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
有劇透呀,未看者可以離開。
》
》
》
》
這是個關於絕望與死亡的故事,這也是個如何活下去的故事,誰能為絕望者撐起一把傘,為他擋雨,為他支援,這一點點的關懷,可以令世界變成不一樣,想信這是《誰是被害者》結局一集「傘」希望給大家的訊息。
由追查兇手變成防止自殺悲劇發生,這個故事的轉折實在引人入勝,有亞斯伯格症的天才鑑證員張孝全,長於工作,不擅交際也不懂表達感情,導致家庭破碎,分開的女兒更捲入連串自殺案件中,追查真相與拯救女兒,構成一個緊湊感人的故事,結局的父女情,催淚動容。女記者許瑋甯因童年差點死在父親的自殺安排下,童年陰影,成長後變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她也形容自己嗜血,這個案件影響了她的人生觀,結局時更透過她的經歷,為這個故事結局提供正能量,這兩個角色設計很成功,性格突出,化學作用甚強,更各自有成長歷程,編劇設定值得讚賞。這劇集也反映了網劇的優勢,故事行先,不受電視劇規定集數限制,假若此劇被要求製作成二十集,不是現在的八集,一樣拖到變成悶蛋!
細節不詳談,只想說結局中提到的死與生。林心如是這群絕望者的代表,不斷唆擺絕望者透過自殺去解脫,她曾慫恿張孝全女兒為母親解脫:「選擇死亡並不殘忍,殘忍的是你讓他毫無希望地活著…」她的一段自告,代表了一群絕望者的社會控訴:「死過的人都能明白活着的寂寞,不被接納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像是活在黑洞裏,擁有再多還是覺得一無所有,為了自己的痛苦死,只是孤單的死去,生命是可以為別人犧牲的,令一個人為你孤單的死亡,能夠帶來你已完成的生命,你就能帶着自由,無憾地死亡,去完成他人了,既是死亡,也是全新的生命,為了讓他們完成美好的事情,所以我送給他們,能夠勇敢面對死亡的禮物,吩坦尼,讓他們的死比他們的生,更有價值。」
只是,這個自殺行為原來也是為了吸引人關心的舉動,如張孝全所說:「被害者,都期待加害者的同理心,我相信死不是重點,我們都害怕不被理解地死,我們都期待被理解。」始終,人不是孤島,內心始終渴望被關注和被愛。但貿然放棄了生命,便永遠無機會得到愛與關懷,見到人生美好,許瑋甯用故事中的經歷,提醒絕望者們:「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氣,⋯活下去,想盡辦法的活下去!…表面上,好像在跟這個世界證明你們存在的價值,但是你們活下去才有力量,活下去才有希望,才有改變。」
可是,個人力量有限,當局者迷更容易陷入死胡同,社會或者是你,願意成為他們的傘嗎? 死於護老院的周洋(尹昭德 飾),受到林心如關懷時,曾用便條送上幾句話:「黑暗裡,雨是不會停的,只有孤寂,只有墜落,而你的手像是張開的傘,為這一切撐起一片天空。」傘的意義,就是保護與關懷,一起舉傘,一同渡過難關。
香港人當下也面對著絕望困境,漆黑處處,未見曙光,此刻可以做的,盡分力為絕望者撐傘,共渡時艱。
#Netflix #誰是被害者 #懸疑推理 #張孝全 #許瑋甯 #王識賢 #林心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誰是被害者》中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故事線你都看見了嗎 這部電視劇跟哪部經典犯罪電影有明顯的借鏡呢? 裡頭真正需要我們思考的主題,讓羅比來向你講解吧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誰...
「誰是被害者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心得(無雷+有雷) -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講劇時辰到-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誰是被害者結局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誰是被害者劇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誰是被害者劇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懸念感強劇情環環相扣的推理 - PTT生活 ...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雷大叔心得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心得] 瑕不掩瑜的誰是被害者- 看板TaiwanDrama - PTT影音 ...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誰是被害者?好看! - Netflix板 | Dcard 的評價
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誰是被害者》中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故事線你都看見了嗎
這部電視劇跟哪部經典犯罪電影有明顯的借鏡呢?
