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資策略:90%機率勝過大盤的投資新典範》(分享抽新書3本)
安納金推薦序:【為什麼您的投資策略常常不靈光?】
20年前我曾選修台大財務金融研究所「投資管理」課程,當時研讀了大量有關投資組合管理以及選股技巧的經典論文,有關「逆向投資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在1960至1990年代之間已有大量的實證研究探討,也有不少學者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殊榮。儘管在不同市場週期之下,「逆向投資策略」與「動能投資策略」(momentum strategy)互有領先,然而就長期而言,「逆向投資策略」勝過「動能投資策略」受到較多學術界的實證研究支持。
我好奇的是,為何當今台灣市場上支持「逆向投資策略」的聲量較小,而「動能投資策略」(後來被較多人稱為「順勢交易策略」)聲量較大呢?我在此書當中找到了一些答案,「逆向投資策略」並非一般人直覺認為「跌深買進,漲多賣出」這麼簡單,而是有其選股邏輯以及既定標準的,此書提供了五種被實證為績效卓著的逆向投資相關策略,作者論述的邏輯清晰、數據佐證完整,讓此書相當具有說服力。
執行「逆向投資策略」需要相對透明的財報以及公開數據資料相輔助,因此,在成熟的市場(例如美國股市)效果更佳;若是財報相對不透明的新興市場(例如中國A股)則有待商榷;至於台灣,隨著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系統業者以及資訊平台建置了相當完整、即時的上市櫃公司資料庫系統,使得一般民眾也能夠輕鬆取得所需資料進行選股分析,這使得「逆向投資策略」的方法在台股的實用性將大為提高。
至於究竟該採取「逆向投資策略」還是「動能投資策略」呢?其實除了市場週期位置的差異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必須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和信念,因為不會有任何一套策略適合於所有人。金融市場夠大,永遠容得下各種投資者,每個人都能夠透過一定的紀律和原則來獲取利潤,因此,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罷了。
每一位投資人都應該先深切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尋求能完全認同的投資哲學和交易邏輯、交易頻率、交易工具,擘劃出整套相輔相成的投資交易系統,這就是我常引述的武學三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當中的「見自己」,也是一切投資入門的基礎。市場永遠會以不同的走勢,來考驗你是哪一種投資者?有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系統?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此書不僅提供了五種具實證支持的逆向投資策略,更將相關的心理學以及行為財務學立論基礎有相當完整的論述。倘若您過去在股市殺進殺出並沒有獲得滿意的績效,或許該是好好研究「逆向投資策略」的時候了!祝福您透過此書,開啟投資領域的新篇章,同時提升績效。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 2021/5/17(一) 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各獲得新書一本!
#逆向投資策略
「資管研究所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資管所十校正取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排名-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研究所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研究所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研究所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大碩補習班- 一般人聽到資工資管系 - Eve止痛藥屈臣氏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跨考資工所上榜生,心態如何調整?必報大碩題庫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無補習台大資管考取-讀書資源分享-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高點研究所- 資工/資管題庫班開課⚠️ 考前題庫班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中山資管研究所ptt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在資策會、教師e學院 的評價
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跨領域成長:非資工背景如何成為軟體工程師?】
購票連結:https://www.blink.com.tw/event/1437/
非資工背景的你,想跨領域成為軟體工程師嗎?
跨領域人才炙手可熱、程式語言成為顯學,非相關科系也得培養程式能力。
若你不只想會一點程式語言,更希望以此為工作,這場講座將帶你開啟你的軟體工程師之路。
本次講座邀請兩位原本非資工科系、現為軟體工程師的講者,一位從理工科系到 #深度學習資料科學家、另一位則從心理系到 #前端開發工程師,他們將分享自己的跨領域學習經驗。
若你正在思考是否要 #轉職工程師、#想學程式卻不知道怎麼開始、#想了解當工程師的秘辛,這場講座很適合你!
