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選擇當老師
在高中三年一心只想著扭轉命運,讀書讀得最痛苦的時候,因為遇到了老師,讓我孤獨的奮鬥歷程裡,有了曙光。而我與老師的故事也和一般人不同,我們在命運的交會點相遇,然後給了彼此力量,也因那些力量,重新站了起來。
#或許每個成為老師的人_都因為曾經遇過一位好老師……。
❤️【常常,我想起那位老師】
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關鍵的轉捩點,那我就是在高中階段;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影響重大的關鍵人物,那改變我人生的就是 邱琇環老師。
回想當初帶著無限悔恨進到北一女補校,為了三年後能不再後悔,我開始了逼迫自己的非常生活。
那段時光裡,為了不讓父母擔憂,我總是報喜不報憂,苦讀的孤獨、壓力與痛苦,只有知己好友與老師瞭解;而親愛的老師開啟了我的視野,也成為最具溫暖與智慧的力量。
猶記得高一第一堂課國文課,老師穿著優雅的旗袍、戴著中國風項鍊與黑色邊框眼鏡,神彩奕奕地走進教室。雖然老師的打扮與其他老師迥異,但我卻在幾分鐘的談話裡感受厚積的智慧,於是當老師徵詢是否有人有意願擔任小老師一職時,便毫不猶豫地舉手了。
❤️這一當就是三年,而這三年對我與老師而言,都像是人生重要的過場。
老師是我遇過最認真的師長。
她總是告訴我們,是如何利用清晨、家務與片刻的休息時間努力用功,她從未因為忙碌與安定就放下學習,也常與我們分享所讀所思所感。
每當聽著老師說起牆上貼著古文,一邊煮飯、一邊背誦,還一邊處理家務的過程,總令我相當佩服。
老師也是我遇過最有內涵的師長。
她的國文課引經據典卻不枯燥乏味,總是藉由文章引申處世之道,尤其對學生而言最無聊的《四書》,總能被老師教得切合生活又精彩生動,也常讓困頓的我豁然開朗。
而中國文學裡的智慧與豁達,那些精鍊、讓人咀嚼再三的文字也成了我以中文系為第一志願的原因。
高一的國文課總是最好的時光,我在老師的教學中逐漸將挫敗放下,心境也趨於成熟開朗。
一年時光匆匆而過,原以為老師會如常陪伴我們,卻沒想到在高二一開學時就接到老師生病請長假的消息。
猶記得高二的第一堂國文課,我到辦公室等不到老師,回教室時不由得擔憂詫異,不久後,教務主任便帶來老師請長假的消息,還念了一封她勉勵大家繼續用功的信。
那時的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哀傷失望不已,聽完信後更是趴在桌上哭了起來。
那天特別漫長,心裡一直想著老師生病在家必定痛苦寂寞,很想為她做點什麼。於是,當天下課,便到郵局買了一百張的明信片,開始每天寫一張明信片給老師的日子。
雖然文筆不佳,也可能不太會安慰人,或者內容可能貧乏無聊,但想到只要如此,老師就可以每日在養病中有著盼望,也就覺得安慰了。
❤️寫著寫著,終於把老師給盼回來了……。
病癒的老師依舊極為認真。
高一時她要求我們每日閱讀評點《古文觀止》,並時常利用寒暑假免費加課講解;而老師復出的第一堂課就是在大講堂把兩班學生聚在一起,為我們講《古文觀止》。
當老師翻開課本時,我看到她將明信片當成了書籤,並說道:「生病時心情很鬱悶,除了讀書藉古人智慧養自己智慧外,就是等待每日下午郵差送來怡嘉的明信片。」她說到這時看著我,同學原不知我默默做了這些也都驚訝地看著我,而我已淚流滿面。
老師回來後,我更認真當小老師了。
我總在教完一定段落後,就主動安排並完成考試,讓老師不必為了進度擔心;也常在老師未進教室前,就先請同學朗讀課文定心,讓老師能在最好的氣氛下上課。
高中生涯真是只能以「苦讀」來形容,那時總覺得睡覺是罪惡的,因此即便一整天已賣力了十幾個小時,卻還是在洗澡後繼續坐在書桌前熬到一兩點;也因長期通車、壓力與睡眠不足,使得高三的我幾乎都在生病,只要班上有同學感冒就一定被傳染,只要一傳染就一定要看至少三次醫生、吃完一堆藥才會好。
後來,老師看我身體很差,還親自帶我去看了兩三次中醫。跟老師搭車、看醫生、領藥,雖不知如何表達卻滿懷感激,在診所裡等待領藥的過程至今仍記憶猶新。
高中三年,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攀得一根浮木才不致滅頂,因為有老師的守護才不致被升學的壓力所擊倒;老師總勉勵我們「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當知識的神偷」、「要志向高遠:『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才能突破格局」。
