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參與式的藝術創作與策展行動,不僅使得我們將關注的焦點從產出成品的本身移往作品共創過程的設計與思考,也讓我們思考藝術創作者與策展人對於自身角色與合作對象權力關係的反思與實踐策略。我們來透過 典藏 ARTouch.com 龔卓軍老師這篇文章的梳理,從藝術家陳豪毅在舊名麻荖漏的台東成功進行的「Malacecay阿美傳統家屋構築」計畫發展脈絡,看到藝術家生命經歷與地方生活交織的深刻意涵。
--------
其實,許多當代的繪畫、雕塑、公共藝術、社會參與藝術的直擊人心,可能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創作論述」撼動人心,而是因為它們以嶄新的形式,敲打到觀眾的感性內核與生命黯黑之處。藝術家陳豪毅(Akac Orat)在今年暑假蓋好的那幢沒有創作論述的家屋,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陳豪毅的創作路徑,或許因為位於成功鎮和平國小老師和當代原民的身分,使得他在畢業後展開了非常不同的創作與策展路徑。從2014年開始,卑南族與阿美族混血的陳豪毅,已經以「沒有作品的藝術」這樣的跨教育理念,來創製國小藝文實驗課程,並且把三民國小和平分校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海岸阿美血統的小朋友視為創作的藝術家,參與在這樣的實驗課程裡。譬如「宇宙課程」,就是把東海岸最常見的星空、八大行星、外星人,甚至是隕石、星座與隕石坑問題,都轉化為陶作、裝置與讓學生「學習如何提問與創作」的起點。他引導學生拍攝介紹八大行星的影片、挖隕石坑、露天坑燒隕石,同時透過蒐集柴燒木材的勞動過程,讓這一連串的創作行動,打開學生探索各種身體能力與材質對應變化的過程。最後,在畢業典禮的那一天,「和平呼叫宇宙星」計畫引導下的整個典禮,小朋友們播放這些自創影片,以及最重要的是也播放一百多部NG的探索片段,讓持續一天一夜的坑燒隕石過程和歌唱,成為學生身體記憶與材質探索的成果。「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用玩樂的方式學習,讓小朋友們快樂探索,讓他們的身體去記憶。原住民跟一般的漢人不一樣,他們是用身體去感受,他必須要流汗、跑來跑去,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指甲弄得很髒。」(註3)包括藝術家陳豪毅本人,雖然過去學習的是陶藝,但這也是他第一次進行野地的坑燒法。因此,即便是對老師的角色而言,也需要「學習如何去學習」(learning to learn),這正是人類學家Tim Ingold所謂的「探究的藝術」(Art of Inquirying)。(註4)」
..
陳豪毅在2011年畢業後回台東,開始在成功鎮上的和平國小服務,直至2018年辭職離開。這個期間,除了他開發出來的「宇宙課程」之外,手做築造計畫是他非常重視的教學手法。他引導小朋友蓋煙燻櫃、蝸牛室、樹屋、瞭望台、軌道車,讓學生在學校養蝸牛,爬上動手蓋的兩米高的瞭望台去瞭望。這些建築創作行動,一定會有採集材料的過程,去附近坡地採竹子,到海邊去採漂流木,「帶他們做時,反饋很好,小朋友可以很清楚地認知他們在做什麼,這種學習比閱讀書本好很多,而且有很多好玩的時刻。譬如撿漂流木時,我會讓小朋友坐在漂流木上,然後開車一路把漂流木拖上岸來。小朋友超開心的,會不時拉著我說:『老師再來再來,再去揀木頭。』燒隕石時,叫小朋友去撿木頭,平時沒有被注意的材料得到了他們充分的關注。蝸牛室建成之後,他們養出來的蝸牛超多的,而且從家裡一直帶來。」.
...