--------------------------------------------------------------
本系列講座主題為「跨領域成長」,預計邀請不同職業/產業中的跨領域學習者,藉由分享自身跨域成長的過程及自學的經驗,擴大參與者對未來的想像。
在此之外另有以職業工作內容為主軸的「職業窺探」及以產業現況與未來為講題的「產業解密」等系列活動,跟著Blink一起探索職涯、挖掘更多可能。
【議題設定】
本系列講座聚焦於#如何跨領域學習,預計分享內容有:
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契機及心路歷程
軟體工程師工作日常
軟體工程師必備的能力和工具
如何自學成為軟體工程師:如何從0開始學習程式語言?學習資源及方法推薦
給想從事相關工作者建議:適合的人格特質、履歷及作品集準備方向等
【講者介紹】
Chang Rong Ke 柯長榮 / 知名IC設計公司 深度學習資料科學家
非資工或資管本科,求學過程中也鮮少寫程式,理工科碩士畢業後,經歷過半導體製程整合、面板研發、封測模擬、專利工程師、iOS App開發等不同領域之後,發覺喜好及自身優勢還是在於演算法,於2016年正式轉職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電腦視覺領域至今。
靠著自學,經過四年多的快速成長及跳槽,目前於美股上市IC設計公司擔任深度學習資料科學家,主要協助開發 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 (AI ASIC) 及在搭載自家晶片的 edge 裝置上實作模型。
陳柏融 / Jubo 智齡科技 Web Application Developer
大學與研究所均就讀心理學系,考取臨床心理師證照後,某天赫然發現和電腦聊天竟然比和人交談來得輕鬆,回想起了小時候建立的第一個電玩秘技分享網站,於是誤打誤撞開啟了前端開發之路。
從心理學走向資訊科學,再從資訊科學走回與人的連結,發現兩者都是在釐清人的需求,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相信透過資訊與科技能夠帶給人們更幸福與便利的生活。
【活動資訊】
日 期|2020/06/13(六)
時 間|14:00 – 16:00
形 式|線上講座(以Zoom 網路研討會進行)
【講座時程】
13:30 - 14:00 開放入場
14:00 - 14:10 講座引言
14:10 - 14:50 Chang Rong Ke 柯長榮 / 知名IC設計公司擔任深度學習資料科學家
14:50 - 15:30 陳柏融 / Jubo 智齡科技 Web Application Developer
15:30 - 16:00 互動論壇+Q&A
購票連結:https://www.blink.com.tw/event/1437/
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顧2016年,交大台北校友會投資論壇社邀請到了七位重量級講師,辦了七場精彩的分享會:
第一場 快速起飛的VM5 - 創辦人丁俊宏
第二場 生技投資策略 - 國泰證券首席分析師 鄭師安
第三場 經典課程- 易經投資 交大經管所教授 劉助
第四場 我的投資分享 -銀樺投資董事長 傅旭正
第五場 iFit創業故事 -愛絲資訊董事長 謝銘元
第六場 國際生技投資趨勢 -全福國際 副總經理 陳孟琦
第七場 智能汽車大商機 -青曦資本合夥人 洪周泰
展望2017年,除了師資一樣堅強以外,也將活動場地升等到:威肯金融科技中心(台北市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50號12)樓
目前已邀請到的講師如下:
👉3/1 (三):程正樺學長--交大應用化學系學士,台大商學研究所碩士,在外資服務多年,有「聯發科王子」之稱。曾獲選亞元雜誌(AsiaMoney)最佳分析師、瑞銀證券前首席分析師,當年在外資圈有喊水結凍的影響力,離開外資圈後自組投資公司。
👉4月(日期規劃中) 陳泰谷學長--交大資訊科學系,巴布森學院 MBA。連續創業家,曾任職在鴻海旗下三創數位,打造全台首座結合電子商圈的創新育成中心,有創業圈金城武之稱。
• 目前擔任美國矽谷創投Quest Venture Partners亞洲區合夥人。
👉5月(日期規劃中) 陳昱宏先生 : 美國聖母大學MBA,現為鼎碩資本合夥人。鼎碩資本是國內績效優異的投資管理公司之一,專精於長期投資和找尋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 長期持有聯鈞、台光電等績優公司,報酬率逾100% 。
👉報名方式及費用:
線上報名:https://goo.gl/forms/0FTo4jABn3L4Huaq2
一年期會籍:
(3月至12月,可聆聽六次演講,並現場開放互動) : 2,000元。
不定期邀約與講者聚餐 : 僅收餐費。
2016年度會員續報,優惠價1,600元。
2017年度新會員,於2/20前報名及完成繳費者,早鳥優惠價1,800元
2/21後回復至原價(2,000)元。
本屆論壇因人數較多,或未能保留臨時報名學長席次,到時依現場狀況公布臨時報名辦法,不便之處尚祈見諒。
曾獲邀至論壇演講者:終身免費會籍。歡迎推薦在產經,創業圈和各投資領域有卓著表現的學長來投資論壇分享。
請假規則:
無法如期參與之會員,資格可保留並轉讓。但請於一日前告知遞補人士大名。
洽詢E-MAIL : nickwu0428@gmail.com Nick Wu 吳威辰學長
匯款帳號 : 元大銀行(806)承德分行20972006669699 陳榮祥 榮譽社長
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排名-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大家在資管界大概的排名?我目前是就讀中字輩某間資管系,未來有考慮要出國念研究所,但還在想之後研究所要不要轉資工 或者是在台灣繼續往上念 ... ... <看更多>
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資管研究所出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資管研究所dcard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hungjoe1105也提到**本文已經MOONY135版主同意貼文,謝謝版主!** 您好,我是台大心理所的研究生金果霈,目前 ... ... <看更多>
資管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資管所十校正取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壹、前言
發這篇文的主要是希望做個紀錄,然後因為我報名了十所,所以把各校的考試方式、大方
向分享一下,讓未來想考資管所的人們對於各校考試風格能有更深的了解,文章可能會有
點長,請大家多包涵。
貳、背景
台北私立蘇州大學資管系大四生,班排3%,程式能力不怎麼樣,沒啥實作經驗,頂多就是
一般期末Project的程度,多益910分,沒有參加過社團和實習,是個不太積極的學店生。
參、戰績
結果 計概 MIS 英文 資料審查 口試 加權總分
台大 正取1 54 48 42 -- 95.83 339.26
政大資管組 正取1 83 63 61 90.4 88.4 81.1
交大乙組 正取 65 57 88 85.71 -- 294.79
成大甲組 正取3 62 37 59 -- -- 50.45
中央乙組 正取1 48 76 -- -- -- 124
