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超認真的朋友提供了3/29早餐會的筆記,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
討論量化分析,很容易會侷限在看財務報表數據而去買股,那如果財務報表造假,就很容易買到地雷股。認為還是要搭配其法說會、了解其商業模式,整體去看,才能避開地雷股。
燈大剛開始投資很怕買到地雷股(財務造假公司),所以剛開始大量閱讀再講財務造假的書,例如《騙術與魔術:識破13種連財務專家都不易看穿的假報表》(美國案例,已絕版),現在比較有信心有能力可以避開財務造假的股。如今認為不是看這麼多財務造假的書或案例就可以避開(有稍微幫助),但還是要了解其公司的商業模式 如何去經營 策略是什麼,分析其商業賺錢的邏輯性(邏輯要合理,要長期去思考和訓練)。法說會比較吸引我的內容不是財務數據的報告,而是有關公司產業狀況 如何經營。
燈大一開始就清楚自己是走「從長期價值投資/商業模式去研究個股及價值」,但不是很容易做到。不過方向明確,就努力去學習相關知識:商業相關、商業傳記、會計相關、公司年報 法說會,持續去閱讀。
詢問燈大持股時間,看長期至少3~5年。燈大賣股的原因三種理由:當初買股的理由消失,二來有更好的投資標的,三來此股股價已經漲太多了。
有人問燈大為什麼不做某方程式:設定某種條件,達到就自動賣出。
燈大回覆,只要寫出這種條件的就是量化(有量化數據才能說達到什麼條件就會做什麼動作),但其實這樣與我的投資理念是相違背的,我不認同有所謂量化分析,我覺得一旦分析就是質化了。量化其實是對於你這質化分析的一種輔助,量化數據如毛利率提高,但其數據卻沒辦法說出這家公司產業模式或產業變化,那只是由一種結果講另一種結果。
有人提問現在有新興行業 AI Agent,聽說套上大數據幫投資人買進賣出,沒有感性問題只有理性,聽說這領域一直成長,燈大如何看待這方式。
燈大回覆,是否真的有效,有待時間驗證。另要判斷AI此方式投資可不可行,我由所獲得的AI相關知識個人判定為不可行、不太會成功,因為知道現在AI技術可以達到怎樣程度,投資以現今的AI技術還是無法做到。
首先要知道目前AI技術為深入學習,給他看大量資料/數據,然後AI會在這些大量數據幫你找到 也就是所謂的暗知識,以人臉辨識來談,他的模特就是你寫了演算法之後,給他大量/幾百萬張的人臉圖案,然後它會一直去看,就會訓練出人臉就是長這樣,但它是怎麼認出的,你不知道,後來研究萃取出它們大概是看哪些,我們認臉是看五官,它們是看兩眼間的距離或其他東西,但終究它怎麼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認出這個人就是你 我們是不知道的。其中有很多細節不細談,但想想你要給出怎樣的資料/數據去訓練AI挑出怎樣的股票未來是會漲的,宣傳AI選股的一定是用過去和股價相關的數據,不然怎麼預測這家公司的股票未來會漲,其實這和技術分析大同小異的方式,用目前AI投資會不會有效,或許某些時候/情況有其效果,但是長期都會是有效策略嗎?採懷疑態度。
與會者有人說李彔也提到:「現在講K線已經是比較『低級』的了,最新的理論講AI(人工智能)」(出自李錄:價值投資的知行合一 )
有人問燈大如何去挑產業,因為每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與經營者理念都不同,燈大是一家一家去挑出自己認同的公司嗎?
燈大回覆,理論上是應該一家一家去看,無論是透過年報或是法說會,巴菲特一開始是這樣做,這樣確實是真正有效的方法,但我個性很懶,每天隨時去注意周遭生活朋友交流或新聞或法說,當有吸引我的點才會進一步去看。有些個股看其法說會才知道這家,其前幾分鐘才吸引到我,就去進一步研究。所以常常一年只找到一個好機會,做一筆交易(持股不算)
詢問燈大是分批買還是一次買
燈大回答大多是一次買進,因為當下決定買入時是覺得它已經很便宜被低估,就不會去期待更便宜了,如果還要等待它更低點,那就是賭了,覺得沒有意義。所以要對買下的判斷有把握一點,還是取決於你認為它現在的價格是否是被低估狀態的能力。雖然有時買進,它還會跌,但沒有關係,因為沒有人可以買在最低點,我只要買在相對低點,抱得夠久,都可以賺得到錢。但很多人怕買入會跌就分批,但因為分批有時買高有時買低,平均下來買進價格也差不多。但燈大不怕股市大下修,還是會抱持著。
有人問 如果股價離你想買入的目標價距離有段距離,燈大會怎麼做?
