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突然跳出來這邊兩年前的文章,想起了每年熱血澎湃的授課。
今年秋天我沒有去淡江講課,實在是太忙了,分身乏術。家裡有兩個小孩要顧,自己的健康也出了一點問題,需要調養。(淡江實在太遠了,我來回要四個小時⋯)
但是我的教學的熱愛還是沒有改變。
這篇長長的文章,是因為一個學生休學,我一時有感所以寫下來的。
「找到生命中讓人心跳加速」的事情很重要。
學生說他找到了,所以要休學。
他覺得大學沒有意義。
可是我還有一些別的想法⋯⋯
————————————
一棵樹的成長,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
這學期淡江「説故事與創意」最後一堂課之前,我收到一封讓我非常難過的信,一位課堂上表現不錯的學生學生告訴我,他已經休學了,但是他因為喜歡我的課,依然堅持每一周都來淡江上課,並且完成期末報告,雖然已經沒有學分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悲傷,這個孩子找不到在大學唸書有什麼意義,他認為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科目,將來畢業的工作也不見得跟所學相關,不如早點出社會去磨練。
雖然他說我是「上大學以來唯一心跳加速的課」,但是看到信的當下我只想大哭一場!
為什麼大學教育留不住學生?
為什麼我很努力,他很喜歡這門課,他還是要走?
他的信很長,有條有理列出他思辯的過程,也和我分享他正在做的心跳加速的事。
我無力挽留他,又一時間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淡江的最後一堂課,我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要跟台灣的學生、還有大陸的學生說。
我一直鼓勵學生要找到「讓自己心跳加速的事」,這位學生休學的手續已辨好,既然是深思熟慮的決定,我深深祝福,至少他已經知道他要什麼,敢放手去追,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大學時候,是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我大學時候就一片迷惘)。
難道迷惘的學生就只能「在大學渾渾噩噩過日子」嗎?
最後一堂課我跟大家討論的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提供我的想法。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叫做叫理則學,訓練邏輯思考,這門課在我們系上是微不足道的一門課,不知道為什麼我卻特別被吸引,那些富有哲思的推論過程常讓我驚嘆,往往徹夜深思。我想當年我的同學們,記得這門課的人應該不多,說實在,理則學也很難迅速轉換成立即可見的什麼咚咚,可是,多年後,我進報社,一邊工作、一邊念研究所,在漫長的問題意識摸索後,最後竟然在三個月內爆發寫完十萬字的碩士論文,口試的老師讚嘆我的論文難得的通順流暢,我猜,那是因為我對於文章前後脈絡的邏輯敏銳度特別強,大到一個章節,小到一個語句。
後來,開始寫劇本,邏輯思維再度讓我可以自由遊走在因應各方單位需求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任何時候問與我討論任何一個版本的任何一場戲,我都能馬上應對,不會錯亂。這種邏輯思維的能力,在修課的當下,我實在也不知道對我的未來起什麼用處。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大學的課程有沒有意義(立即功效),而是自己有沒有用心學習,從中得到一些「思想的啟發」,這個啟發不是馬上就看得見的「技術性的成果」,不是會寫一個很厲害的程式,馬上拍出了不起的影片。
但是,它就這樣一點一點讓人變得不一樣。
只要有用心成長,很多在當時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最後卻可以內化在我們心裡紮根,在某一天忽然間變得「很有意義」。
我想起紀錄片「單車天使」的導演周抱樸,他大學時代念的是航太科技,後來他放棄當太空人,決定拍片當導演,本來以為大學所學毫無意義,可是他現在著手創作科幻電影劇本,老天啊!他寫的太空人一定寫得格外像回事呀!
又想起金鐘編劇徐譽庭,求學時代學的是室內設計,看起來跟編劇也不搭嘎,但當她開始寫劇本後,發現她的空間感特強,組織架構能力也超厲害,原來看似感性的故事創作,其實更需要理性的架構,而這些理性訓練,竟然是源自那久遠之前的學習。
所以啊!
