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Romy
「同行食旅」,2019年1月 Romy 開始營運的品牌,目前進駐於「河神的丸子」工作室,以每週換一次菜單的方式,嘗試不同的料理方法跟組合。
我去過無數次河神的丸子,像是之前偶爾限時動態分享的生魚片、吃過的幾次私廚料理等,都來自 Romy,甚至在那裡辦過一次咖啡分享會。
Romy 是這系列訪談我第一個想到的對象,對於活下去這件事欲望不高的他,好像因為食物而稍有留在世界上的想法,進而我們有機會產生交集——已經忘記是先跟他熟才開始進一步認識食物,還是因為食物而有機會跟他熟,只記得我人生目前吃過最昂貴的一餐是來自他的招待,我們一起去吃了無菜單日料,讓我大開眼界。
想知道他是怎樣看這件讓他願意活下去的事情的——這大概是整個訪談企劃的契機吧。
(以下簡稱R)
R小時候對烹飪或食物沒有什麼特殊偏好。
從小家中飲食講究養生,像是有陣子的早餐是三種非精緻澱粉、三種蔬菜、優格。一直到大學外宿才有機會接觸小吃、夜市、甚至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早餐店蛋餅。
「健康對我來說後來有點像髒話,有時候客人來吃,說感覺這裡的菜很健康,我都會想說:嗯?我沒有要追求那個啊?」
也可能是因為家中飲食習慣的過度保護,開始外食後R有好幾次嚴重過敏的經驗。
他覺得是某種味精添加物,會造成他至少一小時的身體僵直、臉腫,也因此掛了幾次急診,雖然醫生不認為味精有任何造成人類過敏的可能。
「後來你怎麼辦?」總不能三天兩頭就因為外食而不能動一個小時吧。
「就先吃澱粉墊胃,因為澱粉本身比較不會吸附那麼多調味,再去喝湯,萬一有那種味精身體的反應也不會那麼激烈。」
「這個很適合當作你專訪的標題耶:味精過敏於是自己下廚的廚師,很聳動。」
「但明明就不是這樣哈哈哈。」
大學除了開啟R外食的世界,也因為健身的關係自己下廚,開始看對他影響許多的《廚神當道澳洲版》,但真正開始研究煮飯(菜),是去台東都蘭當背包旅館的管家的時候。
那時R在一間背包旅館「小客棧」工作,有供房客早餐,但他總覺得老闆給的菜單不盡理想;也有「拼飯」的文化:客人或員工下廚,大家一起吃也一起分擔食材成本。漸漸的,某些熟客來的時候會指定要R下廚,他也不知不覺把好幾個 youtube 烹飪頻道看完,在台東食材不一定能齊全,也學著自己做一些替換跟嘗試。
回台北後R便去了幾間餐廳打工,從有名的歐式餐廳、平價日式料理、新開張的火鍋店、深夜炭烤三明治...每間都做不到兩個月就換。
他說他沒辦法在不確定目標的情況下投入,像那間高級餐廳,進去要從學徒開始蹲,每天切紅蘿蔔跟馬鈴薯,工作節奏很快,但知識背景不夠的R很難明白,該怎麼做、為什麼、要怎麼理解......每天切菜像是機器人,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在不厲害的店他也學到了管理廚房的眉角,食材的儲藏、工作流程的安排......反而是因為店還未成熟,才能讓他一窺這些細節,甚至有插手的可能性。
順勢我們聊到了廚房的性別議題。
我有另個在做廚師的女同志朋友曾告訴我,女生在那樣的環境真的很難熬,Romy同意並也敘述了一些他的親身經歷。
曾經有個帶R的大哥,人蠻好的,但性別觀念非常差,曾問R:同性戀是不是都不太會唱歌?我看那些歌手都沒有同性戀。
「他幾歲啊?」我忍不住問。
「小我三歲,跟你差不多大吧。」
R說男人勞動工作時講幹話是一種娛樂,可內容時常牽扯性別身材長相。
「我在那裡不自在,但其實他們也覺得這裡有女生不自在。」
後來R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因緣際會的,朋友問他要不要參與「河神的丸子」這個工作室的計畫。
「河神的丸子」位於古亭螢橋國小附近的老屋,政府用「以修代租」設立專案,R和其他進駐品牌一起整理到現在的樣子。這間房子的以修代租三年計畫會在2021年底結束,因此目前也還不確定「同行食旅」這個品牌的去向。
看著筆記,對於營運品牌的部分我們反而沒有聊得太多,大概是因為,開張不久我就來吃過一次了,至今也光臨了4、5次以上,甚至請R幫我籌備這次《雨》作品工作團隊的尾牙。
從第一次吃,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到現在變得明確許多。我想我的味覺跟R的廚藝應該都在進步。
R說他人生第一次吃很貴的飯,是跟當時的女友去101的「Stay」,吃了一萬五。
「不太確定自己接收了什麼。」我想大概跟聽到自己不理解的音樂、太前衛、太實驗時的感覺一樣:真的太陌生,也認為自己不夠格、不理解,所以說不出好壞,只能說不確定、不知道。
R說他有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實際上也真的有點能力,只是可能能力或知識不足。
又說對他現在來說,困擾的是怎麼做決定。
「像是決定風格嗎?」我問。
「也不是。」他花了一些篇幅形容,在我聽來像是,尋找自己的定位,屬於一個創作者/廚師自身的思維、邏輯、系統。實務上的事情是:接下來要繼續營運這個品牌嗎?還是要去別人的店工作?之前同行食旅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場地的成本也不高,所以不用考慮營收,那接下來呢?
在描述這些事情時他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彙:門檻。
我忍不住打斷:為什麼是門檻?我們會覺得是挫折、是障礙、是困難,為什麼會是「門檻」呢?
