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編上班)
今晚就是大家期待的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正式在公視首播!!!!!
今晚九點,一起跟三條魚游上奇萊北峰吧!
對了對了,今晚看完,
明天記得來粉絲團參加活動喔,小編準備好禮物要給大家了!!!❤
─感謝媒體朋友們熱情報導─
「登山界女神」8天攻頂奇萊北峰3次 導演馬拉松提問…崩潰哭了 #自由時報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447942
登山家詹喬愉:愈年輕就愈要空出時間給自己,去充實還不足的地方 #udn500輯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0841/5273987
專訪台灣登山家詹喬愉、張元植:登山不是浪漫冒險,「不去會死的他們」其實都很「怕死」#關鍵評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7532
鞋底掉了照走,因為這些山不去會死!詹喬愉8天攻頂奇萊北峰3次 #樂活島
https://lohas.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06
面向山的勇氣,以及謙卑──專訪攀上聖母峰的登山家詹喬愉 #欣傳媒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91658
詹喬愉重返療癒之地奇萊北峰 攻頂3次談家庭淚崩 #芋傳媒
https://taronews.tw/2021/02/24/724870/
詹喬愉為奇萊北峰美景攻頂3次 被導演馬拉松提問逼到哭 #青年日報社
https://reurl.cc/V34bdQ
詹喬愉曾攀冰壁墜落受傷 奇萊北峰為復健之地 #中央通訊社
https://reurl.cc/5oO9A7
導演馬拉松式提問 詹喬愉失控淚崩「沒跟別人講過」#ETtoday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925687
公視紀實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25首播 #車勢新聞
https://www.carture.com.tw/others/article/13573
詹喬愉為拍攝攻頂奇萊北峰三次....被導演逼到哭 #LIFE生活網
https://life.tw/?app=view&no=1220061&uid=122451
(照片感謝欣傳媒 攝影葉禮維)
「詹喬愉家庭」的推薦目錄: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新聞] 冰壁墜落險遭奪命正妹嚮導仍堅持救人- 看板Hiking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結婚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結婚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 三條魚Tri Fish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登山女神曾格爾創世界紀錄!秋攀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 台灣 ...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三條魚男友、詹喬愉家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詹喬愉家庭 在 三條魚男友、詹喬愉家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詹喬愉家庭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趨勢 #餐廳的本質
今天台灣零確診,開心!但是開心一天就好,我們要繼續加油,不能鬆懈。
不是為了慶祝,但,今天又寫了一篇新文章。最近許多「餐廳末日論」出現,而我不認為餐廳會被取代,理由是,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
——
餐飲業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打擊餐廳商家的此刻,行業中人心急如焚。
前二天,我才節錄並翻譯了美國名廚David Chang與Corey Lee的對談,二人十分看壞美國餐飲業的前景,直言後病毒時代的餐飲業將與我們目前已知的世界完全不同。David Chang認為外送廚房、雲端廚房將取代餐廳而大幅興起,美國餐飲業將回到90年代的無趣與寂寥;Corey Lee認為升級的衛生規定將顛覆專業廚房的運作,廚師們可能必須再一次學習如何在專業廚房烹飪。
丹麥名廚René Redzepi也看壞fine dining的未來。在與加拿大記者Marie-Claude Lortie的Instagram直播訪談中,René Redzepi認為疫情過後Noma將流失50%-75%的客人,因為人們將大幅減少旅行;他也認為吃一頓飯耗費四、五小時已經不合時宜,即便情況可能回到疫情發生前,也至少需要幾年。疫情過後餐廳重新開幕該呈現什麼樣貌?他與團隊已經在思考Noma 3.0。
當然,台灣和國外要分開看。台灣還沒有必要實施封城,餐廳還不必強制歇業或只限外賣外送,但是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已經頒布下來,餐廳必須拉開座位距離、控制來客數量,並且加強環境消毒、戴口罩、量體溫等措施;消費者出門用餐的意願下降,在家做飯、網購餐食的比例上升。謹慎防疫、保持警戒可謂台灣社會共識,無奈的是,對於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則不可避免。
國內飲食媒體《食力》針對COVID-19疫情做了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4.7%的民眾選擇「增加自煮頻率」,「改成外帶」居次佔19.1%;其專題報導引用全球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東南亞區總經理Vaughan Ryan的意見, 「自2020年1月底以來,許多亞洲市場每週民生消費用品的銷售額超過過去平均的20~25%,雖然有搶購囤積的案例發生,但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演變成『非恐慌式』的搶購,而是轉為「家庭式消費」的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中利用網路購買商品或食物』。」
疫情過後,不會「恢復正常」嗎?消費趨勢不會逆轉回去嗎?