中山甲組 正取 95 62 46 -- -- 157
中興 正取5 78 -- 66 -- -- 78
中正甲組 正取1 61 86 -- -- -- 73.5
台科乙組 正取8 -- -- -- 92.67 88.33 90.07
北大 正取2 -- 78 -- -- -- 81.42
肆、補習和準備方式
我是上台北大碩的課程,當初是因為同學要報名所以跟著去的,所以一開始報考動機不太
強烈,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充滿自信的同時開始上了計概和資結這兩科,由於內容很多,
長時間的上課又讓人很累,所以後來完全不認真,每堂課都在玩爐石、看漫畫,最後乾脆
都翹課想說不考研究所了,到後來要升大四才覺悟開始認真準備,重新上一輪課,所以建
議如果要提早開始準備的話能先上計概或資結一科就好,否則很容易就覺得心很累。
一、資料結構
1.補習:洪逸的資料結構是沒有分資工和資管的,都是一起上課,所以內容絕對很夠資管
所的學生用,他的整個架構很有條理,而且講得不會太快,常常搭配一些有趣的例子或小
故事,所以就算基礎不好的人也不用怕,如果你認真上的話一定能學好這科,對了,他上
課的筆記都是精華,去上課要記得多帶一些紙。
2.準備方法:整本洪逸筆記至少都要看得懂,重點章節(Recursion、複雜度、Tree、Sort
、Graph)要熟練無比,能靈活理解最好,不能的話死背也要把他記住。
二、計概
1.資管的計概內容五花八門,那這邊的計概主要是基本計概、數位邏輯和作業系統的部分
,洪逸的計概跟資結教法差不多,比起資結,計概有比較多要整理、歸納、背誦的部分,
所以在上課時也要多學習老師的表格或是敘述方式等等,將整個思考方式學起來,才不會
到後面都是在死背,總之,準備另一本筆記本或活頁紙,認真的抄筆記吧。
2.準備方法:跟資結一樣,上課筆記就是精華,我複習的方式就是看上課筆記,每周至少
整本讀個兩三次,基本計概部分是一定要熟到不能再熟,雖然不常考但考了總不能不會吧
,數位邏輯部分很少考,基本的會了就好,OS的話我覺得很重要,有些學校例如中央很愛
考,可以多讀幾遍。
三、程式語言
1.程式語言是包含在計概的課程裡,但是由劉逸老師授課,這門課程如果是程式基礎比較
好的人,或許能不用特別去上,因為主要教一些程式語言的基本概念和物件導向,如果基
礎沒那麼好的人,上了這堂課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但程式可以的話還是平常多實作練習
吧,我就是缺乏實作練習所以遇到比較難的程式題會想比較久。
2.準備方法:物件導向概念要多複習,閒閒沒事能上網練習一些簡單的小程式(例如高中生
程式解題系統),考試時才能快速反應。
四、網路、資料庫
1.網路和資料庫也是計概課程的一部分,我是選擇上林偉的數位課程,林偉的網路和資料
庫都算是公職範圍的,所以有時候內容會過於艱深,那這部分就要自行斟酌,我是會快轉
或是加速帶過啦,畢竟時間寶貴,但有時候多學一些也不是壞事,畢竟誰都不敢保證不會
考出來。
2.準備方法:資料庫ERD、正規化、SQL一定要非常熟,網路就是OSI七層、各層重要協定、
資安等基礎一定要把握。
五、MIS
1.丁祺老師的MIS正課我覺得蠻重要的,畢竟一般學校老師上課應該都是拿Laudon投影片
隨便念一念就上完了,所以可能大家對MIS比較沒有完整的學習,丁祺的講義整合很多不
同的MIS教材,很適合從頭學起。題庫班則是以各校考古題為主,搭配上台解題、讀書會
討論等方式來學習,但我題庫班是上數位的,所以只能看VOD,然後丁祺的MIS會幫同學組
讀書會,但我比較習慣自己念所以沒特別去參加,一般來說有人能討論應該是蠻不錯的。
2.準備方法:建議在春季班正課時好好把基礎理論搞懂,該背的背一背,然後要養成看科
技相關時事的習慣,最快的方法就是按各媒體(數位時代、ITHOME等)臉書粉專讚,看到有
興趣的主題就點進去看這樣,並將基礎的東西好好吸收,整理成自己的筆記(我是用