「就像每個階段的門檻,自己不在那裡沒感覺,走到那才看見,也蠻有機會跨過,也有可能是不適合。」
我似懂非懂的記錄下這些。
直到訪問結束的當天晚上,R訊息我一串,看來是我這個問題讓他咀嚼了一陣。
那段訊息的大意是,對他來說人生很像打電動,有無止盡的關卡跟敵人要突破,是很沮喪又很非自願的折磨地獄。但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事,雖然煩到想放棄,但也是自己走到那個階段才遇得到關卡吧。難免在沮喪之外還是會有點好的感受。
「剛在回家路上想著門檻的舉例,比方說,魚的第二面真的好難殺,一直殺不好,之類的。」
看著這行字,覺得這樣的煩惱其實蠻棒的,棒到有點好笑又想哭。
想到一邊訪問一邊切肉殺魚的R,我也順便吃了幾口,每次去拜訪總有好料食。
現在除了同行食旅,R也在昭和食堂打工。相較於過去能力不足、喜好不明的自己,昭和食堂是他本來就去過很多次、很喜歡的店,同時又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玩耍,打工跟做自己的實驗,兩者的平衡蠻不錯。昭和的老闆也十分願意跟R分享知識、討論料理。
最後:「狂風暴雨這個詞,或這首歌,你會想到什麼?」
本來以為太籠統又無聊的問題,竟然在R身上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他說崩潰後很多事情會不一樣,下大雨後,無論是因為雨水清洗了世界,或是因為出門顯得珍貴,都會有眼睛洗過的感覺。如果用來形容人,大概就是一種勇敢吧,面對可能無法全身而退的事情的勇敢。
他說:「天氣用詞對我來說一直都蠻正向的。」
忘了什麼原因,R曾傳訊息跟我說:「聽你這張作品我其實說不出所以然,最大的感覺是你很真實的在暴露自己的樣子,很勇敢也很難,辛苦你了」
我想對我來說,看到他用平實的心情面對料理,像是喜愛這個東西沒什麼好得意,真正的日常與投入,也有很多外人看起來很酷的煩惱,是讓我更珍惜、愛惜食物原因。也在品嚐他的料理過程中,感受到口中的魚活過的痕跡,眾生命努力生存而後消逝,我們因此受惠,進食得以延續生命,甚至因美味而感到幸福。
對我來說,理解有些人怎麼在困難的人生中找到一個錨點,在日日勉強的日子中,除了生死之外還有可以在意的事,好像得以多活一點,進而也帶給其他人美好。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因此與你們分享,R的故事。
🧑🍳 同行食旅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同行食旅
#私廚
#無菜單料理
#生魚片
#美食
#河神的丸子
#廚房中的性別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Re: [請益] 面試回答的方向-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請益] 最挫折的事這題小弟我苦惱很久了- 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挫折經驗描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挫折經驗描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夏恩英語五股校- 擔心到了面試階段卻因為英語應答「落漆」帶 ... 的評價
- 關於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面試常見的問題 的評價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夫妻之間的教養歧異,該如何溝通?】
這篇算是回應幾個讀者的詢問,我在這裡一併把我的想法說清楚,所以,#文章依然長篇大論,#而且沒有故事,請小心服用(笑)
在開始詳細說明之前,我想先點出幾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前提:
第一,夫妻之間對於教養的溝通,我認為有「主要照顧者提出的溝通」,「次要照顧者提出的溝通」,「男性提出的溝通」,和「女性提出的勾通」這四個面向需要考慮。
而寫這篇文章的我,算是「對育兒參與程度很高的次要照顧者」,加上「女性」。所以我的思考和舉例都會受到這些角度影響。如果你的角色跟我不完全相同,有些建議請務必從你自身的角度去做思考和調整。同時這也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只是寫出來當作大家的靈感來源,讓大家的摸索有個方向可循。
第二,除了伴侶(不限男女)的情緒極度不穩定,有暴力和虐童傾向等等,已經累積到你開始考慮帶著孩子逃離的情形之外,如果伴侶的某些做法你很不贊同,但是溝通一直沒有什麼效果,請告訴自己「#沒有關係」。
這並不是自欺欺人。我們當然希望孩子的爸爸和媽媽兩個人都懂得如何愛孩子,給孩子需要的安全感,但是事實上,能做到這個程度,必須兩個人在「差不多的時間」對於教養孩子有「差不多程度」的體悟,也同時雙雙「擺脫掉大部分過去的陰影」。這件事光是描述出來就知道有多困難。
而事實上,要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也不需要做到這樣的程度。只要生命裡曾經有「#一個人」給過足夠而穩定的安全感,足夠而穩定地看見他的價值,孩子就能好好茁壯了。所謂的「足夠」,我的翻譯是「#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可以了。只要超過一半的時間,你自己是一個穩定的家長,是一個願意跟孩子親近,願意傾聽孩子的家長,其他不順遂的挫折,例如說體罰,例如說情緒暴力,例如說壓抑或忽略,都可以因為「你一個人」的付出,讓那些傷害減到最小。
所以跟伴侶的溝通,我們盡力而為就好,如果沒有辦法達到共識,光是改變自己,對孩子來說就已經足夠。這是我綜合所學和自己的經歷得到的結論。
好,那我們來進入正題!
假設今天的狀況是「主要照顧者覺得次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有待改進」,這個狀況我覺得最要優先考慮的是「時間」。
什麼樣的時間?「#次要照顧者能夠跟孩子相處的時間」。
如果次要照顧者能跟孩子的相處時間越少,例如說「偽單親」或者是「工時超長」的情況,我建議主要照顧者就給對方越大的自由。這是因為教養孩子需要「經驗」和「自信」,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累積。
以我自己來說,我在平日跟假日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我自己「自信」上的極大差別。當時在上班日,我大約四點多到家,但是因為我早上五點就起來,所以通常會整個昏迷一小時多,醒來時間大約五點半到六點之間。那個時候蕃茄晚上八點就睡覺,等於我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跟他相處,所以如果蕃茄交給我,我幾乎是「有求必應」。
只要他看到我開心就好,喜歡我就好,我好玩就好。如果我拒絕蕃茄,搞得她大哭,結果在忙其他事情的傑克反而要來善後,根本添亂。或者如果傑克出去運動了,我直接從六點接手到蕃茄睡覺,那我通常不可能八點就把蕃茄送上床,大概都會拖到九點以後。原因一樣,我只求把該做的事情順利做好就好。
但是假日的時候我有整天的時間,我就不怕蕃茄跟我「不要不要」。反正時間很多我可以慢慢來,以完全配合傑克平時的原則走。
所以,如果次要照顧者跟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根本不夠,那我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抓大原則」就好。告訴對方一兩件你認為「絕對不能妥協」的主要規定,例如說「絕對不能看手機,可以看電視」,或者是「絕對不能吃糖果」。其他就任由他們自己培養默契了,主要照顧者可以得到需要的喘息最重要!如果要溝通教養,可以等孩子大一點,次要照顧者累積到足夠的親子關係經驗之後再來討論。
那假設今天「次要照顧者參與的時間足夠跟主要照顧者合力教養」,但是彼此有「互看不順眼」的地方怎麼辦?
