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夫諾蘭 51歲生日快樂(1970.07.30)
「你必須全心全意相信你自己的作品」
「我喜歡自己完成的作品,我對成果感覺很好,我學到的是,在困難的時刻,當大家都轉頭告訴你電影很爛,唯一支撐你的,只有你自己對作品的感覺,如果你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的作品,你就是在冒險,可怕的風險。」
2006年,克里斯多夫諾蘭暫時放下《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向華納影業要求拍攝兩個魔術師鬥爭的古裝電影,立刻被外界看衰,媒體、影評皆認為這部電影會是一場災難,一部關於魔術師的驚悚片,真的會引起外界的期待?雖然這部電影的評價很好,票房也不錯,但是諾蘭曾坦言過程不太愉快,「我自己知道電影好看是很非常重要的,即使充滿很多不愉快」。
每個人的成功,都必須要由經年累月的失敗換取而來。
一代名導諾蘭,以《記憶拼圖》、《針鋒相對》走紅之後,再加上《蝙蝠俠》原定導演戴倫阿諾夫斯基離開,華納兄弟影業立刻欽點諾蘭執導《蝙蝠俠:開戰時刻》,當年的諾蘭,其實籌備非常之久。
「那時我接到一通電話,『你應該對這個沒興趣,但你知道的,沒有人想得到怎麼拍蝙蝠俠』」這對諾蘭來說也是大挑戰,他立刻想到自己最愛的超級英雄電影《超人》,「70年代拍超人的那套深入挖掘故事的方法,還沒用來拍過蝙蝠俠,應該用大製作的規格來拍,找來一堆有名的演員,再把故事放進真實世界裡,不是社會寫實的意思,而是動作片意義上的真實」。
諾蘭說,他要讓「蝙蝠俠」變得真實,「你要怎麼說服觀眾這個變裝的人有真實感?他的神話是什麼?你要怎麼讓神話合理?」
這三個問號,構築了蝙蝠俠。
《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前部電影便是惡名昭彰的《蝙蝠俠4:急凍人》,迎來了評價、票房的雙雙慘敗,更是被認定影史名列前茅的最糟電影之一,但就像剛剛說的,諾蘭喜歡迎接失敗,對他來說,必須有失敗,才可能會有之後的成功
「蝙蝠俠不只是蝙蝠俠,也是布魯斯韋恩的蛻變。」
諾蘭認為偉大的「蝙蝠俠」,根基於布魯斯韋恩的成長以及千錘百鍊,他看似人生勝利組,卻有父母雙亡、心靈受創的真實面,所有的史詩都有苦難的開頭,才能讓英雄成為英雄,這同時也是諾蘭的自我期望。
多年以來,諾蘭挑戰各式各樣的敘事手法,他熱愛娛樂電影,也認為娛樂電影的框架可以完成許多事,所以他拍出極簡風格的《敦克爾克大行動》,還有複雜繽紛的《天能》,這個男人在30歲拍了《記憶拼圖》,在40歲拍了《全面啟動》,在50歲拍了《天能》,他還年輕,還有許多紀錄等著他去締造。
資料內容取自於《諾蘭變奏曲 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365
#christophernolan
#克里斯多夫諾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會拍燒腦電影的諾蘭拍過最燒腦的電影,據說一次就看懂的是天才! 🔥兩條故事線的關聯到底是什麼?故事倒過來說有比較厲害嗎?男主角為什麼要這麼做? 🔥台灣以前看的是錯誤烏龍版?攝影師也看不懂劇本?諾蘭親自下海配音?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作為近代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諾蘭總是致力於刺激觀眾的思緒,讓電影除了...
