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在做教育?」
記得約莫兩年前受邀到台灣師範大學分享雜學校的理念,很興奮地準備很多資料,想說要到台灣培訓教育人才的最高學府去好好的交流一番。印象中當時那個階梯式的大會議廳都坐滿,後面還有很多同學都席地而坐,當時我興奮的問在場的青年學生們以後會走教育相關領域的請舉手,結果令人吃驚的竟然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舉手,不死心的我追問沒舉手的同學原因為何?
其中一個同學說:「走這行要嘛不是流浪教師,要嘛就像你一樣滿懷理想但苦哈哈的不賺錢......」
這句話,至今都還一直在我心裡面難以忘懷。
雜學校今年第五年了,回顧這五年來超過1300個台灣不同的教育創新單位,這裡面包括:各種教育的新創品牌,體制內的各式教育創新專案,體制外的實驗學校與非學校型態的團體,不同領域的NPO與NGO以及各個推動教育改革的個人與團體, 老實說滿懷理想真的是最基本的,而苦哈哈也好像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弔詭的是,根據全球智庫的報告,全球教育支出預計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高於全球GDP年增長的4%),到2020年會達到8兆美金!這個天文數字是全球軟體產業的8倍,媒體娛樂產業的3倍。既然是這麼大的產業規模為什麼會讓這麽多未來重要的教育人才新血覺得這條路是沒希望沒前景的?或許很多人可能會說台灣少子化市場小家長觀念等很多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學者,不會分析具體的原因,我只知道這一路以來看著這麼多不同的教育新創單位,為著一份對教育的初心持續堅持,期間也看到了不少單位堅持不下去離開了這條路,對一路上的用心很受傷甚至感到絕望。就拿我當例子,當初一開始都是跟大家一樣充滿高度的理想性,還在創業初期就一股腦沒想太多就跳下了教育這個坑,一路上跌跌撞撞用意志力在撐著,還好在快撐不住時都會有許多的貴人前輩相伴,教導商業營運與管理的思維(這個通常在這領域是非常缺乏的),才慢慢知道原來這樣的能力有多重要,再多的熱情再多的毅力也敵不過現金流斷掉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更不用想怎麼繼續發揮影響力改變教育了。就因為得到了這樣的幫助與啟發,在2017年底就萌生了如何協助更多的教育新創單位好好活下去已達成他們改變教育的目標,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出現一些典範提供更多的有意往這條路的青年們想像與希望,就不會有未來。
--------------------------
「那為何是教育科技呢?」
有聽過Tim Berners-Lee這個人嗎?
他的知名度或許沒有Bill Gates或Steve Jobs 有名,但他在1991年提出一個當時很新的辭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簡稱HTTP),我想當時的人們聽到這奇怪的東西一定無法想像這技術徹底改變這二十幾年來人類社會運作與生活型態。
科技, 讓人類的世界開始指數型的快速變化,也真的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想像。比方說:以前無法解決的因階級和城鄉差距的學習落差,現在有機會可以透過Tim Berners-Lee的技術開創後來無數的創新的數位學習方式得以彌補(當然目前數位落差的彌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試想,當下正在發展的XR/AI/IOT/Robotics/Blockchain/Quantum/5G/Digital Device/Biocode等等新興科技,不就跟當時HTTP出來時人們一頭霧水,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技術必定開啟一個新的想像宇宙,一個個可實現教育變革的未來。
另外,就產業面來說,這幾年教育科技已經是全球資金與風投的熱點,預估全球教育科技的支出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將超過到2千5百億美金。而按照地域來分,亞太地區增速最快,年增長率達到20%,2020年將占據全球教育科技市場的54%。更驚人的是,到2025年全球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教育產業獨角獸也會從現在的30家成長到100家。
可惜的是,台灣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島,擁有著在世界上很強的教育創新能量與長期深度累積的教育素養。而要發展教育科技,必須有民主的社會與開放多元的教育思維,這些重要元素其實我們都具備,但在國內教育科技的發展還是很碎片化,還未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在國際上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聲量,在世界各國以國家政策積極佈局的現況我們實屬落後,尤其在亞洲更為積極競爭更為激烈(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 而且台灣的教育服務與產品都擅長由下而上,從使用者的細緻需求出發;比起鄰近的大陸市場與亞洲市場,台灣真的有機會在教育創新上拿下更多的話語權與更大的市場。我們到底缺的是什麼?在這先賣個關子,記者會上我會試圖提出。
------------------------------------
「國家的競爭力不在工廠,而在學校」
我們知道,當前的教育系統無法趕上世界快速變化,未來的人才培育方式與思維急需改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大量的勞動人力已不能驅動經濟,而是需要更多能掌握趨勢、與時俱進的創新、持續雜學的多元能力人才。也因此教育一直都是國際各國政府培育國力的基礎手段,也是未來國家/城市競爭力一較高下的重點指標。