陳豪毅回憶起他剛到和平國小時,就受命做過一次傳統屋建造的完整記錄工作。於是,他開始更密集地找老人家探問房屋方位、柱子尺寸、空間規畫、材料採集等更為細節的問題。在細問之下,才發現麻荖漏部落其實有三間一百年以上的傳統屋,後來因為道路規畫的關係,一間在巷子深處,一間被包覆起來在樓房裡面。當然,這是傳統部落與家族不願提及、不想面對的一段歷史,因為信仰改宗而造成巨大的信念變遷,使得原本全部都是傳統屋的部落,目前也只剩下一些厲害的老人家,屬於陳豪毅的外公那一輩的老人家,曾經有看過造屋過程。但實際參與造屋又有完整記憶的,在部落裡幾乎已近完全絕跡。陳豪毅在調查過程中,直接去測量各種結構上的實體尺寸,看過這些隱藏在部落角落的三幢傳統屋之後,他不斷修正自己原本的設計圖,那張早先按照和平國小時的蓋屋記錄畫下來的設計圖,又開始了「圖表」的運動。
就此而言,有人或許會質疑本文作者:那麼今天任何一個建築師修復老屋或標下古蹟建築的修復標案,也可以算是當代藝術的創作行動嗎?對此,我可以提出的初步回應是:一位當代藝術與策展訓練背景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可能沒有建築師執照,但正因為陳豪毅試圖建立的傳統屋,已經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築造過程與技巧,那麼,在幾乎超過半世紀已經沒有任何新建的海岸阿美家屋的斷裂建築史來看,是否我們可以透過具有當代藝術實踐背景的他的家屋創作,以人類學家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ilfford)的《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的當代觀點,看到一種嶄新的復返式、重新聯結歷史經驗式的家屋創作築造行動?」
(引用自: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content-48356.html?fbclid=IwAR3DjUCR3l6bQ-P7fxAHcP6oZKD0n4l8xOuB1sci9EOCax1yOAD7so1xvH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艾歐音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官方歌詞影片:https://youtu.be/3AqCK8K5axo 抒情歌是華語音樂天生的DNA,華流抒情歌,'90s / '00s 的精華萃取 在這個世代的耳朵裡總是那麼熟悉,特別動聽 我渴望回到華語音樂橫掃的黃金輝煌年代,屬於我們的年代 “#MakeCPopGre...
認知與感性經驗設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樂共讀一本書 佛法書香代代相傳
讀書會組織起源於美國,在瑞典盛行超過百年,是相當普及的成人教育活動。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當年留學日本接觸後,自1995年開始在法鼓山推動,2001年進行讀書會帶領人培訓,20年來在海內外培訓近2千位愛好書香的民眾;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目前共有150個讀書會在運作,讓佛法書香代代相傳。
「原來當帶領人口才不需要非常好,但設計的問題要讓人有共鳴。」法鼓山信眾教育院於10/31~11/1在農禪寺進行「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基礎培訓」課程,來自全臺各地共116位學員齊聚一堂,邀請擁有30年經驗的專業講師方隆彰分享帶領的心法,透過課堂實際演練,練習表達、聆聽、思考與回應的反思學習。
這場結合感性與知性的聚會,在場學員積極踴躍發言,各個充滿朝氣與快樂,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也特地前來關懷勉勵。兩天培訓中,普化中心副都監也是法鼓全集專案的召集人果毅法師,率先為大家介紹「聖嚴師父的思想與寫作」,並分享《法鼓全集》推薦書單,鼓勵學員深入智慧寶藏,發揮共讀的力量。
有的學員擔心自己不擅言詞、佛學素養淺薄,無法肩負帶領重責,但上完課後卻扭轉他們的觀念。在美國加州橙縣讀書會已經5年的李晴涵說,她今天更加明白帶領人不是教導者、解惑者,不需要精深的佛學知識,而是從設計問題來引導討論,只要學會提問的結構與方法,就可以來帶領,她驚喜地說「這樣利人利己的方法,我要帶回美國分享」。