一棵樹的成長,你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給它的滋潤,但是,當它開放心胸、雙手向上,認真吸收每一滴天上落下的雨水,他就不知不覺在長大。有一天他自己也嚇一跳:「哇!我長得頭好壯壯好迷人喲~」(但是傑克的魔荳不算嘿,那種一夜高聳入天的,是魔法啦!)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始終覺得,大學是最後一個可以讓你迷惘到爆炸、不斷犯錯卻可被包容、盡情撒野玩樂的階段,出了社會,當你的身分不是「學生」,你還這樣放肆的茫盲忙,講出來螞蟻都要嘲笑了。
最後,又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學也不光是學學業啊!我在大學擁有了許多感情特殊的死黨、閨密,還有其實念書時候沒那麼熟,可是畢業以後卻很罩我、挺我的好同窗(有一年我失意到上海去,一位我和他大學四年講話不超過十句的老同學,竟然毫不猶豫收留我睡他家…..)。這種與人連結的能力、互動相處的智慧、不帶利益關係的友情,不也是大學的意義之一嗎?
說完了,我祝福那位勇敢去尋夢的同學,但也鼓勵「還不知道要幹嘛但是奮力在學習」的同學,只要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每一滴水都有認真吸收,遲早會長成一棵風貌獨具、風情萬種的大樹,當你搖曳生姿的時候,你會感謝每一滴滋潤過你的雨水。
我感謝我淋過的每一滴雨,讓我有能力回校園教書。
淡江兼課第十一年,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一如最初。
下面是學生的信的結尾:
————————————————
為什麼我還會每個禮拜空出星期五的2點到4點 從台北市回到淡水上課
因為在學校我修的課裡,唯一能讓我心跳加速的課就是老師你這堂了😁
希望老師可以把你更多的精神傳給未來的每一個同學們
讓大家開始思考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心跳加速,我們還青春,我們一刻都不能閒。
很高興因緣際會的遇見老師,我相信能在這裡遇見妳大概是我修了好幾輩子的福氣了吧。
再次感謝老師
祝福中薇老師永遠貌美
論文口試 應對 在 劉中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棵樹的成長,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
這學期淡江「説故事與創意」最後一堂課之前,我收到一封讓我非常難過的信,一位課堂上表現不錯的學生學生告訴我,他已經休學了,但是他因為喜歡我的課,依然堅持每一周都來淡江上課,並且完成期末報告,雖然已經沒有學分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悲傷,這個孩子找不到在大學唸書有什麼意義,他認為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科目,將來畢業的工作也不見得跟所學相關,不如早點出社會去磨練。
雖然他說我是「上大學以來唯一心跳加速的課」,但是看到信的當下我只想大哭一場!
為什麼大學教育留不住學生?
為什麼我很努力,他很喜歡這門課,他還是要走?
他的信很長,有條有理列出他思辯的過程,也和我分享他正在做的心跳加速的事。
我無力挽留他,又一時間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淡江的最後一堂課,我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要跟台灣的學生、還有大陸的學生說。
我一直鼓勵學生要找到「讓自己心跳加速的事」,這位學生休學的手續已辨好,既然是深思熟慮的決定,我深深祝福,至少他已經知道他要什麼,敢放手去追,這一點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大學時候,是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我大學時候就一片迷惘)。
難道迷惘的學生就只能「在大學渾渾噩噩過日子」嗎?
最後一堂課我跟大家討論的這個問題,在課堂上提供我的想法。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叫做叫理則學,訓練邏輯思考,這門課在我們系上是微不足道的一門課,不知道為什麼我卻特別被吸引,那些富有哲思的推論過程常讓我驚嘆,往往徹夜深思。我想當年我的同學們,記得這門課的人應該不多,說實在,理則學也很難迅速轉換成立即可見的什麼咚咚,可是,多年後,我進報社,一邊工作、一邊念研究所,在漫長的問題意識摸索後,最後竟然在三個月內爆發寫完十萬字的碩士論文,口試的老師讚嘆我的論文難得的通順流暢,我猜,那是因為我對於文章前後脈絡的邏輯敏銳度特別強,大到一個章節,小到一個語句。
後來,開始寫劇本,邏輯思維再度讓我可以自由遊走在因應各方單位需求的各種版本的故事裡,任何時候問與我討論任何一個版本的任何一場戲,我都能馬上應對,不會錯亂。這種邏輯思維的能力,在修課的當下,我實在也不知道對我的未來起什麼用處。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大學的課程有沒有意義(立即功效),而是自己有沒有用心學習,從中得到一些「思想的啟發」,這個啟發不是馬上就看得見的「技術性的成果」,不是會寫一個很厲害的程式,馬上拍出了不起的影片。
但是,它就這樣一點一點讓人變得不一樣。
只要有用心成長,很多在當時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東西,最後卻可以內化在我們心裡紮根,在某一天忽然間變得「很有意義」。
我想起紀錄片「單車天使」的導演周抱樸,他大學時代念的是航太科技,後來他放棄當太空人,決定拍片當導演,本來以為大學所學毫無意義,可是他現在著手創作科幻電影劇本,老天啊!他寫的太空人一定寫得格外像回事呀!