裡頭真正需要我們思考的主題,讓羅比來向你講解吧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誰是被害者 #張孝全 #王識賢 #許瑋甯 #netflix
給你10個理由為什麼要看 《末代皇帝》Top10 【羅比】The Last Emperor
https://youtu.be/NuedlW7aN7M
青春未知數 影評 The half of it 【羅比】真心半解/港譯
https://youtu.be/N2gyxujIjIs
美好拾光公司 影評 La Belle Epoque【羅比】擁抱美好時光/港譯
https://youtu.be/wRoYzL809lc
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講劇時辰到-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 的推薦與評價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未看者可以離開。 ... 這一點點的關懷,可以令世界變成不一樣,想信這是《誰是被害者》結局一集「傘」希望給大家的訊息。 ... <看更多>
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誰是被害者結局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誰是被害者結局】「誰是被害者結局」#誰是被害者結局,李沐的理想型是OOO!王識賢傻眼張再興最愛「許瑋甯的腳」:很難忘,????解析????誰是被害者:為何『她』能嗆 ... ... <看更多>
誰是被害者結局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心得(無雷+有雷) -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提醒,以下文長~~~
先說說無雷心得。
整體而言,《誰是被害者》是我會推薦給朋友的戲,題材夠黑暗,演員表現精彩到位,劇
情探討的層面廣,在運鏡、製作、及畫面的精細程度上是讓我嘆為觀止的,畫面流暢度高
到每集都像是一部電影的預算(眾多幾乎能認得的演員也是不間斷的驚喜),前三集無可
挑剔,結尾收的也很完整,整體中上,讓人會一直想看下去。(連假一次上架真是太邪惡
)
但是,這部劇很像一台車,一開始很衝很猛,像是在隧道裡行駛,忽明忽暗的燈是給觀眾
的線索、命案現場跟驚悚畫面,這些搖晃不明製造了懸疑感,讓觀眾共同動腦又不會因為
一頭霧水而放棄,光是看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操作各種機械和採證手法就令人目不
轉睛,探究案件真相所營造出的緊張感張力十足,再配上冷酷嗜血的記者徐海茵、衝動暴
躁的警隊隊長趙承寬,這三人的碰撞在現實世界大概會是場災難,但好在編劇加了堪稱劇
中最佳配角的警察小廖,時不時的碎念和無力感表現得很真實,讓這些看似離觀眾很遙遠
的命案,能有相當在地的連結感。
只是,從第四集開始,因為要回顧並串起人物間的連結,整體節奏速度隨之放慢變得小悶
,到了最後兩集,本應是曲折離奇的山路(誤),當幕後推手出現且表明了這一切的原由
時,卻反而降低了讓人屏息已久的衝擊感(這部份個人認為是口音和最後的人設),那就
像是你深吸了一大口氣準備衝過終點,卻無法暢快地喊出來,尤其這個不痛快感讓最後兩
集跟前三集比起來,張力就顯得弱很多,就算幕後推手演得再用力再猙獰,卻撞不進我這
個觀眾的心裡,最後,只能淺淺吐氣,順順看完整部劇。
其實細看起來,這部劇有些小細節並未交代清楚,但不影響觀看品質,整體還是很順暢地
運作到結局,作為推理懸疑劇而言表現不俗,眾多演員的精采表現足以撐起無須言語的沉
重和相互理解,那些滄桑的眼神我覺得能從螢幕中透出難以言喻的故事,是歷練成就了這
些人物的鮮明特質,也是曾經發聲卻不見光明的苦澀,在幽暗裡他們只渴求被聽見,而不
是被忽略。
以下是有雷心得,一樣文長,請小心服用。
我暫且分成三個部分來寫心得跟劇情:案件、釐清、自殺/活下去
案件
整理了一下,劇中的案件據李雅均所說都是「完成遺願」(劇中用到蠟燭讓我一直想到《
返校》,題外話XD),所有自殺者的共同連結是醫院的自殺防治中心,李雅均透過接力方
式讓不同人去完成別人的願望,大致上來說是這樣:
第一位溶屍案—原以為是過氣歌手蘇可芸,實際上是認同自己為女生的游誠皓
第二位自焚案—原以為是要揭發黑心建設公司的業務張聰健,實際上是蘇可芸
第三位倉庫案—業務張聰健,替眼盲木雕家莊秉榮向世人展示作品
第四位浮屍案—原以為是多年前殺害工頭所以要贖罪的劉光勇,實際上是莊秉榮
第五位墜屍案—原本應該要跳樓自殺的劉光勇,在車站就被警察攔住,改成在家裡上吊自
