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4月8日
是我的尊敬的老師,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唷!
當時在兜率天的護明菩薩,決定要來娑婆世界,地球島上時,那是多大的一個決心和勇氣?
拿動森來做比喻:
就好比你要放棄你經營很久很久很久的島,島上滿是你到處蒐集到的珍貴DIY方程式蓋出的各種建築和道具各種珍寶,博物館裡也全部收集了無數化石和動物,美術館裡全部的藝術品多到數不完,在島上可以好好享受,美妙飲食和音樂,舒服的躺在沙灘曬太陽打switch...
這時候他決定永遠的離島,去到一個推糞龜島,島上奇臭無比,大家為了搶大便互相殺來殺去,還會詐欺賣贗品,說謊攻擊對方,島上還到處是毒蠍黃蜂,而且來到這島,不知何時能離開!
--
娑婆世界就是一個這麼糟糕的地方啊!
難怪其他佛菩薩都會稱讚釋迦世尊:
「釋迦如來,您也太強大了!去這麼恐怖又糟糕的島,還能在那島上找到破關的方法,還把這些方法分享給所有島民,太不可思議了啊!你就強!」
「世尊,您在這個五濁惡世的島上,不但找到離島的秘技方程式,還要跟所有壓根不相信我的島民說這秘技方程式,天啊!您到底怎麼做到的...」
原文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
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
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
五濁指的是:
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
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
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
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
五、見濁,邪說橫行。
--
好了,在這裡順便分享一個佛陀來地球當島民時的一段故事記載,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真勇者吧!
--
公元前565年,4月8日的晚上,尊貴的悉達多太子誕生於迦毗羅衛城,風景優美的皇室蘭毗尼花園。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緣》
兜率天宮中,一生補處菩薩──護明菩薩,即將降生娑婆國土,並於此世圓滿佛道廣度眾生。住在兜率天宮中的六十六億天子,為此熱烈地討論著護明菩薩(即善慧菩薩)將要降生的國度。
有的天子議論說:「娑婆世界摩竭國維提族的皇后雖然貞賢,但國王卻心術不正;拘薩國的帝后宗族皆不真誠;和沙國王沒有威德,常受鄰國鉗制;維耶離國百姓爭強鬥勝、民風不良;此鏺樹國人,奸猾詭詐、性情粗悍。這些都不是菩薩適合降生的國度。」
正當眾說紛紜之際,一位名為幢英的天子來到菩薩所居住的宮殿,請問菩薩即將降生到那一個國度種姓 ?
護明菩薩回答:「一生補處菩薩所降生的國度種姓,具有六十種福德,即今釋迦王族,其國勢強盛、五穀豐熟,人民安居樂業,並且廣積功德。迦毘羅衛國百姓和睦、上下一心,他們並殷切渴盼仰慕修行解脫之道。淨飯王是一位愛民如子的賢仁君王,王妃摩耶夫人姿容殊妙,猶如天上玉女,溫厚賢淑、性情貞良,守護身、口、意業的清淨如金剛般堅固, 於過去五百世皆為菩薩的母親,所以我應該由摩耶夫人胎中降生。」
護明菩薩觀察降生的時機已成熟 ,便乘著莊嚴的六牙白象,從兜率天宮下生人間。無量無邊的天人奏諸天樂、燒眾名香、散天妙花,隨從的菩薩遍滿虛空,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四月八日,明星出時,菩薩由兜率天宮入於母胎。摩耶夫人於睡夢中,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她的右脅進入,頓時摩耶夫人的身體宛如琉璃,好像飲用了甘露一般清涼安樂, 身體彷彿被日月之光照耀, 夫人當下心中湧現無限的歡喜。
此時,摩耶夫人自夢中甦醒,對此夢兆生起希有難得之想,於是立刻前往淨飯王的寢宮,告訴淨飯王:「我剛剛在夢裡看見了極為奇特的瑞相。」
淨飯王聽了甚為驚奇:「我剛才也看見了無量的光明。你的容貌看來分外莊嚴,難道是因為作了這個夢嗎?趕快告訴我你夢見的瑞相!」
於是摩耶夫人便以偈頌陳述夢中所見:
見有乘白象,皎淨如日月,
釋梵諸天眾,皆悉執寶幢,
燒香散天華,并作眾妓樂,
充滿虛空中,圍繞而來下,
來入我右脅,猶如處琉璃,
今以現大王,此為何瑞相。
淨飯王聽了之後,萬分欣喜,請來善於看相的婆羅門入宮解夢,以種種香花、美饌供養,指著摩耶夫人的右脅,詳述夫人夢中所見瑞相:「請您占測夫人夢兆的吉兇禍福。」
婆羅門稱歎說:「啟稟大王,夫人腹中所懷太子,有諸多良善妙相,難以用言語形容,略而說之,太子將來必能光顯釋迦種族。他降胎的時候放大光明,帝釋與諸梵天人更圍繞奉侍,這正是將來成就正覺的瑞相。如果太子不出家,則將成為轉輪聖王,統領四方天下,無量七寶自然具足,千子圍繞。」
淨飯王聽了婆羅門的預言,深自慶幸,無限歡喜,隨即以金銀財寶、象馬車乘及村邑供養這位婆羅門。摩耶夫人也以婇女及珍寶做同樣的奉施。
自從菩薩入胎之後,摩耶夫人每日勤修六波羅蜜,天人送食自然而至,便不再食用人間的飲食。三千大千世界時時光明普照,即便是太陽和月亮所照射不到的幽冥之處,也同樣朗耀光明,居住其中的眾生各得相見,互相談論說:「此處怎麼忽然有這麼多眾生?」菩薩降生受胎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出現十八種震動,清涼香風從四方吹起,病人都脫離病苦,貪欲瞋癡也暫時止息。
當時兜率天宮有一位天子心想:「菩薩已經降生到淨飯王宮,我也應當隨同下生人間,將來菩薩成佛時當佛的弟子,親近供養、聽經聞法。」如此思惟後,立即投生王舍城中的明月種姓,成為旃陀羅芨多王室(孔雀王朝)的世子。
隨後,天子們分別投生到當時印度的各個國度,成為王室貴族,或是婆羅門家、長者居士家、毗舍首陀羅家。還有五百天子隨著菩薩投生到釋族種姓家,另有九十九億天子下生人間,還有從他化自在天,一直到四天王天,下生人間者不可勝數。另外,尚有色界天王與他的眷屬也一同下生人間成為仙人。
菩薩雖然身處母胎之中,行住坐臥卻無所妨礙,又不會讓母親產生任何懷胎之苦。每天早上在母胎中,為色界天人說種種法;日正當中時,為欲界諸天說法;黃昏時,又為諸鬼神說法;於夜半時分,也同樣轉法輪,成熟利益無量眾生。
菩薩在母胎時,摩耶夫人身旁的宮女前來禮拜供養。有些宮女祝願他將來成為轉輪聖王,菩薩聽到了,並不喜樂;有的則祈願他能成就一切種智,菩薩聽見她們說的願望,心中大為歡喜。
菩薩在母胎中將滿十月時,身體四肢悉皆具足,相好莊嚴,同時令摩耶夫人色身六根寂靜安定,樂意長處幽靜的園林中,不喜憒鬧紛擾。
此時淨飯王心中思惟:「夫人已經懷胎十月,卻不見臨產的跡象。」如此想時,摩耶夫人正巧派人前來稟報淨飯王:「夫人希望前往林苑遊園踏青。」
淨飯王聽到非常歡喜,旋即下令掃灑佈置藍毘尼園,栽種各種美妙花果,將流泉浴池整理清淨 ,以七寶裝飾欄楯台階,鸞鳳梟鷖等珍稀百鳥婉轉悅耳鳴集其中,懸掛幡蓋、散花燒香,並請樂師演奏悠揚的樂音,使藍毘尼園猶如帝釋天的歡喜之園。又敕令沿途所經之處,除了灑掃清潔,更以種種裝飾來美化。
