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菁的擊樂世界 Pei-Ching's Percussion World】
擊樂家藍楷博目前為詹姆士麥迪遜大學博士候選人,在旅居美國期間,活躍於美國大型音樂年會及各大學,曾受邀至美國中西部年會、維吉尼亞洲音樂教育年會、國際擊樂年會、維吉尼亞洲現代音樂節、印地安那州德堡大學。並參與音樂協會事務及製作影音資料作為藝術交流,於2019年9月進入國際擊樂協會國際委員會,負責促進各國擊樂家、團體交流!想知道他學習擊樂的故事與分享,歡迎準時收聽【珮菁的擊樂世界 Pei-Ching's Percussion World】
08/06(四) 20:00 Bravo FM91.3 台北都會音樂台(首播)
08/06(四) 22:00 Classical FM97.7 台中古典音樂台
08/08(六) 21:00 Bravo FM91.3 台北都會音樂台(重播)
PC 電腦收聽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1001
Mobile 手機收聽
https://goo.gl/Y5oOcK
精選節目
http://bravo913.com.tw/index.php?route=choice/program_detail&choice_program_id=129
播出曲目:
1.Casey Cangelosi - A Cool Gadget
2.Rupert Kettle - 3 tambourines. 2
3.Kevin Puts - Alternating Current
4.Elliot Cole - Bloom Suite(for solo marimba)
5.Bob Becker - Never in Word
6.Elliot Cole - Bloom Suite(for trio)
#珮菁的擊樂世界
詹姆士麥迪遜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建國」之三
華盛頓本來就對法國人沒有好感。美法同盟前,有許多法國軍官用私人名義從法國來義助美國,但華盛頓對他們的動機充滿懷疑,因為這些貴族軍官,急切地想到美國參戰,只想取得軍功,幫助其軍旅生涯和顯揚貴族名號,不見得真是美國的朋友,就連後來和他情同父子,年輕帥氣的拉法葉侯爵(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yfayette),華盛頓都曾懷疑過他的參戰動機。1778年,獨立戰爭進到了第三個冬天,華盛頓終於盼到法國的同盟,法王派遣軍艦牽制英國艦隊,並且有數千陸軍加入抗英。但華盛頓對這些穿著華麗、態度高傲的法國軍人,相當不滿,不但在戰場上扯後腿,又瞧不起美國土里土氣的革命雜牌軍,專門打擊美國人士氣。一如漢彌爾頓和亞當斯,華盛頓對法國出兵的動機,並沒有浪漫的想法,他們只想打擊英國,並不是真心想幫助美國,而美國人給法國人太多的贊揚,因為「人很容易走極端,因為討厭英格蘭,所以對法國有過度的信心,尤其心懷感謝的時候,更加如此。」
這也是華盛頓對公民吉涅特從南卡羅萊納州北上,處處造成騷動的想法。而且現在這些美國的「雅各賓」俱樂部、這些反對他的共和黨人,竟然把美國總統和被斷頭的法國國王相比,華盛頓內心的怒火日盛。所以吉涅特在1793年的五月,終於進到費城的時候,華盛頓對他採冷處理的態度,接見他時,相當「中立,而毫無可書之處。」
吉涅特一到美國首都,立刻反對華盛頓的戰爭中立宣言。他不顧美國要求,返還搶來的船隻,硬是要繼續武裝美國民船來掠奪英國船隻。爭議最大的點,在一條英國船小莎拉(Little Sarah)。吉涅特的民兵搶來小莎拉後,改名為小民主(La Petite democrate),然後在美國人的眼皮底下,在費城多裝了十門砲,要出海打劫英國船。傑佛遜苦言相勸吉涅特,但法國大使硬是要說美國人違反美法同盟協定,美國人不可以扣留他的小民主。
傑佛遜終於也受不了,說吉涅特「衝動、充滿想像、沒有判斷力、火爆而不尊重人,甚至在書面和口頭,都對總統不敬。他讓我的立場十分困難」,但傑佛遜還是想辦法幫吉涅特。總統出城不在首都,吉涅特答應傑佛遜,小民主在總統不在的時候不會離港。漢彌爾頓一點都不信賴吉涅特,打算派武力守著小民主,但傑佛遜堅決反對,仍想維持著美法友誼。結果華盛頓回費城的第二天,小民主就趁夜摸黑逃走了。華盛頓和漢彌爾頓大怒,漢彌爾頓主張立刻叫法國召回大使。