殺但未成功,被送進醫院後遭李雅均注射吩坦尼致死,之後屍體被偷,從安光護理之家隱
密的十樓病患黑房被丟下,手上戴著周洋的辨識手環,劉光勇的死替周洋揭發了安光的違
法,整個循環結束。
釐清
案情到這邊,看似都沒有關聯的這些人,是因為曾經想自殺但未成功,所以他們錄製了影
片表達他們曾經不被重視的過去,最後出現的江曉孟在李雅均自首後便是最後一位自殺者
,曉孟要完成媽媽的遺願所以選擇在他們一家人擁有共同回憶的海邊,跳下懸崖試圖自殺
。
而在三年前死亡的周洋,正是因為在護理之家當黑工的李雅均而拉起後面這整串自殺案,
周洋想要舉發安光超收病患違法,卻因為無能為力想要跳樓自殺,於是,李雅均所說的「
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有意義,我是幫他們找到死的意義」、「死是可以產生價值的」,便
是她讓周洋服藥死亡、說服自殺防治中心的這些自殺未遂者,可以藉由死亡讓自己被看見
、被聽見,這個幕後推手在趙承寬看來是個瘋子(不得不説,他冒出的「視頻」這兩個字
讓我理解不能),但是,「自殺」這個看似剝奪生命的自私行為,是否真的完全錯誤?
這讓我想到,有時候我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極端激烈手段」,是不是正因為他們無論
怎麼做、怎麼努力都仍被打壓,走投無路之際最後只剩下這個方法替自己發聲,即使知道
不一定能夠讓願望成真,可是他們真的好累,卻依舊被踐踏、看不到希望,他們當然可以
「選擇」活著,但是,找不到理由活著的時候,自殺會不會也是一種選擇?我們沒有看見
他們努力了多久,怎麼能輕易就說這他們不負責任?
我還記得在學校上課時,老師問了大家一句話:「你們覺得,為什麼個案有自殺的念頭?
」,當時的個案面臨失業、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家人離棄等,他每一天都不知道自己為何
在這裡、要做什麼、又要往哪裡去,在所有條件總結之下,加上社福機構流程延宕的關係
拿不到補助,讓他某一天就決定自殺了,因為他再怎麼做都看不到明天,還能夠撐多久?
這裡延伸到劇中的「拉他一把」,如果自己能夠消失或者進而讓別人發現他的存在的話,
是不是就是李雅均口中的「價值」?正因為無望感跟無助感籠罩,這是他僅能有的、為自
己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扯遠了,李雅均貫徹到最後的「愛他,就要幫他」(抱歉但我真的一瞬間閃過「愛他,就
不要拋棄他」,領養不棄養XDD),之所以讓她最後跟徐海茵對話時啞口無言,是因為她
認為周洋的正義伸張了,然後呢?徐海茵的那句「如果周洋還在,妳就不會在這裡了」讓
她徹底無法辯駁。
自殺/活下去
所以顯而易見地,強烈的對照組是李雅均跟徐海茵,前者認為死亡可以滿足生前願望,後
者認為活著才能找到希望,徐海茵的轉變我覺得在劇中描寫得很深刻,即使篇幅不多但拳
拳到肉,她曾經是自殺的「被害者」,她的車窗即使在下雨天也總是會留縫隙,她無法苟
同自殺行為,卻在自己的工作中無意間成為了渲染案件的一份子,那份衝擊讓後來的她不
再為了追新聞用盡手段,她跟李雅均之間像是選擇的兩端,其實都沒有對錯,都無法對彼
此下定論。
生命的選擇權在方毅任看來是個人自由,但這個問題回到曉孟身上他卻無法輕易給出回應
,換句話說,這部劇利用不同案件和角度讓觀眾思索「自殺」這個相對於法律層面,更多
的是跟道德之間的相衝突情境,這些情境在陰暗角落裡或許尚待被發現、或許需要一雙援
手、或許只是希望聽到一聲對不起,因為在他們的絕望裡,就連願望都顯得奢侈,都顯得
「生」與「死」不是選擇,而是出路。
--
只是想要寫點什麼,僅存文字。
https://simplemurmur.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187.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88686062.A.029.html
然後警察或記者就會聚焦在莊秉耀,進而追查或追蹤他,
他如果一直沒辦法拿出木雕作品就是有問題,
或者像劇中,他們直接殺進莊秉榮家中發現真相。
木雕倉庫算是體現了「展示」這個概念~
畢竟現在很容易前幾集tone調不對就想換劇了
如果沒有用這樣的手段,好像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才會總有OO法、XX法,可是他們再也看不到了
不過我覺得李雅均的人設不論是不是印尼籍,
都不構成「黑工」這個議題的討論點(因為台灣人仍有可能是黑工)
所以就算真的要有這個設定,仍可以修改得更好。
不過,的確她可以就隱身在角落,尋找更多有共同意念的人,
警方也拿她沒辦法,這點我無解XD
(還是投案後可以被遣返回印尼?)
