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重劃區_生活機能到底是什麼?
我的青埔新家地理位置很神奇,在高鐵特區最後一排,最近更改了路名,谷哥地圖尚未更新,所以常常物流配送找不到地址;因為改路名找不到很合理,但是就連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地址在哪邊,新路名、舊路名報了通通不知道,從去年開始至今還沒遇過知道這建案地理位置的司機(因為出高鐵後,搭車到建案3-5分鐘很快,走路可能要20分鐘),大概是過去這一片是荒地根本沒人會走,每次開過來後看到建案社區,司機就會恍然大悟:「喔呦常看見了,原來是這裡喔!」。
有一次台北夜歸出高鐵後搭計程車回家,司機一看我就說:「你外地人喔~剛搬來喔?」
「恩~對的~才搬來一個月不到。」
「啊你怎麼會買到這種地方啦?沒有生活機能很不方便誒~」司機大哥充滿疑惑問我。
真是一語驚醒我,看一下他的車牌,明明桃園人啊,怎麼會覺得青埔沒有生活機能?
「怎麼會?交通這麼方便,你看我今天不想開車就能搭高鐵上下班,附近全聯超市開車5分鐘就到,有電影院有商場,有環境有清幽,而且現在外送這麼發達,就算不出門,超市熟食都能幫你送到家啊?」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銷售業務了講的有夠溜~
(插個話~那天筋肉爸爸發現青埔有個超妙的外送是steve madden~~鞋子配件品牌誒到底誰要用外送買?)
「啊也是啦~但是吼,我們老人啦,買菜喜歡菜市場,還有很愛吃宵夜小吃啦,家裡附近都有走路都能到才是機能方便嘛!」司機大哥很堅持。
可惜了路程回家很短我無法再跟他抗辯下去,但老實說這些看房子的日子以來,很多我覺得很棒的地方都被別人認為「 #生活機能不足」,然後問下去所謂的生活機能,不外乎「醫院小吃菜市場通通在腳程內」,這樣才是的生活機能好。
\
有個朋友圈房子買在大賣場旁邊,當初購買正因為覺得走路就能到賣場採買民生用品生活機能有夠讚;結果入住兩年後他打算賣了換房,問他為什麼,說:「每逢假日節慶,大家都出門來賣場採買,我家進出都大塞車,不慎其擾!我寧願每個週末開車去賣場,然後住家周圍永遠不要塞車。」
這幾週開車跑很多地方,看到了許多地區的精華地段果然像是許願池要什麼有什麼,問題正因為發展早,街道狹小、基零地多、房子有三角的有狹長的有正方的、因此街道感覺凌亂......如果機車垃圾車汽車公車一起上,那真的就像是沙丁魚擠罐頭,就算做什麼都走路能、附近診所一長串,長期狹窄的生活我會瘋掉。
當然以上言論、以下言論純屬個人感受,大概我真的當罐頭人從未接觸大自然太久了~請大家不需要攻擊不開心,因為每個人對「生活機能」的評斷都有自己定義與理解;我個人是住了一輩子天龍國東區再也受不了繁忙狹小沒有綠地的感受,而出逃到重劃區的人。
自從買了台中港重劃區當投資房後,也看到許多討論在說那邊毫無生活機能可言,要就買清水,要什麼有什麼生活方便;於是有一次我就到附近繞繞,果然像是百寶箱的街道什麼都有啊~~但同樣街道偏小,招牌很多,一眼放去沒有風光可看的狀況;加上附近宮廟香火鼎盛,那個人潮來時~~進出真的很需要耐心啊。
有一次我到林口長庚醫院附近看房,附近也是要什麼有什麼的豐富狀態,但同樣問題就是街道老舊感大,無法有換然一新感受,上下班顛峰時間真是萬頭攢動,我會很想逃開。
\
開始覺得生活完全不需要在鬧區與「高生活機能地帶」,是到美國造訪我大姐。姊姊住在美國幾十年了,每天都要開車兩小時去上班,或者每週例行的物理治療也要開車一小時,住家附近的健身房走路要30分鐘才能到,超市也是差不多距離。
但是他的社區環境優美、半山腰上住民很分散,附近許多大型公園可以溜狗蹓小孩,之前美國疫情爆炸時他們完全不用擔心被感染,而且開車10分鐘內就有各種超市與賣場可以採買~~他一群朋友回台灣時都會一天來回半個台灣的玩景點,因為覺得開車都很快!