此外,又命令嚴加辦理十萬輛以七寶裝飾的坐車,每部車都是雕玩精巧的華麗寶車;另外又嚴辦了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四軍;遴選八萬四千名面容端正的童女,穿戴瓔珞美飾華服,負責執持香花,先行前往藍毘尼園。
淨飯王又命令文武百官隨行侍從,於是摩耶夫人登上華貴的寶車,在百官和宮女前後引導隨從下離開王宮。此時,天龍八部遍滿虛空,也同時跟隨摩耶夫人前往藍毘尼園。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一 • 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之一》
--
最後還是工商一下虎爺週邊~
二代虎爺週邊(預購買二代送一代唷)
https://shopee.tw/product/3565697/7731861491
虎爺T-shirt
https://shopee.tw/product/3565697/7431865867
貞顯 世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代十國分別是 哪五代哪十國?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宋朝,五代結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宋朝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形成了與契丹( 遼)對峙的局面。
五代十國是哪五代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一、後梁
後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實行兩京制,東都開封(今河南開封),西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後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二、後唐
後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河東。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期間晉國視梁朝為閏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勗即晉王位。
923年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南安陽)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同年底李存勗滅後梁,定都洛陽,史稱後唐;926年滅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從誨內附;930年南楚馬希聲內附;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三、後晉
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個朝代,從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滅後唐開國,到契丹947年滅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帝,十二年,另別稱為石晉,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後遷都開封(今河南開封)。
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夏,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不久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
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登基後,石重貴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公元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交戰,互有勝負。
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戰敗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
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
四、後漢
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汴州。
公元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五、後周
後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個中原王朝,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共計歷經三帝,享國10年。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郭威是劉知遠臨死時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他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
柴榮繼位後不久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己方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隨後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稱號、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後周。
959年柴榮再次北上攻遼,軍隊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攻到幽州。不久柴榮病逝,其幼子柴宗訓登基。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結鎮、定二州將謊報說遼國和北漢聯合進犯,領兵到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後周首都是開封,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
五代十國是哪十國
十國為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一、南吳