記憶拼圖 拍攝 手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憶拼圖》(Memento, 2000)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所編劇導演的電影,在2000上映,距今已經有21年。這不僅是主角的記憶拼圖,也是一部帶給觀眾記憶考驗的心理驚悚迷宮電影。諾蘭在2000年,即以《記憶拼圖》展現編劇的機智與導演的才華。
《記憶拼圖》是個關於一位專注細節又態度謹慎的喪妻男子,以拍立得、便條紙與刺青來記住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結果卻因為怨恨殺妻罪人的仇恨之心太強烈,反而成了「謹慎紀錄記憶細節」的一則笑話,黑色諷刺的悲悽苦笑。
#失憶症患者的無奈與悲傷
《記憶拼圖》的故事圍繞在主角的記憶片段,我們是以主角的視角在觀看他身邊發生的事件。主角雷納·薛爾比(Leonard Shelby, Guy Pearce飾演)的妻子遭人殺害,雷納決心復仇,但是因為在妻子被殺害的現場,為了制伏歹徒使得雷納跌傷頭顱且大腦受傷,雷納自此患有失憶症,只要是發生過的事情,僅僅只有十五分終的記憶,時間超過就全部空白。
於是,只要在當下被雷納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一定會將事件的關鍵字或數字,以拍立得紀錄,寫在便條紙,或是乾脆刻在自己身上。只是,得知他有記憶困擾並且懷有復仇大業的人(在此不暴雷),卻以他的記憶弱點,順勢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過,因為《記憶拼圖》的故事內容一點小雷都不能暴,於是下面來講講幾個電影製作上的有趣記事。
.
#天能的順逆時間第一次出現在記憶拼圖
《記憶拼圖》的故事以兩條敘事線進行,一條順時,一條逆時;順時的故事線是黑白的畫面,逆時的故事是彩色的畫面。電影的開頭是故事的結尾,但是電影的故事則是由中間開始敘事。
「時間(順序)」在《記憶拼圖》是最主要的議題。諾蘭在這部電影,就已經開始在玩弄時間的順逆關係。
猶記2020暑假的《天能》(Tenet)剛要上映前,觀眾們最關心的就是諾蘭將要如何表現時間,結果距離《記憶拼圖》整整二十年後的《天能》,再次以「子彈倒著飛」來展現時間的順逆關係。無論是在視覺上、或是在理解上,由電影的畫面觀看「事件倒著翻轉」,絕對是種挑戰與刺激。
《天能》以無名男主角(John David Washington 飾演)穿過逆轉門,進入倒轉世界,讓我們在視覺上感受反著走、倒著開車、子彈逆行的時間倒敘模樣。這些關於時間的想像與敘述方式,在《記憶拼圖》也有,只是篇幅沒有那麼多。不過,對於2000年的觀眾來說,電影一開始的「時間倒轉」已經非常震撼,拍立得的照片愈來愈模糊、照片吸回相機,子彈裝回手槍、眼鏡飛回臉上等等。
.
#記憶拼圖的故事發起
《記憶拼圖》是由諾蘭兄弟一起創作的故事,即使後來劇本是由哥哥克里斯多福撰寫,弟弟強納森(Jonathan Nolan)負責小說版本,但是基本上這個故事早在1996年兩人一起開車由東到西橫跨美國時,就已經在車上聊過。
當時克里斯多福是要搬家到西岸(接近好萊塢),強納森陪伴之後則又回到東岸繼續學業。之後,克里斯多福不認為兩人在車上的談話是個閒聊,於是要求強納森提供完整的故事梗概,歷經兩人多次來回修改故事的時間交錯次序。
後來,克里斯多福將故事更加複雜化,以記憶的錯亂創造更多的模糊與偏見空間,並且發展成完整劇本,於1999年拍攝成電影,2000年上映。至於強納森,則是在2001年發表同樣故事的小說版 "Memento Mori"。
.
#JohnG是強納森致敬大學的劇本老師
《記憶拼圖》中,蘭納一直認定「John G」是個可疑人物,也是他要復仇的對象。John G這個名字的縮寫,其實是強納森致敬當時他還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喬治城大學的戲劇劇本老師John Glavin。
.
#劇本剛好交給好眼光的科幻電影製作人
寫好劇本的諾蘭,將劇本交給當時的女友Emma Thomas,也就是他現在的太太(也是諾蘭的電影製作人),女友 Thomas 則把劇本拿給Newmarket電影公司的執行長 Aaron Ryder 閱讀,Ryder 讀過之後,聲稱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複雜故事,但是卻也是最有創意的故事。之後,電影公司就撥給諾蘭450萬美元拍片。
Ryder 對於科幻電影有著無比精準的眼光,除了《記憶拼圖》,Ryder 後來也出品了《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 2001)、《頂尖對決》(Prestige, 2006)、以及在後來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異星入境》(Arrival, 2016)。
有趣的是,雖然當時布萊德彼特是叱吒風雲的一線男演員,製作人與諾蘭也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彼特來當男主角,但是基於省錢很重要,倘若要更細緻地拍出場景與處理後製,男主角就不能請太貴的彼特,只好退而求其次,找位「能力足以擔當男主角,但是又不會太貴的好演員」,於是Guy Pearce就成了《記憶拼圖》的男主角。
.
