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世衛組織 #新冠全球溯源研究 中國部分公布:“有證據表明,在向中國提供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存在早期病例群”】
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6月8日發布世衛組織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世衛組織-中國聯合研究報告。
2020年7月,世衛組織和中國著手開展病毒溯源研究的基礎工作。世衛組織秘書處和中國政府共同成立了一個國際多學科團隊,設計、支持和開展一系列研究,以協助追蹤SARS-CoV-2的來源及其傳播給人類的途徑。聯合國際團隊的工作將為其他地區的溯源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全球溯源工作將不受任何地點的限制,隨著證據不斷積累和科學假說的不斷發展,全球溯源工作可能會在地域上發生變化。研究總體結果和發現將有利於加強全球對SARS-CoV-2及有類似來源的新發人畜共患病的防範和應對。
聯合國際研究團隊由17名中方專家和17名來自於其他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情預警和反應網絡(GOARN)以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國際專家組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作為觀察員參與本次溯源工作。在舉辦幾次線上視頻會議後,聯合研究於2021年1月14日至2月10日在中國武漢進行,為期28天。
研究團隊通過三個工作小組對中國專家第一階段在以下三個領域的工作進展進行了回顧: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分子流行病學和生物信息學。
聯合研究的結果:
丨流行病學
通過發病監測數據的早期溯源工作
流感樣疾病(ILI)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疾病(SARI)監測並結合適當的實驗室確認,是衡量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對人群影響的標準措施。為了確定COVID-19致病原在COVID-19暴發前幾個月對以上兩種疾病發病率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對武漢某醫院ILI的成人哨點監測數據和湖北省某省級醫院SARI監測數據進行了回顧。
根據武漢以及湖北和周邊六省的國家ILI哨點監測數據和相關實驗室確認的流感活動情況,2019年底,武漢以及湖北其他城市和周邊六省的兒童和成人ILI均明顯增加。雖然這可能是由於實驗室確認的流感活動同時增加所致,但聯合小組建議利用時間序列分析進一步探索2019年與往年相比較的每周ILI趨勢。
對零售藥店購買的退熱藥、感冒藥和咳嗽藥的分析並不能提示早期在社區內有SARS-CoV-2活動。聯合小組建議對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9月至12月期間的每周藥房采購進行回顧,以尋找2019年9月至12月期間有無與往年同期相比采購增加的信號。如果識別出任何信號,則建議繼續對時空簇進行分析。
通過保存的實驗室樣本和其他資源的早期溯源工作
在對武漢市、湖北省其他地區及其他省份各醫院保存的2019年下半年的4500余份的研究項目樣本進行回顧性檢測時,未發現SARS-CoV-2。
此項工作可以擴大到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其他血液中心,時間集中在當地發現首例病例前6個月內,最好使用系統設計好的隨機選擇樣本及相同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可用2020年最初幾個月之前未發現COVID-19病例的中國其他地區的同期獻血人群的樣本作為對照組。
通過死亡率研究的早期溯源工作
2019年7-12月期間,武漢市和湖北省除武漢外的全死因和肺炎死亡監測數據未見死亡趨勢出現意外波動的證據,不能提示2019年12月前發生了SARS-CoV-2在人群中的傳播。盡管如此,並不能排除SARS-CoV-2在人群中低水平地傳播,因為人口水平的死亡率變化不太可能足夠敏感地檢測到這一點。
鑒於從感染開始到COVID-19相關死亡的時間差,2020年第3周全因死亡率和第3周肺炎特異性死亡的快速增加表明,2020年第一周病毒已在武漢人群中傳播廣泛。在武漢以外的湖北省人群中,死亡率的急劇上升發生在1-2周之後,這表明武漢的流行早於湖北省其他地區和其他省份。
聯合小組建議擴大死亡率回顧的範圍,將系統發育分析發現早期流行集群的其他省份包括在內,並與中國其他省市進行比較。
對2019年10月及11月武漢潛在病例進行臨床回顧
