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 #寶寶手語 的路上
會遇到許多家長對於寶寶語言發展上的種種問題~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語言發展,在寶寶時期是關鍵」
先不談先天的語言發展狀況,我們要來聊,寶寶時期的語言發展,跟照顧者如何與之互動有很大的關係~
「#語言的學習還必須經過練習及互動」,在探討影響語言發展的時候,常常會談到跟照顧者的互動,對於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語言是一種社會性行為,透過社群互動學習。我們與孩子說話互動,與孩子對話,透過問話、描述、回應、運用語言或者非語言的訊息,孩子會從這些過程中,學習到語言的表達與規則,他們會模仿與他們對話之照顧者的說話語氣、單字及文法結構修辭等。即使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是透過聽、感受,來學習表達。孩子的語言學習被他們所接受到的語言品質所影響著。
因此,我們陪伴孩子、與孩子互動,但是在陪伴中,互動的方式、態度,將深深地影響孩子學習的品質。
#學寶寶手語,或者沒有學寶寶手語,照顧者對於自己如何跟寶寶互動,要能夠有所覺察。在課堂上有機會,我都會跟家長們分享,跟寶寶互動非常好,但是要怎麼互動更為重要。互動的方式、品質也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甚至身心理發展。因此我也會鼓勵家長,把握孩子的語言黃金期,跟孩子互動要有品質,留意自己跟孩子說話的方式,留意內容、語氣。當家長能夠覺察到自己說話的方式,就有機會去看是否存留著問題,也就可以進一步去調整和改進。
我曾經遇過親友的一個例子,他的孩子到了快兩歲,說話說不好,譬如都還只是說一些字,說不出簡短的句子,我當時先回覆他一些資訊和看法,請他再觀察與留意,必要時可以到醫院做語言方面的評估。
後來孩子兩歲多之後,我再關心,親友說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是不是太好。直到孩子兩歲半,我有機會與他們聚會。期間,聽到他們的互動,才發現為什麼孩子話說不好?因為所有家人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都是用疊字、單字說話,譬如,要吃飯嗎?他們說「吃飯飯」、要吃肉嗎?他們會說「吃肉肉」,幾乎沒有跟孩子說「完整句子」,例如,你肚子餓了嗎?你要吃滷肉飯嗎?當下我才明白,為什麼當時親友會跟我說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太好。原來是照顧者沒有依照寶寶的發展,在寶寶逐漸長大過程中,轉換說話的方式,而是一直停留在寶寶時期的疊字互動。
當寶寶還非常小的時候,用可愛的媽媽語、寶寶語,使用一些疊字,我認為是可以的,但隨著寶寶的發展,大腦自然會需要更多的刺激,我們在使用語言的表達上,可以逐漸轉成「自然的說話」方式,也就是不用刻意簡述和精簡,而是自然的用大人的方式說話,說話的時候注意語氣即可,多用正向語言,少用負面語言。
我大概從蜜亞醬一歲左右,就幾乎是用自然一般的方式跟她對話,我很常用問句、#同理、#正面的語言內容 與態度跟她互動。常常用正面的語言,#溫和而堅定 的態度跟孩子互動與對話,孩子也會這樣跟我們說話,即使遇到情緒不好、有衝突的時候,也能夠在情緒抒發完之後,好好的溝通。
我在我跟蜜亞醬的互動中,也有注意到,當我用一些孩子經驗中沒有的詞彙、句子的時候,孩子的反應會有幾種,一種是詢問我,那是什麼意思?或者那是什麼。另一種是歪著頭,忽略我,繼續說她的。最後一種是有點生氣的說「我聽不懂」(媽媽笑)。不管她的反應是哪種,我都會再試著用她聽得懂的另一種說法來告訴她,或者就先放著,未來有機會碰到了,再做說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跟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孩子看到我們所做的每一個行為,都在他們的大腦中留下足跡。有時候,蜜亞醬會用我之前跟她說過的話來描述她的所見、所感受的,或者她突然用我沒聽過她說過,但是精準的說出當下她想要表達和描述的。
蜜亞醬的語言能力依舊持續在發展,陪伴孩子,與孩子互動,真的充滿了魔法呢~總讓我驚豔不已
人跟人之間的連結是有力量,特別是語言
#寧寧老師寶寶手語
#孩子笑容有魔力
Search
語言的學習還必須經過練習及互動 在 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25種語言一次滿足Polyglot.tw Official Group 的推薦與評價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找到了語言學習的本質,多國語言的靈魂,經過數年的構思, ... 我們必須跨越許多情緒障礙、打開各種內心的糾結,才能邁向語言習得的康莊大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