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公路上的希臘神話 |
天未亮,我們就出發南下。在無人的高速公路上,外子看我們母女倆有說有笑,便說:「妳們倆要是能一路這樣都不吵架,到里昂我就給妳們一人一包糖果當獎勵。」這話當然不是說給我聽的,是說給青春期的女兒聽的。
女兒聽到後開心叫好,她最愛吃糖果了,外子此時賊笑著說:「讓我來想個主題來引起妳們的不和。」ㄟ,你這樣很過分喔,很像希臘神話裡的那個誰?地方媽媽一時想不起來名字。
「赫拉?」女兒說,赫拉是天神宙斯的妻子,是女神中最有權力的天后。但是赫拉因為宙斯在外面各種誇張到接近下流的拈花惹草而有悍婦與妒婦的形象,是希臘眾神中的嫉妒女神。也因為她大老婆捍衛家庭擊退小三、小四五六七八,而成了家庭的守護神。
但媽媽說的不是赫拉,會引起人們不和的是女神艾莉絲(Éris)。她因為沒有受邀,在婚宴上故意留下一個金蘋果,上面寫著「給最美的女神」而引起赫拉、雅典娜和愛神阿芙蘿蒂特(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三位女神的爭執。在這個爭執中,最後愛神阿芙蘿蒂特贏得了最美的女神之位,卻也為後來的特洛伊戰爭埋下伏筆。
這幾年來隨著網路的發達,法國高中的哲學會考在台灣聲名大噪,很多人覺得考題難的像大學生的考試。但我覺得這是西方人的文化、哲學與思考方式,就像我們高中如果要考哲學,可能會考孔孟或黃老一樣,是我們背到滾瓜爛熟的論語。
所以希臘、羅馬神話是很多法國小孩的必讀,我女兒在法國上小一之後就沉迷於各種神話。小孩子剛開始讀到的是故事,是神祇間的愛恨情仇。但西方神話的起源是人性,等到孩子大一點,就能從神話中找到現實生活中相對應的神祇,從而對人性進行反思。就像我家爸爸今天演的是「不和女神」艾莉絲,不是「嫉妒女神」赫拉,雖然嫉妒也會讓我們瘋狂或爭執,但是和丟下金蘋果而引起糾紛的那位又不太一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顏回和子路,是兩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孔子門生,顏回在《論語》中多次被讚美,堪稱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也是十哲中德行之首! 《論語‧雍也》篇有記載孔子稱讚顏回。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有「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而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子貢提到:「回也聞...
論語 考題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也可以跟我ㄧ樣,這樣「培養」語言天份】
後天要接受好學校 (Hahow) 的專訪。他們很好奇我如何在學好英文的同時,還在 18 歲時通過日文檢定最高級 (N1),並有能力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日文翻英文」的口譯。
在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時,曾參與過開發有關「語言天賦」的評量研究。在測量語言天賦當中,其實有一大塊的考題,都跟「語言歸納能力」、「語言分析能力」相關。
這跟我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是完全吻合的。
在台灣,我們能夠用英文的機會並不多,但我們的 input 環境其實不會太差。只要有心,我們打開電腦可以用 Netflix 追劇、上 TED 就有一堆演講可以聽、書局裡有一本一本的原文書、下載個 KKBox / Spotify 就有英文歌可以聽、早上刷牙、睡前還可以聽聽英文的 Podcast。
但如果過了 5-7 歲左右 (切點有爭議),光「接觸」這些 input,英文是不會自動進步的。成人學習者要學好英文很大的關鍵,要能夠在聽到英文、讀英文時,能藉由分析「歸納」出些什麼、「記錄」些什麼,以利未來使用。
例如,如果常常聽英文的人,應該會注意到母語人士常常用 It takes…. 當開頭。這不是片語,這叫「慣用句頭」。
✔︎ 希拉蕊曾經引用過諺語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 一個巴掌拍不響,叫做 It takes two to tango.