對漢彌爾頓來說,這個無腦衝動的法國大使是天賜良機,讓他可以打擊共和黨。才華洋溢、精力過人的漢彌爾頓,白天日理萬機,在內閣口若懸河,晚上回到家裡,拿起筆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寫給聯邦黨人經營的報社刊出,專打吉涅特和支持他的共和黨,尤其是傑佛遜。他雖然用筆名,但他的文采,很快就讓大眾看出是漢彌爾頓的作品,短短四週內,他寫了九大篇文章,招招見血。他以內閣成員才有的情報,讓大眾週知法國大使的違反外交禮節,他不顧美國的中立禁令,硬要打劫英國船隻。
漢彌爾頓的文采不限於多產、煽動,他的論理精準,更讓文章有強大的說服力。共和黨人早先反對總統中立宣言的理由,認定因為只有國會有宣戰權,所以也只有國會可以宣告中立。漢彌爾頓三兩下就把這論點拆掉,他說,如果「只有立法機構才有權宣戰,那另一方面,當然只有行政權能維持和平,直到國會宣戰為止。」他也把在內閣的諸多論點,逐步用文字,公告大眾,比如說美國捲入歐洲大國角力的不智,又比如談,美法如果真的有友誼,那也是要感謝被砍了頭的路易十六,而不是狂熱的革命份子。漢彌爾頓把共和黨想弱化華盛頓權力,甚至讓他去職的「陰謀」,挾帶到文章裡,煽動反共和黨人的情緒。
有理有情,力道強大,讓傑佛遜看的頭大無比。在共和黨和聯邦黨的爭鬥裡,共和黨的詹姆士.麥迪遜身為國會領袖,是反對黨的將軍(general),而傑佛遜則是大元帥(generalismo)。大元帥眼看這一局兵敗如山倒,忍不住寫信給將軍,要他出手,「沒有人可以回應漢彌爾頓,他的教條,就會被當成真理。看在老天的份上,我敬愛的爺,請拿起你的筆,選出他最明顯的邪端異說,在大眾面前,把他碎屍萬段。(除你之外),沒有別人有能力,也敢和他較量了。」溫文儒雅而內向的傑佛遜,私下的書信往來,可是充滿了火烈的情緒。
全文未完,欲閱讀全文及接續連載,請點選討論區連結,加入會員。
詹姆士麥迪遜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制憲那會兒,在維吉尼亞州有場精彩的辯論,有著「不自由,毋寧死」名言的Patrick Henry,反對新憲,對上制憲會議的主要推手,詹姆士・麥迪遜。一個是煽動人心的演說家,一個是口才遜色,但論理清晰的政論家,兩人為新憲該否通過辯論。後來成為首任大法官的John Marshall,在場昤聽辯論,他說,Patrick Henry是persuasive,但麥迪遜則是convincing。最後贏的是麥迪遜,維吉尼亞州通過認可新憲。
Persuasive翻成中文,是有說服力,而Convincing則是讓人有信服力。
韓國瑜的起家,就像Patrick Henry一樣,言語煽動,有極強的說服力,但始終沒能讓人信服,隨著信口開河的次數越來越多,幕僚不斷地需要出面解釋、圓謊,讓韓的信服力,逐日下降。
郭台銘和蔡英文一樣,口才不佳,但他們都有信服力,雖然來源不一樣。郭董的信服力,來自他過往的成功,商業成功需要的行動力,會表現在言語承諾的信服力。蔡英文的信服力,則來自她的個性和在政治上的歷練,話不走偏鋒,但意志力強大,她的講話無聊,但讓你覺得穩定可靠。
至於柯P,口才不佳,本來就沒有說服力,且隨著言語和政治立場不斷地反覆,信用喪失,講話連信服力也沒有了,最後只好不斷加碼,話越講越重,料越加越多,但只讓人越來越討厭。不選也好。
詹姆士麥迪遜 在 詹姆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 Jr, 他是第四任總統(1809年 的推薦與評價
詹姆士 ·麥迪遜James Madison Jr, 他是第四任總統(1809年-1817年), 他在起草和力薦《美國憲法》和《權利法案》中的關鍵作用被譽為「憲法之父」。 ... <看更多>
詹姆士麥迪遜 在 美国总统:(4)詹姆士麦迪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国总统:(4) 詹姆士麦迪逊. 54 views · 5 years ago ...more. Will Mannon. 87. Subscribe. 87 subscribers. 2.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