Google 文件整理,很方便)。
伍、各校考試內容
一、台大資管
台大資管沒有分組,所有考生都是考計概+MIS+英文,初試通過後還要去面試。
1.計概:往年都是七十分的選擇題加上三十分的演算法、程式,從去年開始選擇題剩下六
十分的比例,所以演算法部分佔比越來越重,有想考台大的人要好好準備,選擇題的部分
不會到太難,考題大都是網路、資料庫、OS的基本題還有一部分是比較像科技相關的新知
,像是今年考到Single sign-on、比特幣、Amazon Echo等,演算法部分因為我比較弱所
以應該被扣了不少分,總之Sort、Graph、Tree相關的演算法最好是熟練一點,因為他考
出來常常是比較靈活的考法或是證明,只會背出來是沒用的。
2.MIS:每年都是四題25分的申論題,考法千奇百怪,然後常常會考到SA,所以要考台大的
人一定要多少準備一下,今年最後一大題還考了SQL語法,不過蠻簡單的所以分數一定要
拿到,而其它部分只能靠平常的訓練和臨場反應了,之前爬文看到版友說考題很多從
Laudon課本裡出來的,不過我沒有認真去看Laudon課本,所以不太清楚。
3.英文:台大的英文有分A、B卷,資管所通常都是考英文B卷,通常B卷都比A卷簡單一點,
今年感覺反過來,B卷超難的,建議能寫一點考古題熟悉題型,然後考前去拜拜祈求猜對
多一點,我英文其實蠻爛,能得到40幾分算很幸運。
4.面試:面試分成四個小關卡,每一輪進去四個考生,在四個小房間輪流面試,我抽到的
順序是1->2->3->4。
第一關是統計關,桌上有紙和筆,上面有一篇英文題目和一個表格,教授會稍微問你題目
在問什麼,這邊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統計要算的部分我就完全答不出來,就跟教授稍微
聊一下,說以後會好好複習統計之類的。
第二關是生涯規劃、在校成績相關的問題,在校成績如果比較不好看的話可能會被一直噹
,要準備好應對的方式。
第三關是管理關,桌上有好幾個題目,會請你抽來回答,然後會依據你的回答繼續追問,
我抽了兩個問題,題目一:何謂垂直整合、水平整合,題目二:何謂組織變革,如何處理
第四關是技術關,我被問的主要是資料庫相關問題,我被問的問題有:何為ERD、ERD有什
麼意義?、ERD轉關聯時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要怎麼轉換?
、SQL語法有什麼優點?
備審資料方面,面試時老師連看都沒看,所以應該是不用太認真準備,只有個人資料表和
成績單面試結束出來後要交出去而已。
二、政大資管 資管組
政大資管考試入學有分資管組(計概+MIS+英文)和科技組(計概+資結+英文),兩組的計概
考卷是不一樣的,政大應該是唯一考試入學的組別會影響之後找教授的資管所,如果考技
術組的就不能去找資管組的老師,所以要好好選擇報考組別。
1.計概:政大的計概題型多變,填空題、簡答題、選擇題都可能會出現,資結、網路和物
件導向的考題佔大多數,前幾年都有考到資安,雖然今年沒考但還是建議要準備各種攻擊
的方法和防禦方式,然後我覺得政大資管和中山資管的考題有些會類似,今年政大資管很
多題都是中山考古題出現過的題目,所以如果想上政大,中山的計概考古題可以認真做一
下。
2.MIS:考古題都是全部申論題,今年改成12分是非題、12分選擇題、76分申論題,我有點
被嚇到,申論題的部分ERP算是蠻常考出來的,其它像電子商務和新科技都很愛考,今年
有考到全通路、虛實整合和區塊鏈,政大的MIS要考好的話一定要常關注時事,培養獨立
思考的能力,幻想自己就是公司老闆,把自己的想法有架構的表達出來。對了要注意答案
紙很少,不要亂浪費空間,我忘記注意這點,差點寫不下。
3.英文:英文是會篩人的,如果沒到前80%會被篩掉,單字的部分我是覺得隨緣了,有猜到
就是賺,重點在閱測要好好把握,算比較好拿分的部分,然後還有作文,考前最好練習個
一兩次作文培養手感,我考英文的時候偏頭痛發作作文只寫了一點就跑出去吃止痛藥了.