餐廳不再被需要了嗎?
#回到餐廳的本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回溯餐廳誕生的緣由。
先說結論:餐廳不可能被取代。
告訴我答案的人,是知名社會學家Stephen Mennell,其經典名著《All Manners of Food》精闢分析社會與政治發展如何影響法國與英國的飲食文化,其中有關餐廳的誕生與廚師行業的興起深具啟發性。
雖然我已在自己的著作《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中簡單整理了餐廳在法國誕生的歷史背景,《All Manners of Food》的論述更加醍醐灌頂。先簡單說,「餐廳」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開始萌芽後,進入十九世紀,法國才真正出現用餐的「公共領域」,正是這公共領域的誕生,形塑了我們如今所知的餐飲行業。
想像一下,在餐廳出現前,人們除了在家自炊,還能上哪去吃飯?Stephen Mennel舉了幾個例子:中世紀的「煮食店」(cookshop),人們可把肉交給這樣的店家烹煮,或購買店家煮好的熱食;「客棧」(inn),客棧供應什麼食物旅客就吃什麼;英國的「酒館」(tavern),大概是最接近現代餐廳的場所,在那邊可以吃喝也能社交。然而這又與法國的社會環境不同,在法國,貴族都是在家吃飯,雇用廚師在家宴客,出去拋頭露面與人攪和是紆尊降貴。
英國文學巨擘詹森博士(Samuel Johnson)在十八世紀一段關於「為何酒館在英國已經廣受歡迎」的敘述,透露了英法社會差異:
「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私人宴會即便再美好、再盛大、再優雅、再希望讓人放鬆,也永遠會存在謹慎與焦慮。宅邸的主人焦慮地娛樂客人,客人焦慮地迎合主人;而沒有任何人,除了魯莽的狗兒,能夠自由地在別人的家裡頤指氣使,把別人家當自己家。相反地,在酒館,有一種遠離焦慮的自由。你永遠都被歡迎,你製造再多吵鬧、再多麻煩,只會回收更多更好的對待。……不,先生,從沒有任何一處人們發明的地方,比得上一間好酒館或好客棧能帶來的快樂。」
不覺得那段「免於焦慮」的敘述貼切極了?
#用餐的公共領域
那麼,餐廳在法國誕生的背景是這樣的:十八世紀末,同業公會(guild)被廢止,某種商家只能販售某些食物的限制被推翻,餐廳才能供應各種類型的菜色;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階級已開始崩解,已有貴族的家廚出來開餐廳; 巴黎的皇家宮殿周邊形成現代商店街,提供新興的商業場域。
革命後,政治新貴、布爾喬亞經常出入餐廳,上餐館成為一種時尚,廚師作為一種職業、烹飪作為一種技藝,也有了全新的舞台。除了討好一小群豪奢的雇主以外,廚師有了另一條功成名就的途徑:自己開餐廳,競爭更大一群走出家門用餐的客人。如同十九世紀的作曲家、作家、藝術家轉而仰賴大眾的欣賞維生,廚師也有了不特定的客人,一群出外用餐的大眾(dining public)。也就在此時,公共意見(public opinion)變得重要,一種本身不烹飪但很懂吃的意見領袖出現了,那就是美食家。
在這般新的社會秩序下,一間餐廳可以如何透過用餐大眾建立名聲?有三種方法:口耳相傳、美食媒體、意見領袖。從十九世紀到現在都是如此。
#用餐大眾將會消失?