看上青埔這地方,其實也是因為讓我感覺很像姊姊的家,只是交通更方便了~
只要開車5分鐘內就有超市、有肉舖菜舖可以買;開車同樣5分鐘就有電影院有賣場可以逛街;開車15分鐘就能到達大型醫院;有診所有藥局都是車程10分鐘內;小孩的教育可以非常完善環境都很棒;公園多到每天可以去不同的,還可以到處探險找鄉野秘境(我家往後走就開始很多田地農地);有許多好手藝的小食咖啡店;去任何台灣景點都變得很近;健身房終於不用在地下室完全無陽光;重點是每天都被陽光親吻醒,伴著一片河流綠地做飯洗衣服運動.......對我而言這就是最完善的生活機能了。
\
看房子我還是喜歡重劃區內的建案還有大型造鎮,畢竟經過重新規劃過的地區,身處期間空間感會很廣闊,很舒服,感覺很乾淨。
沒事還是會想繼續去看房,這是一種樂趣,即使口袋沒有那麼深,但是有夢的感覺可以驅動自己不斷向上。
接下來我要去考不動產交易員資格,為了興趣和自己看房可以更有判斷力,當然這麼愛企劃媒合異業的我也會在建案銷售這塊幫大家找團購(其實不是團購,應該說是關係戶),大致我會選的房子都會以重劃區、大型造鎮為主,因為自己就是喜歡這樣的房子啊~(筋肉老爺一旁說:還有面海面河岸的喔~到底他是有多想住在海邊?)
#粉絲們覺得生活機能是包含了哪些事情
\
我開了房屋討論群,也期待能有房屋團購促成;為了讓大家找到合適的社群,提供以下區分:
#LINE社群加開為三個區分北中南物件
請大家選擇自己想要的加入,裡面大家可以暢談自己看屋經驗等等,加入前請幫我閱讀使用規範
#臉書社群採審核機制開放po文討論,也放我提供的資訊,讓單純想要接收資訊的團友粉絲能輕易找到需求;但因為臉書社團內互動少很容易臉書就不會推播,所以請粉絲們加入後要「點選通知➡️開啟所有貼文通知」,才不會漏掉訊息。
還請大家在房屋社群內都不要吵架等等,畢竟買屋喜歡房屋這種感覺與需求很個人,或許我找的房屋大家也會覺得不怎樣~~但總之就是多了一個選擇讓大家可以更好條件買到房子,期待這邊越來越好玩。
台灣北中南房產物件分開討論,請大家點選需求的加入
#請幫忙在該有的社群討論該地區物件喔
➡️臉書社群「筋肉媽媽buy屋團(」!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09618726488377/?ref=share
➡️「筋肉媽媽buy屋團(北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dY0Q0XQ6-o7PWk8rNhhHA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筋肉媽媽buy屋團(中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zmRT4pup3SMEEXuHqnp51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筋肉媽媽buy屋團(南部)」!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mJwnYdog-z5T7JTI3z-nQ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都可以私訊我要連結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3的網紅電扶梯走左邊 Jack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Gladys Lee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alistasfoodi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ladys.wanju Website: https://journalistasfoodie.com/ P...
資訊爆炸定義 在 創意創新行銷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產轉戰電商的實戰秘笈 #社群講座紀實
在人手一台智慧手機的資訊爆炸時代🧠,傳統產業已不能單單仰賴過去習慣的「業務力」來營運企業,如何建立品牌、有效傳遞價值是網路行銷戰中生存的第一步💪。
上週四南部新創基地的夥伴們很用力的為大家邀來🏋️♀️,工業協進會的張文龍秘書長以及通產工業的鍾政屹總經理,分享傳產商業模式轉型升級的思維與實戰心法💯,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運用網路工具和品牌新思維,替老企業注入新商機✨!