..好險後來沒被刷掉。
4.備審資料:這個我做的蠻爛的,有看到其他考生弄的很漂亮,有時間的話還是盡力弄好
看一點比較好。
5.面試:團體面試,一次四個考生,教授有五六個吧,總之很多位教授,一進去不用自我
介紹,說個教授早安就好,桌上有三張紙,分別是英文、程式、時事。
英文那張紙上面有很多段短文,會輪流請每個人唸一段並翻譯,然後根據內容來問你問題
,我念的那段是在說過去公司依靠業務來維持客戶關係,如今常以社群經營客戶關係,之
後教授請我舉個例子,我是說蝦皮的FB粉專。
程式那張紙上有蠻多段程式的,不知道是用什麼語言寫的不過都蠻簡單的,我們這組被問
到的好像是一段1加到10的遞迴程式,先問你這段程式是什麼意思,然後又問要改成1乘到
10要怎麼改。
時事那張紙有一篇文章,下面有好幾個問題,文章大意我記得是有關高速公路流量控制的
系統吧,教授有問說這樣的應用資料流是如何流動、是以什麼技術來達成。
政大的面試我覺得壓力蠻大的因為要跟別人搶答,所以我幾乎沒什麼表現到自己的想法,
建議大家可以勇敢搶答別怕犯錯,多表現自己總是利大於弊。
三、交大資管 乙組
交大分為甲組(資結&網路、計概、英文)、乙組(MIS、計概、 英文),複試只要寄審查資
料過去就好,不用面試。
1.計概:可能會有名詞解釋、簡答題、演算法,建議考古題好好搞懂,第一次寫交大考古
題應該會很想死,因為超難,但是一題一題慢慢搞懂的話很有用,尤其演算法的部分,有
一兩個題組是每年都考差不多的,會一直延伸下去考,有做過類似題會比較好思考,然後
SQL語法是各校考最難的,一樣考古題要多練習,今年交大計概算是考比較簡單,基本分
數大概快一半,考了Quick sort和CPU排班,基本分都拿到的話就很容易進複試,對了,
名詞解釋蠻愛考AI相關的,今年考很深,我一題都寫不出來QQ。
2.MIS:今年考題類型跟以往不一樣,不算難但是要細心一點,跟台政大量申論題不太一樣
,由選擇、邏輯測試題(這到底是幹嘛的)、填空、簡答組成,總之細心點作答就是了,跟
成大一樣很難預測他會考什麼。
3.英文:交大英文算簡單的,初試英文不計分,複試才會算進去。
交大考古題一定要好好做,我就是沒有認真做,遇到太難的就跳過,所以考試時都很沒把
握,建議大家別偷懶扎實練習。
四、成大資管 甲組
成大資管一樣分資結組和MIS組,英文佔總分10%,無複試。
1.計概:往年以選擇題搭配簡答題和程式題,今年改成60%的是非題,這部分蠻難準備的,
內容除了基本程式語言還有AI,只能說這一兩年內可能AI會在資管所越考越多,除了補習
班教的之外,自己也要多上網學習相關知識。
2.MIS:今年由大量簡答題和一些填空題組成,題目非常多,作答速度一定要快,每題都有
寫完的話差不多就上榜了。
3.英文:難度跟政大差不多,有作文,反正只佔10%,就盡力寫吧。
成大跟交大考起來感覺差不多,題型比較特殊難預測,跟台政完全不同考法,建議多練習
些,然後AI很重要。
五、中央資管 乙組
中央除了資結組、MIS組還有統計組(今年好像只有一人報考),考生人數應該是各校資管
所最多的,畢竟中央的資管所非常有名。
1.計概:網路、物件導向、OS是重點,網路部分考很難,但是考古題很多重複出現的,一
定要去做,物件導向、JAVA也考的很靈活,OS考很多是補習班不會教到的東西,總之...
