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十焦慮」。
這幾年來,「儀式感」這個詞一直都很熱門,好像不管做什麼都要加入一點個人儀式,比如一個人在家也要穿得整整齊齊的,睡前要走完一整套保養流程,總是得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加入一點儀式,才算是對生活有熱情、不將就,或是愛自己的表現。
我覺得「儀式感」對人類來說確實是挺重要的,無論任何的儀式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暗示,我們在進行儀式的時候讓自己沉浸在莊嚴的氛圍中,感覺自己切換了另一種狀態,如此一來,我們就會對當下在進行的活動更有覺知,會感到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儀式」同時也是維繫社會生活的重要媒介。在這方面來看,人類應該是有點過於依賴「儀式」了。在求學時期,我們每隔幾年就需要一次「畢業典禮」,象徵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告訴我們長大了,要進入下一個更成熟、更精深的階段。進入職場之後,我們也需要各種表揚典禮,或是透過加官進爵的儀式,把「步步高升」的概念給具象化,以此來確認自己是有在繼續往前邁進的。
在眾多的「儀式」中,「結婚」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個。從古至今,結婚不僅象徵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也象徵著「成家立業」,人生從此進入一個穩定的豐收期,且此後的人生旅途也變得無比清晰:生小孩,養小孩,然後看著小孩上小學、中學、大學、結婚生子、含飴弄孫。整套人生旅程都給你鋪排好了,你壓根不必去思考下一個人生階段在哪裡,因為時間到了,你自然而然就會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我想,人類確實是非常依賴「儀式」的生物。如果沒有這些「儀式」的加持,恐怕我們都會活得特別慌張,不知道怎麼定位自己的人生,當然也就不知道下一段旅程在哪裡。
從前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因為「人生停滯」而陷入憂鬱。我身邊大部分的朋友都沒有繼續讀研究所,他們21歲畢業後就去實習,考教師,大概過個兩三年,幾乎都考上正式老師了;工作既然穩定,不必擔心經濟壓力,那距離結婚也就不遠了。而那個時候的我在幹嘛呢?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論文又寫不出,看著身邊的人通通都在往前走,而我自己又在哪裡呢?那是一種人生徹底失去「定位」的感受,我找不到自己在哪裡,遑論下一站,我根本就卡在這裡動彈不得啊。
現在想來,二十幾歲的人生畢竟是容易的。即使你懷疑人生,也不會讓你懷疑太久,無論如何,時間總會逼著你繼續往下一個流程走(人生大概就是一個大型的趕過場活動吧)。研究所終究會畢業,接著找工作或適應職場的過程雖然也很辛苦,但咬著牙畢竟也就這麼撐過來了。雖然慌慌張張,但人生不就是這麼一站一站往前走嗎?
三十幾歲,經濟獨立,人生也累積了一些獨特的閱歷,每天都過得很忙碌,但也覺得自己創造了一些價值,這條路看起來是走得愈來愈穩了。沒有人知道,「焦慮」會特別嚴重的發生在這個時候。
看著以前的同學,小孩已經養到了第三個,今年要上小學了;從前那個情路坎坷的朋友,去年終於找到了穩定的交往對象,即將要結婚了。同樣的情況又再重複了一次:所有的人都在往前走,那我呢?我在哪裡?我的下一站又要往何方去尋?或者這樣問吧,四十歲的我會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我的腦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也無法想像。
或許,眼前的日子可以一直這樣過下去,但是沒有「儀式」的人生原來是這麼可怕。沒有任何「儀式」可以來告訴你,你在往前走,你在進步——這樣的人生似乎就只是在往下墜了。
我也曾經嘗試過把自己的生活塞滿,用各種工作或活動來營造一種自己的生活很豐富多彩的假象,但那沒有用,忙碌過後的空虛令人痛苦,我沒有一種自己在「往前走」的感覺,只是感覺到自己在下墜。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自己是多麼嚴重地被困在「往前走」的這個思維架構中,難以自拔。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說自己不想去過那種「被安排好的人生」,特別的不服氣,為什麼我的未來就一定要照著結婚、生子、帶小孩……等這一系列的階段來走?我要開創自己的人生啊!我要定義自己的未來啊!——實際上,出社會幾年你就會知道,「被安排好的人生」是多麼順當啊,你的一生都有指引,不用靠自己去摸索,這能撫平多麼大的心理焦慮,這能給人多麼大的安全感!