武漢市共有233家醫療機構搜索到了2019年10月1日至12月10日因四種疾病(發熱、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樣疾病和“不明原因肺炎)之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共計76,253份病歷。2019年12月初,60歲以上年齡組的ARI(以及ILI和發熱)較前上升。經各醫療機構的臨床小組回顧後,在76,253人中有92人被認為在臨床上符合SARS-CoV-2感染引起的疾病。在2021年1月對92例中的67例病例(不包括死亡病例、拒絕或無法獲得的病例)采集了血液,並采用膠體金方法進行了SARS COV-2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隨後經外部多學科臨床專家復查,判定92例均不符合SARS-CoV-2感染。
基於2019年12月疫情暴發前兩個月內武漢市潛在病例無SARS-CoV-2感染的證據,國際聯合專家團隊認為在這個階段內並不能排除部分傳播的可能性。另外,在疫情發生12個月後,調查2019年底幾個月發生傳播可能性的血清學檢測方法亦存在局限性。
聯合小組建議進一步審核用於確定和描述回顧性臨床研究中病例特征的方法,包括92例最初確定可能與COVID-19診斷相符的病例,以及其他可能病情較輕的病例,以尋找在之前未被確認病例的可能診斷為COVID-19的特征(如聚集性發病)。鑒於2019年12月初老年人ARI增加,應進一步聯合回顧ARI數據。
應對臨床回顧中獲得的67個標本進行進一步檢測,並與2019年12月以來確診的174例病例樣本和任何其他相關樣本復檢後進行比較。這應該與通過血庫收集的歷史樣本進行血清學檢測的新方法聯系起來。
對經國家法定傳染病報告系統上報的病例進行回顧分析
2019年12月初,武漢出現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爆發性疫情。共發現174例在2019年12月起病的COVID-19病例(100例實驗室確診病例,74例臨床確診病例)。只有去醫療系統就診的更嚴重的病例被確認。其他較輕(和無癥狀)病例與已確認病例同時存在,但目前沒有關於這些較輕病例的信息,這可能是早期疫情的流行病學的補充。
許多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也有相似數量的病例與其他市場有關,有些病例與任何市場均無關。12月在更廣泛社區內的傳播可以解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的病例,另外存在與該市場無關的早期病例,這可以表明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發源地。然而,其他尚未確認的較輕的病例可能提供華南海鮮市場與早期病例之間的聯系,而這些早期病例之前認為與市場沒有明顯的聯系。因此,關於華南海鮮市場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感染是如何傳入市場的,目前尚無法得出確切結論。
鑒於2021年1月和2月訪問武漢期間的時間有限,應對174例確診病例進行進一步聯合回顧,包括分析病例的臨床和人口特征以及危險因素。是否重新對這些患者進行當面詢問取決於聯合回顧的結果。聯合小組還建議回顧2019年12月報告為COVID-19潛在病例的其他患者的信息,以了解這些病例是否屬於先前未被確認的COVID-19病例,以及是否對SARS–CoV-2在首次確認疫情期間在當地人群的感染情況提供任何額外的信息
丨分子流行病學
因為大多數新型病毒都來源於動物,所以要了解導致病毒溢出和全球傳播的過程就需要深入了解動物貯主所攜帶病毒的多樣性和演變,動物、環境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有效人傳人的因素。能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必定高度適應了人類環境。這種適應可能是突然獲得的,也可能是經過多個步驟逐漸獲得的,而且每個步驟都是自然選擇所推動的。因此,SARS-CoV-2的溯源工作應將重點放在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涉及病毒在發生人畜共患轉移前在動物宿主(如蝙蝠、穿山甲或其他野生或家畜)中的循環。在這一進化過程中,各種動物物種都可能成為貯主。SARS-CoV-2的祖先株可能在其循環過程中獲得了感染人類的能力。與SARS-CoV-2病毒高度同源序列病毒的發現表明SARS-CoV-2可能源於人畜共患的傳播,但其貯主仍有待查明。第二階段涉及發生人畜共患轉移後SARS-CoV-2在人群傳播過程中的演變。這種動物到人的溢出的可能性隨著動物和人接觸的頻率以及強度增加而增加。溢出可能會反復發生,但如果貯主中的病毒基因組需要進一步適應以實現有效的持續傳播,那這種早期的溢出可能不會被發現。一旦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發生演化或溢出,那麽它們就會獲得擴散的能力,導致大量具有適應性突變的病毒株在不同地域的人群中出現,從而引發COVID-19大流行。
丨動物的基因組數據