#提名獎項與讚賞榮耀
諾蘭的創新故事與拍攝手法(例如子彈逆行),讓諾蘭兄弟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原創劇本提名。雖然未得名奧斯卡,但是諾蘭卻在其他大大小小的電影獎,拿到許多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劇本等等獎項。
雖然不是最貴,卻是位能擔當男主角的好演員的 Guy Perace,當然也同時沾光,獲得多項提名與數個最佳男主角獎。
不過,對於片商來說,最讚的不外乎是收入。當時投入450萬美金的 Newmarket 電影公司,後來獲得的票房是四千萬美金。十倍,外加一堆電影獎。
當然,對於諾蘭來說,最大的光榮應該是,《記憶拼圖》已經於2017年收藏在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的國家影片登記表。
.
#2000年台灣上映的不是標準版
有趣的是,《記憶拼圖》當年在台灣上映時,並不是買諾蘭的順逆時間交錯版本,而是後來剪接為故事順時的花絮(不有趣)版。換句話說,這部電影倘若不是在2020年於電影院觀看20年紀念修復版,應該沒有多少人曾經在電影院看過正版。如果你是那位幸運兒,請喊個「有」吧。
.
(我也不是,看過兩次都是在電腦上看的,好想被電影院震撼看看。現在這種話,像是遙不可及的許願。)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17
#2021年6月1日
#Memento
#記憶拼圖
#你看過電影院的順逆時間交錯正版嗎
記憶拼圖 拍攝 手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左大嚴選】《諾蘭變奏曲》a.k.a. 諾蘭聖經,第一手消息! (#文末抽書)
左撇子研究諾蘭很久了,也最喜歡分享諾蘭的一些小消息,不過諾蘭導演的個性就是非常低調神秘,就跟他保護劇本一樣,他的私生活跟想法都保護的很好,當《#諾蘭變奏曲》台灣有翻譯時,真的是會讓諾蘭粉超級開心的!
終於有第一手、近距離的訪談資料,讓大家一窺諾蘭的腦袋,看那些電影怎麼拍、分鏡手稿,更重要的,是聽他怎麼解釋他自己的電影,一本諾蘭粉絲一定要擁有的書。
我會叫他「#諾蘭聖經」,除了是第一本諾蘭親自解說的內容之外,還因為他真的很厚一本!
我們拿《星際效應》的物理解說書來對照,這本已經很多人都看不完了,但是《諾蘭變奏曲》足足厚一倍,而且文字量更為扎實的,超多字。
連引用的圖片,也都超級多文字敘述的。
扎實之處也在於,採訪的作者非常認真,將影響過諾蘭的書、電影、詩集、劇場作品,甚至是心理學、哲學,都詳細地寫了出來,就算你沒看過這些作品,你也能透過解說,漸漸地跟上諾蘭的腦袋。
就算是切到電影配樂,也會細細說明樂理、調性。
這些對很多人來說是硬了點,不過如果你想學的話,是真的可以學到一點點東西的。
透過訪談,你會發現主修英國文學的諾蘭,真的看了相當多的文學作品,電影也當然是導演必備的功課。看完你會知道,這些作品的影子出現在他哪些電影之中,你也能收到很多諾蘭的電影、文學 #推薦清單。
(改天我來整理一篇分享好了)
你會知道,#諾蘭的成長背景影響他的電影多深。
因為媽媽是空服員,有便宜的機票,加上他自己一個人留在英國念書。
(其他家人留在芝加哥,所以他弟完全就是美國口音)
這讓諾蘭的電影,充滿著世界性的寬廣(世界各地取景拍攝),卻有充滿著諾蘭特有的冰冷孤獨感。
你會看到大學時他所住的校舍,變成了《全面啟動》中,藥劑師的地下室場景。
你會看到他跟老婆艾瑪拍攝的照片,變成了《全面啟動》的重要畫面。
太多太多他私下的生活,被反映到了電影。
同時,你也看得到諾蘭他認為,#他的作品應該怎麼拍。
例如,他認為電影的開頭就是要表現出大量「電影將會呈現的內容」,去告訴觀眾「#該如何觀賞本片」。
這個手法是他從庫柏力克學來的,就像是《金甲部隊》一樣,看了開場的幾個鏡頭,觀眾就知道怎麼去看這部電影。
所以,《全面啟動》、《記憶拼圖》、《頂尖對決》這些作品,你都可以重看一次,去看他的開頭。
例如《記憶拼圖》就用了一個倒轉拍立得顯影的鏡頭,預告你接下來整部電影的走向。
《全面啟動》用了一個夢中夢中夢,告訴你這部電影的遊戲規則。
更重要的是,諾蘭的開頭都會跟結尾再次呼應。
這是他寫劇本最重要的事情,幾乎每部電影他都有參與劇本的編寫,就是為了創造出他要的結尾,能讓觀眾想再看一次開頭,讓觀眾念念不忘。