✔︎ 恆毅力一書作者 Angela Duckworth 在提及刻意練習理論時曾說,It takes 10,000 hours of deliberate practice to achieve excellence. (卓越是由 10,000 小時的刻意練習累積而來的。)
✔︎ 說實話需要勇氣叫做 It takes courage to tell the truth.
✔︎ 你很想立刻把口說學好,我說 It takes time. (需要點時間)
爾後你也可能會用出 It takes 2 hours to get there.
觀察、歸納的能力越高,某種程度上就可以說「語言天份」就越高 (本文不討論語音層面的)。
以此可得知:語言天份其實是可以培養、訓練的。我覺得學習語言時,有一大部分是在學習這樣的能力。這不是教室當中,跟著英文老師 take, took, taken 和背零散的單字、片語,可以累積起來的。
這次跟好學校 (Hahow) 合作的線上課程「王梓沅的 3D 英文筆記術:打造最強說寫英語資料庫」其實就是想訓練大家這樣的能力,翻轉從以前到現在你的英語學習方式。
現在填課程問卷,可以搶先拿到 8 折優惠卷喔!
https://bit.ly/34Ow5Cc
另外最近創了 IG (alexwangenglish),會在上面跟大家分享了我看的美劇、聽的 podcasts、口語英文、看的原文書,以及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希望大家喜歡!
論語 考題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老ㄕ小的時候,ㄕ母就要求我多學習「國學」。
什麼是國學呢?大概就是論語、老子還有唐詩三百首,簡單來說,就是一堆文言文就對了。ㄕ母會叫我每天背一則裡面的內容,如果背不了,除了不能看電視,有時還要被扁也說不定。那是我童年第二痛苦的回憶(第一是學英文),因為我一個7、8歲小孩根本不懂那些文言文在恭蝦米呀!
唐詩也就罷了,它算是比較好懂,而且ㄕ母有時也會解釋給我聽,如果要背,因為有押韻,倒也算容易(不過後來ㄕ母要我被長恨歌時,我是拔腿就跑,寧願挨揍也不要死嗑白居易那段長篇大論)。
老子就更簡單,因為他那高深莫測的內容,瞬間把我母子二人擊倒,除了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我對那本書沒能有更大的印象(但也就是它太難,我反而不用去背它,所以老子雖然我覺得陌生至極,但也沒有太多反感)。
論語則是這三本書中我最痛恨的一本,因為我根本搞不懂它在講啥東東粒,然後裡面不斷出現「子曰」「子曰」的字眼,當ㄕ母告訴我這個子曰是指有個叫孔子的人在講話,我就恨不得能把這個囉嗦的傢伙爆打一頓(如果大家很難想像,不妨把當時我和孔子的關係,想像齊天大聖東遊記中,孫悟空和囉嗦的唐僧會有的互動吧)。然後當我抗議背論語很無聊,我還會被怒斥:「你懂什麼!以後考試會考!現在背對你有好處!」接著我只能繼續累積我的仇恨值去背那該死的論語。
ㄕ母是對的。
國中以後,論語越多出現在國文的考題上,雖然我還是不了解論語在講啥,但小時候背的內容倒是記下一部分(怎麼記的?我只能說,當人被狠K一頓,有時候身體自然會記憶一些外在刺激),它幫助我在國文當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所以我不是寫文章抱怨ㄕ母喔,相反的,我蠻感謝當初她還要花心神去對付我這毛頭小子背書,還是那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當了老師,同樣的場景出現在我學生當中。
眾多學生死嗑著論語,硬背下注釋,好能通過文言文的考試。然後在這當中,他們對孔老夫子累積滿滿的幹意。你問我為何知道?我只能說,我是從好幾本課本,孔子的畫面上出現好幾個被原子筆狠扎的痕跡(有些還被戳爆了)去作出推測的。
(敢問孔子你有沒有覺得刺刺的?)
身為一個過來人,我會說:「學生這樣做很正常。」
試問今天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必須要硬記一堆根本不知所以然的內容,誰會開心?