接下來就讓小編來帶大家複習有哪些課程重點吧😍(請手刀儲存此篇貼文‼)
🌈工業協進會的張文龍秘書長
#品牌是蝦咪?請別誤解品牌的意思
「品牌」是產品或服務的象徵,符號的識別指的是「商標」,但「品牌」不是「商標」,品牌展現的企業總體的競爭力。
#品牌本質並不是品牌名稱
品牌名稱只是用來將無形感受表示出來。拿掉品牌感受,那麼剩下的只是一個知名商標而已。
#企業不能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意改變品牌內涵
在過程中應不斷確認消費者心中對品牌的認知,並透過各種手段,不斷完善品牌。
🌈通產工業的鍾政屹總經理
#互聯網思維解剖
在現在如果想做品牌要先思考消費者需不需要你,如果產品本身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的,那麼就不具有競爭力,要想贏其他企業必須先做出產品差異,讓對方無可取代自己。
#曝光平台的優先順序你應該這麼排
第一步優先選擇企業內部供應商名單,第二步在各國的搜尋引擎作曝光,第三步在各國的B2B平台,最後一步才是在參展曝光。
#傳統產業電商轉型迫在眉睫
講座的尾聲,鍾政屹總經理向我們分享互聯網的行銷流程7大步驟🔍
❶用互聯網思維重新市場定位
❷啟動品牌策略
❸建立有效的網站,產生內容機制
❹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曝光各大平台
❺主動行銷,並且重新定義CRM分析與持續改善
❻增加社群互動,主動經營族群
❼全網行銷
資訊爆炸定義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下)】
作為一個倡議組織,我們還是想要利用一點時間,跟大家推薦我們友台的工作,像是每天來點布農語,用插畫的方式影響了很多人去關注布農文化與其他議題,也有親愛的漢人在做podcast,講話很尖很利不過聽說是聽過一次就會愛上的那種,IG上也有很多原住民族議題與一些影像評論,很推薦大家去看看。資訊爆炸的現時,比起如何去說,我們更在意這些微弱的聲道是否被聆聽,我們或許很渺小,但我們的渺小很重要。這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原來我們都有一樣的傷口,原來我們的部落都面對相似的問題,原來身為原住民就是一種戰鬥,反壓迫是一趟未完的旅程,是在制度尚未追上之前,先看見正義的旅程。
我不知道在場有多少大學生或高中生,我想要分享我自己的故事,高三的時候我在無名小站分享某次旅程(到底多老這個小編),有個陌生人跑來留言好好喔,可以加分又跑出去玩,我當然是忍不住要回應他,然後那個晚上以及之後的許多個晚上,我都很清晰的記得,為了回應國家政策壓迫跟歷史脈絡,我做的許多功課,但那個晚上的陌生人對我造成的無以名狀的穿透傷,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個感覺。這也是我想跟在座的學生們說的,記得你的憤怒,記得你的哀傷,記得這些疑惑跟不解,然後投入到你的戰鬥,不論誰開啟了戰場,你要找到夥伴,你要記得,即使帶著傷痕,你終究會生還。
Buan月亮說話也在試著去記得,去年底整理了2020年台灣年度歧視清單,每年原住民族日也會紀念那些未被關注的議題與觀點,大家知道今年原住民族日在哪裡辦紀念特展嗎?在國父紀念館。你們能聽出其中的諷刺嗎,在尚未解殖的中華民國國父紀念館裡,紀念被殖民的原住民族,在我們看來毋寧只是一種紀念的收編。而在一個紀念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節日裡,文化部長的致詞是「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談正名運動與統治正當性,只談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的一環,是一種「貢獻」,而不是先談尊重與理解,那種文化置於主體性之前的說詞,也讓我們更加警覺,必須去堤防偽善的這個時代。
但當然,最後想留給大家的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原則,比如從原住民族集體權中理解到,其實部落與部落之間並不能被統整為同一個「民族」,原住民族是一個原運催生的集體政治認同,也就是說最終我們還是要去理解部落主權如何實踐,不只是原住民族集體權的討論。其二,是回應剛剛說過的,投入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要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去看見族群差異,在各位面對不同層次的決策與選擇時,能夠去思考公共領域如何落實族群平等的政策,比如我們倡議身分證件單列族名是落實人格權且避免漢字誤譯的訴求,也比如我們倡議的學術界需要重新反省與檢討將原住民族天分當成立論的這些論文,這些看起來隱微卻影響巨大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來關注。第三,與我們一起走完還我土地運動的路程,持續去看見土地正義的討論,實踐層面或許仍要由部落跟國家協商,但是光是推動更多人去支持部落主體性的討論,去看見為什麼東海岸的部落要反對某些開發、去聆聽他們,這些都可以支持我們更理解彼此所在意的,關於如何生存、如何和解的討論。
開頭還記得我跟大家問候的那一句Mihumisang,有人或許知道輕鬆來講是好好呼吸的意思,過去布農人生活領域遼闊,所以對久違的朋友親人,會用這一句希望對方好好活著好好呼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句其實是長輩對晚輩很親密的、嚴謹的一種叮嚀,即使我們在不同的獵場繼續打拼,你也要好好活著,好好照顧自己。這也是我們想送給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帶著這份祝福,我們一起打拼族群共好的土地。感謝大家,Uninang Mihumisang !