於是,疫情爆發後,各種「餐廳末日論」的一大恐懼似乎都指向「用餐大眾」的消失。人們都回家吃自己了,不論字面上或比喻上的意義皆然,疫情嚴重的地方,政府強制人民居家隔離,疫情稍緩的地方,人民即便可以外出也消費信心不足。餐廳作為一種社交的公共場所,空空蕩蕩。(特別指封城狀態中的餐廳)
然而,我不認為用餐大眾會萎縮到永遠消失。現在許多專家預測的「趨勢」,再怎麼往回走,也不可能回到十八世紀以前雇用家廚的情境。我們再複習一下詹森博士說的那一段話,「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把酒館置換為餐廳,就是了。我們需要餐廳這樣的公共空間,我們回不去了。
試想一想,如果沒有餐廳,人們該去哪裡一起吃飯?你不會只想跟家人聚餐,也不會只想在家裡宴客,娛樂賓客是一種高耗能高成本的活動。你會希望去一個有約定成俗的程序與標準、有合理期待的地方,那就是餐廳。等級高一點的餐廳,甚至提供面面俱到的多重感官體驗,想想看你走進一間好餐廳時,觸目所及的美感,穿過耳膜的聲響,你與服務人員的對話,你與主廚的互動—品嚐其手藝,理解其心思。那都是外帶、外送無法取代的。我無法想像一個外帶、外送完全取代餐廳的世界,那是文化的倒退,心智的衰弱。
#疫情就是變數
許多人將本次疫情比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防疫有如打仗,確實,許多餐廳眼下只在乎活下去。外帶外送是求生存,募款、賣商品、賣餐券等等手段也是,我都樂意支持,也再次呼籲大家,只要能力所及請多多支持你喜愛的餐廳。當然,若要出門用餐,也必須遵守社交距離的規定,避免群聚,且繼續戴口罩、勤洗手。
於是我們該擔心的是,疫情會持續多久,只要疫苗、特效藥一天不研發出來,疫情就不會真正獲得控制。在這專家預測至少二年的期間內,餐飲業會被打擊到多慘?變化會有多大?是否離復原越來越遠?如果可以展望復原了,復原的時間需要多久?這對於下一代廚師會有什麼影響?這不能單單看台灣,還必須看國際,經濟的狀況與疫情的控制綁在一起,台灣即便目前防疫有成,也還是必須如履薄冰。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月被問及餐飲業慘況時,曾說這麼一句:餐廳將會復活,只是也許換上新業主。(Restaurants will make a comeback, just maybe with new owners.)隔天,美國政府宣布2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其實川普那句話,根本不用說出來,我們都知道那很有可能發生,而且非常悲傷。
詹喬愉家庭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繼李小石後登頂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Lhotse 8516M)成功,為第一位登頂成功的台灣女性登山家。
《洛子峰 登頂》
2018/5/16 尼泊爾時間下午一點
三條魚成功登頂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8516m
抱歉這麼晚才跟大家報告…這一次攀登有許多心得,再一一發文與大家分享。
第一次的八千米能夠成行,能夠成功,我想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山頂缺氧,講也講不完,想說列在這裡,但可能也列不齊全…
首先這一切夢想能成真,都是因為台灣的專業戶外新品牌 T8K 這是Task 8000m的縮寫,意指專業的品牌裝備之任務就在於讓如八千這般艱難的環境都能安全平安達成。
再來是從大學時期開始培養我登山的 #華岡登山社 大家庭,想當初我也只是個區區25公斤就足以讓我倒在地上蠕動的菜鳥嫩咖。學長姐不嫌棄,從小大一至今,這個大家庭都還一直支持我一步步挑戰自己。
各種實用功能型態,造型又帥的 Akiwei運動型太陽眼鏡,不但讓我看起來專業又有型,也幫助了很多當地雪巴保護眼睛。出發前腦板還很熱血的趕緊幫忙借雪鏡給我,希望下一次連雪鏡都可以用腦板親自精心設計製作的專業雪鏡!