我的重點會擺在「#看對方是否情緒超過臨界點」。
如果傑克的情緒快要超過臨界點,我會立刻出手干預。干預的時候我只會說「沒關係,我來」,然後直接換手。等事情過後,我會去關心傑克的情緒,問他剛剛還好嗎,給他一個機會整理剛剛的心情,或者整理剛剛發生的事情。如果他主動想要討論剛剛應該怎麼做才好,我會跟他討論,如果他沒有要討論,我不會多說任何事。
這是因為如果家長的情緒炸掉,其實不是因為孩子怎麼了,是因為家長受夠了。所以這其實不是一個「教養問題」,是知不知道自己的極限的問題。那麼就是彼此建立一個默契,看是要自己走開還是對方主動過來換手就好。
那剩下的狀況就是「#配偶偏好使用的教養方式我難以認同」。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因為我極力避免在蕃茄身上複製我的童年,所有我有非常強烈的動機,想要去看教養書,想要去嘗試各種不同的教養方法。如果我使用哪個書上的方法覺得有效,或者看到誰分享某個方法有效,就會想要立刻分享給傑克。同時,如果傑克跟蕃茄互動的方式,踩到某本教養書上說或是專家說的「地雷」,我就會警鈴大響,有強烈的衝動想要立刻阻止傑克,或者是在事後好好跟他「溝通」一番。
我相信會問我該怎麼溝通教養歧異的讀者,跟我有很類似的心境。不過,我一直提醒我自己的反而是:「傑克跟我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我們的個性和經歷也不同,我不可能『要求』他在教養上有跟我同等強烈的動機想改善,我也不可能『要求』他認同所有我覺得很好的教養方式。」
同時,一個對教養沒有興趣的人,是不會有動機想要了解怎麼樣的方式對孩子比較好的,有意願主動做調整的。對這樣的人來說,使用得順手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其他的都叫做「找麻煩」。
所以,我建議的做法其實有點繞路,但是我覺得是讓夫妻雙方都主動開始反思教養的好方法——#多聊聊彼此在什麼樣的教養環境下長大。
可以就坐下來純粹閒聊,或者是找一個主題,像是「你小時候覺得最不公平的一件事是什麼?」、「你小時候最討厭爸媽對你說哪句話?為什麼?」、「你小時候如果大發脾氣,有沒有誰做的某件事讓你覺得很有幫助?」等等。
用輕鬆的態度,帶著好奇去詢問對方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的故事。我認為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童年聊得越多,我們會越清楚自己想要避免什麼樣的教養。當「想要避免」的心情出現,雙方都會開始對調整自己的教養,或者了解不同的教養更有興趣。同時,我們對於對方童年的經歷知道得越詳細,就越會明白「為什麼他直覺上會選擇這樣的方式處理」(他們也會越理解我們),那麼我們看待彼此「不適切」的教養選擇的眼光,就會更柔軟,會給得出更多空間,讓「孩子自己」跟對方表達「我不喜歡你這樣的方式」。
對,我要說的就是這個。除非傑克主動找我討論,不然,我不會自己去告訴他「我覺得你這樣做不好」。#我認為有資格這樣評斷的人是孩子自己。
在蕃茄大概兩歲左右,傑克有一個我不太喜歡的習慣。在他想要阻止蕃茄做某件事的時候,會順手往蕃茄頭上一拍,然後說:「欸,別這樣。」那個舉動我光看就很不舒服,老實說也滿激怒我的,但是我沒有跟傑克提過。根據我對他的了解,他應該會說:「只是拍一下又不是打,我也沒有很兇,沒那麼誇張吧?」這時如果我堅持我的看法,應該就會形成一場各說各話的辯論了,所以我始終沒有出聲。
某一天,傑克又這樣順手拍下去的瞬間,蕃茄居然大哭尖叫:「不要打我的頭啦!!!」我跟傑克都大吃一驚。傑克拼命跟蕃茄道歉,那之後,就完全不再使用這樣的互動方法了。
那次的經驗之後,我就放手讓蕃茄自己跟傑克溝通。如果有我認為不適切的教養方式時,我給的佐證也都是基於「蕃茄的反應」,而不是「我的判斷」。
「我注意到,剛剛你講完XXXX之後,蕃茄就抓狂了,發生什麼事?是不是他不喜歡這種說話方式?」我通常會用這樣的方式開頭,然後讓話題慢慢進入討論。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如果傑克的處理方式明顯踩了我心中某種教養地雷,可是蕃茄顯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那我就不會去處理。傑克不需要是一個完美的爸爸,我也不需要是一個完美的媽媽,#我們讓蕃茄自己告訴我們,#他希望我們怎麼跟他相處。
以上。感謝閱讀。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
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
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師友們!請掌聲歡迎余德慧教授的演講。
今天的講題是:「面對生死的姿態」。
你抬頭一望,只見滿園的櫻花盛開,
好美啊!(你假裝自己說了這句日文。)
園內坐滿了聽演講的人。
你決定靜靜入座,不急著跟老師打招呼。
你要好好領受這場美麗相逢。
「面對生死的姿態」
面對生死的最佳狀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都能並存並且感受之,能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演講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每每談及生死,長輩們總要怨我「哪壺不開提哪壺」,顯見大家都不太願意去談論生死;這是可以理解的。死亡這件事落到言談上,總是怪異;誰也不願見到一天到晚把死亡掛在嘴邊的人,多不健康啊!但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問:為何禪師在修行時要參破生死?參破生死又是何意呢?
《貪生─怕死:臨終者往生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
長年在安寧病房工作,只消一閉上雙眼,我腦中就會浮現許多陪伴多時的亡者身影。由於工作環境使然,我常覺得不舒服,若是病了,便有醫師和練氣功的朋友極力勸我不要再進出安寧病房,就怕我的氣被吸光。這當然是朋友關心我的好意,但我本身倒不太在意;反正去或不去,最終都是死路一條,有何差別?所以我還是繼續在安寧病房服務。
因生病而觸及生死大事,我意識到:該是面對問題的時候了。坊間有很多書籍告訴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生死;但是,「面對」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勇敢」又是什麼意思呢?