資訊爆炸定義 在 電扶梯走左邊 Jack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來賓:Gladys Lee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alistasfoodi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ladys.wanju
Website: https://journalistasfoodie.com/
Podcast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6kXVPBGsHPCPcrwbCmA2K
Podcast Apple: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views-with-gladys/id1519560502
- 做中學,不要拿「不懂」當藉口,開始才有後續 | Learning by doing
- 獻給社會新鮮人,從個人特質找工作 | For new grads, find a profession that fits you and vice versa
- 跳出舒適圈的決心,為自己人生設下一個階段目標,創業 | Leaving your comfort zone, setting your next goal
- 面對職場小人的佛系相處法 | Handling people at work
- 大人的感情,溝通代替吵鬧、空間感勝於粘膩 | Mature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over argument, independence over dependence
我們每集都會辦抽書活動,記得 follow 我們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FB: https://www.facebook.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
(00:01:14) 會怎麼用三個詞形容自己 | Describing yourself in 3 words
(00:01:40) 從地理系到新聞主播 | Geography major to news anchor
(00:02:15) 當記者最難忘的體驗 ,訪問好萊塢國際巨星還是太陽花學運?|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as a news anchor, Hollywood star interviews or sunflower movement?
(00:04:15) 新聞從業人員會越來越淡定?| How news reporting helps with staying calm
(00:05:33) 當記者最難的事情 | Most unforgettable memory as a news anchor
(00:07:30)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聞首當其衝,如何快速的吸收大量資訊 | How to absorb information quickly on new subjects
(00:09:42) 當記者學到最多的事 | What lessons from news reporting?
(00:10:56) 你喜歡這個工作,工作也要喜歡你?| Liking your job; job liking you
(00:13:05) 為什麼會想從主流媒體轉換到自媒體?| From news media to self media
(00:15:40) 自由工作者的要素,自律、發揮最大效率 | Freelancer's characteristics, tips on discipline and efficiency
(00:17:56) 如何看待職場小人 | Dealing with people at work
(00:23:50) 前進的動力-永遠不滿足於現狀 | Never satisfied with status quo
(00:25:24) 你對快樂的定義是什麼?|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00:25:47) 懂得取捨、解放壓力 | Understanding trade-offs and stress release
(00:26:49) 創業改變了你什麼?| How entrepreneurship changed you?
(00:27:35) 身兼數職的時間管理(大師?)| Time management master?
(00:28:25) 分享一個生活好習慣 | Good habits
(00:29:10) 返樸歸真,手寫to do list?| Hand written old school style to-do list
(00:31:40) 感情和工作的平衡 | Balance between relationships and work
(00:33:17) 陪伴和溝通,哪個是Gladys的感情必須條件?| What is a deal breaker in relationships
(00:36:08) 在自己的喪禮上,會希望留給親朋好友的記憶點是什麼?| How do you want to be remembered?
資訊爆炸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資訊爆炸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1/31前入手,享受優惠價1399!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常常會提醒很多朋友,我說喔我們看待這世界上,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角度去看它;因為黑跟白中間有很多的灰階。
凡事呢,我們在思考事情,或決定自己的行為的時候,我們都必須要有一個前提跟背景的思考。
這樣的說法喔,在觀念上很正確;但是呢,很多人在碰到自己的真實生命情境當中,可能是因為我們傳統教育的根深蒂固吧!
