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的你/妳在這裡,
表示你/妳可能跟我一樣,
現在最愛的是自己和工作(?)
中場休息一下,與你分享一幅與愛有關的畫。
《The Lovers》 by René François Magritte
你大概是看過幾百遍了,這幅著名的《愛人》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瑪格麗特的兩套同名畫作之一。瑪格麗特1898年出生於比利時,母親職業為製作帽子(想起另一幅他的經典之作了嗎),瑪格麗特不太對自己的畫作做解釋(也不喜歡他人過度詮釋)不過對於這幅聲名大噪的畫作,除了表面上時常被連結為「盲目的愛情」外,一個說法是他受到法國導演Louis Feuillade翻拍小說成電影時將布蓋住演員的啟發;另一說法於我個人更有說服力,即是在他13歲時他母親的身故對他造成的衝擊,最後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畫作中。
去年首訪比利時,果不其然的愛上了這個國家的一切,帶著那份能量來到了今年。今年的開場很艱難,但也充滿了反省、感激與愛。
接下來也要策劃一場與愛有關的活動,希望屆時疫情漸緩市場回暖,我們可以順利的與大家見面一起玩。(勤洗手保護自己喲。)
先這樣,晚安。
超現實主義瑪格麗特 在 陳 小曼 Slow Food Desig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此刻的你/妳在這裡,
表示你/妳可能跟我一樣,
現在最愛的是自己和工作(?)
中場休息一下,與你分享一幅與愛有關的畫。
《The Lovers》 by René François Magritte
你大概是看過幾百遍了,這幅著名的《愛人》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瑪格麗特的兩套同名畫作之一。瑪格麗特1898年出生於比利時,母親職業為製作帽子(想起另一幅他的經典之作了嗎),瑪格麗特不太對自己的畫作做解釋(也不喜歡他人過度詮釋)不過對於這幅聲名大噪的畫作,除了表面上時常被連結為「盲目的愛情」外,一個說法是他受到法國導演Louis Feuillade翻拍小說成電影時將布蓋住演員的啟發;另一說法於我個人更有說服力,即是在他13歲時他母親的身故對他造成的衝擊,最後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畫作中。
去年首訪比利時,果不其然的愛上了這個國家的一切,帶著那份能量來到了今年。今年的開場很艱難,但也充滿了反省、感激與愛。
接下來也要策劃一場與愛有關的活動,希望屆時疫情漸緩市場回暖,我們可以順利的與大家見面一起玩。(勤洗手保護自己喲。)
先這樣,晚安。
超現實主義瑪格麗特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m # René Magritte #D橋社 DieBrücke
說起超現實主義,人們可能會想起大名鼎鼎的西班牙畫家達利,他以瘋狂的想像力展現著深刻的自我剖析,對時尚、藝術都有著深刻的影響。而也有一名超現實主義畫家,雖在藝術界內享有名聲,但卻鮮為人知。他就是——雷內·瑪格麗特。
自1960年代起,馬格列特的作品引起公眾的高度興趣,更影響普普藝術、簡約主義及概念主義。作為拉斐爾和威尼斯畫派的忠實擁戴者,他的畫作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思維邏輯。將近景與遠景透過剪紙般手法結合在一起,在瑪格麗特的畫作里見怪不怪。有心人一定發現,他喜歡在同一個場景,稍微改變一些細節,從而創作多張同內容的畫,體現原始與夢幻、生與死、荒誕和諷刺等超越多種意識的體驗。你要具有想像力,才可以任意去猜測面具背後的臉。而這也是瑪格麗特的一種風格,獨闢蹊徑給予這個表現世界以詩意的神秘。
1912年母親投河自殺,原因不明。當其母親的屍體被撈上來時,馬格列特當時在場,母親浮屍時被衣飾覆蓋著臉部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這令他在1927年至1928年所的畫的人物也是被衣布覆蓋著臉孔。馬格里特青年時在布魯塞爾藝術學院就學兩年,1918年畢業後曾在壁紙工廠負責花紋設計。1919年,他開始對未來主義和奧費立體主義產生興趣,並受到大他十歲的義大利畫家基里訶的影響,開始了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https://youtu.be/rTQB0qlh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