無庸置疑,絕大多數人一想到行將就死,都會害怕不已。美國生死學專家,同時也是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庫柏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年輕時就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會貪生怕死,但後來也都會接受死亡。接受本身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接受是怎麼發生的?真有「接受」這件事嗎?
正因為死亡令人害怕,所以人們致力於尋求不害怕死亡的方法。然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我們若不害怕死亡,根本就過不了死亡這一關;換言之,要經過死亡這道關卡,就一定會害怕。海德格認為,死亡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所以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憂懼害怕。其實,害怕是好現象;若是不害怕,就不會轉動;只有害怕才能促進轉動。
住進安寧病房的人,大致心裡已有數,餘生將在病房中度過;有些家屬會在一旁竊竊私語:「現在直直地進來,一定會滿面愁容地橫著出去。」但依我們在醫院長期陪伴所見,橫著出去的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這之中的奧妙在於,臨終者走上臨終之路時,已經在轉了;還沒走上臨終之路的人,則還沒有轉。臨終的人轉了,就很自然地過去了,不會有擔憂;周遭的活人因為還沒有轉,所以擔憂不已。
活人和臨終者最大的不同是:活人還想繼續活下去,而臨終者已經走在臨終的路上,是親自以行動在轉。因此,若是活著的人對臨終者說,你的時候快到了,你就要走了,臨終者會憤怒;若是勸告臨終者「你要放下」,臨終者會感到被汙辱。因為,臨終者是以實際行動,用全副生命在轉動,而活著的人只是嘴巴上說說罷了,臨終者當然無法接受。
《轉動─空無:臨終者的腦細胞已經少到無法理解「我」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害怕死亡。死亡的空無感是人類的想像,它從未真實存在過。》
那麼,什麼是「轉動」?臨終者為何會轉動?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每位臨終者最後都有一個機會背對社會、不理會社會,彷彿轉著轉著,就背對了社會。這種現象,我們名之為「背立轉向」。每一個人病沉到某種程度,便會自然地放棄社會性勾連,也會開始不在乎世間的聲名、地位與角色。經常看到一些知交滿天下的病人,在進入病沉之後,就會在病房門口掛起「拒絕訪客」的牌子,一堆訪客的花籃與卡片凌亂地擺在門外;它們的主人早已進入內在轉動的境界,真正陪伴他的只有夢幻與破碎的回憶而已。
這種轉動,他人無從察覺,是疾病讓臨終者自然地去接受;也許臨終者只是昏睡或是虛弱地躺在床上呻吟,但是轉動的旅程已經開始。只要細心地陪伴,便能發覺臨終者的心思轉動得很快;今天才說:「我要堅持下去,奮鬥下去!」明天可能就說:「都到這個地步了,要放下走了。」他們的情緒轉變就在瞬間。
這主要是兩個機制使然。首先,是腦細胞的大量死亡,才講過的話可能沒多久就忘了;其次,在腦細胞死亡的過程中,患者已不太能理解社會意義,他自己也被掏空了。因此,其實不必太掛念臨終者生前念念不忘的心願,一切都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沒有一句話是長時間有效的。他們可能上一刻感到痛苦,下一刻又覺得舒服多了;這種轉動一直持續進行著,難以預料,也無法預料。
明白臨終者會有這種轉動,對周遭的活人而言,不啻是個福音;既然會忘,就會忘記生死,因為腦細胞已經少到不知生死為何物了。就像動物瀕臨死亡,也不太容易反省自身即將面臨死亡。人類在大腦最健全的時刻會考慮生死,但在進入死亡的過程時,就進入了無法理解「我」的過程;既不知我的存在,就意味著不害怕死亡。這也許是老天所設計的自動的熄燈號。有了這項安全機制,對死亡何懼之有?
然而,對活著的人而言,這個熄燈號畢竟是可怕的。重點是,我們並不瞭解臨終者的意識狀態,沒有必要假裝自己很懂,而要去教導臨終者如何面對生死。相反地,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生死?既然我們沒有這個轉動過程,並且要繼續活在「我」的世界中,就必須知道這個核心問題:我們面對生死的姿態是什麼?
海德格說,死亡是一種巨大的失去、巨大的空無,大到我們的心智無法面對;因此,想到死亡便會不由自主地害怕。我要反駁這項說法。事實上,只有僅少數的人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把死亡當成空無。因為,尚未經歷死亡,就無法體會何為空無;而當死神降臨,你已無法感覺,何知空無?
換言之,死亡的空無,根本是人類的想像;當你看到別人垂死,便設身處地想像自己也可能不再存在、不能再這樣和那樣。但是,畢竟一切都是想像;即使真的發生了,你也了無知覺,這種害怕的感覺自然無從發生,那個想像中的空無根本不會來到。更確切地說,那種空無根本不會被你感受到;你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想像中用來恐嚇自己的空無,它從未真實存在過,你根本從未有如此經驗。
只要確定面對死亡的憂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那麼,轉個身,聽首快樂的歌、讀點宗教的勵志文章,可能就快活起來了。想想天國之美、想想極樂世界,甚至是乘願再來,可能就不怕死了;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憂懼中恢復過來。
既然這個空無不存在,海德格的理論自然要被推翻。他說,因為死亡的空無巨大得可怕,所以讓人願意轉變,變成為一個真摯、願意聽從良心召喚的人,不再過著欺騙的生活。根據這個論點,人們寫出了許多文章。《讀者文摘》就曾刊載一篇,內容描述:美國一名牙醫被醫生判定只剩十年可活;於是,牙醫立即把診所關了,去實現多年的願望──當一名木匠。這類文章透過網路傳播出去,啟發了很多人;於是,有老師辭掉工作去環島旅行,汲汲營生的人不再為生活打拼而去實現夢想等等。當然,這類文章勉勵人要自我實現、忠於自己,也彷彿像童話般有著美好的結局。
但是,海德格這個理論在近年來的各種研究討論上,都不斷被挑戰和懷疑。結果是,上述這些因為害怕死期將近而變得真摯過活的人,其實並沒有處理掉他們對死亡的問題,死亡不會因為真摯生活而改變或停止。也許有人會說,心願已成,死而無憾;但是,問題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牙醫改行去當木匠,即使這是他最喜歡的工作和身分,過不了幾年,仍有厭倦的時候;接著,「我要做什麼?」的困惑便會襲捲而來。顯然地,這只是童話式的結局,不能再有續集;否則,王子和公主可能走上離婚一途。換言之,以這種「遮蔽法」要簡單地蓋過死亡這個複雜的問題,並不恰當。
《錯認─失算:我們不斷地「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讓我們往相反的路上走,然後因失算而痛苦;卻也因此,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瞭解到真正的事實。》
那麼,有其他解決死亡疑慮的方法嗎?