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並未稱帝,僅稱吳王。927年(吳順義七年),楊溥稱帝。937年(吳天祚三年),吳帝楊溥禪位於徐知誥,吳國滅亡,歷4主,立國35年。
二、吳越
吳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吳越先後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為正朔,並且接受其冊封。
吳越強盛時擁有13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吳越國曆三代五王,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立國七十二年。從唐景福二年(893年)錢鏐為鎮海軍節度使算起,至滅亡前後存八十六年。
三、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國政權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今四川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前蜀盛時疆域大致在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帝,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後,少有大規模戰爭,社會生產基本上能正常進行,但王建統治時賦稅很繁重。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營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加重人民的負擔。太后、太妃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
公元925年,後唐莊宗李存勗發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滅。
四、後蜀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五代十國之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比前蜀要小,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陽退至重慶一帶,北也由甘陝退到廣元。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發兵攻伐後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將當地所有反抗全部鎮壓下去。
五、閩
閩(909年—945年),五代十國之一,先後定都於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
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封為閩王。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後閩政變內亂不斷。閩天德三年(945年),閩正在打內戰時南唐出兵將其攻滅。
六、南漢
南漢(917——971),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
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公元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襲封南海王。劉陟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東省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
次年十一月,劉陟改國號漢,史稱南漢,並更名劉岩,後又更名劉龔,終名劉龑(音岩)。史稱南漢高祖。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帝,五十四年。
七、南平
南平(924年-963年),又稱荊南、北楚,高季興所建,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
其子高從誨繼立,後經高保融、高保勗,直到第五主高繼衝,於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納地歸降。
八、馬楚
楚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湖南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馬楚國、馬楚政權,長沙為王都。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連、昭、宜、全、桂、梧、賀、蒙、富、嚴、柳、象、容共24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楚自896年馬殷任命節度使到951年楚國滅亡,共存世56年,在湖南歷史上產生重要影響。
九、南唐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
南唐雖偏安於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唐最盛時幅員三十五個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十、北漢
北漢(951——979)是五代十國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史稱北漢。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領土為十二州,大致位於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漢依附於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後被北宋所滅。歷四帝,共28年。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貞顯 世子 在 Sixmouths Sixsun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裝韓劇Bingo📝
#韓劇 #賓果 #名不虛傳 #同伊 #奇皇后 #三劍客 #朱蒙 #一枝梅 #成均館緋聞 #善德女王 #花郎 #六龍飛天 #七日的王妃 #君主假面的男人 #百日的郎君 #屋塔房王世子 #夜行書生 #仁顯皇后的男人 #蔣英實 #新入使官丘海昤 #王的面孔 #月之戀人步步驚心麗 #九家之書 #大長今 #樹大根深 #張玉貞為愛而生 #太王四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