燈大回覆,既然對這家公司的未來看好,現在買入價格與你要賣出的目標價(覺得它真正的價值/價格)還很遠,那漲了10%又如何,雖然最初會想 「啊漲停耶 是不是跌回來再買」結果錯失了一個漲三倍的股票。所以會一直修正方式:現在會一次買足,即使要買當下漲了也還會買。因為之前的經驗,重點加上我對這家公司有充分了解與研究,也有一定信心的前提下,所以它漲停(我還是覺得便宜)我才會追高買進。不然不會隨便去追高。然而當下要承受,買進後可能股價還會下跌,一段時間的帳面虧損與套牢(坦然承受),認為所有策略都有其優缺點。
有人建議為什麼燈大不看該公司過去股價可能的低點而買入?燈大認為即便過去股價再怎麼樣的規律,你怎麼知道現在的股價是低點(過去不代表未來)。詢問者的前提邏輯是這家公司過去的股價趨勢,但燈大的邏輯是我現在看這家公司的股價 與 我對它未來預測的股價去做比較。我對它未來的預測與現在股價有大段距離 而且我研究透徹有信心,就不會考慮它股價之後還會不會回跌,我就會買入。(長期來看,我買在相對低點,雖然買後公司股價可能下跌15%,短期會覺得跌很多,但以長期來看,這上下15%的區間是差不多的)而依詢問者邏輯是有可能現在股價是過去股價趨勢的高點。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不同。
有人問燈大怎麼決定自己持股比重——>自己最看好的會重壓,建議想清楚投資策略還有其優缺點,這之間是相關的,和適性而為。
有人問燈大會做短線投資嗎?例如 80%長期,20%短線。燈大回覆 現在不太會主動尋找這樣的機會 覺得很麻煩,短線做完又要換標地。
續問若是抱長期,看錯的話損失很大
燈大回覆 所以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個性與投資策略,把這家公司研究深入與透徹,加增自己的信心水準。
無論是買價值股還是成長股,優先考慮都是下檔風險。
一般人認為下檔風險是指買進這檔股票後它還會下跌的機率多高或空間有多大,但燈大有不同見解,認爲下檔風險是指 該公司有其基本價值,簡單說明舉例,某公司市值的100億,手上現金有70億了,那我認為它下檔風險基本在70億左右(燈大自說可能是極端概念),你買在 60億或70億就會覺得它下檔風險很低,它股價之後有可能跌到50億.40億等,但燈大不在意它之後股價會不會這麼跌,在意的是它真實的基本價值在哪兒,是不是那真實現金70億沒負債,(會不會造假,當然要自己判斷),這樣買入即便它市值跌到 40.50億,也不擔心。相反沒有這些基本資金去支撐其價值,你判斷說他最低跌到 70億,若市值真跌到50億 還這麼有信心嗎?
基本上明確知道有基本價值在其中,買進價格不會超過價值太多。判斷如果我長期持有,如果下檔最差有個 15%虧損,這樣會比較有信心持有,如此也不會虧到太多錢。基本價值是從很多角度去判斷,基本資產、現金、客戶關係、商業模式、技術,以上總結主觀判定這些價值多少錢,假設這家公司要被私有化,你覺得這家公司至少值多少錢?當然要保守去算。大部分相類似或產業的私有公司如果被合併時,大概用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公司市場大約是用 5~8倍去買,你就用4-5倍去估值,這是一種估值方法。估值方法很多,無法以一概全,還是得 case by case,這還是需要憑靠你去大量閱讀 看很多的資料才比較可以去判斷。或者倘若你對這家公司的產業和商業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你比較有信心知道這家公司最差業績是怎樣狀況 ,不會再差了,這也是一種基本判斷。
詢問如何學財報
學習投資第一天 就先買股票,財報學習不是拿教科書從頭看到尾,而是先看基本科普等級的財報書,大概了解什麼是營收 成本 費用 毛利率等,接下來真的去看個股財報 邊看邊學。這種東西急不來 持續學一定會進步,我大概花了兩三年才真的覺得看財報是沒有問題的。看得懂每一項數據的定義與背後意義,把會計學通了,不代表看得懂財報,真的看懂財報還是要去了解其商業模式,不然你只是看到數據,而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但基本會計知識還是需要的。
問什麼叫商業模式?