我們都還活著,就表示我們還擁有自我意識。雖然許多宗教譴責「我」的意識阻擋人生的解脫之道;但不可否認地,這個「我」的確存在。
人有可能縮小自我、或者消解自我,然後瀟灑地走嗎?這個嘗試是失敗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只縮小了一段時間後,沒幾天自我又恢復了。就像每天揹著二十斤米到山上送給窮困的居民,每回都感動地落下淚來;但連續幾次過後,就不會再流淚了。
我們總是企圖尋找一個解決死亡疑慮的根本辦法,但這個辦法始終不存在;當我們企圖處理它,就會造成荒謬的結果。換言之,解決疾病和死亡的這個「針對性」一旦發生,結果一定是荒謬的。這是很重大的轉折。
舉例而言,有人虔信某種解脫生死的宗教,每天虔誠地讀經、聽開示,反省教義並不斷修為,一心一意企圖解脫生死。這樣求道心切的努力是很了不起;只可惜,把努力正好放到錯誤的位置上了。這就好比一隻被放進透明乾淨玻璃瓶裡的蒼蠅,牠望見瓶外的極樂世界或天國近在眼前,便一心飛往目的地;卻不斷撞壁,怎麼也到不了。
在安寧病房,我們最害怕看到極聰明的人;聰明的人知道自己生命將盡,會不斷追問如何才能解脫生死,獲得身心大安樂。一般沒讀什麼書的阿公、阿嬤並不會問這個問題,他們糊里糊塗地就走了;但聰明的病人會保持著高度精明的意識,他們自我要求不昏不昧,希望能達到一念往生的境界。但是,這樣的信念在安寧病房就顯得難以理解和諷刺;原因在於,他們愈是集中心念想往生所欲之處,便會感到距離愈遠、愈無法到達,與經書所說的「含笑九泉」差別愈大。
這是因為,他們用全副意識僅僅抓取一種名為「修行」的東西,是「抓」來的;但是,真正的死亡過程是「放」。愈是集中強烈意識面對死亡,就愈是無法到達目標境界,完全適得其反;這種行為叫做「錯認」。
我們對我們的人生,不斷地進行「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虛假的想像,讓我們誤以為得以解脫或朝解脫之路邁進;事實上,是剛好往相反的道路上走。
明白被錯認所誤之後,我們就真能及時採煞車、懸崖勒馬嗎?還是做不到啊!如何能不錯認呢?當一塊石頭還未進行雕琢之前,誰都說它是一塊石頭;但當它被雕成藝術品或某人的石像後,你會說這是什麼作品或直接說出人像的名字,雖然本質上它還是塊石頭。
直接說出作品名稱或石像所代表的人名,這個行為就是錯認,我們要回頭認識它的本質。然而,這也只是理論上的說法,事實上本質是無法認識的。所謂本質,就是隱藏看不見的;從未有任何物質是以本質面貌為人所見。石頭不過是簡單的物質例子,尚有更為抽象的精神層次,如何捕捉本質呢?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要被我們的錯認所誤導。曾有一篇刊在《中國時報》的讀者投書,作者提到她公公生病了,緊急送醫後,公公就此病逝在醫院。作者不解地問:「現在的醫學不是很發達嗎?」她理所當然地認為生病要就醫,但壓根兒沒想到人會這麼死去。這就是被錯認所誤導的真實案例。作者失算了,但這個失算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失算讓我們痛苦,痛苦才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才可能瞭解真正的事實。
換言之,錯誤本身也是一個墊腳石,人就是靠錯誤這塊墊腳石轉身。失婚的女性一定很能理解:當初滿心歡喜地嫁給對方,全心全意甚至不顧一切地付出所有;等到婚姻失敗、結束一切後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時,才醒悟到女人也應保有財產和獨立的能力,才能站穩雙腳。這個慘痛的經驗,未必讓女人害怕婚姻,但她不會再重蹈覆轍,會保有自己的獨立能力;若有第二次婚姻,通常會更健康而真實。
這就是真真實實的學習,不是口頭上的理論,也不是價值、主義這些高渺的目標,一切按步就班。面對死亡,我們可以按步就班、務實地一步一步來,不必再談超生了死的闊論。
《反社會─修行: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
依上所述,很顯然地,刻意的修行因為針對性太高會犯下錯誤;一個人練氣功,就算練得再勤、再好,同樣都得面對死亡,只是遲早罷了。這樣的用功,與其說是修行,無寧稱之為運動。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呢?找到一位上師、在一個靜僻之處修習大圓滿法呢?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得以修行?