迄今為止的調查和針對性研究的證據表明,在蝙蝠和穿山甲中發現了與SARS-CoV-2關系最密切的冠狀病毒。樣本病毒與SARS-CoV-2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提示上述哺乳動物可能是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貯主。然而,到目前為止,從99個物種中發現的病毒與SARS-CoV-2的相似度都不足以使其成為SARS-CoV-2的直接祖先。除了這些發現,水貂和貓對SARS-CoV-2的高度易感性表明,可能還有其他動物物種(鼬科或貓科動物,以及其他物種)是潛在的貯主。將序列數據庫中的數據與潛在貯主物種調查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後發現,這些可能的貯主物種的標本采集嚴重不足。
對病毒基因組和大流行早期流行病學數據的分析
聯合團隊回顧了通過中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在其包含所有可用冠狀病毒序列和元數據的綜合數據庫中收集的數據。選擇了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收集的樣本的所有序列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回顧了病毒在大流行第一階段的多樣性。對於在中國武漢發現的病例,將其數據與流行病學背景相聯系後選擇12月31日前發病的病例。最終分析結果顯示,在暴露於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例中,有幾例病例的病毒基因組是相同的,說明這些病例可能是某個聚集病例群的一部分。但序列數據也顯示,武漢市大流行初期就已經存在一定的病毒多樣性,說明在華南海鮮市場群之外還有未采樣的傳播鏈。從生肉暴露或毛皮動物暴露的流行病學參數來看,沒有明顯的病例聚集現象。
根據早期序列數據估計到最近共同祖先的時間
此外,通過分析來估計終末數據集中SARS-CoV-2序列到最近的共同祖先的時間(tMRCA),並與之前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這樣的tMRCA分析可以被認為是估計的,並不能提供起源時間的確切證明。分子序列數據分析表明大流行的開始時間可能在12月中旬之前的某個月。估計的時間點從9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不等,但大多數估計點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之間。
丨SAES-CoV-2的文獻綜述:早期發現
最後,對已發表的文獻中表明SARS-CoV-2早期循環的數據進行了回顧。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表明,SARS-CoV-2的循環比最初發現病例的時間早了幾周。部分疑似陽性樣本的檢測時間甚至早於武漢首例病例,提示其他地區可能存在漏診的情況。但到目前為止,研究的質量還很有限。盡管如此,調查這些潛在的早期事件還是很重要的。
動物及環境研究人們在不同動物中發現了在系統進化上與SARS-CoV-2相關的冠狀病毒,包括菊頭蝠和穿山甲。然而,在湖北省采取的蝙蝠樣本並未發現SARS-CoV-2病毒存在的證據,中國各地野生動物的采樣至今也未發現SARS-CoV-2的存在。我國31個省共采集野生動物、畜禽標本8萬余份,在SARS-CoV-2爆發前後均未發現SARS-CoV-2抗體和核酸陽性結果。通過對華南海鮮市場動物產品的廣泛檢測,未發現動物感染的證據。
在華南海鮮市場關閉後的環境取樣顯示923例環境樣品中有73例樣本呈陽性,表明其表面普遍有SARS-CoV-2汙染,符合通過感染者、感染動物、被汙染的產品引入病毒的情況。
華南海鮮市場的供應鏈包括來自於20個國家的冷鏈產品和動物制品,這其中有些國家在2019年年底前報告有SARS-CoV-2陽性樣本,或發現有與SARS-CoV-2關系密切的病毒。有證據表明,市場內銷售的一些養殖野生動物物種制品對SARS-CoV-2易感,然而在本研究中,市場上采集的動物樣本均未檢出陽性結果。冷鏈產品未進行檢測。然而,這些研究結果確實提出了可能存在不同引入途徑的可能性,強調了有必要對這些供應鏈進行仔細的追溯和對樣本進行檢測。
SARS-CoV-2可在冷凍食品、包裝和冷鏈產品的條件下存活。中國最近暴發的疫情中的指示病例與冷鏈有關。研究表明,病毒在低溫下可以長期存活,因而可以在冷凍產品上被長距離攜帶。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究病毒在不同溫度下的存活能力。
華南海鮮市場有大量攤位出售冷鏈產品。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有冷鏈貨物的攤位出現病例的相對風險高於無冷鏈貨物的攤位。需要進一步分析來確定時空對應關系和糾正抽樣中存在的潛在偏倚。其他應開展的研究包括追溯從2019年底前有SARS-CoV-2陽性樣本報告的地區進口的冷鏈貨物,以及通過訪談供應商追溯冷凍野生動物制品動從供貨養殖場到華南海鮮市場的過程。