再者科技的興起對社會各層面產生巨大影響,如何建立一股社會影響力以加速推動教育改革,並銜接整合產官學的力量創造教育產業價值鏈,才能進一步協助更多創新的產業動能。而加速台灣學習和教育領域的創新,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讓我們成為全球化下高素養的世界公民。為了推動社會整體教育學習的變革,必須協助更多的教育創新單位達成目標,如何整合產官學之資源共同邁進成為最大的課題。
「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
教育不只是教育的問題,是必須透過社會創新與市場驅動進行變革,雜學校接下來的重點將會放在如何協助台灣在地教育科技新創品牌加速,達到規模化並打入國際市場,一起打造「台灣教育創新領域的獨角獸!」
真切的希望從台灣這個亞洲最民主多元的地方,基礎於現有的優勢,開創具全球影響力與市場潛力的教育科技新創,將台灣定位成「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針對這個全球上億人的需求,經營出一個教育的兆元新市場, 進一步去實現多元多樣與時俱進的教育變革。
-----------------------------------
「台灣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這次 #雜學校 與台大創創成立全台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預計3年內扶植超過30個教育科技新創品牌,提供最強業師輔導,最有效率的跨領域、產官學資源媒合,以及實際的市場驗證與價值鏈串接,通過數據、技術和資金連接世界
這期招募的主題(每半年一期):“用科技實現全人教育的想像”
(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子題目):
1. 運用科技解決各種教育現場問題
2. 運用科技協助終身學習之效率提升與普及
3. 各式科技學習工具與產品
4. 優化使用者體驗與協助親師生的創新服務
5. 各式智慧平台與管理系統
6. 各式藝術與文化產業的創新教育面向
7. 新式教育生態體系與學校
詳細請關注台大創創網站 https://tec.ntu.edu.tw
#歡迎分享
#大夥們今年一定要生出白皮書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ERNEST案內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Anavi提供最廉價快捷的方法在日本內陸旅遊: 請點這裡 https://goo.gl/Mb9uCL 【香港人到日本留學學日文】 相信有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到日本旅遊,也有不少香港人憧憬到日本留學或生活。我在四月份就要到日本留學一年了,透過第一條日本留學前準備影片希望可以分享一下香港人報讀日本語...
超文本 例子 在 地瓜校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說你在做教育?」
記得約莫兩年前受邀到台灣師範大學分享雜學校的理念,很興奮地準備很多資料,想說要到台灣培訓教育人才的最高學府去好好的交流一番。印象中當時那個階梯式的大會議廳都坐滿,後面還有很多同學都席地而坐,當時我興奮的問在場的青年學生們以後會走教育相關領域的請舉手,結果令人吃驚的竟然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舉手,不死心的我追問沒舉手的同學原因為何?
其中一個同學說:「走這行要嘛不是流浪教師,要嘛就像你一樣滿懷理想但苦哈哈的不賺錢......」
這句話,至今都還一直在我心裡面難以忘懷。
雜學校今年第五年了,回顧這五年來超過1300個台灣不同的教育創新單位,這裡面包括:各種教育的新創品牌,體制內的各式教育創新專案,體制外的實驗學校與非學校型態的團體,不同領域的NPO與NGO以及各個推動教育改革的個人與團體, 老實說滿懷理想真的是最基本的,而苦哈哈也好像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弔詭的是,根據全球智庫的報告,全球教育支出預計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高於全球GDP年增長的4%),到2020年會達到8兆美金!這個天文數字是全球軟體產業的8倍,媒體娛樂產業的3倍。既然是這麼大的產業規模為什麼會讓這麽多未來重要的教育人才新血覺得這條路是沒希望沒前景的?或許很多人可能會說台灣少子化市場小家長觀念等很多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學者,不會分析具體的原因,我只知道這一路以來看著這麼多不同的教育新創單位,為著一份對教育的初心持續堅持,期間也看到了不少單位堅持不下去離開了這條路,對一路上的用心很受傷甚至感到絕望。就拿我當例子,當初一開始都是跟大家一樣充滿高度的理想性,還在創業初期就一股腦沒想太多就跳下了教育這個坑,一路上跌跌撞撞用意志力在撐著,還好在快撐不住時都會有許多的貴人前輩相伴,教導商業營運與管理的思維(這個通常在這領域是非常缺乏的),才慢慢知道原來這樣的能力有多重要,再多的熱情再多的毅力也敵不過現金流斷掉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更不用想怎麼繼續發揮影響力改變教育了。就因為得到了這樣的幫助與啟發,在2017年底就萌生了如何協助更多的教育新創單位好好活下去已達成他們改變教育的目標,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出現一些典範提供更多的有意往這條路的青年們想像與希望,就不會有未來。
-\-\-\-\-\-\-\-\-\-\-\-\-\-\-\-\-\-\-\-\-\-\-\-\-\-\
「那為何是教育科技呢?」
有聽過Tim Berners-Lee這個人嗎?