一般傳統中的修行,已有刻板的意識形態,即建立在既有的宗教價值觀上。如台灣的佛教徒,每日念佛、誦經,早晚課,行禮如儀;南傳佛教看到台灣這種修行現象都不覺莞爾;「佛經是用來念的嗎?」他們感到疑惑,不能理解為何要誦經拜懺、還要固定念多少遍等等。
南傳佛教徒把自己的身體當道場,用乞食托缽的方式來對治世間財富的貪執,並觀察身體脈輪的運行來修行;他們笑我們的道場是,哪家素菜有名就哪家香火鼎盛。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我寧願不去批評各種所謂的「修行」方式;因為,錯誤有錯誤的好處,正確有正確的壞處。
為何要念誦《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內容是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以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等。不就是佛教的文獻報導嗎?每天念誦它,與念新聞稿何異?但錯有錯的對處。念誦佛經,就完成了念誦這件事。就只是念,與理解其中深義無關;正因為念誦本身不具意義,所以我們能不思考;大腦不運動,就不會起心動念,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西藏白教祖師、家喻戶曉的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人跡罕至的大雪山獨自苦修成道。一日,他的妹妹到山上探望哥哥,見哥哥全身衣衫襤褸,就做了一個套子,想讓哥哥至少將下半身的私處覆蓋住;哥哥對妹妹說,依這個道理,那應該再做十個套子,將十根手指也套住才對。這段對話所揭示的意義是,修行的最大敵人其實是社會觀感。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如唐朝天台山高僧寒山和拾得,他們起初在寺院裡從事低下的伙夫工作;直到有人發現他們深藏不露時,他們立刻離開寺院遠去,就是不願沾染社會的價值觀。這不是矯情,而是修行。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份是在修行。
《無常─有常: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兩邊始終在往來變動。》
後來,海德格重新反省問題時也提到,人要真正地不在家,才能獲得治療的機會。中國人向來主張安身立命,讓一切在規律中、掌握中進行,即生活在「有常」之中,最後的目標是歸屬於社會圓滿;然而,「有常」的最後,仍要面對死亡這個「無常」。若是不在家,便會隨時在動盪不安的「無常」挑戰中受苦,受苦才能保持不斷的覺醒,才有治療的機會,才是修行。因此,修行就是面對無常,跟是否誦經或觀察脈輪、能量的運行毫無干係。
真正的修行,就是透過不安、偶然、痛苦、不能肯定和預料的事情來打擊和警惕自己;但這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力求避免的。沒人願意如此,卻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和決定;這才是人生的實相。有些天災人禍就是莫名其妙地發生了,不發生只能說是僥倖、是幸運;但幸運與否,其實並無界限。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禍相倚,才是事實。
十多年前台北市的一場火災,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有對夫妻開車行經新生南路,他們拉下車窗,愉快地吹著風、聊著天;不料,路旁的麵包店突然爆炸,一片烤麵包用的大鐵盤就這麼天外飛來,大小竟剛好通過車窗飛進車內,咻地橫切過先生的脖子!你可以說這類意外太罕見了;沒錯,發生機率確實微乎其微,但它就是發生了,這確是人間實相。換言之,「偶然」在人生中佔著重要的地位。
為何我們希望有常?厭惡無常?是誰使生命變得有常且快樂?其實就是人類這個腦袋。從這個觀點看來,人類還真不愧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的智力讓我們能夠凝聚許多事物,並使它顯得可長久永續、顯得有常。例如:感情和婚姻關係容易生變,於是人們用財產、子女、倫理道德、婚姻規則等,把夫妻兩人緊緊綁在一起,以穩定婚姻關係。又如一個組織或國家,會建立各項制度使其永續經營。很可惜地,我們並不能找到任何國家或企業能夠永續千秋萬世;即便中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其間仍經歷多少改朝換代、明爭暗鬥、淌流多少革命鮮血。
沒有千秋萬世的存在!但我們似乎不願放棄這個執著,因為人類喜歡透過意志,企圖維持穩定狀態,繼承者則會改變前人所努力的穩定狀態,以求自我彰顯;換言之,後繼者用自己的有常推翻前人的有常。我們每個人都苦苦地維持著短暫的有常狀態;但事實上,個人能維持的部分和時間都非常有限。就大方向來說,一切從未停止變動。因此,我們的生命狀態是大無常包著小有常,兩者並存。其實並不矛盾,兩者之間的變化正是要點所在。
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的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是有某種恆定性,但恆定性會遭破壞,且永遠無法明確地算出其維持時間。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會甘於處在無常動盪中,任它刮風下雨而不躲避。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而非站在無常或有常的一邊,因為這兩邊始終在變動。
若能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就能知道你的右手是你活著的生命,左手是你的死亡;兩手並存,你就在中間,是一個轉圜,並不歸屬任何一邊。亦即,在你的生命中,就含有巨大的死亡因素。支持你存在的因素中,很多是屬於不存在的;不存在透過各種方式,支持著你的存在。因此,我們所見到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是實相,都有部分被遮蔽,因為我們看不到非存在、非現實的東西。
生命的積極性就是要活著;在右邊待久了,自然會消極,就轉到了左邊。我們就在這兩邊轉圜。白天努力生活,是有為、是積極;夜晚休息睡眠,就是無為、是消極;然而在睡夢中,可能因為某個夢境的啟發,讓你又想有所作為,於是又積極有為了。人生本來就是在兩端轉圜,千萬別企圖一分為二,這是不可能的。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雖然明白了死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死亡是非存在的,沒有人經歷過並能告訴我們它是什麼。那麼,我們如何和非存在共處?
非存在不是一般所指稱的靈魂或鬼神。當我們談論神或鬼時,只是語言上的想像,我們從未見過他們,只不過有些人依稀有某些感應。這類可感受到卻見不到的,我們就稱之為「非存在」,如磁場就是典型的非存在。你到某些地方特別感到身心舒暢,但你看不見讓你身心舒暢的來源,甚至用儀器也探測不出來,但就是感應得到,這就是非存在。修行的第二個要素,就是和非存在共處。
原本我們只相信科學,相信眼見為憑;但現在願意和非存在共處,相信個人的存在是由於某些非存在的力量所支持著。儘管如此,我們不明所以,不能用大腦理解,只能直覺地感應,這就是宗教上常說的佛恩或神恩。基督教有一首歌叫「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其中有一段歌詞是:「我曾迷失,如今尋回;我曾盲目,今得看見。」(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他不說他到底看見了什麼,因為重點不在所看到的對象,而是「看見」這個動作。當你張大眼睛全神貫注地去看,反而看不到,因為那太刻意了。心理學界在進行精神分析時,曾以「依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來說明。