在向中國供應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已經發現包裝和產品上有SARS-CoV-2的證據。有證據表明,在向中國提供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存在早期病例群。另一個問題是調查2019年底前有SARS-CoV-2陽性樣本報告地區或是動物中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國家(如東南亞國家)的冷鏈或冷藏供應鏈。與此同時,一定要區分冷鏈在國外輸入病毒和市場本身發生疫情中的作用,後者可能是感染者汙染了產品。
貓流感傳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立百病毒】是什麼?專家說它比新冠病毒可怕?陳時中:「4大恐慌因素仍須警示」:新冠病毒還在肆虐,外國媒體又報導警告另一種病毒「立百病毒(英文:Nipah)」可能引發下一波大流行,而且立百病毒人畜共通,比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到底立百病毒是什麼樣的病毒,它對人類真有迫在眉睫的威脅嗎?【註1】
1999年首次由豬隻傳染給馬來西亞農民的「立百病毒」,症狀包含嘔吐、痙攣與腦腫脹,部分患者還會有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等嚴重呼吸道問題,嚴重者會出現腦炎與癲癇,並在24到48小時內發展成昏迷狀態,WHO指出,立百病毒死亡率為40%至75%,遠高於新冠肺炎。【註2】
總統蔡英文於2月9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發表談話,其中對於疫情後的衝擊,不得再忽視新興傳染病,從「立百病毒」來看,我國仍會面臨挑戰,因此她已委請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針對「立百病毒」做超前部署。【註3】
■立百病毒疫情
「立百病毒」具高致死率(40-75%)、且人畜共通,比「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的「立百病毒」曾於1999年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造成疫情,且2001年起在孟加拉陸續有疫情通報,但該病毒與1999年造成馬來西亞疫情的病毒為不同株,除此之外,印度也陸續出現疫情。
1998年第一次在馬來西亞發現立百病毒(Nipah virus),1999年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流行,孟加拉在2001年、2003年、2004年的冬天皆發生流行,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人感染死亡率高,從印度至西太平洋在果蝠分離出病毒,可能為自然宿主。
▶馬來西亞
1998年第一次在馬來西亞養豬戶爆發腦膜炎,進而發現立百病毒,對該國的143個屠宰場的668工作者篩檢,只有7個工作者有立百病毒陽性抗體反應且集中於爆發疫情的三個省份,陽性抗體反應者皆位於有養豬的農場,沒養豬的農場的工作者皆呈陰性反應。
從1998年9月到1999年5月在馬來西亞三個省份爆發265例腦炎,多數為養豬的農人,在豬隻及受感染的病例身上的有呼吸道及神經症狀,並且分離出同樣的核酐酸序列。1638位軍人參與撲殺疫區約一百萬隻豬後有兩位軍人發病。
2001年1月至2月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的Siliguri發生流行,在18個病人中有8個病人有IgM及IgG,此處鄰近孟加拉,經基因定序發現與孟加拉流行的品系較靠近而與馬來西亞流行的品系較遠。(備註:「IgM抗體」是病毒感染後,最早出現免疫反應的抗體,大約在感染後1~2周出現,濃度會隨著清除病毒的作用遞減,之後人體會產生「IgG抗體」,可能在體內停留數月之久) 【註4】
▶新加坡
1999年:在新加坡有11個屠宰廠的工作人員因為接觸由馬來西亞輸入的豬隻而受到立百病毒感染,造成1人死亡。【註5】
▶孟加拉
2019年2月:孟加拉西北部巴利亞丹吉區(Baliadangi Upazila) 發生5人死亡之家庭群聚案,其中1人檢驗陽性。
2019年6月:於同地區發生疑似家庭群聚案例,3人住院中,發病前一天皆曾食用棗類,檢體檢驗中。
▶印度
2018年:印度喀拉拉邦(Kerala)更發生該國第3次疫情,累計17例死亡,與受感染果蝠有關。
2019年6月:喀拉拉邦也公布1例確診,監測的86例接觸者中,包含2名曾照護個案且有發燒症狀之護士。
■立百病毒傳播方式
立百病毒可藉由蝙蝠及豬隻傳染給人類:
▶人類大多數是「直接接觸」生病豬隻或經由呼吸道飛沫、接觸生病動物之口鼻分泌物或其組織所感染。
▶「食用」到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椰棗、樹汁等,也可能導致感染。
立百病毒也有有限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案例:
▶在孟加拉與印度疫情均發現,立百病毒可經由接觸患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引起人傳人。
■立百病毒感染後症狀
▶感染立百病毒後:
初期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有些無症狀,有些呈現輕微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嚴重個案可導致腦炎及抽搐,並於24─48小時進展至昏迷。