那些智慧常被我抄在課本裡,成為勵志標語;也因老師的身教與愛,讓我在那時立志要成為同她一般的經師、人師,而我的筆跡、文章寫作也都在她的用心指導下,進步許多。
高中是至今最懷念的時光,那種專注又孤獨的況味將我歷練成一個意志強大的人,而那些一個人等車計算著還有多少書沒讀完的著急、對未來的茫然和難過,也成了日後當老師最棒的經歷。
畢業後與老師的互動脫離了課本,走進了生活;雖然無法每日親炙於老師的教誨,但老師始終是心靈導師。
記得那時還常以書信聯絡,那些無法對他人或父母說出的心情,都在寫給老師的信裡流著淚傾盡了,而每當收到老師的回信,總是在看到亦秀亦豪的筆跡時就溫暖非常。
記得有次在低潮時寫信給老師,忘了自己當時在煩惱什麼,但老師的回信至今印象深刻:她要我學會「逃」的智慧,教我永遠要「勇敢逃」、「努力逃」。
她知道我總是為人著想,知道我的乖巧懂事與善盡本分,因此,她希望我不要總是犧牲自己、默默承受,教我扛不住就逃,勇敢逃、努力逃,為自己留空間。
看完信的當下大哭不已,#覺得是怎樣的理解才能寫出這樣的話,#也非常感謝老師能以長輩的身份解開我無形的枷鎖。那時看完信立刻打電話給老師,電話兩頭的我們都哭了。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沒想到前幾日忽然憶起的詩句,竟成了這幾日的註解。
乍聞老師的消息悲痛非常,沒有遺憾的是畢業至今仍與老師保持聯絡,深感遺憾的是自此失去了人生重要的燈塔。
但相信老師已成了善良熱情的天使,在天上繼續散播智慧與愛,而我會永遠將老師視為最重要的恩人,繼續不負教導,讓老師以我為榮,如同我每次說的一樣。
謹以此文獻給我最親愛的恩師,如同我第二位母親的 邱琇環老師。
我永遠愛您、懷念您。
🌺
補記:前天去重慶國中演講,總務主任提到了恩師曾在那開過《史記》的課程,大家都佳評如潮。
我一聽到這個訊息就立刻紅了眼眶,因為我無比想念老師,在每個痛苦糾結的當下,都會不禁想起老師要我「放心逃、勇敢逃、馬上逃」的提醒,很想知道:如果老師還在,她會給我怎樣的建議。可是,老師已經不在了......。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出現一位老師,願我將老師給我的愛不斷傳播出去,永遠不辜負老師的辛勞。
#歡迎分享_用愛與勇氣讓教育更好
#歡迎與我分享您的書或讀後感
#大家都辛苦了
———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感謝龍騰「最難的一堂課」廣告,鼓舞許多老師—肯定自己,肯定不同:https://fb.watch/3ixpZ_Lmk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讀書 勵志標語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6/19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任何事情,堅持了就是神話,放棄了就是笑話;
這個道理聽來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於是~~
不停的選擇,不停的放棄,回頭卻發現什麼事都沒有做好…」
SO~~堅持,一定能遇到最美的自己~~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我們不能只在乎成功,卻忘了如何在失敗中好好生活…》
「又一位孩子退隊了。」一位基層教練傳來訊息。
教練說,每當有孩子告訴他不打球了,他都要折騰好幾個晚上,自責是不是做的不夠多、教得不好,讓孩子們在競技場上得不到成就、盼不到希望?他擔憂一些孩子們離開優質運動團隊提供的保護傘之後,回到原先就不太健全的家庭環境和社交關係,犯錯所得到的教訓就不再像是Baseball game裡的「出局」,而是真實人生的「OUT」。
縱使兩者都有重來的可能,但後者逆轉的契機,不一定會像運動比賽一樣,有隊友相伴、打氣。
倒不是說成為運動員是孩子唯一的正途,因為未來的路很寬廣,有各式各樣的機會等著發掘。撇開家人規畫,以及少數認真思考過自己將來志向且已付出行動的孩子,令教練徹夜難眠的,是那些只是照本宣科地說自己想轉換跑道的孩子,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面對真正造成決定離開的原因—─失敗。
通往成功的路並非來自選擇題,每轉一個彎,挫折就會換上另一件外衣悄然出現。