在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的父親是一國之君。在他呱呱墜地時,國王前去請問太陽神阿波羅關於孩子的未來;不料,得到的回答是:這孩子將來會弒父娶母。國王當然不能讓此事發生,便下令要大臣先挑斷王子的腳筋,然後交給牧羊人將之棄於荒野,讓野獸奪去王子的命。沒想到,好心的牧羊人見嬰兒可憐,就用藥草治癒了王子的腳傷後,再偷偷送給鄰國的國王當義子。從此,依底帕斯順利長大,並成為一位翩翩美少年。
有一天,伊底帕斯也跑到阿波羅神殿詢問自己的前途。阿波羅告訴他,他將來會殺了父親並且娶母親為妻。聽到這樣的神諭,依底帕斯惶恐極了;他認為,父親待他極好,母親也慈愛有加,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於是,他決定離開祖國到鄰國去。途中,伊底帕斯遇上一個老人家驅車迎面而來,粗魯地趕他讓路;他氣不過,上前揮了一記猛拳,竟打死了老者。他卻不知,這位老者就是伊底帕斯的生父。
當時忒拜城正遭逢詛咒,伊底帕斯順利解開詛咒之謎,當上國王,並依循慣例迎娶在位的王后為妻;這位王后就是他的親生母親。沒有人知道這件荒誕情事的真相。
只不過,有了新國王之後,國運並未就此昌隆,反而天降大火,不斷焚燒這個國家。對這莫名其妙的天災,伊底帕斯真是又氣憤又挫敗,便再去請示阿波羅神消除天災之道;神諭說,是因為有人做了罪惡的事,才導致天災不斷。伊底帕斯發誓要揪出這個罪犯,將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他一路追查下去,最後竟查出自己就是這個天災的罪魁禍首。他當場便以利劍刺進自己的雙眼。
這個故事被精神分析界重新討論,並且涉及生死問題。這個悲劇的開端肇始於神諭。神諭是什麼?神諭意味著「知道」,並且會應驗;所以,伊底帕斯的父王決定殺死親生兒子,以防止神諭應驗。這個看似依邏輯進行的合理行為,卻開起了後來的不幸遭遇。一切都源自於「知道」;知道後就採取行動避禍,就有了後來的悲慘結局。
伊底帕斯的情形也是一樣;他若不去問阿波羅神,就會留在義父母身邊,也就不會有後來弒父娶母的結局。偏偏他「知道」,所以選擇離開國家,防止神諭應驗。他們父子的合情合理行為,卻正好造成悲劇的發生,即便弒父娶母的錯誤是在全然不知情的狀況下發生。這就是錯認。
很多人相信紫微斗數、生辰八字、風水五行等命運之說而喜歡算命,在困惑之時希望藉算命指點迷津,企圖對生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或許應該反過來說,就是在這樣的企圖之下,才有命運之說產生。我以為,也許我們某種程度上能掌握命運,但其實並不需要掌控它,就讓命運以模糊的姿態呈現吧!愈是想把命運分析得清楚透徹,我們的人生愈是無救,只會製造出更多絆腳石,這也大凶、那也不宜。
至於求神拜佛到底有沒有效?我認為很難說。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在求神拜佛的當下放下身段,謙虛以對。能放下身段,就有益於修行;若是下意識地強求神佛的庇佑或加持,這是不存在且無效的。
基督徒真正的祈禱,是真心誠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而不是指揮上帝依你的願望而行;能真正如此祈禱的人,「必然得著」。我們沒有權利去掌控生命;我們卻總是膽大妄為地去認識,而且充滿了認識的障礙,以致認賊作父。
雖然如此,也不必如一般佛教所主張的去掃除妄見,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不斷以妄見去認識,然後不斷經歷失算、失望、絕望,如此一路經驗到底才有翻身之時。這也是修行,等於是越過了意志和意圖;當你意圖的對象無法被掌握,你才能翻轉,才有新的境界產生。
伊底帕斯所以會刺瞎自己的雙眼,是因為他明眼所見到的都是錯誤,這就是精神分析上所說的「blind seeing」。亦即,當你看到石雕像,你會說這是某種雕像;只有當你瞎了眼睛,用手去觸摸時,你才會說出它的本質──石頭。這表現了兩種存在方式,一是用大腦、認知去得知,另一是用生命直接去感受而得知;修行就是指後者。修行是用你的全部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狀態,讓左右手間的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是只站在某一邊而已。
修行蘊藏著非存在和非現實,是透過感應而非認知;換言之,若你遵照著經書所言去行,那是依著認知,就像伊底帕斯依著神諭去進行一樣,這不是修行。修行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種順境或逆境發生、讓你歡喜或讓你憂愁,能讓你感應到存在與非存在同時具在的狀態。這有點類似於藝術,我們能感應到藝術品本身呈現之外的領悟。
當你看見孤兒寡母陷於困苦中,會產生惻隱之心,這也是一種修行;你會發現,你就在「存在」和「非存在」這兩個異質空間中,而且它們來來去去。非現實的異質空間,其實類似老莊思想的被動和無為。例如,你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且可以預見自己的死期;在這種狀況下,你反而能意識到另一種存在;而這種存在,會緊緊地附在我們的身體裡,比從前更清楚地顯露出來。
比方說,一個人罹患癌症後,首次反省到從前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母親。他回想起母親對他的種種慈愛和付出,並聯想到:他一旦離去,母親將何去何從?事實上,這些事都尚未發生,只是患者的想像而已;但是,就在這個當下,修行已經開始了,患者可能因此忘記自己的事業、忘記自己的病痛。
因此,修行不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死解脫;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已非常細微地發生,是一種生命行事的轉變。而生命行事的轉變,是一種「反面」,是社會的反面;有時也是一種放棄,放棄過去追求的價值。
《自然─解脫: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保持它的不確定性,對它的日期和想像表示糊塗,而不要對其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
面對生死的姿態就是要修行。我們必須瞭解到,生和死是同時存在的,生是充實,死是充實的支持點。我們的所有,都是從死亡中充實或虛構出來的;因此,我們的所有可能是虛的,但「虛」有其存在價值。靠著虛的失算和失望,我們才能了悟其背後有些真正的存在;雖然看不見,但感應得到。
面對生死的最佳姿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並存,感受它並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你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至於前世今生、輪迴等問題,我做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會想透過前世來瞭解今生,無非想知道我們到底是誰;當我們只談這個看得見的我時,總覺得單薄,就想把那個非存在的、看不見的我加進來設想,於是就加進了一些過多、甚至是捏造的東西,來豐富和滿足我們的想像心理。
雖然我催生了《前世今生》這本書,也為之寫序,但我從不說我贊同它。我認為, 這是一種文化生產;既是生產,能生產藝術,為何不能生產三世因果呢?但是,若真要問明是真是假,那就問呆了!
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某人能夠精準地預測死亡,一定要有高深的修行才具備此能力。我卻認為,人生最不該做的事,就是預測死亡。死亡是一種無常,是不能預測的;若能預測死亡就是修行,那我只能說,大部分的醫生都能預測死亡,他們是否便有高深的修為?
