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希望逝者得到安息,生者謹記他們活著的痕跡。
文:http://p-articles.com/one_take/1915.html
#高比拜仁 #曹驥雲 #亞里安 #楊牧 #張鐵樑 #蔡文甫 #三浦春馬 #貝爾納斯蒂格勒 #陳木勝 #李惠珍 #大衛格雷伯 #季諾 #HerbertKretzmer #七等生 #辛康納利 #馬勒當拿 #金基德 #約翰勒卡雷 #林奇 #皮爾卡登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貝爾納斯蒂格勒 在 虛詞.無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不少有才華的人離開了,但是他們在世的作品和貢獻,會永遠存在我們心目中。
#高比拜仁 #曹驥雲 #亞里安 #楊牧 #張鐵樑 #蔡文甫 #三浦春馬 #貝爾納斯蒂格勒 #陳木勝 #李惠珍 #大衛格雷伯 #季諾 #HerbertKretzmer #七等生 #辛康納利 #馬勒當拿 #金基德 #約翰勒卡雷 #林奇 #皮爾卡登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貝爾納斯蒂格勒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較於其他生物用自身的生物特質來適應外在環境,人類更傾向以文化來改變環境、適應環境,而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即在於「技術」。擁有「技術」不只是大腦與身體的整合性呈現,也展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殊勝。
這篇來自【香港01】的文章,但我們看到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對於人類與技術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也帶我們進一步去觀察自己和身邊技術的關係,如何展性出「人性」?
-----------------------------------
人類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第三記憶,它是由技術支持以及構成。一塊切割好的燧石,擁有一種存在於非有機物質的、由尺碼構成的形式:技工的姿勢記憶著(engrammer)一種可由非有機物傳遞的組織,在生命史上第一次開啟了由非生物性媒介將個人知識傳遞的可能性。這正是為何類記憶不能與技術分開:使這種記憶人性化的,也即是它的靈性,是由一代傳到另一代的可能性。正是這種代際間之個人經歷的直接傳播,在動物世界中被禁止了,這也是為何既不存在動物文化,也不存在動物精神(或者,用古典語目來說,沒有獲得性特徵的傳承)。如果你告訴我某些猿類有這種文化,我願意將它們歸類到人類世界裡——或者說,如同這種第三記憶的胚胎成份,我會毫不猶豫將它們放到人類史中去。也正因為這樣,它們看起來跟我們如此相似。人類記憶跟技術不能分割,因為技術是後生系統發生的(épiphylogénétique):我這樣形容它是因為第三記憶同時是我們稱之為後生的(épigénétique)個體經歷的產物,也是系統發生的(phylogénétique)支架。構成一種名副其實的知識累積、一代傳一代的文化門(phylum),我們不能再稱之為人種(espèce),而是人屬(genre)。
因為他的知識來自這種記憶的基本的外置性(extériorité primordiale),如美諾的奴隸劃在沙上來理解幾何的圖形:要思考他的物件,他需要立即通過組織沙堆來將其外置化,組織沙的非有機性;沙變成了可塑性的表面,可以接受一種書寫,特別是將其保存,一種幾何概念的投射之空間與支架。沙上的繪畫雖然不能永久保留,但是它能比奴隸的頭腦更持久地保持圖形元素的特徵,因為奴隸的頭腦在本質上是不斷變動的:他的思想不斷地改變以及刪改,也即是說他是持存性的有限(我將會解釋這個字「持存」的意思)。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280318/%E6%96%AF%E8%92%82%E6%A0%BC%E5%8B%92-%E4%BA%BA%E9%A1%9E%E6%98%AF%E7%BC%BA%E5%A4%B1%E7%9A%84%E7%94%9F%E7%89%A9-%E5%9B%A0%E6%AD%A4%E6%89%8D%E6%88%90%E7%82%BA%E6%8A%80%E8%A1%93%E7%9A%84%E7%94%9F%E5%91%BD-%E6%8A%80%E8%A1%93%E4%BA%BA%E6%96%87?fbclid=IwAR0H15YNoETGq0bdeZMg2Fu0c2g4ldOgV63mHLDtXw28duBHMu8N5AucQ1M
貝爾納斯蒂格勒 在 紀念貝爾納·斯蒂格勒| Philosophy, Memories, Technology 的推薦與評價
紀念貝爾納·斯蒂格勒- Research Network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我如何可以相信Bernard已經離開我們了呢? 可能這是真的,但我不相信,也不會相信。 8月7日我 ... ... <看更多>
貝爾納斯蒂格勒 在 江心靜Chiang Hsin-Ching 的推薦與評價
弔念法國哲學巨擘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4.1-2020.8.6) 2019年4月1日在杭州中國美院「技術與感知學」高研班,同學們為斯教授慶生, ... ... <看更多>
貝爾納斯蒂格勒 在 法國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科技是解藥,也是毒藥 - KK閱讀 的推薦與評價
來自法國的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正是作為現代科技哲學研究的開創者而被世人所熟知。 在冷靜觀察科技對人類的影響後,他發出了鄭重的警告:“科技是人類的解藥,也是人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