當彼此再次狹路相逢時,又要逃嗎?「一頁書、幾行字要看一小時的人,跟我說要去讀書?有這麼容易嗎?」字裡行間藏不住教練擔憂又激動的情緒。
沒隔幾日,我們都收到一張照片,相片裡有一群人圍坐在擺滿酒杯的KTV包廂裡,盡是十六、七歲稚氣未脫的臉龐。我們嘗試懷抱希望,想著「要讀書去的他」不要出現在照片裡,但很快就失望了。然後只能繼續催眠自己,杯裡裝的只是麥茶或西打,不是麥子發酵後的飲品。
青春期階段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時期。青少年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可以獨立於他人的個體,卻多半沒有獨立自主的經驗與知識。常常會透過模仿和主觀的想法,試圖展現所謂「成熟」的樣子,用以滿足「自尊」與「自信」兩位攣生兄弟。因此,一天到晚有考驗來折騰自己的競技場,顯然不是個容易達到自尊維護,以及自信累積的舒適圈。
在批評這些孩子是軟弱逃兵前,我們先看向自己。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曾將自己的人生完全託付在競技場上,但我們一定都有過傾心投入的經驗。回想一下,那些曾經認定將為一生歸屬的人或事卻遭逢巨變,面對失意、失業、失戀和心血付之一炬的失落,我們花了多少時間才撫平傷痛呢?又或者,你我是否有過在眾人面前大出洋相,並且事隔多年還一再被評論、嘲笑的經歷呢?這些衝著自己來的心理難關,有過幾次就足以讓人懷疑人生,但卻是運動員們的日常。況且,他們只是孩子呀!
運動員的生活,不是正經歷失敗,就是在避免失敗的航道上,因為「成功」僅是競技汪洋裡的渺小浮標。他們總是浸泡在詭譎多變的惡洋中,面對海平面上周而復始的壓力沖擊,以及海平面下爾虞我詐的算計。長期下來,容易讓挫折與懷疑成為心頭的常客。終究只能靠意志力呵護心志,再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奮泳存活。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憑藉實力勾到運氣,奪標「成功」。
失敗,占據了運動員大部分的內、外在世界。我們卻只在乎怎樣取得成功,而遺漏如何學會在失敗中好好生活?
這份懷疑,正是我身為一位運動心理師,卻看不慣將激勵影片、勵志標語,作為運動員唯一心理教材的原因;也是我為何不將心理技能,擺在指導運動員克服比賽壓力的第一堂課。片面的個別成功經驗,無法類推截然不同的生命背景;實驗方法下的研究結果,沒法概括各式各樣的壓力現象。
你在哪裡?正經歷著什麼?有人能夠聽你說話嗎?始終是我信仰的起始問句。
親愛的運動員,面對失敗,面對隨之而來的情緒,我們可以試著放下過往的矜持,或著停止急著埋葬挫折的慣性,好好感受。終有那麼一刻,我們會發現情緒,是來自我們看見自己努力不已後的疼惜,更是不計得失永遠支持我們的戰友。
如果我們願意將自己的失敗與情緒細細地記錄下來,會看見一篇用生命寫下的真實故事,情節也將推翻我們原以為的空白人生。如果那時我們依舊在意怎麼成功,手中的故事集將搖身成為設計藍圖,給我們足夠的經驗去尋求需要的智慧和技巧,幫助我們換上有別過往的成長心態。
學會在失敗中好好生活,不只是運動員,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作者:洪紫峯
(文章來源:https://www.homeruntaiwan.com/detail/article/862)
***************************
讀書 勵志標語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參加Te SA 辦的鬍鬚張參訪心得,做個紀錄供以後可以瀏覽參考。
很久沒有寫部落格了~圖文請點部落格(有投影片)👇
https://www.kuan.network/2019/12/FormosaChang.html
------
以下純文
昨天快閃台北,專程去聽TeSA辦的「鬍鬚張」董事長的演講,收穫良多,趁著還有記憶做個心得紀錄,也跟大家做個內容分享。
同為餐飲連鎖業,這樣的機會不能錯過,短短三個小時,也讓我獲得許多啟發與學習。
董事長一到的舉動其實就有點嚇到我了,一一的跟在場的所有聽講人發名片,我記得這個動作是我剛出社會沒多久,為了練習社交與建立人脈會做的動作,一一的跟在場的人遞名片做自我介紹,但以董事長的高度,這樣的舉動真的讓我覺得很汗顏,完全感受不到架子,柔軟的態度已經做了最好的開場示範,一個60幾歲的董事長,全台有77家直營連鎖的連鎖老闆,還主動為在場的聽講者遞名片,成功者風範,柔軟的態度已經告訴我們一切。
