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新聞】女嬰一出生就得縫13針,有資深護理師表示,自己經手超過2500次剖腹產,但第一次看到這種事情,「的確有可能發生,但非常罕見。」
#剖腹產 #刀痕 #醫療糾紛 #YF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從猜忌變相信,重症病房也有神蹟|陳志金醫師 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重症病房的3堂必學功課|陳志金醫師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
護理師醫療糾紛新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看到許多醫護人員被不當對待的新聞,真的很想哭也很心痛。
前幾天因為阿嬤身體不適,我陪她進醫院掛急診,原本是需要等心臟科病房的,但不巧遇到正在清消及挪床位,遲遲排不到病床,也不只有我們在等,急診室滿滿都是在等病床的人,還有人等了五天都等不到,而我們很幸運的是治療兩天後數值比預期恢復許多,醫生同意讓我們回家休養,後續門診追蹤。
急診室的環境絕對不如病房好,身邊的患者來來去去,我們在那待兩天,就遇到不少造成醫護人員困擾的,例如有個阿伯說自己腦神經有問題,頭很痛想打止痛針,即使醫生早就幫他打過了也確認他情況是可以出院的,他還是一直盧,甚至錄音蒐證、打給社會局、報警,說有醫療糾紛,說醫生不幫他治療,吵吵鬧鬧一整個早上,但所有醫護人員依然很有耐心的勸導他,簡直像在教幼稚園小孩一樣,好聲好氣的不停和他解釋,最後阿伯和醫生到底達成什麼協議了我不知道,只知道他鬧一個早上之後很安靜的回到他的床上又躺了一天。
我阿嬤也不是個好照顧的病人,她的配合度會隨著入院時間而降低,然後就是無數次的拔掉她身上所有連接著的線,包括點滴軟針(拔了四次),而且都是在我幫她換完尿布去洗手、或是上廁所的時候,甚至是我看她睡著,好不容易覺得可以小瞇一下的時候,所以就必須不斷要求護理師來幫忙,我也一直覺得很不好意思,造成他們的困擾,他們總是說「沒事、沒關係、要把阿嬤看好喔」
疫情期間他們每個人都是兩層口罩,裡面N95外面醫療口罩,護目鏡也是基本配備,時常聽到對講機傳來「外面篩檢站有發燒患者」,也時常聽到他們大聲叮嚀沒把口罩戴好的人,我在裡面待兩天都怕到不敢吃飯喝水了,更何況他們一天十幾小時都在那裡工作著,日復一日,照顧著這些病痛纏身情緒失控的人,打到這裡又想哭了,到底為什麼會有人這樣傷害這群日夜奉獻的人,心疼都來不及了還要傷害他們!
我知道po在這裡也只會有一部分的人看到,但我還是想說,請對醫護人員好一點,他們都在盡力守護所有人的生命,請全力配合,不要再造成他們的困擾了,好好待在家也是,不讓自己暴露於危險,就是減輕醫護負擔最好方法。
在此謝謝台北馬偕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對阿嬤的照顧和容忍,也向所有醫護人員獻上最大的敬意,祝福一切平安。
護理師醫療糾紛新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和大家分享「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有一篇是台南南寧高中高一的王同學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一生對本書的領悟,令人阿金很感動!結果有一位熱心的網友搜尋後和阿金分享,原來這梯次得獎的作品中,有6篇是看阿金的《ICU重症醫療現場》,太令人感動了!!!我要來逐一聯絡給這六位高中生一點獎勵~
這些年來,「同理心」雖然已經被污名化了,但是,無可否認的,在醫療上能夠「易位思考」、「同理對方的感受」,才能促進彼此的溝通,阿金看了斗六高中高二的賴同學的心得,深深受到感動,引用WS Lu的留言:「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潛移默化人生」和大家分享。
======
又來了,我不禁搖頭嘆息,眼見在醫療場所上家屬激動的咆哮,威嚇滿臉疲憊又無奈的醫療人員,這樣的爭執,在新聞上一次次的上演、越演越烈。我不禁反思,醫病之間,到底少了什麼?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阿金醫師在改善醫護關係上的付出與改變,並找到能解除現狀的可行的解決之道——同理心。
首先,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是能實現友善和平醫療環境的最重要關鍵。在《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這本書中,阿金醫師於一則一則的小故事中做出了最佳示範。如病人在看病時偷偷錄音,或是家屬偷偷餵病人符水、藏護身符等行為,往往被醫療人員視為不信任的舉動,然而阿金醫師卻轉念並思及病人家屬的立場,因而大方的告訴家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必躲躲藏藏,甚至分享自己小時候曾有的類似經歷,他開明的想法不僅化解了家屬的不安並肯定其付出,更使家屬能與醫療團隊建立信任,毫無保留的一起對抗疾病。透過將心比心,阿金醫師除了醫病更醫心,除了救病人更救家屬。因此即使面對臨終前的病患,阿金醫師也希望能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使家屬能夠好好的跟病人告別,使病人無罣礙的離開,而家屬能夠消除內疚和自責,他如身處每個個體的立場,一一為每個人設想。而這樣善用易位思考的應對態度不僅僅限定於醫療場所,更適用於人們生活上的進退準則。
此外,透過這本書,也讓我了解要同理醫護人員。這書中呈現不少最近醫療環境中的問題,如曾有人以為護理師上班很悠閒,能邊工作邊喝珍奶,卻不知實際上是因為護理師們根本沒時間吃正餐。倘若我們能夠除去埋怨和責怪,以理解的心態,試著同理醫療人員的辛勞,才能在疾病之外,也治癒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受傷的心。實際上,社會氛圍中也常出現有權勢之人,利用勢力施壓走後門,想要獲得最頂級的醫療品質,殊不知可能因此造成醫護人員的困擾、反感,且為了因應其特殊要求使醫護礙手礙腳,導致效率差;又或者因為想省下掛號費,錯失下個醫生判斷疾病的線索,耽誤自己的病情。因此我們應該尊重醫生判斷,而非踐踏他們的專業。