今年28歲的廖培維分享,他們讀書會有15位固定成員,討論青年所關心職場、感情、人際關係等生活化的議題,但有時遇到沒有共鳴的主題時,就很難進行下去。今天學習到由淺入深的問題設計,再連結個人生活經驗,相信可以引發成員的興趣,強調「在讀書會只要聽到一句話,自己可以受用,並在生活中實踐,那就很棒了」。
「以前請人發表心得時,大家經常都鴉雀無聲。」細數尷尬的帶領經驗,游小瑩是農禪寺導覽組義工讀書會的成員,今天看到老師帶領如何提問,很多人踴躍發表心得,讓她獲益良多,並分享參加讀書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可以讓更多人學習佛法,了解聖嚴法師推廣理念的用心良苦。
現場學員在「四層次提問單」中,練習設計問題,相互演練調整,每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註記,洋溢著濃郁的學習氛圍。信眾教育院監院常用法師表示,法鼓山課程很重視小組討論與互動,此次培訓中強調「提問」與「聆聽」,藉由工具、方法的練習,可以幫助喜歡讀書的人,客觀分析文章、認識作者整體思想、設計有效提問,進而引發彼此對話的延續,這是讀書會很重要的目的。
「我們怎麼聽別人的問題、怎麼聽別人的對話,聆聽是很重要一環的練習。」常用法師指出 聖嚴法師的著作很強調佛法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讀書會散播心靈環保的種子,讓民眾不論擔任學長、關懷員或成員角色,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可以幫助自己與他人,對於佛法從認知到實踐,透過清楚地表述,更可以釐清運用的方向。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認知與感性經驗設計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來寫】#崛起的迷因美學:「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鄭雋立
.
德國哲學家包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曾指出「美學的對象就是對 #感性認知的完善,這就是美;感性認知的不完善,就是醜」(楊辛、甘霖,2001),如同蒸氣波創作者經常喜好用全形文字或疑似亂碼的多國語言混用、拼出aesthetics(#美學)或相關詞彙,他們確實正在重複古典美學家詮釋的審美活動,逐次在視/聽覺建構當代 #網路次文化的美學,並且不斷完善這種感性認知。
.
■ #蒸氣波的靈感源頭:#超現實主義繪畫
.
上集筆者提到蒸氣波視覺隱約可見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影子,雖無確切證據顯示蒸氣波創作有意致敬或造成戲仿(Parody)效果,但若回顧超現實繪畫的思維與脈絡,會發現許多不謀而合的旨趣。
.
◆見圖一:音樂家「猫シCorp.」在Bandcamp網站的大頭照,網址: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
■ #超現實繪畫的前身:#義大利畫家基里訶
.
談到超現實主義,就不得不提討論義大利畫家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他被認為是超現實繪畫的重要啟蒙者,作品畫面充斥 #希臘羅馬雕像與石柱、謎樣的剪影及斷裂的肢體,詭譎而神秘的氣氛,融合了古典美學的既成物、日常事物及 #幻覺。基里訶少年時代起便嫻熟哲學理論、崇尚希臘羅馬遺跡與雕像,透過大量臨摹石膏像奠基繪畫技巧,專事創作後便以這些素材畫出自己的幻覺體驗,他在文稿〈一個秋日午後的謎〉寫道:「我確信在肉眼可見的平凡事物背後,存在著深遠而神祕的現實。」(胡永芬,2001),基里訶的作品當時被稱為『#形而上繪畫』(metaphysical painting),受到超現實主義領導者布列東(André Breton)大力推崇,影響達利、馬格利特等人,並被後世認定為達達主義等20世紀藝術的先驅(許麗雯,1994)。
.
◆見圖二:基里訶畫冊《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封面與神似蒸氣波的畫作。
.
■ #呼應藝術崇古心理
.
上集提到了書畫家盧福壽教授提出的『#藝術崇古心理』,現今蒸氣波文化描繪幻覺體驗、大量採用的希臘羅馬3D模組與其他設計素材的大膽拼貼、套上迷離如嗑藥幻覺般的霓虹光…這些都是1980年代個人電腦興起時大眾文化與設計常用的手法,對照基里訶的畫面呈現,可說是同樣生於藝術崇古心理,又殊途同歸、走向幻覺與潛意識的世界(超現實=夢與潛意識、古希臘VS.蒸氣波=嗑藥或其他次文化、對1980年代的眷戀)。
.
