉、韓粉,去問問那些非藍分綠、厭倦藍綠、聽到藍綠就賭爛的廣大年輕及中產階級選民,他們都不一定希望台獨(當然他們也不一定想統一)。但這些廣大的選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反併吞」。什麼是反併吞?講白了就是「我們珍惜台灣現在的生活方式」,珍惜的原因很多,包括可以選自己的首長跟民意代表(雖然選出來的人有時很三條線)、百分百的言論自由(雖然假新聞氾濫)、全世界羨慕的健保(雖然背後撐起來的結構很血汗)或甚至只是一些簡單的小確幸。
而「反併吞」這個最大公約數,就是小英總統過去一直做,未來也必須要一直做的事情。
台灣不大,面對在軍事預算上遠高於我們的中國,該如何反併吞呢?那就讓我們看看小英總統在外交國防上這三年的成績(同時也順便打臉那些批評「不提中華民國,只提台灣,外交只有死胡同」的藍營策士):
- 首艘國造潛艦將在2024下水,2025成軍。這是超過400億產值的建案,將帶來8000個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透過技術移轉,台灣的軍民二用產業,會拿到許多know-how。以台灣整體的國防安全而言,我們朝著「國防自主」又邁進了一步。
- 中國軍機越過海峽中線挑釁,美國的國防部跟白宮國安顧問都在第一時間對中國表示不滿。美方回應的層級,是前所未有。
- 小英過境夏威夷,美國現役將領(少將)親自穿著軍服出面接待。美方釋出的訊號(穿著軍服的少將)有多強,中共都看在眼裡。
- 歐洲議會七大黨團155名議員聯署「促進台海和平穩定聲明」(Statement on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Taiwan Strait)支持台灣。155名議員有多驚人?歐洲議會有751名議員,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歐洲議會議員連署,光收集簽名的過程就不知道遭遇多少困難。而「促進台海和平穩定」,不就是「反併吞」嗎?
-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在3月19日走進了中華民國外交部,跟時常「撿到槍」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共同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美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Indo-Pacific Democratic Governance Consultation)機制。美國已經多次在不同場合說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最好及可信賴的夥伴。
這只是列舉一些例子。簡單來說,小英總統為了達到「反併吞」這個目標,她讓全世界民主陣線的朋友一起來幫台灣。她凸顯了「台灣不是台灣海峽旁的小島,而是太平洋上的國家」(這是小英昨晚親口說的)。再進一步說,小英做的最厲害的一件事,就是「凸顯台灣在第一島鏈中間的核心戰略位置」。因為這樣,台灣議題被放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國的決策桌上。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台灣議題的重要性如果在全球國際政治被邊緣化,那中共就可以毫無忌憚地對台灣進攻了。
我寫了這麼多,只是希望大家能給小英的外交政策該有的credit。我只是外交部裡的小小文官,這篇文章也只是我個人發言,但面對中國的併吞壓力,我想全民都可以表示意見。
民進黨的黨內初選時間壓力越來越急迫,身為一個關心台灣的本土派,我認為相較於賴院長,小英代表的是台灣社會較大的公約數(反併吞),而她在達到「反併吞」這個目標所做的努力跟成績,是台灣歷任總統中做得最好的。這不是「挺英排賴」,相反地,我認為應該是「挺英納賴」。不但民進黨不應該分裂,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們也不該分裂。
Yahoo TV 網址:
https://tw.tv.yahoo.com/…/離被統-多遠-劉仕傑-中國靠台的民主就能拿下台灣-15480110…
青年外交官 劉仕傑
Line : https://line.me/R/ti/p/%40jerryliu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JerryLA020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Y3iNDrxJiA/hqdefault.jpg)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思想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國際著名歷史學者李弘祺教授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公民#文化#文學#歷史#身心健康#胡忠信#人物#台灣#關注#思想#李登輝#思考#日本#影響#批判#政府#問題#言論自由#中國#教育#理性#思維#武士道#自由國際 ... ... <看更多>
言論自由 重要性 在 八旗文化gūsa -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府合法性的泉源。 #也是 ... 的推薦與評價
然而,享有「美國第十位大法官」之美譽的安東尼‧路易斯亦強調,言論自由不該無限上綱,而必須與民主社會中的其他重要價值與利益相互調和。譬如,當新聞採訪報導的權利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