還是很容易就直的接掉入要找答案,而不是去思考這個問題合不合理,這樣的一個困境裡面。
我最近剛好讀到一本書叫做《哲學大爆炸》,它裡面呢有一段對話,就是有一個人,跟邏輯學家的對話,我覺得喔還蠻能夠呼應這個狀況。
所以呢,如果你現在的生命裡面,你常常很困擾於找不到答案,特別是對於自己的人生、對於自己的生涯覺得很困擾,那或許這段對話,可以給你一點小小的啓發。
這個對話是這樣哦,有兩個人叫做喬治跟艾迪,他們是朋友。有一天呢,艾迪他順手牽羊偷了東西,那這個店主就問喬治,艾迪有沒有偷東西,而喬治心中喔就有了拉扯。
他一方面想要忠於朋友,但另一方面也想要忠於自己的是非觀念。所以呢,喬治就把這個困境,跟一個邏輯學家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對話,想要探討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邏輯學家聽完喬治的描述之後,就跟他說:「你卡在困境裡了,對吧?」喬治就回答說:「對啊!誒你是邏輯學家、你能不能幫我?」
邏輯學家回答:「嗯...我們首先來定義你的問題,你認為人應該告發犯罪者,這樣的信念是真的嗎?」
喬治說: 「當然是真的啊!」那邏輯學家再問:「那你是否認為人應該要保護他的朋友,這個信念是不是也是真的呢?」
喬治說:「肯定是嘛!」
邏輯學家繼續問:「可是既然艾迪是你的朋友,而他又是一個犯了罪的人,你同時相信喬治應該告發艾迪,跟喬治應該保護艾迪,這兩個信念,而且這兩個信念是矛盾的,對吧?」
喬治就說:「對啊!你說出來了,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邏輯學家說:「請你定義你的條件、檢驗你的前提,犯罪到底是什麼?」
喬治說:「犯罪就是觸犯法律嘛!」
那邏輯學家繼續往下推:「人應該要告發犯罪者,真的是這樣嗎?要是你在納粹德國,你有個朋友觸犯法律,藏匿猶太人,你認為應該要告發他嗎?」
喬治說:「當然不行啊!」
邏輯學家就順藤摸瓜繼續說:「那麼人應該要告發犯罪者,這樣的信念就不是真的嘛!所以你可以保護你的朋友,又還是個好人,這個矛盾是不是就解決了?」
喬治松了一口氣說:「謝謝你邏輯學家!」
當然了,這一段對話要告訴你的,並不是說喬治哦,要隱瞞他朋友的罪行,這樣的觀念是對的;甚至這段對話,不是要告訴你怎樣是對的那樣是對的。
因為啊邏輯學家也可能換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如果你的朋友他是納粹,你應該保護他嗎?這也是另外一個問題,不是嗎?
所以你會發現一件事哦,為什麼我們說,千萬不要用非黑即白的角度去思考?因為非黑即白,會讓我們很容易的過分簡化問題。
每一個問題的發生,都有它的前提跟背景,在什麼樣的前提底下,應該要做什麼樣的判斷、在什麼樣的背景底下,可以有怎麼樣不同的處置?
就像我們面對我們的人生,可能你不想要父母親幫你安排的路,然而你自己找尋你自己可以發揮的地方,你就真的有把握你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是你熱愛的嗎?
是不是常常有時候,我們也會很多的矛盾跟糾結?要嘛就是抱怨這個世界沒有給你機會;要嘛就是當機會來了,你又不敢選擇!
又或者是當機會一大堆的時候,你不知道選哪一個?再不然就是抱怨這個世界沒有給你任何機會,然而你也沒有做額外的努力!
所以呢,我常常覺得喔一個人的成長跟成熟,最具體的特徵,就是他開始不是用非黑即白的角度在想事情;他會把任何事情,都還原到它的前提跟背景。
在你聽到錄音的這個時候,其實已經快要過農歷年了,在我們的文化裡面,這就是一個除舊佈新的時節。
接下來新的一年,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你過去每一年的延申,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今年,你可以有一個不一樣的開始!
然而這種新年、新希望哦,我們常常會很急匆匆的幫自己設定目標;可是今天呢,我想要鼓勵你哦!
無論你想要走去哪裡,你問自己,你的前提跟背景是什麼?什麼是你真正的喜歡,什麼是你真正的熱愛?
這些問題很大,可能我在這邊捅了馬蜂窩,你也可能會不太舒服;然而如果你想要未來過一個更好的人生,此刻的你,正是要去面對這樣的問題,所以回到你的人生,什麼是你最在乎的?
談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裡,裡面的最後一講「人生羅盤」的定位。
知道自己在生命各個層面,真正需要也想要的是什麼?這就是你做任何生涯決定的最大前提!
所以囉,如果在這個時節,你聽到這一段內容,我希望你不要太快的、急匆匆的要為自己做任何的決定。
覺得我今年一定要怎麼樣,或者一定不要怎麼樣;是不是花一點時間,把自己真正要的,好好的釐清?
然而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或許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你聽到這段錄音的時候,我們【過好人生學】1399的優惠,也即將在1月31號的晚上12點就截止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參與這一門課,歡迎你的加入。
然而不管你是不是會加入【過好人生學】,我都很希望你能夠跳脫出非黑即白的想法,過上一個更自在、更美好的人生,在此由衷的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好朋友;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
所以無論你是用蘋果,還是Android手機,裡面都有內建的Podcast,你都可以訂閱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這一門線上課程的優惠,即將在1月31號的晚上12點截止。
期盼你能夠把握,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