如果你問我,我也必須承認,如果我能走上這條「被安排好的人生」,應該會過得比較有方向感,就不用每天在這邊思考、焦慮、恐慌。我會有一個很明確的努力目標:我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要積極賺錢養小孩,要給他安排以後的學校,可能也要存錢讓他以後出國讀書……。我會感覺到自己在往前走,可能會活得很有動力,但為了這些事情努力奮鬥的我,會不會過得比較快樂呢?我不知道。
我感覺到,我這輩子的任務大概就是要來把「一個人的生活」給想個明明白白、透透徹徹的。不是把生活給填滿就叫做精彩,不是跟著大家一起走才叫做「往前走」,我不能依靠外在的社會給我座標——我得成為我自己的座標。
如果找不到燈塔,那你就得讓自己成為燈塔,大概是這個意思。
但是,沒有方向的漂流原來這麼困難。所有人的航行都有目標,但我好像沒有目標,我可以一直漂在這裡,就這樣漂下去……但星空總會有看膩的一天,想要靠岸卻沒有任何一個岸是屬於自己的,只能繼續漂,任憑海上的霧氣吞噬自己,也許終究無人相伴……。
於是我切切實實懂得了蘇軾說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是什麼意思。一艘小舟擁有一整片江海,是無奈,是孤獨,但也是恩賜吧;漂流的人生既已註定,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順著洋流的方向,它往哪裡,我的「前方」,就是那裡了。
誰說一定要有藍圖才能前進?人生本來就沒有方向,「被安排好的路」不過是因為走的人多了,自然就被走出了一條路,此後人人都覺得非得走這條路不可;但走不了這條路的人,應該也不算迷失方向吧,但就是比較辛苦一點,得用自己的雙腳,走一條自己的路出來。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方向,你想走哪個方向,那兒自然就成了你的「前方」。
我仍舊期待,我會像漁夫一樣誤入桃林,發現從來沒有人發現過的美景;但若無緣,就這麼順著漂下去,看最後漂到哪個島,我就想辦法在那上面安個家,這也很好。說到底,我們本來都是大地山河中最不起眼的一粒微塵,分散逐風轉,四海皆是家。
—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賜 加官 進 爵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奉承高人楊再思
知史編輯組
拍馬屁可算職場中一個長盛不衰的技能,掌握此技能者不但能前途亨通,還能左右逢源。但拍馬屁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而且這個技術活也是需要天賦的。有人曾說過拍馬屁的最高境界便是:拍得能恰到好處,聽起來好像實話一樣真實,但又能讓受拍者欣然接受,不覺得肉麻,讓聽到這句馬屁的人欣然贊同,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將馬屁拍到如此和諧的地步,的確是需要定功力的。
古往今來,高超的馬屁功夫數不勝數,但要論到馬屁拍得最高超的,要算是武則天的宰相楊再思奉承她的男寵張昌宗的那個大馬屁了。
話說武則天當上女皇帝之後,枕邊寂寞難耐,她的女兒太平公主便為她送上一名男寵,以解孤寂。這名男寵就是張昌宗,此人樣貌奇美,世間罕有,且能迎合武則天心理,深得其歡心。武后其後更把他封為飛旗大將軍。
這個張昌宗自己受寵之後,享受榮華富貴,又對武則天建議說,他在宮外還有一個哥哥叫張易之,不但精通床笫功夫,還善於製造春藥,能令人返老還童,功效奇佳。武則天感到好奇,便讓他將哥哥招入宮中。