雖然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開心的事(學習其實就是脫離舒適區好接受新事物的挑戰,所以快樂學習其實不存在,我認為確切的說法應該是有些人能夠適應學習時的不快及衝擊,然後了解所學習事物的價值而感到值得),但囫圇吞棗式的硬背,讓學習者不了解學習內容的脈絡及意義,最終在考試結束後迅速忘記所學,甚至對學習內容感到厭惡以至於之後都不再進行接觸,那就違反學習的本質顯得本末倒置了。
我個人是讀歷史的,一直到我因為大學報告或是相關課程而接觸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還有較為清楚他個人的際遇,瞬間,我對以前背過的論語內容豁然開朗,而且頗感到親近。
比方說:入太廟,每事問。
當我知道孔子小時候其實家庭狀況困難(父親早死,母親又因為是妾室而地位不高,搞得孔子即便有著貴族的血脈,小時後卻必須做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好不容易有一天他能從事夢想中的行業(祭典中的司儀),對於一個有心想實踐夢想的人他會幹嘛?他會去探索及吸收經驗嘛。所以孔子進入祭典場所才會什麼事都要問一下,可見孔子是個踏實的追夢人呀!
所以論語其實可以很貼近我們現代人,裡面有些內容到了現在也還是合用。
問題是......要了解論語的時代背景實在很花時間及功夫呀!
於是老ㄕ今天的主軸終於要登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一陣子三采文化出了一本新書《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我很榮幸有試閱的機會。
本書從孔子的時代背景、孔子的言行舉止、孔子研究的史料,甚至從後世對孔子的評價多方面的探討孔子其人其事其言的價值。
除了多面向的角度能詳盡的了解孔子,這本書我認為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寫的筆法算是相當輕鬆(時不時會開一些玩笑調侃),某些章節是非常容易閱讀的。
(不過有些章節還是有它的專業所以顯得稍硬,但不至於艱澀,對於有心想接觸較深內容的讀者,可以是個嘗試)。
然後......福、利、來、了!
我獲得兩本的贈書機會,所以決定借花獻佛的提供些乾貨給各位看官。
只要完成以下步驟:
1.在本粉絲團及本文按讚
2.在這篇文章下留言你對論語或孔子的想法(好的壞的都行,畢竟我這裡不是考試,倒是想真誠的和大家交流)
3.分享本文(記得要設定成公開,我才看得見喔)
就有機會抽到本書做為獎品。
(抽獎是其一直進行到12/14,之後會公布抽獎結果)
想獲得免費好康的朋友還不快上!(期待大家的留言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購書的朋友,請往這走呀:
博客來:http://bit.ly/2zln1YN
金石堂:http://bit.ly/2jccPXQ
誠品:http://bit.ly/2AYfbki
三采:http://bit.ly/2AipTpt
讀冊:http://bit.ly/2mKxOpv
論語 考題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顏回和子路,是兩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孔子門生,顏回在《論語》中多次被讚美,堪稱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也是十哲中德行之首!
《論語‧雍也》篇有記載孔子稱讚顏回。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有「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而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子貢提到:「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可惜這樣優秀的人,32歲就英年早逝,也難怪孔子要難過說道:「噫!天喪予!天喪予!」
子路是一位任劍擊俠的豪客,他只比孔子小九歲,是門生中年紀最長的,他事親至孝、性格直爽、勇敢、信守承諾、忠於職守,很尊敬師長。也因為他直爽個性,而死於衛國蒯聵之亂,還被剁成肉醬,不得善終。
《論語‧公冶長》篇有一段紀錄孔子、顏回、子路的對話。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段話宋代理學家程頤有深刻的詮釋:「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程頤認為,孔子是已經達到了仁的境界,顏回已經能做到不違背仁的道理,子路正在向仁的目標邁進!
孔子的言行多紀錄在《論語》中,讀書時當作考題背誦,充滿被動與不樂意,而今再細讀卻如倒吃甘蔗,真的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解與體會呀!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