g大說的,我覺得有自殺念頭的人,他們的自我懷疑、困惑的點太多了,
他們當然也可以反駁,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陰霾中站起,
不是每個人都能用那麼微弱的呼吸生存下去,
所以,我同意徐海茵的說法,因為那是她走過的路,
可是不一定能夠說服所有人。
對於這個人設我真的不太懂,陸配應是口音問題XD
因為這些案件會有一種回饋感:「我的想法是對的,因為很多人都想自殺只是不知道方法」
且曉孟也不是她的誰,她如果單純只是想讓世人發現周洋跟安光,
的確可以到曉孟就收手,但現身就顯得沒必要,
因為,如果她真的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錯,何不找下一個人就好?
真的是很沉痛的呼喊,
他即使知道了所有鑑識手法可以推測別人,
卻把曉孟跟媽媽推得越來越遠。
推台劇題材的變化,帶出各種面向讓人省思。
似乎台劇還是走溫馨結局比較多,
像《與惡》的「希望就在雲後面」。
但以我個人的話,
完全黑暗的結局說不定更符合整部劇的調性,
例如劉光勇妻子的懷孕就有些跳tone,我反應了幾秒才意會過來。
但又說回來,前面這樣的開展要怎麼收尾是一大難題啊~
因為周洋無力揭發,所以要透過他的死亡來產生價值,
而這個價值是因為有很多跟周洋一樣的人,
那就剛好,他們一個串一個,
可以吸引警方注意又可以「幫助」他們完成願望,
最後就真的實現周洋當初的呼喊。
但是李雅均在完成周洋遺願後是否就要收手,
我覺得有討論空間XD
推算起來,她在注射前應該有算好效用發作時間,
所以效用邊發作,火也在沿著引線準備燒起來,
最後她死掉,火就開始燃燒身體,
不過看起來這很痛苦啊~~,
最後還是算竄改證據啦,跟一開始一樣,
可是方毅任就能理解為什麼他會這樣處理
我只記得蘇可芸大叫著在點火,
個人猜測,蘇可芸會不會像游誠皓一樣有算好時間,
不然自焚這個方法也太痛...
比較同步的只有四腳亭車站那邊
不過方毅任有說到是「我以為我成立一個家庭」,
所以他可能也做過什麼努力想要跟別人一樣吧。
最後兩集畢竟要收尾了,
再塞進外籍移工這個人設真的只能輕輕帶過,
可是偏偏她又演得這麼用力,
所以跟前三集比起來,這個帶入感有些突兀,
我看得面無表情(囧
可是她自己不會成為被害者,
也就是說,她沒有遺願,她不會死亡,她只是「教唆者」,
她希望安光被揭發,僅此而已~
但她投案是為了讓方毅任去找曉孟這點是說得通的。
偏向有好結局/有改變/有希望的下一代等等,
不然會被說是不是在鼓勵自殺,
好像觀眾看戲時都不會自己思考似的。
只是我想說,如果編劇選擇讓李雅均消失,
觀眾會不會氣死XDD
很多事情不說,不代表不存在,
好像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一講出來世界就會毀滅,
批評別人很容易,但這社會需要的是更多反思。
願意有更多編導去著墨多元議題我覺得很棒,
激起討論才有溝通的可能,哪怕這些溝通很尖銳,
只是,往往願意去看、理解這些劇的,都不是當事人XD
(就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編輯: simplemurmur (42.75.188.224 臺灣), 05/25/2020 21:43: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