又想起金鐘編劇徐譽庭,求學時代學的是室內設計,看起來跟編劇也不搭嘎,但當她開始寫劇本後,發現她的空間感特強,組織架構能力也超厲害,原來看似感性的故事創作,其實更需要理性的架構,而這些理性訓練,竟然是源自那久遠之前的學習。
所以啊!
一棵樹的成長,你說不出是因為哪一滴水給它的滋潤,但是,當它開放心胸、雙手向上,認真吸收每一滴天上落下的雨水,他就不知不覺在長大。有一天他自己也嚇一跳:「哇!我長得頭好壯壯好迷人喲~」(但是傑克的魔荳不算嘿,那種一夜高聳入天的,是魔法啦!)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始終覺得,大學是最後一個可以讓你迷惘到爆炸、不斷犯錯卻可被包容、盡情撒野玩樂的階段,出了社會,當你的身分不是「學生」,你還這樣放肆的茫盲忙,講出來螞蟻都要嘲笑了。
最後,又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學也不光是學學業啊!我在大學擁有了許多感情特殊的死黨、閨密,還有其實念書時候沒那麼熟,可是畢業以後卻很罩我、挺我的好同窗(有一年我失意到上海去,一位我和他大學四年講話不超過十句的老同學,竟然毫不猶豫收留我睡他家…..)。這種與人連結的能力、互動相處的智慧、不帶利益關係的友情,不也是大學的意義之一嗎?
說完了,我祝福那位勇敢去尋夢的同學,但也鼓勵「還不知道要幹嘛但是奮力在學習」的同學,只要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每一滴水都有認真吸收,遲早會長成一棵風貌獨具、風情萬種的大樹,當你搖曳生姿的時候,你會感謝每一滴滋潤過你的雨水。
我感謝我淋過的每一滴雨,讓我有能力回校園教書。
淡江兼課第十一年,我仍舊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一如最初。
下面是學生的信的結尾:
————————————————
為什麼我還會每個禮拜空出星期五的2點到4點 從台北市回到淡水上課
因為在學校我修的課裡,唯一能讓我心跳加速的課就是老師你這堂了😁
希望老師可以把你更多的精神傳給未來的每一個同學們
讓大家開始思考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心跳加速,我們還青春,我們一刻都不能閒。
很高興因緣際會的遇見老師,我相信能在這裡遇見妳大概是我修了好幾輩子的福氣了吧。
再次感謝老師
祝福中薇老師永遠貌美
論文口試 應對 在 論文口試簡報準備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論文口試 簡報準備·一、做好準備。·二、認真聆聽,並記下來。·三、與口試委員進行目光交會,以示尊重。·四、重覆口試委員的問題,準確回答口試委員問題。·五、如果不 . ... <看更多>
論文口試 應對 在 [分享] 準備畢業論文口試技巧(下) -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http://ppt.cc/wRuF 部落格好讀版 我們在「準備畢業論文口試技巧(上)」與讀者們分享部分口試技巧,這節我們將繼續此話題,分享更多畢業論文口試技巧給您! 問答應對 ... ... <看更多>
論文口試 應對 在 閒聊碩班論文線上口試生活資訊討論版- 論文口試ptt - 7zg 的推薦與評價
問答應對進退口試委員提問恐怕是許多人最擔心的部分,但問答的應對其實是能夠事先充分準備的。首先幾個基本的原則,在每次的彩排中盡量多練習:關於碩士論文口試pt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