醫病外,同時顧及(同理)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更是這個團隊的堅持。「不管遠與近,都要你平安到家」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當中阿金的團隊為了完成年近百歲的病人的唯一心願——回家,百餘次來回確認航班、醫療器材、甚至是天候等,為了只是能讓病人安全回家,這則故事讓我想到我自己到醫院的經驗。因為家族遺傳的甲狀腺亢進,每兩個月,我會到醫院例行性的抽血以及回診。每次來到這棟龐大建築物外,我總會回想起第一次來到醫院的感受。排除幼年時吊點滴的模糊印象,四年前,是我第一次進到大醫院。還記得當時,這片雪亮的玻璃門上一枚指紋也沒有,有如高不可攀的冰崖,我畏畏的雙手奮力的推開這扇冰冷的大門。霎時,嚴寒的冷風及刺鼻的氣味狠狠撞上了我,嚇得我直打冷顫;挑高且寬廣的大廳,更顯我的渺小,那時的我看來,醫院是可怕的冷血怪物。然而看診氣氛與我預想全然不同,不是冷言冷語,而是溫暖的關懷。醫師護士語氣溫和猶如冰天雪地中的暖陽,他們完全明白我緊張的心情,不僅沒有露出些許不耐,更以家常的口氣與我閒聊,化解我的心中的冰針。他們是始終在冰冷的雪地中,保持為溫暖的人。於是,在「醫病」外,他們同時為我「醫心」。對我而言,醫院不再冷冰冰,而有了溫度。
除了感受到被同理,在今年暑假的EMT-1(初級防護員)課程中,我也體認到同理他人的重要。在EMT-1(初級防護員)為期一周的訓練,令我感受最深的既不是連續操作五分鐘CPR的疲累,也不是記憶繁瑣的評估流程的枯燥,更不是初次看見血淋淋斷肢照片的驚嚇,而是我親自躺在擔架上動彈不得的不適。冰冷堅硬的後背板,如躺在石頭地板上般難受;頭部及頸部固定器則像嚴格的教官,一丁點的移動也不允許,狠狠地將我釘在原位,只剩下雙眼能四處轉動,這時,我才知道,防護員踏實且熟練的操作有多重要,若不是曾經扮演過病患的角色,我怎會體會到躺在擔架上心裡的不安。原來,同理是那麼重要。
我發現,許多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糾紛,往往是欠缺同理心而產生。我們時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憑藉現有的眼界,大肆批評或帶著歧視的眼光去衡量事件,忽略當事人的立場及感受,也從不探究事件形成的背後因素。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醫療環境裡的紛紛擾擾,就好像社會中種種衝突的發生。我在這些第一首的現場紀錄中不只看到如何緩和醫病關係,更學會善用同理心待人處事,或許如此作為於一時半晌間成效並不是那麼顯著,但我相信只要秉持易位思考,同理會如水滴般,慢慢一點一滴滲入堅硬的岩石中,一點一滴的組織友善和平的社會!
======
1.雲林斗六高中高二 賴X昕 「同理,能醫病醫人又醫心」特優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23346
2.台南南寧高中高一 王X陞 「《ICU重症醫療現場》閱讀心得」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489147
3.新竹香山高中高二 林X翎 「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43229
4.彰化高中高二 楊X傑 「一位重症醫師的心裡話」 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988
5.彰化高中高二 楊X權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2996
6.桃園新興高中高一 林X如 「醫護人員的辛苦」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620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
護理師醫療糾紛新聞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從猜忌變相信,重症病房也有神蹟|陳志金醫師
鬼門關前搶救無數患者,熱血暖醫陳志金:重症病房的3堂必學功課|陳志金醫師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近幾年,常常可以看到急診室暴力等醫療糾紛的相關新聞,醫師與患者的關係,成為了社會新聞的焦點,但是生病還是要去看醫生,醫病關係的溝通與信任需要時間,更需要患者、家屬,與醫師三方面的互相體諒以及同理,此次特別邀請到ICU重症醫師陳志金醫師來和我們分享他在重症病房看到的故事。
【相關影片】
新冠肺炎教會我們的3件事,重症暖醫:病毒拉開我們的距離,卻讓心的距離靠近|陳志金醫師
https://youtu.be/dDmkhjP8vP0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老天給我們的退場機制︱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346hmE0KbkQ
【相關文章】
俠醫號召「我挺護理師」超暖心!致醫院6大無名英雄:有你們真好
https://www.edh.tw/article/23833
救回來卻手腳全截肢…陳秀丹醫師: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dh.tw/media_article/644
#陳志金 #重症病房 #醫病關係
護理師醫療糾紛新聞 在 醫療糾紛!婦飆罵醫護員打針技術不佳-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 新聞 】新北市蘆洲一間診所,日前發生暴力事件,一名婦人和前夫去看病,疑似不滿 護理師 打針技術不佳,飆罵 醫護人員 ,誇張的是,醫師表明家中 ... ... <看更多>
護理師醫療糾紛新聞 在 那些老師沒教的醫療常規| **【 護理師看過來,護理發生過什麼 ... 的推薦與評價
護理師 可是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前三名,所以我們這次找了6篇護理師的醫糾判決給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大家避免類似情形發生,讓病人平安、護理師也平安。 文章由此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