▶康復後:
可能有後遺症,如抽搐或人格改變。【註6】
英國衛報等多家歐洲媒體報導指出,英國和荷蘭政府資助的獨立組織「藥品普及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點名「立百病毒」是下一個可能引發大流行的傳染病種,理由包括:
▶潛伏期更長(有病例顯示長達45天才發病)
▶傳染物種更多種(豬、馬、羊、狗、貓等)
▶傳播途徑更直接(直接接觸病毒,或吃下受污染的食物)
▶感染立百病毒會引發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腦炎,致死率最高可達到75%。【註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總統對立百病毒的狀況很擔心,且也召開過相關會議,他表示,立百病毒對我國威脅小,各界對於立百病毒會出現恐慌,主要有四個因素:
1.自然宿主為蝙蝠
2.會人傳人
3.致死率達4到7成
4.沒有藥物及疫苗
這四大恐慌因子,讓人容易聯想到新冠疫情的初期,易令人感到害怕,不過日前衛福部與農委會召開過會議討論,認為立百病毒在台灣引起大流行的風險低,但礙於新興傳染病的種類多,只要有潛在風險,都應該提醒社會要提高警覺。
■陳時中分析立百病毒不會在台灣大流行的原因
(一)蝙蝠不會飛這麼遠,難從印度、孟加拉飛至台灣
(二)立百病毒除了蝙蝠以外,豬為主要宿主,但台灣為了防範非洲豬瘟,對豬的管制相當嚴苛,養殖業的感控能力也好,難以藉此傳播至台灣。
立百病毒雖致死率高,不過染疫者會出現發燒症狀,台灣目前廣設發燒篩檢站,還有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的詢問,絕對能阻絕立百病毒入侵台灣。立百病毒也不是透過飛沫傳播,主要是透過接觸或體液接觸,只要環境衛生做好,都可以大幅降低傳播的可能性。【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新冠還沒走...更致命「立百病毒」又來襲?人畜共通恐更易突變傳播」:http://bit.ly/3kbVnSl
∎【註2】
(ETtoday新聞雲)「WHO列9種「最強病毒」清單 它狠甩新冠肺炎!致死率竟高達75%」:http://bit.ly/3kgh3g9
∎【註3】
(聯合報)「立百病毒並未於中國爆發 陳時中指4大恐慌因素仍須警示」:http://bit.ly/3bzxfoA
∎【註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新興傳染病-立百病毒」 :https://bit.ly/3u6orz3
∎【註5】
(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立百病毒感染症」:https://bit.ly/3ulPiXX
∎【註6】
(Heho健康)比新冠還致命的「立百病毒」疫情全在亞洲!5招預防一次看:http://bit.ly/3bsafrO
∎【註7】
(康健雜誌)「新冠病毒還沒走,更厲害的立百病毒又來犯?病毒專家憂人畜共通更易突變傳播」:https://bit.ly/3aK06rh
➤➤照片
∎(環境資訊中心) 印度爆發人畜傳染病立百病毒累積11死,國內暫無威脅仍須注意防治:https://bit.ly/3pJwAGl
∎ ( VMEDO ) nipah virus infection:https://bit.ly/3aylkIz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興傳染病 #立百病毒
衛生福利部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行政院農委會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貓流感傳人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綱出爐囉
(PS. 關於無名支持者斗內問題部分,我談論美國欠中國債務,其實是中國政府欠美國的債務,我搞反了,請注意!以下是相關新聞:https://reurl.cc/bz9R9l)
8:42 Part One 續談疫苗
-要進口疫苗前,先聽聽以下:
-又來了!世衛專家鎖定武漢場鼬獾、兔子 「疑」將病毒傳人
-只要多加個「疑」,就代表「不知道」啦
-但這一整年來的所有隔離、封城、疫苗,都根據這神話
-連石正麗都說,沒人可以知道是否來自蝙蝠
-閻麗夢則說這是中美聯合操作的病毒武器
-最重磅是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they didn’t isolate the virus」
https://youtu.be/BTQAAZ-7OqQ
https://reurl.cc/bz71M3
-這是主流媒體NBC的訪問喔
-換言之,1. 這病毒根本並非源自中國 2. 因為老共根本沒「分離病毒」;也就是說,過去一年來的「獨立covid-19概念」根本不存在?SARS-CoV-2
-因為沒分離病毒,根本無法淨化(purified)、研究,也無法提出合理檢測
-那去年的陽性確診是3小?