張易之果然也是個奇美之人,武則天試用過後,覺得張宗昌的話句句屬實,喜不勝收,從此對這兩兄弟寵倖有加,,為了得到武則天的不衰寵倖,張易之將自己研制的春藥敬獻給武則天,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藥效果然了得,據說武則天在六十七歲的時候,居然長出了新的眉毛,六十九歲的時候居然又長出了一顆智齒。
由此,這張氏兄弟在朝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了。這張氏兄弟長得貌如美玉,面如敷粉,唇若塗脂,是不可多得的美男子,此外,他們的嘴上功夫也是了得,拍馬屁拍得出神人化。不然,他們也不能將武則天哄得團團轉,不但為他們加官晉爵,還賜給他們多項特權,讓他們能縱橫朝野,無人敢多言。
對於這兩個人,朝中許多人都是巴結再三,希望能夠借著這兄弟倆的肩膀,在權力的梯子上爬得更高些。其中弟弟張昌宗因為排行老六,又被稱為六郎。他比張易之還要美些,所以,朝中一幫善於鑽營的大臣都紛紛對他進行稱讚,一時之間說什麼的都有。
但他們拍馬屁的功夫實在有限,其中一位說出了「六郎似桃花」這樣的話,其餘人覺得好,便紛紛效仿。但再好的奉承話,說多了也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就在眾人急於想要突破的時候,楊再思大人出場了。
眾目睽睽之下,楊大人張口就來:「都說六郎似桃花,依我看這說法不對,應該是桃花似六郎,六郎比桃花還要美些。」話一說完,便引起了一片叫好聲,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
楊再思的官運亨通與他會說奉承話是分不開的,《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四載:「楊再思,鄭州陽武人,為人佞而智。」楊再思直接從玄武尉升到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當於宰相)兼左肅政御史大夫,從他的官路直線上升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個聰明人。
可惜聰明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全部用來取媚女皇帝武則天了。只要是武則天喜歡的,他就奉承;只要是武則天討厭的,他就抨擊。張氏兄弟作為武則天的男寵,楊再思沒少奉承。有一次,張昌宗犯了法,司刑少卿桓彥範要求武則天免去他的官職。武則天有意袒護,就問楊再思張昌宗有沒有功勞。明白武則天心意的楊再思說:「張昌宗熬制丹藥,令陛下龍體康復,自然有功勞。」就這樣,功過相抵,張宗昌的官職得以保留。
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張易之的兄長張同休嘲笑楊再思的臉長。但楊再思絲毫不惱火,反而起身跳起了舞蹈來助興。說奉承話是楊再思的人生哲學和追求,他靠著說奉承話安享榮華富貴,將禮義廉恥乃至良心都拋到了腦後。
古往今來,能像楊再思這樣靠說奉承話而有此境界和成績的,只怕為數不多。
賜 加官 進 爵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受邀參加挪威海產推廣協會舉辦台灣首次「挪威鮭魚月的活動,吃了很多鮭魚料理,來說說我的鮭魚故事。
以生魚片來來說,鮭魚算是我的最愛,同樣價格鮭魚比鮪魚好吃許多,所以基本是如果吃壽司,鮭魚是我的主力,如果去日本,鮭魚蓋飯一碗才兩百台幣,滿滿的鮭魚,更是便宜到暴,不過台灣要高貴許多。