燈大回覆 簡單而言就是這家公司怎麼賺錢,不是所謂製造產品賣出就是商業模式。簡單舉例,兩家同樣都是麵包店,彼此的商業模式不一定相同:銷售的策略不同,製造流程、鎖定的目標客群、販賣策略都不同。為了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多想多做,它必須找到適合自己公司狀況的好的商業模式。
簡而言之,如何在競爭中勝出的你的賺錢方法,就是商業模式。
說仔細點有很多面向,你的目標客群是誰?你如何創造出價值?你創造什麼商品服務?如何把這價值傳遞出去?你的供應鏈或者製造部分,這些都是商業模式的一環。
透過大量閱讀,聯想到以前的經驗、閱讀或商業知識累積,就能多少看見這家公司的亮點。例如之前看過騰訊傳,從中累積的知識,看見個股未來發展的亮點。
討論到如果有公司減資,究竟是買進庫藏股減資,還是現金減資比較好?
燈大回覆 會以公司老闆角色去看 而且老闆對自家公司更為了解,會以自己/最大股東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目前公司前景很好,買進庫藏股並銷毀後的減資,未來股東權權益會更大。
其實要看公司狀況 究竟是現金減資好還是買回庫藏股減資比較好?若以老闆看好自家公司前提下,如果選擇減資拿回現金(不用繳稅),但手上持股還是會變少雖然比例沒有變,拿到的現金還是得回市場投資,但如果前提仍很看好自家公司,想再投資自家公司的話,就要再增資,這樣減資又增資不是很奇怪嗎?
現在買回庫藏股的策略,股東持股比例還是一樣多。因公司前景很好,買庫藏股方式更好,一來以長線來看,現在是很便宜的股價,可以用便宜價格買進庫藏股,二來買完又註銷後,股本縮小,未來前景好,以後每股盈餘更高,分配到我這個老闆/股東本身的利益會更大,當然還有其他考量。
計算方便舉例如 10億股本(1億股),想減資減到5億,一年後我賺10億稅後淨利,如果我沒減資,10億股本EPS為10元,但如果減資,5億股本eps則變成20元,獲利成長一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常股價也會成長一倍,而且很有可能股價成長超過一倍,因為市場會看到這樣驚人獲利。其實這樣方式也是很保險的投資 聽起來是減資,但實際上是再投資,因為手上持股會更有價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Jade 投資理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塊聊投資 結果還是沒有一週兩更 最近週末的忙碌程度有點超乎想像 錄音存檔還夠週更 如果有什麼建議再麻煩各位APPLE五星評論留言給我們 本集節目提到的財報教學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LWHjkSUj6aZuwEieIDuPaAwT...
財報學習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放假囉!祝大家新年快樂!
#產業隊長教你看對主流產業選飆股 #張捷自序
【跟隨趨勢走 憂慮不須有】
我是產業隊長,張捷。千呼萬喚始出來,學生與粉絲們敲碗要我寫書;但平日除了拜訪公司,參加法說會外,還要花大量的時間閱讀產業與個股研究報告、思考與篩選投資標的,寫書的時間實在有限。但我對這樣的生活樂此不疲,這是我對投資的熱忱,這是我喜歡的生活。
生活即投資,投資即生活,我秉持著誠、勤、樸、慎的原則做人與寫書,儘管難產了2 年,終於完成。書裡面也許一個想法,一個觀念,能幫助到投資人,就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我退伍後就在法人圈當研究員與操盤人至今,陰錯陽差地出來教學授課;授課的初衷是縮短法人與散戶的資訊落差,資訊的落差在股市裡,就是資金的落差,腦袋的深度決定口袋的深度!
「故事若精彩,無須另安排;產業有題材,買盤必自來。」正規的外資與投信,都是開大門走大路,賺產業上中下游的錢;他們深入研究基本面、理解公司經營方向、跟隨正派經營階層,賺的是大主流趨勢的錢。研究好對的產業,做好基本功,公司有業績、有成長、有獲利,你覺得籌碼會不會來?線型會不會轉強?