◆ 見圖三:日本數位設計公司「株式会社フォーラムエイト (FORUM 8 Co., Ltd)」開發的素材庫『hade 実用3Dデータ集 森シリーズ 神話の森』,這類3D模組在1980年代曾隨著NEC PC-98、麥金塔等個人電腦的普及而大受歡迎,也是蒸氣波創作最愛的素材。與超現實繪畫不同的是,這些雕像總是跟現代數位科技、商場消費文化甚至動漫畫之類的素材並置,並染上醉人的霓虹色調。
.
■ #描繪幻覺與崇古的目的
.
研究原型與集體潛意識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認為:在現象與本體、經驗與超驗、意識與無意識間,並沒有可通過科學方法架設起來的橋樑。這種瞬間的溝通只有藉助於幻覺、直覺,科學越發達,精神就越空虛;人們也就越需要幻想、嚮往科學解釋不了的神話(馮川,2014)。
.
■ #回不去的美好年代
.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世界強國,但也因為移民血緣等因素眷戀歐陸的古典文化,加上藝術圈的崇古心態作為動力,間接導致1980年代的 #消費文化,如百貨商場、唱片等,使用崇古元素搭上幾何、殘影等 #早期數位設計 混搭包裝的原因(早期視覺設計儀器介紹詳見上集),既先進又崇高。隨後日本也因為戰後高速崛起、動漫畫與流行音樂等大眾文化興盛而成為1980年代的文化輸出大國,影響了CyberPunk的科幻創作風潮(如《銀翼殺手》裡出現的漢字等東方元素),因此 #動漫畫 的挪用也成為後來蒸氣波的其中一種文化符號。
.
新自由主義與消費文化曾對全球帶來樂觀積極的氣氛,但到了2010年世界沒有變得更好。在蒸氣波藝術家眼裡,遠去的1980年代已經是一種「#鄉愁」(Nostalgia)、思鄉之痛、對舊日情懷的嚮往以及隱含的矛盾情緒(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 2018),也因此蒸氣波創作通常都離不開 #感傷或自嘲的情緒。引榮格語,潛意識裡的原型導致人不斷藉由重複特定行為,消融原型以達到心理平衡與 #補償作用(馮川,2014),而蒸氣波無疑是當代精神處境的體現。
|
■ #筆者推薦藝術家與其他 🙌
.
□ #音樂:
1.猫シ Corp.(cat system corp)
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2.Vektroid(別名:Macintosh Plus)
https://vektroid.bandcamp.com/
3.New Soviet Wave,最早以蒸氣波的蘇聯變體流派 #蘇維埃波 為主題的音樂頻道(2018-),曲風較為簡約理智,整體氣氛像科普教育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NewSovietWave
4.Earth, Wind & Fire - Let's Groove,老牌樂團:「大地風火」1971年的經典名曲MV,視覺效果正是採用上集提到的Scanimate製作,後來1980年代影視文化大量仿製了這種風格,這首歌有夠純!
https://youtu.be/Lrle0x_DHBM
.
□ #視覺藝術:
.
1.Shapiro500(本名Gavin Shapiro,動畫師,作品偏滑稽取向)
https://giphy.com/shapiro500
https://www.instagram.com/shapiro500/
2.A e s t h e t i c 波(視覺設計師,把風景攝影作成霓虹感)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visionofficial/
3. SeerLight(插畫家、動畫師,擅長挪用日本ACG文化符號,感傷情緒的最佳代表)
https://www.instagram.com/seerlight
|
■ #上集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
// 本文探討的超現實主義僅限於繪畫部分,文學方面鑑於範圍過廣不適合同時討論,未盡之處尚請讀者見諒 //
|
■ #參考文獻
.