另外一個就是鮭魚眼,雖然我不愛,不過鮭魚是我老婆家的最愛,常常料理烤鮭魚頭,一次烤半邊,只有一支眼睛,小孩出生前,都是我老婆在吃,小孩出生長大後,我老婆應該有五六年吃不到了,都是我女兒在吃,最近兩三年女兒的表妹也長大了,現在連我女兒也吃不到了。
不過我野營比較少帶魚類,因為比較擔心沒有良好的低溫環境,怕魚會壞掉,不過最近膽結石的狀況不好,上週又發作掛急診,看來還是要少吃肉,多吃點魚跟青菜。
====新聞稿=====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舉辦台灣首次「挪威鮭魚月」,活動特別邀集全台17家知名飯店及餐廳品牌合作,強調「產地決定品質」與生鮮安全的保證,希望讓所有消費者都能享受新鮮安全的鮭魚生魚片及各家主廚所設計的創意佳餚。記者會中,可愛的挪威鮭魚寶寶吉祥物更是首度亮相,並預計於7月的用餐時段,不定時會現身於各合作餐廳,帶給所有享用挪威鮭魚美食的家庭親子驚喜。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東南亞總監Jon Erik Steenslid表示,這是台灣首次的挪威鮭魚月活動,我特別強調,台灣市售新鮮鮭魚,近八成以上來自挪威,7月舉辦第一次的挪威鮭魚月,是希望對支持挪威鮭魚的餐飲飯店業者及消費者提供回饋,進行美食與饕客的對話及與交流。相信所有利用挪威鮭魚製作的料理,定是消費者不能錯過的饗宴。
7月配合挪威鮭魚月的各家業者,包括:主打自助餐的漢來海港、50樓Café、天賜良緣百匯、宜蘭中天溫泉飯店、台中星享道酒店等,吃得到挪威鮭魚生魚片及各種創意鮭魚美饌。如漢來海港嚴選挪威鮭魚頭,慢燉出「豆豉蒸鮭魚頭」;50樓Café則有「古法香草油漬挪威鮭佐洛神花醬」,鮮嫩的鮭魚與香草和花醬完美融合;天賜良緣百匯推出「水煮鮭魚佐魚子醬、龍蝦奶油慕斯」;中天溫泉飯店的「炙燒鮭魚佐山葵蛋黃醬」融合日式、西式烹調手法,保留食材的風味與香氣;台中知名星饗道國際自助餐更是以「鮭魚慕斯佐奶油白酒紅花汁」,展現鮭魚的鮮美與甘甜,愛美的女性不要錯過從高膠原的鮭魚皮中吃到彈嫩與驚喜。
因應夏日,鮭魚輕食小品也受歡迎。白金花園酒店推出「熱壓鮭魚吐司佐鳳梨莎莎醬」,以酸甜清爽的莎莎醬搭配,可一掃酷暑,既清新又開胃。淡水福容飯店以新鮮酪梨搭配推出「鮭魚塔塔」,展現口感多層次味覺享受。麗京棧酒店推出的「翡翠白玉鮭魚」,則讓消費者有視覺、味覺的享受,又能補充營養。寬悅花園酒店結合嘉義名產方塊酥,加入紅藜麥,推出「酪梨鮭魚塔佐藜麥優格」,有健康取向。
而假日慣性貪睡或喜愛夏夜晚風的夜貓子,挪威鮭魚月也集結知名連鎖美、義餐廳-古拉爵、SKYLARK、樂子美式餐廳、新竹斑馬騷莎美義餐廳與位於台北一級戰區的夯堡速食餐廳,推出:「起司焗烤鮭魚盅」、「檸香奶油鮭魚義大利麵」、「燻鮭魚酪梨班尼迪克蛋」、「香煎鮭魚配洋芋餅佐青檸醬」、「煙燻鮭魚夯堡」等料理,定能擄獲饕客的挑剔味蕾。桃園知名躲迷藏TIKI主題餐酒館以城市中秘境叢林聞名,推出的「泰式檸檬香茅紙包魚」,搭配店內招牌TIKI雞尾酒,成為微醺夏夜的最佳調劑。
挪威鮭魚也能結合原住民料理!芭達桑原住民主題餐廳以原住民著名香料-馬告做發想,端出「馬告鮭魚鬆炒飯」,值得一嘗。而除了餐飲業者,飛士蘭外燴家也加入活動,將傳統粵菜-避風塘手法搭上挪威鮭魚腹,讓經典料理也有創新展現,挪威鮭魚自始也進入外燴的行列!
活動自7月1日起7月31日止,凡於合作餐廳指定消費挪威鮭魚特色料理及參與店內活動,就能獲得活動貼紙一枚與限量小禮,集滿8枚可於8月15日前寄回指定地址,可參加官方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