太多太多可以說了,文字資訊量真的很多。
而且,那些手稿與分鏡圖,也都是很難看到的來源。
書中在《黑暗騎士》系列有放了兩張分鏡圖稿,都是關鍵的畫面。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飛機搶飛機,與《黑暗騎士》中蝙蝠俠把大卡車過肩摔,這都是諾蘭才拍得出來的畫面。
當然,還有《全面啟動》導演最開始自己畫的示意圖。
這本書有太多太多資訊了,雖然這週我真的很忙,但是我還是熬夜把它看完了。
這本書有許多章節,是按著諾蘭電影作品的時間順序來分的,你會從最開始的《跟蹤》,看到目前最新的《天能》,每一章節都讓你愛不釋手,一直看下去。非常期待大家看完之後來討論。
最後,到了回饋粉絲的時間囉!
感謝野人文化贊助了三本「#電子書」,紙本書定價是1500,電子書的價值差不的在 1000 左右。
這三本要在這三個地方抽獎,詳細抽獎規則請到文章去看
https://leftymovie.com/the-nolan-variations/
可以留言跟我說,#你最愛諾蘭哪一部電影,為什麼?
記憶拼圖 拍攝 手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會拍燒腦電影的諾蘭拍過最燒腦的電影,據說一次就看懂的是天才!
🔥兩條故事線的關聯到底是什麼?故事倒過來說有比較厲害嗎?男主角為什麼要這麼做?
🔥台灣以前看的是錯誤烏龍版?攝影師也看不懂劇本?諾蘭親自下海配音?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作為近代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諾蘭總是致力於刺激觀眾的思緒,讓電影除了聲光效果的娛樂之外,更多了一層『專注』與『思考』的樂趣。而《記憶拼圖》之所以被包括我們在內的許多人認為是諾蘭手下的第一燒腦電影,就是因為它極致地展現了諾蘭縱橫江湖的大絕招 - 『時空錯亂』。
但是有別於諾蘭其他以科幻為骨幹的作品像是《全面啟動》或是《星際效應》,《記憶拼圖》完全沒有任何華麗的特效或是想像中的科技,只憑著不可思議的敘事手法,就徒手扒開觀眾的大腦將你當場KO。不過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片的話,可能會無法理解我們到底在講什麼,所以建議可以趁著重映去戲院朝聖一下,再回來看我們的影片喔!
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評論在解說《記憶拼圖》的拍攝手法,因此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先解析劇情來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分享電影教了我們的事,最後則會分享一些這部電影很有趣的秘密!
-----------------------------------------------------------------------------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記憶拼圖
#Memento
#人生遺片清單
記憶拼圖 拍攝 手法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自稱是諾蘭忠實腦粉嗎? 快來追蹤這個系列來一起慶祝這位當今最最討厭椅子的奇才導演!
在這個「邁向天能」系列之中,我們將會一起深入解析諾蘭的每一部電影,迎接他的最新作品。這一集要來談的是他的導演處女作「跟蹤」,預算只有5000塊,其中完全沒有專業演員,但是卻預示了他眾多為人所知的元素。這倒底是什麼樣的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0:00 一切的起點
0:36 諾蘭的影響
2:06 只花5000怎麼拍電影?
4:50 劇情回顧
6:48 非線性敘事的意義?
8:19諾蘭招牌手法
12:30 主題解析
#邁向天能 #諾蘭全解析 #椅子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天能 預告分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