1.Victoria Noel-Johnson.(2019).《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Milan: Skira Editore
2.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2018).〈Finding Meaning in Nostalgia〉
3.楊辛、甘霖(2001)《美學》(第二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4-5
4.胡永芬(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古典與虛無之間──基里柯》,台北市:閣林。
5.許麗雯(1994)《西洋近現代巨匠畫集:基里訶》,台北縣:錦繡。
6.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2014),南京市:譯林出版社,頁12-13(譯者序,由馮川執筆)
認知與感性經驗設計 在 艾歐音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官方歌詞影片:https://youtu.be/3AqCK8K5axo
抒情歌是華語音樂天生的DNA,華流抒情歌,'90s / '00s 的精華萃取
在這個世代的耳朵裡總是那麼熟悉,特別動聽
我渴望回到華語音樂橫掃的黃金輝煌年代,屬於我們的年代
“#MakeCPopGreatAgain”
-音樂唱作人- #HANS陳思翰
即將在2019推出首張個人唱作大碟的 Hans陳思翰 身為新生代的音樂製作人,卻在音樂製作的成績不俗,不只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偶像劇片頭、片尾曲,也製作了許多大型專案的廣告歌、年度主題曲,合作過中、台多位藝人,甚至還曾經製作過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3」的全球主題曲,最近與內地極具影響力的資深音樂人鄭鈞合作,擔任專輯內多首歌曲共同製作人以及編曲人,前陣子更與華語樂壇指標天王周杰倫合作,擔任超夯話題神曲「不愛我就拉倒」的編曲人,據說,Hans還是周天王近期少數新合作的音樂人,令人難以忽視的音樂能量。
原來Hans不只是音樂製作人,還是有著三次金曲獎入圍的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io樂團團長暨吉他手,在音樂製作已經有了10多年的經驗,這次即將用個人的身份發表唱作,憑藉著敏銳的音樂品味、音樂專業能力與獨特嗓音唱法,從音樂製作人延伸至歌手身份,展現更全面的音樂才華,譜曲、寫詞、編曲、製作一手包辦,完整的延伸創作概念進而精緻發揮,發行首張全唱作專輯主要也是希望將自己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大家分享,讓聽眾能夠認識到更多Hans的音樂。
率先發表了專輯的第一首歌,特意選在11月30生日當天。Hans說「我來到世界的日子,也是誕生個人的第一首唱作做品的日子,這樣更具紀念意義。」Hans更語出驚人的說「這首歌大概是我音樂生涯中最難聽的一首」
Ugly Sound,就是Hans製作這首歌時的概念,
其原意來於 2017年從時尚圈熱議的話題 Ugly Fashion,
什麼是好聽?難道不是各自的認知?也許有所謂的大眾口味或小眾喜好,但自我定義仍是最終的歸屬。
所以Hans在這首歌的編曲上,特意的改變了自己一直以來對於聲音設計的選擇,
刺耳的聲音頻率 扭曲的聲音空間感 初級的演奏內容
還使用了一般製作流程都在閃躲的方式來處理聲音
結合了專輯主要概念「華流抒情歌」的順耳旋律(學名芭樂歌)
在已被唱過各種組合的抒情搖滾裡尋求能進一步滿足聽覺的變化
副歌旋律的真假音的上下轉換搭配巧妙的和旋律變化
運用經典適當融入新元素來平衡聽覺享受
抒情 v.s 誇張的電吉他效果、體育館般的巨鼓、像是山谷裡的ECHO、不對稱的左右聲道、不過多修飾的修飾元素,而成了 Oversized C-Pop,帶來聽覺刺激,成了一首新的舊歌。
這般衝突
貌似堆積了所有的不合理的難聽卻也成了獨特的H式好聽。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電吉他圍繞著旋律遊走的音符
如是陪伴在音樂男左右的的永遠伙伴
無論情有多苦愛有多孤單
寬鬆的鼓聲敲打著深夜的掙扎
鋼琴讓心碎加劇
加入仿佛穿越時空的特效
想像著平行時空裡另一種的兩個人的可能
一首十分容易聆聽,很好懂的情歌,這就是華語流行天生的DNA。
事實上,主修電腦科學的Hans,總是笑說自己人體裡所存在理性與感性的比例嚴重影響著自己情感感受與傳遞的能力,也因自小移民溫哥華的緣故,中文程度只達小學四年級,所以總說歌詞不是擅長,但卻在音樂作品的作詞呈現,不乏樂迷的讚賞。無論是在io專輯中的創作或是與其他藝人的合作作品,都有樂迷表示感動、被擊中心臟等熱情的認同著Hans的文字創作。
Hans對於自己的作詞「如果你有見到我的作詞是稍稍順暢,微微有感,或是觸動心弦的,那絕對不是偶然發生」也表現了對於創作的用心。
「這首傻歌,不用華麗文藻,我也辦不到,我只能真實的呈現我的感官認知。也許我的文字不夠漂亮,但我可以用歌名的長度扳回一城」Hans打趣的說著。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隨著耳朵找尋那段動聽,那股熟悉,
成了聽覺動物
也望攪動華流音樂市場,“Make C-Pop Great Again”。
