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圖卡【天下幸福生活指數:台灣世界第3有錢,卻比想像孤獨?】
滿分10分,你會給自己的生活幾分?對台灣人來說,當被問到這個問題,平均數字是 6.5。「自評」的幸福感,只比及格再多一點點。
《天下》比照 OECD 的調查方法, 獨家調查「幸福生活指數」,總分10分,台灣拿下 7 分,成績其實排在先進國家前段班。
細看排名,其實藏著隱憂。台灣在所得與財富領域,排名高居第3,但多數民眾無感。因為這樣的好成績受益於低物價,在所得換算購買力後,排名才一舉衝前。
當然這並非好事,造成台灣低企業利潤、低所得水準和低物價之間的惡性循環。提升服務業水平、擴大半導體的創富效應,都是當務之急。
那麼,其他10項「幸福指標」中,台灣哪些真的表現不錯?哪些亟需改進?每一個數字背後,值得我們細細思考,要留給下一代怎樣的未來?
---
【完整數據調查,請看《天下》深度報導】
#完整數據
天下幸福生活指數:第一名是誰?一張圖看懂11項指標、41個先進國家排名
https://bit.ly/3vFIV15
#跨國專訪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
https://bit.ly/3dfYhmI
#深入分析
台灣人購買力換算年薪超過160萬,為何大家都納悶「有嗎?」
https://bit.ly/3A0NlTF
--
🔥超值大禮包,11領域全解析,請看最新《天下》40週年特刊《永續幸福》
https://bit.ly/3pPy43k
購買力換算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可知道,清代乾隆時期最惡名昭彰的貪官和珅。他光藏在牆壁夾層、地下室、私人金庫中的「預備金」就有200多萬兩白銀。以購買力換算差不多是今天的 新台幣 8 億元!
好奇他是怎麼靠著「打貪」愈打愈富有的呢?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來告訴你!
這一次,讓反派角色自已說故事😈 ☞ bit.ly/phainn-lang
購買力換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年遭逢低溫加上颱風頻繁侵擾 台灣年度氣候風險躍居全球第7 !!! (11/13/2017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風傳媒)
由於2016年度當中台灣遭逢了異乎尋常的一月分低溫寒冬,導致全台有85人死於失溫或是由低溫所引起的相關併發症,再加上年度中台灣又遭逢了6個威力強大的颱風侵襲造成重大災損,導致台灣在德國監測組織 (Germanwatch.org) 所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氣候風險指數評比中 (http://germanwatch.org/en/14674),排名大幅躍進,從2015年的全球排名51名,上升到該年度的全球遭逢氣候風險排名第7高的國家。
其他也名列2016年度全球氣候風險前十名的國家還包括排名第四的斯里蘭卡(Sri Lanka)、第五名的越南(Vietnam)、第六名的印度(India),以及第十名的美國(United States)。
台灣在2016年9月14日莫蘭蒂颱風(typhoon Meranti )過境時,造成嚴重的農業災損以及超過一百萬戶家庭停水或斷電,當莫蘭蒂風災善後還沒有完全復原,其後接踵而來的梅姬颱風(Typhoon Megi )在9月26日登陸時,又雪上加霜的造成更多的災損,還造成4人死亡,數百民眾受傷。氣象資料顯示,莫蘭蒂颱風據說是2016年時所記錄到威力最強的暴風,同時也是全世界各地在該年度所發生,威力達到最高等級的規五個規模5強烈風暴(category 5 storm)之一。
德國監測組織所採用的氣候風險指數積分(CRI score)是由以下幾個主要經由氣候變遷災害所造成的災損統計項目的評分所組成,總積分越低代表所承受的氣候變遷風險越高:
死亡人數統計(Death toll)、每十萬居民平均死亡數目(Deaths per 100,000 inhabitants)、氣候災險所造成的經濟總損失(Absolute losses in US$, PPP,以百萬美元為基準單位,採用PPP,Purchase Power Parity 購買力換算)、每一單位國內生產總額GDP損失比率(Loses per unit GDP in %)。
相較於台灣2016年在全球氣候風險排名單一年度風險大幅提升,德國監測組織也同時公佈了他們經過20年長期追蹤觀察之後,所分析統計出來的,在過去20年間(1997-2016)全世界承受全球氣候變遷災損最嚴厲的前10名國家排行榜。
從遭逢長期氣候變遷風險的國家名單上可以看出,這排行前十名的國家,除了泰國屬於平均收入排名中高所得的行列之外,其餘前九名國家,清一色都是屬於第三世界經濟開發程度被歸類為低收入或是中低收入的國家,由此再度證明,在面臨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時,較為貧窮,經濟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往往是受傷害最深的國家。
德國監測組織今年所最新公布,遭逢長期氣候變遷風險排名最高的第一名國家是位於中南美洲的宏都拉斯(Honduras),其後依序為海地(Haiti)、緬甸(Myanmar)、尼加拉瓜(Nicaragua)、菲律賓(Philippines)、孟加拉(Bangladesh)、巴基斯坦(Pakistan)、越南(Vietnam)、泰國(Thailand),以及排名第十的多明尼加(Dominican Republic)。
研究單位在報告的結論中指出,基於超過20年的長期統計資料,經由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極端型氣候發生的數目與規模都有日益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海平面上升所導致的後續連鎖反應,似乎是造成暴風(storms)、洪災(floods)以及旱災(droughts)規模日益增強的主要因素之一。
德國監測的研究團隊希望藉由每年公佈一次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報告,喚起國際社會注意到氣侯變遷的嚴重性,並積極地採取對應方案。
低溫加上颱風頻繁侵擾 2016年台灣氣候風險躍居全球第7
(焦家卉 報導)地球暖化造成颱風等極端氣候頻繁的發生,對面積小的海島國家影響尤大,根據國際組織「德國監測」(Germanwatch)發表的2018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台灣因為低溫及颱風頻仍,氣候風險排名從去年的第51名躍升至第7名。
「德國監測」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3次締約方會議(COP 23)上發表2018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報告,以2016年及1997至2016年的數據為基礎,根據颱風、暴雨和乾旱等極端氣候造成的死亡人數及財產損失進行分析,其中海地、辛巴威、斐濟、斯里蘭卡和越南名列前5,台灣則從去年的第51名大幅躍升到第7名。報告指出,台灣在2016年的1月曾出現罕見的低溫,同時又受到6次颱風的侵襲,包括重創台灣的莫蘭蒂和梅姬颱風。
根據《中央社》報導,報告撰寫人艾克斯坦(David Eckstein)指出,地球上發生極端氣候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強度也日漸增強。其中,海島國家因為特別容易受極端氣候影響,甚至有被上升海平面淹沒的可能,聯合國這次的氣候會議,便由受害嚴重的斐濟擔任主席,希望國際社會注意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 Germanwatch 的國監測組織所公布的 2018年度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 2018)完整內容請由此連結進入瀏覽或下載:
http://germanwatch.org/en/14638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storm.mg/article/358109
♡
#責任編輯KC、#氣候變遷、#全球氣候變遷風險指數、#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德國監測、#German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