他的知名度或許沒有Bill Gates或Steve Jobs 有名,但他在1991年提出一個當時很新的辭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簡稱HTTP),我想當時的人們聽到這奇怪的東西一定無法想像這技術徹底改變這二十幾年來人類社會運作與生活型態。
科技, 讓人類的世界開始指數型的快速變化,也真的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想像。比方說:以前無法解決的因階級和城鄉差距的學習落差,現在有機會可以透過Tim Berners-Lee的技術開創後來無數的創新的數位學習方式得以彌補(當然目前數位落差的彌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試想,當下正在發展的XR/AI/IOT/Robotics/Blockchain/Quantum/5G/Digital Device/Biocode等等新興科技,不就跟當時HTTP出來時人們一頭霧水,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技術必定開啟一個新的想像宇宙,一個個可實現教育變革的未來。
另外,就產業面來說,這幾年教育科技已經是全球資金與風投的熱點,預估全球教育科技的支出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將超過到2千5百億美金。而按照地域來分,亞太地區增速最快,年增長率達到20%,2020年將占據全球教育科技市場的54%。更驚人的是,到2025年全球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教育產業獨角獸也會從現在的30家成長到100家。
可惜的是,台灣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島,擁有著在世界上很強的教育創新能量與長期深度累積的教育素養。而要發展教育科技,必須有民主的社會與開放多元的教育思維,這些重要元素其實我們都具備,但在國內教育科技的發展還是很碎片化,還未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在國際上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聲量,在世界各國以國家政策積極佈局的現況我們實屬落後,尤其在亞洲更為積極競爭更為激烈(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 而且台灣的教育服務與產品都擅長由下而上,從使用者的細緻需求出發;比起鄰近的大陸市場與亞洲市場,台灣真的有機會在教育創新上拿下更多的話語權與更大的市場。我們到底缺的是什麼?在這先賣個關子,記者會上我會試圖提出。
-\-\-\-\-\-\-\-\-\-\-\-\-\-\-\-\-\-\-\-\-\-\-\-\-\-\-\-\-\-\-\-\-\-\-\-\
「國家的競爭力不在工廠,而在學校」
我們知道,當前的教育系統無法趕上世界快速變化,未來的人才培育方式與思維急需改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大量的勞動人力已不能驅動經濟,而是需要更多能掌握趨勢、與時俱進的創新、持續雜學的多元能力人才。也因此教育一直都是國際各國政府培育國力的基礎手段,也是未來國家/城市競爭力一較高下的重點指標。
再者科技的興起對社會各層面產生巨大影響,如何建立一股社會影響力以加速推動教育改革,並銜接整合產官學的力量創造教育產業價值鏈,才能進一步協助更多創新的產業動能。而加速台灣學習和教育領域的創新,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讓我們成為全球化下高素養的世界公民。為了推動社會整體教育學習的變革,必須協助更多的教育創新單位達成目標,如何整合產官學之資源共同邁進成為最大的課題。
「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
教育不只是教育的問題,是必須透過社會創新與市場驅動進行變革,雜學校接下來的重點將會放在如何協助台灣在地教育科技新創品牌加速,達到規模化並打入國際市場,一起打造「台灣教育創新領域的獨角獸!」
真切的希望從台灣這個亞洲最民主多元的地方,基礎於現有的優勢,開創具全球影響力與市場潛力的教育科技新創,將台灣定位成「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針對這個全球上億人的需求,經營出一個教育的兆元新市場, 進一步去實現多元多樣與時俱進的教育變革。
-\-\-\-\-\-\-\-\-\-\-\-\-\-\-\-\-\-\-\-\-\-\-\-\-\-\-\-\-\-\-\-\-\-\-
「台灣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這次 #雜學校 與台大創創成立全台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預計3年內扶植超過30個教育科技新創品牌,提供最強業師輔導,最有效率的跨領域、產官學資源媒合,以及實際的市場驗證與價值鏈串接,通過數據、技術和資金連接世界