=============================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What a fool of me to write you this song
曲/詞/編曲/製作:Hans陳思翰
你劃了條線 從此不會再跨越
想在你身邊 說不出口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herever you are
Whenever you need
紛亂的世界 是誰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陪著我失戀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樣的畫面 會不會讓你好過一些
寂寞我來演 省略告別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ow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機會 難道 還要再等
多難得 我們才能再生
多困難 我們都該坦然的面對到最後
就算世界終結 歲月凋謝
我情願放逐天邊
也不願這樣離別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陪著我失眠
窗外雨下了整夜 為誰掉眼淚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
數位平台全面上架:https://www.soundscape.net/a/2796
iTunes╱AppleMusic https://iohansc.pse.is/D6JCH
Spotify https://iohansc.pse.is/D69FY
KKBOX https://iohansc.pse.is/CW8YJ
QQ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25J
網易雲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FRF
friDay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48H6
myMusic https://iohansc.pse.is/D49ER
最新Hans陳思翰的消息請Foll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oHansC
FB:https://www.facebook.com/ioHansC
WB:http://weibo.com/hansmusic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ioHansC
#DoItForHan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Kw_nSU6uv4/hqdefault.jpg)
認知與感性經驗設計 在 HANS陳思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by Hans Chen, now available everywhere: https://www.soundscape.net/a/2796
►Follow Hans 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oHansC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oHansC
抒情歌是華語音樂天生的DNA,華流抒情歌,'90s / '00s 的精華萃取
在這個世代的耳朵裡總是那麼熟悉,特別動聽
我渴望回到華語音樂橫掃的黃金輝煌年代,屬於我們的年代
“#MakeCPopGreatAgain”
-音樂唱作人- #HANS陳思翰
即將在2019推出首張個人唱作大碟的 Hans陳思翰 身為新生代的音樂製作人,卻在音樂製作的成績不俗,不只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偶像劇片頭、片尾曲,也製作了許多大型專案的廣告歌、年度主題曲,合作過中、台多位藝人,甚至還曾經製作過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3」的全球主題曲,最近與內地極具影響力的資深音樂人鄭鈞合作,擔任專輯內多首歌曲共同製作人以及編曲人,前陣子更與華語樂壇指標天王周杰倫合作,擔任超夯話題神曲「不愛我就拉倒」的編曲人,據說,Hans還是周天王近期少數新合作的音樂人,令人難以忽視的音樂能量。
原來Hans不只是音樂製作人,還是有著三次金曲獎入圍的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io樂團團長暨吉他手,在音樂製作已經有了10多年的經驗,這次即將用個人的身份發表唱作,憑藉著敏銳的音樂品味、音樂專業能力與獨特嗓音唱法,從音樂製作人延伸至歌手身份,展現更全面的音樂才華,譜曲、寫詞、編曲、製作一手包辦,完整的延伸創作概念進而精緻發揮,發行首張全唱作專輯主要也是希望將自己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大家分享,讓聽眾能夠認識到更多Hans的音樂。