跟隨趨勢走,憂慮不須有。投資其實是沒有捷徑的,而且因為牽涉到金錢,一旦面臨了虧損,資產走了回頭路,要回升更是艱辛。例如百元股票跌至腰斬只需5天、6天,但要從低價漲回得花費九牛二虎之力。
選對的路,縱有小傷,不致斷頭;小傷害隨時翻本,重傷害無法翻身。建議投資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病急亂投醫,一步一腳印!
引用美國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說過的話:「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後退。」投資理財的路上,選擇對的方法,最辛苦的方法,往往最快;扎扎實實地研究產業與基本面,就是避免後退,並且是最快到達目標的捷徑。你是否曾經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走在對的路上嗎?用了對的方法嗎?選擇對的方向學習了嗎?」
大家一致推崇的投資大師,從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華倫.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彼得.林區(Peter Lynch)、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等,哪一位不是踏實的研讀財報、學習總經、拜訪公司、了解經營階層、思考財政貨幣政策、深刻體驗生活、觀察產業脈動、發掘高成長與價值被低估的好公司?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怎麼做,那為什麼偏偏要從簡單易學的捷徑開始?而不跟隨大師?
我認為一般散戶的盲點在於缺乏執行力,以及缺乏滴水穿石、夜以繼日的堅持。一天進步一點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你願意堅持多久?投資絕非一蹴可幾,更沒有速成的靈丹妙藥!
讓懂產業的人來幫你,這本書是市面上少數分享如何挑選對的產業、運用基本分析法,以及如何拜訪公司的投資書籍。讀者透過本書,能縮短思考與做決策的時間、避免繞遠路、學習正確的產業分析與投資方法。從源頭管理提高勝率後,讓賺大賠小、贏多輸少變得自然。
當然,本書中還有精彩的產業案例,與交易策略、技術面及籌碼面的應用,以及心理盲點的剖析。期許本書能夠幫助大家,一起讓資產大漲小回,階梯般的上升,一步一腳印,一階一階的邁向財富自由的天堂!
最後,我想藉由此書,感謝上過我課程、參加過我講座的投資先進與學生們,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感謝同業與同事、各上市櫃公司高層不吝指導!最重要的是感謝我的母親,辛苦的撫養我長大;感謝我的岳父母;也感謝妻小,總是犧牲老公與把拔與她們相處的時間。
投資,讓我的生命充滿色彩;同樣的,它也會成為你生命中的彩虹!(Investment colors my life and it could be a rainbow in yours!)把此書獻給願意選擇正確的產業,正直公司的投資人們。在未來的路上,我們都會遇見更好的公
司,遇見更好的自己!
股市裡事情挑困難的做,賺錢才會變得簡單。產業功夫做得深,飆股常常會發生。好的產業與對的公司,就是你腳前的燈,就是你投資路上的光。不論夜有多長,天有多黑,亮光,它一直都會在!一直都會給我們方向與指引!
#好書這邊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137
財報學習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課程上線囉
財報中隱藏公司 #經營績效 與 #財務體質,
霧裡看花、有看沒有懂、看了不知道怎麼用!
真正看懂財報,你需要的一堂課 🚀
股感與 #TEJ (台灣經濟新報),合力完成 30堂 財報實務案例課程!
👉 https://bit.ly/36Hz68q
✅拆解30個 台股案例
✅掌握關鍵 財務指標
✅看懂 產業財務特性
讓你掌握 #各產業財報 需要注意的眉眉角角,避開投資地雷 😀
#財報學習
財報學習 在 Jade 投資理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塊聊投資
結果還是沒有一週兩更
最近週末的忙碌程度有點超乎想像
錄音存檔還夠週更
如果有什麼建議再麻煩各位APPLE五星評論留言給我們
本集節目提到的財報教學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LWHjkSUj6aZuwEieIDuPaAwTBlXbNgL
我是韭菜紅
節目中提到的建議僅作為心得分享而非投資建議
Youtube / FB 搜尋:Jade 投資理財
IG:jade.fintech
節目連結:https://jadefintech.soci.vip
業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hUmUrW9v5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