這期招募的主題(每半年一期):“用科技實現全人教育的想像”
(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子題目):
1. 運用科技解決各種教育現場問題
2. 運用科技協助終身學習之效率提升與普及
3. 各式科技學習工具與產品
4. 優化使用者體驗與協助親師生的創新服務
5. 各式智慧平台與管理系統
6. 各式藝術與文化產業的創新教育面向
7. 新式教育生態體系與學校
詳細請關注台大創創網站 https://tec.ntu.edu.tw
#歡迎分享
#大夥們今年一定要生出白皮書啊
超文本 例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Anavi提供最廉價快捷的方法在日本內陸旅遊:
請點這裡 https://goo.gl/Mb9uCL
【香港人到日本留學學日文】
相信有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到日本旅遊,也有不少香港人憧憬到日本留學或生活。我在四月份就要到日本留學一年了,透過第一條日本留學前準備影片希望可以分享一下香港人報讀日本語言學校前可以留意的事情。我會在這一年內在日本東京的 新宿日本語學校 學日文(本來是打算報讀 ABK學館日本語學校 的,但因為滿額了),就在2016年十月份用了一星期時間考慮就決定去日本學日文了;在2017一月份開始在香港上三個月的日文同步課程,在飛往日本前在香港打好日文基礎。
【日本旅遊】
當然除了學日文之外,在日本會有不少機會在內陸往返旅遊,除了JR新幹線和夜間巴士之外,HAnavi首創一個比前者更廉價更快速的服務讓旅客更方便在日本內陸旅遊。日本知名HIS旅行社 x ANA全日空航空 (HAnavi) 機加酒套裝讓旅客只需1小時左右便能由東京飛往大阪,以廉航的價錢享用比廉航更高級的服務。
以東京出發往大阪,同一住宿酒店,兩地來回 5天次旅作例子
方案A:
JR新幹線 + 酒店 = 時間為 2小時36分;價值 65,000YEN
方案B:
夜間巴士 + 酒店 = 時間為 9小時6分;價值 60,000YEN
方案C:
HAnavi機加酒套裝 = 只需 1小時10分;價值 50,000YEN
*為三方案中最廉價快捷在日本內陸旅遊
【真實個案】
東京到大阪的日本旅遊例子分享:
http://akane77.com/hanavi/
ANA 全日空航空服務分享:
http://akane77.com/2016-01-26-202/
【什麼是HAnavi?】
簡單來說就是:HIS x ANA 日本國內兩大旅遊業者推出專屬海外旅客的機加酒超划算行程!
由日本知名HIS旅行社與全日空航空ANA合作,推出「機加酒」划算行程,省去不少時間比較JR、廉航或國內飛機的交通移動方式、花大量時間找住宿⋯。貼心的中文比價官網,讓不懂日文或是日本旅遊自助新手,也都能簡單完成機加酒行程的訂購手續!如果你也想要一次進階體驗日本兩地旅遊,卻不想花大量的時間比價、也不想浪費太多交通住宿費,一定要參考這篇聰明的機酒搭配玩法。
有如 http://akane77.com/hanavi/ 解釋的,
只要HAnavi平台搜尋「從 X 飛到 Y 」,
這個平台就會提供許多划算的「飛機 + 酒店」的配套。
賣點為:
1. 飛機航班是 ANA 的航班,並不是廉價航空。
-以廉價航空的價格,搭乘高級航空 ANA 的飛機。
2. ANA 跟 HIS 合作,提供最便宜住宿
-只要定好「X 到 Y 」的行程,之後每一天的住宿都可以自由選擇酒店。
比如說,定好「X 到 Y」的飛機後,
Day 1 住 A 酒店
Day 2 住 B 酒店
Day 3 不住酒店
Day 4 飛機回程
每一天的酒店都可以在這個平台自己挑選,
不需要一天一天地去訂房間。
這個模式,是史上第一個。
酒店也都是特別合作過後的便宜價格。
台灣朋友請點這裡查詢 https://goo.gl/Mb9uCL
香港朋友請點這裡查詢 https://goo.gl/QOBJqf
馬來西亞朋友請點這裡查詢 https://goo.gl/5svOzT
【HIS旅行社】
全球網絡覆蓋層面: 在國外130個城市有200家分店,在日本國內有303家銷售店。
HIS 目前已在國外130個城市有200家分店。我們有經驗和知識豐富的現地工作人員能及時回應顧客的需求,讓您可以安心及充分享受旅程。這樣完備的網絡覆蓋使我們可以從全球各地得到最新的旅行資訊,而且可以順利流暢地安排各類航班的機票訂購及酒店預約服務。同時亦高度重視各分店的獨創旅程策劃。我們將努力進一步擴展國際的網絡覆蓋層面,務求令您無論前往何地,都能在有限的旅程中感受到最好的旅行體驗。
此影片為 HAnavi 及 World YouTuber School 合作贊助
相關影片:
日本旅遊不能做的 3件事|旅行前必看-MaoMaoTV
https://youtu.be/2AJmnOygyBk
日本旅遊省錢 的5種方法-MaoMaoTV
https://youtu.be/6LJ9QzsYv_s
日本旅遊前不可不知的3件事-MaoMaoTV
https://youtu.be/7lJLmqPGnoQ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