感謝 #彥恩國際經紀公司 幫助我牽線拉贊助,為我小心把關各種合約。
感謝登山補給站腦板送的 #KeepOn 水壺,超級輕量保溫,這次水壺參與的救援比我還多,我的雪巴朋友說要預定幾個下次帶給他們。
感謝Granite Gear Taiwan送我的輕量背包,我當初不曾想過會將它背上八千米,但因為太好用了~就被我帶去受寒受凍了…
感謝HANCHOR的各式輕量收納袋,輕量好整理,耐用不易破。
感謝 #風雲會 的各個朋友兼軍事,鼓勵支持我,因為你們的支持讓我低落之時,更有動力堅持!
無敵感謝 Kevin Kuo 超級大軍師,我冠冕堂皇的計劃書有90%是你幫我架構完成的吧…大小事都找你資詢,連如何打電話都需要依賴你,然而你幫我完成所有事情後,我卻還欠你幾個活動資料…(回去馬上補!!)。
Casual愷穹戶外運動工作室C.O.S ,我萬能吃苦耐勞的夥伴 小蘇 ,對於我自己的失職真的有萬分的抱歉,這段時間一切都靠你了,幸好有你這樣靠的住的夥伴!我才能放心任性的上山…
感謝 #台灣樂山協會 莫名的被拖下水,無回報的做為我的第三方募資平臺,平白無故多了許多雜事。 感謝 @廖青宜 阿宜姐百忙之中還得幫忙處理匯款和收據等。
慶幸我有許多的好朋友,陪伴我出發前各種心煩和工作,在我不在台灣的時候,幫我擺平各種疑難雜症 蔡宏億 @奶油犬 @panpan
陳譽中 陳怡膿
醫師是最沒有下班時間的行業,連看手機訊息都被咨詢。感謝 王士豪醫生 牛光宇到處亂跑醫生, 不得安寧受我提問。
謝謝 @盧禹彤 妹妹,陪我走EBC全程,陪我爬島峰,陪我咳受,在我都還沒回大本營的時候,就用小道消息成為台灣第一個知道我登頂的人,幫我宣傳。
Thanks for the professional climbing company Pioneer Adventure Pvt. Ltd. and my best friend and professional personal guide Lakpa Sherpa , that me safety and happily enjoy all the climb.
謝謝我爹 @劉崑耀 教練 、俺媽 張閤,我知道你們擔心我,但謝謝你們沒有阻止我前進,總是默默關心,我現在一切都好,惟獨太想吃豆花、芋圓、雞肉飯、火鍋燒烤吃到飽……
感謝所有人,登頂不難,難的是克服所有行前與行程中延伸出來的疑難雜症,因為我有你們,所以才得以成功!
