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已經第二次在夢中奮力揮正拳,現實中也揮正拳到清醒過來,眼睛打開拳頭差一點就揍到牆壁,哈哈!這個是在告訴我已經快練成睡夢羅漢拳了嗎?(還是成為女版善逸?)夢與現實同步好嚇人,大家也這樣過嗎?
七月是忙碌又有趣的月份,不過也常常疲憊到腦子無法整理成文字,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兩則可愛的小事!
第一則【 回家見!】
前幾天兒藝節演出 #蟑螂,結束後幾組親子前來和演員、蟑螂合照,這位小妹妹拉著媽咪飛奔過來一直對著蟑螂揮手,拍完照,媽咪抬頭看著小妹妹依依不捨,笑容燦爛對著小妹妹說。
:「這個我們家很多,來!跟蟑螂說“回家見”!」
現場一陣哄笑,看著小妹妹天真無邪的笑容,實在是哭笑不得。
第二則 【假的】
前陣子《#滾地球》某一場演出中,我操著貓咪偶爬向觀眾,跳到台下繞著一位媽咪的脖子爬,媽咪笑著假裝害怕,結果一個稚嫩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媽咪,那個貓咪是假的,妳不要不要怕喔!」
我看向他,甩一下貓咪尾巴,結果他下一句是「阿~媽咪妳看貓咪自己甩尾巴!」
現場也是一陣笑聲。我說孩子啊,你讓姐姐好混亂,哈哈哈哈。
剛好這陣子工作都是親子類型居多,也常常被萌倒,分享一些萌糧食!再來,明後天排練與小呈現結束後,週三安妘要準備下台中到週五了!
緊接著,是接連三天的台中 #小鹿兒童文學戲劇夏令營,教師群有 #詩人林廣老師、#劇作家林孟寰,以及代表 #宅故事 工作團隊的安妘(妮妮老師)與敬皓(豆豆老師)!
週五中午結束後,安妘下午有一個在台中單位的講座邀請,期待這次有機會回到家鄉,跟大家一起聊聊天!
以前常常有人問:「表演藝術工作者,是做什麼的呀?」透過這些工作和生活的分享,希望能夠讓大家稍微瞭解一些自己有機會接觸到的事情,以及藝文圈的工作型態,希望大家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跟我分享唷!
附上一張努力練習睡眠(?)的照片,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哈哈哈!
Photo by 李玟瑤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詩人林廣老師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vn-tHhHJFY/hqdefault.jpg)
詩人林廣老師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妍如 #莉莉Lily 破億啦!連老師 #藍又時 也大讚有天份!
小星星注意! 本週最暖歌聲 #周興哲 小巨蛋開唱 ~
.
#浪Live 2019超好聽歌單
💡#會說故事的聲音 #張若凡 《#走了嗎》
https://rock-mobile.lnk.to/lQ67a
💡空靈女聲 #余姿昀 《#你愛的我愛你》
https://rock-mobile.lnk.to/ActuallyILoveYou
💡#聲林之王 #許莉潔、#安懂 《#當我回家》
https://rock-mobile.lnk.to/ImHome
💡#創作詩人 #張孟權 全新創作單曲 《#詩人情懷》
https://rock-mobile.lnk.to/Unappreciated
💡鬥牛#張家瑋GAWII 全新創作單曲 《#把到你》
https://rock-mobile.lnk.to/HitOnYou
💡雙聲帶歌姬 #劉玉婷 全新單曲《#一冬一工》
https://rock-mobile.lnk.to/DaysAndYears
💡療傷女聲 #Kelly家蓁 全新單曲《#過生活》
https://rock-mobile.lnk.to/WeMustBeBrave
💡破億主播 #陳妍如Lily 全新單曲《#了了》
https://rock-mobile.lnk.to/Ended
--
📣下載 #浪Live 鎖定 #浪娛樂 聽好歌不錯過:
https://fanpageuse.onelink.me/836779903/19415867
-浪Live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浪Liv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ceReOdJG5s/hqdefault.jpg)
詩人林廣老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YeiULww5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