率先發表了專輯的第一首歌,特意選在11月30生日當天。Hans說「我來到世界的日子,也是誕生個人的第一首唱作做品的日子,這樣更具紀念意義。」Hans更語出驚人的說「這首歌大概是我音樂生涯中最難聽的一首」
Ugly Sound,就是Hans製作這首歌時的概念,
其原意來於 2017年從時尚圈熱議的話題 Ugly Fashion,
什麼是好聽?難道不是各自的認知?也許有所謂的大眾口味或小眾喜好,但自我定義仍是最終的歸屬。
所以Hans在這首歌的編曲上,特意的改變了自己一直以來對於聲音設計的選擇,
刺耳的聲音頻率 扭曲的聲音空間感 初級的演奏內容
還使用了一般製作流程都在閃躲的方式來處理聲音
結合了專輯主要概念「華流抒情歌」的順耳旋律(學名芭樂歌)
在已被唱過各種組合的抒情搖滾裡尋求能進一步滿足聽覺的變化
副歌旋律的真假音的上下轉換搭配巧妙的和旋律變化
運用經典適當融入新元素來平衡聽覺享受
抒情 v.s 誇張的電吉他效果、體育館般的巨鼓、像是山谷裡的ECHO、不對稱的左右聲道、不過多修飾的修飾元素,而成了 Oversized C-Pop,帶來聽覺刺激,成了一首新的舊歌。
這般衝突
貌似堆積了所有的不合理的難聽卻也成了獨特的H式好聽。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電吉他圍繞著旋律遊走的音符
如是陪伴在音樂男左右的的永遠伙伴
無論情有多苦愛有多孤單
寬鬆的鼓聲敲打著深夜的掙扎
鋼琴讓心碎加劇
加入仿佛穿越時空的特效
想像著平行時空裡另一種的兩個人的可能
一首十分容易聆聽,很好懂的情歌,這就是華語流行天生的DNA。
事實上,主修電腦科學的Hans,總是笑說自己人體裡所存在理性與感性的比例嚴重影響著自己情感感受與傳遞的能力,也因自小移民溫哥華的緣故,中文程度只達小學四年級,所以總說歌詞不是擅長,但卻在音樂作品的作詞呈現,不乏樂迷的讚賞。無論是在io專輯中的創作或是與其他藝人的合作作品,都有樂迷表示感動、被擊中心臟等熱情的認同著Hans的文字創作。
Hans對於自己的作詞「如果你有見到我的作詞是稍稍順暢,微微有感,或是觸動心弦的,那絕對不是偶然發生」也表現了對於創作的用心。
「這首傻歌,不用華麗文藻,我也辦不到,我只能真實的呈現我的感官認知。也許我的文字不夠漂亮,但我可以用歌名的長度扳回一城」Hans打趣的說著。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隨著耳朵找尋那段動聽,那股熟悉,
成了聽覺動物
也望攪動華流音樂市場,“Make C-Pop Great Again”。
=============================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What a fool of me to write you this song
曲/詞/編曲/製作:Hans陳思翰
你劃了條線 從此不會再跨越
想在你身邊 說不出口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herever you are
Whenever you need
紛亂的世界 是誰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陪著我失戀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樣的畫面 會不會讓你好過一些
寂寞我來演 省略告別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ow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機會 難道 還要再等
多難得 我們才能再生
多困難 我們都該坦然的面對到最後
就算世界終結 歲月凋謝
我情願放逐天邊
也不願這樣離別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陪著我失眠
窗外雨下了整夜 為誰掉眼淚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
數位平台連結
iTunes╱AppleMusic https://iohansc.pse.is/D6JCH
Spotify https://iohansc.pse.is/D69FY
KKBOX https://iohansc.pse.is/CW8YJ
QQ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25J
網易雲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FRF
friDay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48H6
myMusic https://iohansc.pse.is/D49ER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oHansC
FB:https://www.facebook.com/ioHansC
WB:http://weibo.com/hansmusic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ioHansC
#DoItForHan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AqCK8K5ax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