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被愛是人最原始的慾望,人自幼就懂得愛,愛自己與愛自己的同族親友;
但同時也懂得恨與仇,恨那些不順應己意者與已異立場者。
愛與恨同時在心中拉鋸。
懂得愛人者得到救贖,愛別人(同時做到了貢獻)也愛自己;內心充滿仇恨者,淪為罪犯與兇手(傷人與殺人),甚至恨自己傷害自己(活在自我否定、自殘,甚至自殺)
如果所有人天生就懂得愛(愛大於恨),那這個世界就太平了,每個人也能活得幸福美滿。可現實並非如此。所以是什麼導致了有人懂愛,有人不懂愛?
是學習
父母身教言教;書上教的;學校教育;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人際關係實踐中體會學習到;宗教的教誨;社群媒體的傳播學到;聽從偶像的思想而學到;從自己的人生體悟自學到。
人透過各種形式,被外在人事物影響感染,或者是透過自我體驗,而學習到了愛這件事。
「貢獻 」,昨天有網友留言分享一則故事,我深有所感,分享給大家:
有位美國富家女,年輕千方百計要嫁入貴族世家,跑到英國用盡方法嫁給{子爵}了,然而,當然不幸福,子爵偷吃,還偷吃母女丼🤪,當場被富家女抓包。
富家女當場崩潰指責,憤而轉頭騎車離去,此時她萬念俱灰。
這時,德軍轟炸英國
富家女心灰意冷的也就不怕死了,直往轟炸區騎去。
有枚炸彈就在他前方不遠炸毀一棟房,救護車很快就來到轟炸區救人。
救護車駕駛跳下車,衝進一棟半毀房子,進去沒多久房子就倒塌了,駕駛也就死在裡面了。
這時,救護車內的醫護人員沒有會開車的,富家女就跳進駕駛,二擋起步,彎彎繞繞、躲躲閃閃好不容易到達醫院。
從此到戰爭結束,她都是救護車駕駛。
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女人,一心想進入貴族,也嫁給了貴族,後來被貴族圈唾棄。
這時很崩潰的,一生奮鬥的目標,轉來成為攻擊自己。
認為什麼都沒了。
後來,貢獻自我、被醫院人員認同,被她救護的人感謝,為國家付出等等方面,找到自己的價值。
以上這則故事,大家又對「貢獻」產生了什麼想法呢?
我認為 #貢獻與愛同為生命的意義,富家女透過意外事件中的實踐,體悟到了這件事情(自學) 還是因學習而生。
學習並不是老師在台上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才叫學習。
人只要打開五感(視聽嗅味觸),接受資訊,經歷體驗事件,並思考,即是學習的本質。035/100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