名片也是董事長開場的道具,名片的背面有一句精神標語,總共有7.8種,每個人拿到的都不一樣,董事長就一個個問大家,拿到的名片內容,唸出來之後就用那句話先做簡短的分享。
勵志標語聽多了,但從董事長的分享中發現,這些勵志標語並不只是標語,而是他貫策於生意與一生的標語,這些標語可能是一堂課,一個啟發所帶給他的改變,記錄下來,並將他分享出去,從他身上整個感覺他將所有的標語精神貫策的非常徹底。
張董事長一開始先為大家介紹鬍鬚張滷肉飯的由來,張董事長算是第二代,在他14歲(董事長現年66歲)的時候跟著父親在路邊攤賣滷肉飯開始,所以也是從路邊攤起家的一個創業故事,一輩子就是在想怎麼「做好一碗滷肉飯」。
「放棄只需一句話,堅持卻要一輩子」,這是董事長與我們分享的一段話,也是他在創過程中的體悟,許多事要堅持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堅持是一輩子的事。
為什麼會做滷肉飯?
其實剛開始創業張董事長的父親也賣過鹹粥,但因為鹹粥會隨著時間拉長而糊化,不是個好照顧的產品,所以後來轉為賣「油飯」。
但因為油飯不太可能一天吃三餐,油飯吃多也會脹氣,所以也不算是個好產品,後來因為顧客有許多都是做工的人,還是需要飯時,所以轉為做「滷肉飯」,這是為什麼會做滷肉飯的開始。
#小關心得:並不是每樣商品都適合做成事業,一開始創業在挑選商品就要考慮到未來性與市場特性,未來適不適合放大模式經營,如果要成就一個事業,這些都是要考量進去的。
這張圖是鬍鬚張的發展圖,包括過去與未來。
董事長鼓勵我們必須要學習做未來五年的計畫,從未來計畫中回推每一年的目標與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許多人都是走一步算一步,但「現在要吃米不可能現在才種稻」,一定是事先播種才能在日後收成。
事業發展手中「人」,人才的培育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必須預先做未來規劃,這樣才有辦法做人才培育計畫,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小關心得:我覺得這段話蠻重要的,創業初期或許是且戰且走,但從0-1過後,要從1-10或到100,未來規劃真的很重要,因為不太可能像創業初期是一人或少人打仗,團隊靈活度很夠,當組織開始擴大,很多事情不是單靠自己能夠掌控,需要靠團隊,需要靠人才,這些都是必須從未來計畫開始與內部做溝通與討論,凝聚發展共識與目標設定,分工,才有辦法打組織戰,當規模到達一定程度打得就是團隊戰,所以年度計畫非常的重要。
接下來插播一張讓人嘆完觀止的照片。
董事長與我們分享一本手冊,看起來厚達10公分以上吧!!
這是他們內部每天開早會/年會的會議紀錄,他們會將會議紀錄整理成手冊供日後閱覽,這樣可以看到過去在每一個時間點發生了什麼事,做了什麼樣的決策。
我覺得「每天」開早會這樣的紀律就讓人深感佩服,已經60幾歲的董事長依然這樣做,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
#小關心得:成功是一件將簡單的事紀律化的過程,很多事我們可能都知道,以我自己來說,看過許多管理書籍,上過許多課程,許多經營管理的方法或許都知道,但有沒有確實的「落實」與「做到位」,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從董事長的身上看到的,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管理知識,他分享的都是如何得到這些知識,然後如何「落實」在他的企業中,這才是最讓人佩服的地方。
這張圖是董事長與我們分享他從麥當勞身上學到的「理念與價值觀建立」過程。
因為鬍鬚張將近60年,經歷過早期麥當勞來台發展初期對台灣餐飲業的影響與變化,在台灣餐飲服務業尚未連鎖發展之前,還停留在衛生條件不佳,沒有管理模式的階段,早期麥當勞來台,董事長就積極的與麥當勞學習管理模式,然後轉化成自己的內部模式。
這張圖就是鬍鬚張理念價值觀的啟發與建立過程。
QSCV這個在餐飲業並不陌生,QSCV就是麥當勞的最高經營理念:
Q:Quality 品質S:service 服務C:cleanliness 衛生V:value 價值
這是麥當勞的經營理念,當董事長了解這樣的經營理念對企業的重要性之後,也去問了父親(第一代董事長)覺得鬍鬚張最重要的經營理念是什麼?