或許是設定問題,許多人無法標注。
也還有有許多人我無法一一提及請見諒,我心裡的感恩不減。
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結婚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 登山小廣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詹喬愉結婚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詹喬愉家庭-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 <看更多>
詹喬愉家庭 在 詹喬愉結婚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 登山小廣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詹喬愉結婚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詹喬愉家庭-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 <看更多>
詹喬愉家庭 在 [新聞] 冰壁墜落險遭奪命正妹嚮導仍堅持救人-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615/1139194/
2017年06月15日06:30
2014年,一張清秀女孩背著重裝為奇萊山難奔走救援的照片,在網路引發轟動。
清秀臉龐掛著淺淺微笑,成了詹喬愉的正字標記。
以高山嚮導為業,救難工作為輔,詹喬愉攀過六十多座大小山,
更上山下海當了八年搜救員,儘管曾在吉爾吉斯的冰壁遭遇死劫,
她仍堅定投入高風險的救難工作,用比男人更堅毅孤絕的態度,
打破正妹就該嬌弱如花的既定印象。
採訪前,將她的臉書滑過一遍,當時正逢喜馬拉雅山情侶遇難新聞熱頭,只見她在留言處
直率回應每個網友對情侶檔的批鬥:「如果你知道去那裡健行的人很多都不會請嚮導,你
還會說人家太自信嗎?」、「這很明顯是有準備也有能力去走這路線的人,別把所有冒險
精神都用結果論抹殺!」
冰壁墜落 遊走死亡
挺身捍衛,只因也曾做足準備卻徘徊生死邊緣。
那是兩年前,詹喬愉和還是朋友的老公挑戰吉爾吉斯高達四千多米的冰壁,
卻因意外墜落冰河,老公出外求救,她只能獨自度過生死交關的兩天一夜。
當時左腳脫臼的她,疼痛難耐又無法移動,「我的冰斧拉著自動繩卡在雪裡,
頭盔又因為墜落飛走,不斷有落石落冰掉下來,根本避不開。」
在零下十度的雪地裡,她只能不斷按捏手腳,憑意志力等待救援。
「當下沒去想自己可能快死了,只覺得我要怎麼樣才不會死,然後不要被截肢,
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度秒如年。」
但逞強如她,再危急也不輕易落淚。「哭很浪費水分耶,我都缺水了還哭!」
即便今年初見到老公從另一高聳山壁墜落,她也僅是冷靜上前為老公固定頸椎,
「我去喊他時他完全沒反應,過一陣子鼻孔就開始噴血,然後不聽使喚地躁動,
我就知道他應該傷到腦了。但當下也只想著要趕快處理他,根本沒時間哭。」
老公在成都醫院被救回一命,本該出現感人的相擁而泣,
她卻大喊:「我只覺得要被他氣死了!只能慢慢陪他復健,
要哭也要等他恢復意識能安慰我時才哭!但至少人有回來,其他都可以靠自己再恢復。」
笑著述說,卻能一窺她對生死已看得極淡,不論自己,抑或至愛。
「我好像比一般人看得開,可能因為家裡狀況,我知道人生最糟也不過如此。
還有我媽吧,她讓我知道,只要努力不逃避,再難過的事都會過去。」
獨自長大 投身救難
出身單親家庭,爸爸外遇離家,媽媽為撐家計得成日在外工作,
詹喬愉的兒時其實不好過。
「我個性滿黏人的,但以前家裡根本沒人在,常常老師叫我簽聯絡簿,
我都說等我有遇到我媽再說。那時認識一群台大地質系的學生,
我就天天往那跑,根本就像我的托兒所!會開始登山也是因為他們。」
但會投入救難,卻是無心插柳。八年前,還是大學生的她,
跟著新北搜救隊到白楊步道救了第一次難。
「那次之後覺得,有些人用錢為這社會付出,那我沒錢嘛,乾脆就出力!」
到奇萊搜救時,即便感冒,她仍獨排眾議選擇凌晨出發,就怕受難者撐不過那晚。
「那天山區還下了冰雹,技術上不困難,但生理很難撐。」
花了七個小時,她順利找到人背下山。
「我還記得把他們帶到山屋時,他們直接下跪道謝,可能感觸很深吧,
畢竟能撐到我們抵達也很不容易。」尾音微微顫抖,似是還忘不了當時救到人的激動。
背著較她身型大上許多的背包,詹喬愉敏捷地帶著我們爬上山,
陡峭的岩壁對她而言絲毫不成問題。隨口聊起曾見救難隊員從眼前被湍流溪水沖走,
卻無力回天,故事從她口中持續迸溜而出。但一登上頂峰拍完照,
她又笑說:「好了收工了!裝備可以丟給老公背了!」
狡黠一笑,她輕快躍上岩石,轉瞬消失於眼前。
躍過無數生和死,面對山林,她終究是個孩子。
(撰文:陳昭妤 攝影:蘇立坤)
--
從大學時代開始與山岳結下不解之緣,常在星月下漫步山徑,在山巔上迎接朝陽。
喜歡和夥伴一起行動,熱愛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感覺。
戶外裝備指北針:https://www.facebook.com/touchpolest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34.1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97531843.A.6D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