中央的計概就是超難呀,只能說多朝這幾個方向準備,然後考古題狂做,程式多練習,每
個題目盡量別空白,一定都要寫東西,不會的也要唬爛。
2.MIS:中央的MIS是五十題中、英混合選擇題,大家分數應該差距不大,所以決勝點是計
概。
六.中山資管 甲組
中山資管分為資結組和MIS組,還有考英文(超難),今年還搞烏龍導致榜單錯誤,不過計
概和MIS都考得很正統,算是我認為考卷最好寫的一間。
1.計概:由選擇題和程式題組成,網路、OS、資結都會考到,但是都不會太難,寫完後多
檢查幾遍吧,選擇題一題五分很重的。
2.MIS:都是四到五題申論題,考題都很中規中矩,風格有點像簡單一點的政大資管,電子
商務、科技時事都要注意,今年有考到Fintech。
3.英文:爆難,除了選擇題還有配合題,配合題我幾乎都用亂猜的...英文如果沒有前60%
會被刷掉,要好好作答。
七.中興資管
中興資管沒有分組,都是考計概+英文。
1.計概:以往都考大量選擇題+簡答,今年完全改變,以程式、和名詞解釋、比較為主,今
年程式都考得很簡單,遞迴程式往年很愛考,要多注意,名詞、簡答部分都蠻基本的,對
MIS組的同學應該都沒問題,資結組的考生比較需要多留意。
2.英文:不算很難,有作文,沒達到後標會被刷掉。
八.中正資管 甲組
中正分為資結組和管理組,報名人數不算多,可能因為連考太多天到最後大家都不想考了
吧。
1.計概:選擇題+簡答題,考得不難,是少數會考比較多基本計概的學校,但是務必要細心
,因為到最後一天了大家幾乎已經到極限,很容易粗心,建議不要提早交卷,像我就是太
早交,後來發現粗心錯了一大堆。
2.MIS: 往年都考選擇題,今年考的方式蠻特殊的,大量問答題,但是幾乎都考簡單的定
義、解釋,可是題目很多,要注意時間,只要基本的MIS有學好應該都能拿到高分,內容
都是在補習班講義、課本上找的到的那種。
九、台科資管 乙組
台科資管沒有筆試,只要寄審查資料和參加口試就好,口試有兩個關卡,都有兩三個教授
在教室裡面,會有教授是扮演黑臉,全程用臭臉死盯著你。
兩關的問法都差不多,主要是自我介紹、專題、未來想做什麼研究、想跟哪個教授/實驗
室,然後會依你回答的東西一直追問下去,像我說未來想朝U-Commerce方向研究,就被深
入的一直攻擊,好險台科是最早面試的,因為缺乏面試經驗所以吃了不少虧。
十、北大資管
北大資管今年考試方法有了大改動,可以選考計概或是MIS,最後是兩科考生以標準化後
的分數來比較,而我是選考MIS,因為我覺得計概的內容可能會比較偏資結組的考生,那
北大的MIS考的蠻靈活的,大多是電子商務、社群方面,考了Retargeting、網紅經濟等議
題,最後一大題則考了Array和List的比較,其中Retargeting、Array和List的比較都是
考古題出現過的,所以想考北大的務必做過考古題,而且是計概和MIS兩科都做。
陸、結語
很多私立大學的學生考研時會沒自信,但我認為大學讀哪跟研究所考試其實關係並不大,
因為在學校除非你是超級學霸,不然應該都學得不深,除非是有複試的學校私立學校的比
較會吃一點虧。
正確的讀書方法才是致勝的關鍵,每個人個性不同所以適用方法也不同,需要時間慢慢摸
索,那我總結一下幾個重要的點:
1.看到考題類型跟考古題差很多千萬不要慌,冷靜下來慢慢作答。
2.MIS千萬不要寫作文,一堆密密麻麻的字閱卷者看到也會煩,不管列點還是表格,只要
能架構性的表達你的想法都是好解法,另外千萬不要被講義或課本綁住,多看看網路上或
是其他讀物的東西,以老闆的角度來寫申論題。
3.資結、計概只要把洪逸的筆記K到滾瓜爛熟就沒問題了,超出這範圍的考題也沒什麼人
會。
4.千萬別忽視網路、資料庫這兩科,近年來越考越多,一定要早早開始準備。
5.英文平時就要累積,臨時抱佛腳也沒用。
6.面試態度要誠懇,保持禮貌和記得微笑。
最後很開心能考上不錯的資管所,也希望這篇文對未來想考資管所的鄉民們能有一些幫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47.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23095685.A.A9E.html
※ 編輯: kevin123453 (115.82.227.14), 04/07/2018 19:24: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