醫生預測死亡,目的是要提醒家屬預作準備;但是,我寧可勸人不要做這種預測。因為,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要保持它的不確定性。若是貪戀世間的美好,非常不想死,就會覺得死亡比預期來得早,因而產生痛苦;反之,若是不想活了,死亡反而比想像中來得遲,就會因此不耐煩。我們應該對死亡的日期糊塗,對死亡的想像表現糊塗;應該糊里糊塗地去死,而不要對它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些年很流行談「生死學」,這是一門探索「生」與「死」的學問。其實,上不上「生死學」課程,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尤其,若有機會陪伴年輕的臨終者──如癌末病人,你將意外地發現,這樣年經的生命在面對死亡的無常時,竟是那般地堅定。
不要相信教育,生死學應該是反教育的;因為,教育是一種約束,但生死學是一種解脫,應該讓一切自然地發生,而非在課堂上講述。
(本文為演講整理)
書名:真巧!我們都是人
作者: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 策劃
出版社: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9年7月初版1刷
2010年6月初版4刷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請益] 最挫折的事這題小弟我苦惱很久了- 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34 F →a9564208: 挫折內容描述最好一句話就結束,重點在怎麼面對跟解決 ... 46 F 推physicsdk: 如果你真的沒經歷過他問的,用掰的也看得出來 12/28 13:32. ... <看更多>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挫折經驗描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英文不好工作- 自助 ...【詢問】挫折舉例- 紐西蘭自助旅行最佳解答-20210413談一談你的一次失敗經歷·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挫折經驗. ... <看更多>
請舉例描述過去曾經歷過困難的事 在 Re: [請益] 面試回答的方向-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odolv (多多綠)》之銘言:
: 小弟正要踏入職場準備面試科技業
: 在看一些之前學長姐 面試留下來的題目
: 發現有些都蠻像你人生的回顧
: 像是 你覺得做過最有成就的事 或是最好的獎勵的事
: 讓我有點疑問
: 這樣的問題 是要據實應答
: 還是要矯情一點....?
: 像是 最有成就的事
: 我想要分享去山上服務帶小朋友所帶來的喜悅
: 但最覺得主管們是不是會比較喜歡聽到你在課業上的成就
: 例如 在做什麼project上獲得了什麼之類的..?
: 讓我有點困惑 希望有面試經驗或已經工作的大大們 為我解惑一下
: 感恩~(手機發文 多包涵)
常見的問題包含:
你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你人生中最得意的事情?
說真的喔,這東西沒什麼攻略,不過有幾點建議:
1.不要以為你瞎掰或灌水別人看不出來,只是不會當場跟你說。
專業方面,大家都從業界工作多年,會看不出一個人能力到哪?
人格特質方面,你回答的口吻,用詞或是給人的感覺,也看得出真假。
例如有些人,參加個學校社團或志工三個月,就說自己在社團多活耀,
其實有參與過的都知道怎麼判斷。只是要不要刁難你或重視這問題而已。
有些人,只是偶而看電影,愛說自己喜歡藝文活動,你以為看不出來?
個人是建議,展現真實的自己,讓真實的自己過濾掉不適合的環境。
一個注重專業以外服務的公司,自然會看重這些經歷。
例如: ITRI、CHTTL、Trend 都很愛這種人。
你亂瞎掰社會服務經驗,他們也看得出來,只是不想說而已。
2.展現出來的"解決事情"態度與方法,比故事結局的好壞重要。
"人生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為例子。
基本上,你的履歷就已經決定了結局,怎麼瞎掰都沒用。
台大書卷獎4年的人:
我的人生最大挫折是,當年考大學,沒考到台北的醫學院,
所以只能念台大電機,...(略)
私立爛大學的人:
我的人生最大挫折是,當年考大學,沒考到台北的醫學院,
所以只能念X大電機,...(略)
你覺得以上兩個人,哪個在瞎掰?
基本上履歷的成就,就已經反應了你挫折或成就的結局,為什麼要問?
還要說那麼容易看穿手腳的話術?
其他瞎掰法都一樣啦,履歷好的怎麼瞎掰都正常,
你履歷與經歷差,怎麼瞎掰都覺得好笑。
這類問題是給你瞎掰用的嗎?
這類問題關鍵是看你,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如何"解決問題"阿,舉例:
同樣是3個資質一般,履歷上專業程度差不多的人:
A:我的人生最大挫折是,當年做專題時,組員不積極,
導致爭執吵架,專題進度停擺2個月。
之後我發揮我的強大專業能力,自己一個人把所有事情做完了。
B:我的人生最大挫折是,當年做專題時,組員不積極,
導致爭執吵架,專題進度停擺2個月。
之後我就常常跑圖書館,與問其他同學,
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專題功能,想辦法去找有哪先現成的Open source可用。
我當時很少睡覺,都在熬夜做專題,我有不做完不睡覺的精神。
C:我的人生最大挫折是,當年做專題時,組員不積極,
導致爭執吵架,專題進度停擺2個月。
之後我覺得這樣不行,想要溝通清楚,
不斷的Line他他都不回,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之後我透過他的好朋友,持續多方溝通了三個月,
才慢慢地找到專題進行的平衡方法,我學到了,
團體最重要的是溝專題的功能範圍與時間的平衡,通而不是只給工作與壓力。
三個人展現了不同"解決事情"的方法,你如果開公司,你要找哪種人?
實際上是,依該團隊的風格而定,並非你能決定的。
你當然可以偽造這些故事,
只是你偽造可能換到不適合你的環境,差別在此。
所以,為什麼要說謊或偽造,造成自己的不愉快?
3.錄不錄取,不要糾結於這些問題。
不要沒錄取就歸咎於,這些問題,回答得不好。對,你是真的回答得不好。
但是即使你回答得超好,例如展現出了超強的全方位"解決問題"的能力。
溝通、團隊合作、專業、敬業努力,全在一個問題展現了。
但是人家就不喜歡這種人,放在這種地方,也是沒用。
面試是找: 專業合格 + "個性" 適合該職缺的人。
不是在找: 專業合格 + "能力" 超強的人。
-------------
講那麼多廢話,我只是要說:
回答過程中,答案不是重點,瞎掰大家也看得出來,
頭腦要一直提醒自己:怎麼"解決問題",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說清楚。
而不是一直在想如何瞎掰最終成果好棒棒。
當面試進入,非專業問題時,一定要練習提醒自己:專注解決問題過程
甚至在面試的筆記,一開始就寫上: 問非專業問題,展現 "主動解決問題"態度
讓自己不要忘記做這些。這才是對你面試大加分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95.12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71663259.A.1A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