父親給了他6點覺得最重要的,董事長稱為「六大經營執著點」
1.嚴選食材,真材實料
2.自己敢吃才給顧客
3.和氣生財,贏得人心
4.顧客至上,童叟無欺
5.有研究心,廣納雅言(研發)
6.賣貨徒弟,顧貨師傅(意指當原料尚未賣出去之前都是資產,如何顧好這些原料,不造成過期或者報廢才是真師傅)
這六點是董事長從父親口中得到的6大經營執著點。
後來慢慢的轉化成鬍鬚張現在的經營理念:品質、口味、服務、衛生。
這是鬍鬚張的品質管理系統,談白說要建立這一套系統並「有效落實」真的是很大很大的工程,建立「資料庫」是企業很重要的發展過程。
也因為有這些資料庫他們才有辦法獲得日本的展店機會,因為對方看得就是這一整套系統Know how,這些Know how也是連鎖發展很重要的基石。
這是鬍鬚張的品牌發展階段,董事長分享是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分享其過程的,這張是最後的總表。
對了,有一個部分前面忘記分享到,我覺得蠻重要的。
在路邊攤階段時,董事長堅持與父親溝通必須要移到「店面」去經營,如果不是店面經營他就不願意做了。
他與我們分享這段過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路邊攤每天就像在搬家一樣,當時董事長在路邊攤做生意時,體重瘦到只有45公斤,還因此沒辦法服兵役,但服兵役是董事長很想做的事情,所以喝了一年的糖水(為了增重),隔了一年量45.5才能去服兵役。
服兵役期間最胖胖到60公斤,代表他的身體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退伍後回到攤販做生意,又不斷的瘦了10幾公斤,讓他驚覺路邊攤的生意沒辦法做一輩子,身體會撐不住。
最重要的是,路邊攤每天就像在搬家,許多器皿因為無法當場洗,都要收攤回家才能洗,洗完常常都凌晨四點了,這過程有許多「非生產性工作」,這些都是成本,在管理學中是必須被縮減的(當然在當時董事長並不知道管理學,而是後來讀書才懂原來這叫非生產性工作)。
因為如此,董事長積極跟父親溝通,爭取了三年,才正式搬到店面去經營。
董事長其實是一位很有遠見的人(廢話,不然怎麼經營到現在格局),從這過程就可發現它一直在思考未來與調整模式,在那個時代,大家根本不會去思考這些事,現在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其實在那個年代都是很重要的突破。
內容其實還很多,怕篇幅過長以下就做重點整理分享:
1.鬍鬚張在寧夏夜市起家,所以把寧夏夜市當成自己的母親,創造共好,因為如果寧夏夜市不好,鬍鬚張也不會好,所以鬍鬚張協助寧夏夜市許多資源,讓寧夏夜市能越做越好,共創雙贏格局。
2.每三年要有33%營收來自於新研發產品(約每年11%),這部分做為研發部KPI一部分,讓內部保持持續創新。
鬍鬚張雖然是標榜賣滷肉飯,一度也陷入開發其他商品好與不好的困惑,但在成立研發中心2年後台灣爆發了口蹄疫,研發中的許多商品讓那一次度過危機,因為當時口蹄疫大家不吃豬肉,兩個月賠了1500萬,還好有研發中心過去的研發,開發雞肉飯與牛/魚類商品,度過口蹄疫危機。
#小關心得:當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必須要做許多風險分攤的事情,不能過度押注於單一品項,雖然會遇到定位挑戰問題,但這也是企業要面臨的轉型課題與風險控管的一環。
3.從一個好友經營企業的危機中分享的體悟:
董事長有一位好友,因為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後與他分享所犯的三件錯事:
#財務槓桿操作過大,會計師三年對財報持保留意見,但依然沒有相信專業,最好造成財務危機,既然雇用專業人士就應該相信專業。
#要建立經營團隊,不要在危機時沒有人能討論與共同解決危機。
當危機發生時如果能處理事情與判斷事情的只有經營者,那就很容易處理不好,尤其規模越大,出事情時所有媒體容易蜂擁而至,這時候如果有團隊,就能分工共同處理危機。
#專業人才如果是股東之一,內部會更加穩定。
以上這些是董事長分享的一些心得紀錄,很慶幸能夠聽到這場演講,學習與獲得的啟發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