-然後又有美版的「事實查核中心」說這是「假新聞」,靠北勒~最好是
-所以covid-19到底是什麼?為何WHO不去美國的德特里特堡觀察?為何這基地前年關掉?老共在幫誰cover?為何美國前年有大規模流感死亡人數?流感等同新冠?
-香港也在搞「健康碼」囉,然後勿忘「they didn’t isolate the virus」
昨天未完成之你斗內,我回答:
48:32 感謝斗內大德鰻魚問:大師,好久不見,怎麼看485+1偽造三倍卷事件?結果政府說有事先給他。太離譜了!是否是你提出醜化事件?
-政府先發,促銷三倍券,應該就是簽約網紅
-問題是,可以先給嗎?
-應該沒有醜化貓膩;沒引起後續討論;純粹是政府操作手法低劣
58:00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說:大師好久不見了,想請大師聊網路傳奇,消失的同學潘博文。另外請問大師封面電影是否為誰殺了甘迺迪,片中艾森豪總統警告軍工複合體崛起。也想請大師聊科技浩劫這部電影的結尾,人們被訊號感染,無情緒地繞行著基地台
-平行宇宙論?曼德拉效應?
-是喔!艾森豪忘記講這個
-科技浩劫是否預言到各類太陽花事件?美國Chucky Cheese的爸媽大戰;很恐怖
1:14:55 感謝斗內大德無名支持者問:過年前聽大師提到紐約雙子星911事件的陰謀論故事,回想起之前也曾聽過「第一棟樓被撞後,相關維安沒有馬上啟動,造成第二棟也被撞,USA似乎也故意放任事件發生」的說法,想聽大師再多講一點有關911的事。
(PS. 這部分我談論美國欠中國債務部份,其實是中國政府欠美國的債務,我搞反了,請注意!以下是相關新聞:https://reurl.cc/bz9R9l
1:14:55 Part Two 國際政治財經議題:
-談談大麥克指數與合理新台幣水位
-老共持續拋售美債
-去年3月當市場都喊股市完蛋時發生啥事?目前全球都喊股市好棒時,會怎樣
-剛好是一個對等型的一年
-然後很巧,美國德州(剛好最撐川普)正經歷關燈式寒冬
-這是天然嗎?還是打氣候戰;如果是,誰在打誰?
感謝YT斗內大德Rocky You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L9deDwFbulc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貓流感傳人 在 貓咪也瘋狂俱樂部CrazyCat club | 《什麼?禽流感跟貓有關係😱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有發現禽鳥帶禽流感病毒,蝙蝠帶麗沙病毒,鼬獾帶狂犬病毒。而犬貓這類常 ... 20170102 禽流感進化韓國出現貓隻感染高致病病毒 ... 20161230 紐約禽流感傳貓貓傳人. ... <看更多>
貓流感傳人 在 禽流感|貓染H5N1病毒死亡病例殺到亞洲南韓連爆3宗H5N1 的推薦與評價

... 家禽傳染給人類,有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過去20年來,由家禽 傳人 的感染個案不到900宗。世衞強調,一般人透過貓感染禽 流感 的風險仍然屬低水平。 ... <看更多>
貓流感傳人 在 [新聞] 病毒變異?繼波蘭之後南韓也傳「貓禽-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