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第一次接受教召(鳳山步校),一星期的教召時間,我用空餘時間畫了一些軍中的紀錄,算是彌補一下過去在軍中沒有紀錄的小遺憾。
今年原本七月底要去教召(通知去加祿堂,應該是去支援三軍聯訓),結果因疫情取消,通常教召的班隊是已經排好的,所以如果因故取消並不會延期。原以為就這樣pass了,沒想到過幾個月又被通知9月底要到步校教召,當我準備好心情,排開行程,準備進去再畫一些東西,結果最近又接到通知部分的教召取消了(撒花),連閃過兩次也太幸運👍🏻
-----------
講到軍中,順便跟大家分享最近在Netflix上播出的「D.P逃兵追緝令」,短短六集,劇情緊湊相當好看。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entertainment/tvshow/59905
看到劇中韓國軍中霸凌和逃兵事件,心有戚戚焉,當然台灣的憲兵沒有像韓國有這麼大的神通可以像警察一樣去追捕逃兵,比較常見的應該是去逾假未歸的阿兵哥家勸他回營這類軟性的勸導而已,不當管教的戲碼雖然也有,但還不至於會鬧出人命(在軍校一年級的時候被玩的比較大,有興趣再跟大家分享),而且在申訴管道暢通的現今,加上只當四個月的兵也沒什麼好分學長學弟的,應該也越來越少這類的事情了(我猜啦)。
軍中 霸 凌 申訴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幻象戰機的人肉標靶 🇫🇷
「離譜霸凌的學長學弟制,讓法國空軍顏面掃地...?」在歐洲戰力名列前茅的法國空軍,5月份遭內部檢舉重大的同袍霸凌事件。一名派駐於科西嘉島的年輕空軍飛官,2019年3月剛下基地的第一天,就遭到學長前輩「試膽惡整」,除了各種體罰之外,被害者還被蒙面捆走、強行被五花大綁在空軍「正在實施幻象2000戰鬥機機砲炸射訓練」靶場的標靶上。儘管戰鬥機的對地攻擊訓練,並沒有真的瞄準被害者,但炸射目標只有500公尺左右、轟炸時間長達20分鐘,離譜的霸凌事件因此讓法國社會瞠目結舌,並連帶拉出一連串「軍中吃案」的黑暗陋習。
.
這起讓法軍軍紀掃地的誇張事件,發生在2019年3月27日,法國空軍在科西嘉島的索倫薩拉空軍基地+——一名年輕的空軍飛官X,當時奉命派駐於此,誰知人才剛下飛機、正要往新單位報到之際,卻遭到部隊的「前輩」帶走霸凌。
.
根據法國空軍事後的內部調查,飛官 X 當時是遭遇部隊長官的新人歡迎惡作劇,主要內容是各種「學長拉正」——一開始,只有命令他在部隊大樓前表演單腳罰站的「人體時鐘」(雙手充當時針和分針的罰站),誰知後來卻突然蒙上頭套、將其五花大綁送上軍車,一路載到基地的空軍靶場,將他綑綁在炸射鏢靶上「等待幻象戰機前來轟炸」。
.
被害者回憶:自己雖然是蒙面綁上了標靶,但過程中學長不僅一直口沫橫飛地講述炸射地的狀況,甚至還一路拍照、錄影,接著轟隆而來的幻象2000戰鬥機群就開始朝地面標靶實施「機砲掃射訓練」,「我雖然看不見畫面,但大概能從劇烈的戰機俯衝與砲擊聲響中判斷狀況:炸射的目標距離,最多離我只有500公尺!」
.
飛官X就這樣被綁在火網下的標靶鐵柱上長達20多分鐘,直到訓練結束、學長玩夠後,才把他鬆綁載回基地完成報到手續。但這接近於玩命的試膽習俗,卻嚴重地損及飛官X的身心狀況,事件的錄影與照片也一直成為中隊學長們不斷嘲弄他的工具。
.
在「人肉標靶事件」後,被害人X起初選擇隱忍,並因擔心報復或二次霸凌,而多次向上級申請「轉調部隊」。但他的調動訴求卻一直被基地駁回,因此在2020年底他才正式提出證據,循軍紀管道提出檢舉控訴。
.
不料,接獲申訴的索倫薩拉空軍基地高層,雖然按照程序啟動了人評會調查、並證實了「靶場霸凌事件」確實存在,但所有涉案的軍士官都沒有受到嚴重懲處,飛官X依舊被卡在原基地,帶頭的霸凌軍官也只在今年1月被草草施以「禁假處份」——因此申訴未果而害怕反遭職涯報復的飛官X,這才決定委任律師,對法國空軍公開提告。
.
「我國非常重視部隊軍紀,針對這起疑似霸凌事件,空軍司令部也將進一步深究調查。但對於案情的嚴重性,軍方認為不應過分炒作渲染!」被自家飛官告上法院的法國空軍透過發言人表示:被媒體曝光的人肉標靶綑綁照,雖然是真實無誤,但惡作劇的過程並沒有真正置被害人於生命危險,
.
「媒體曝光的照片,涉嫌誤導公眾視聽,讓人覺得當事人好像被送上靶場,像是俄羅斯輪盤一樣被戰機近距離轟炸。但事實上,事發當日的演訓靶場根本不在這裡——當事人距離最近的炸射彈著點,明明還有『1公里遠』。」
.
全案曝光之後,法國輿論也頗為吃驚。因為科西嘉島的索倫薩拉空軍基地,不僅是法軍在地中海重要軍事中樞;該地也長年負責接訓法國與北約空軍的戰鬥與炸射演訓。因此飛官X的故事究竟是單一個案?還是軍中不可告人的霸凌傳統?特別考慮到被害者還是軍方重點培訓的年輕飛行員,種種對於人才的凌辱與不透明的申訴機制,也對於法國空軍的專業形象與團結士氣,也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
目前全案已被馬賽地檢署受理調查。但後續的真相種種,則還需要法國司法部檢察官的進一步調查釐清。
.
Photo Credit:Reuters
.
#學長學帝雉 #法國 #空軍 #霸凌 #幻象戰機 #軍紀 #軍事 #France #Mirage2000 #pilot #AirForce #Corsica #幻象兩千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軍中 霸 凌 申訴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設獨立調查機構,促進軍中人權保障——軍冤制度公聽會」
從行政院軍事冤案申訴委員會2014年8月28日結束任務之後,軍中仍常發生意外、疾病或自殺死亡的案件。案件中,往往有家屬和軍方各執一詞、無法互相信賴的情形,也有深入調查後,發現事實與第一時間說法不同的狀況。
為了討論制度面如何讓事情能有公正客觀的調查,並重建軍民雙方的信賴,會期的第二天(2月2日),我舉辦了「常設獨立調查機構,促進軍中人權保障——軍冤制度公聽會」,邀請軍冤受害者家屬、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國防部、法務部與內政部役政署等機關進行對話。
#設立常設委員會 #制度化軍事冤案調查
吳景欽副教授首先指出,外部軍冤調查制度,是解決軍中案件調查疑義和信任的方法,並認為以台灣國軍將近二十萬的規模,有必要成立常設化的委員會。吳教授所屬的陪審團協會也曾經提出民間立法草案,將服役期間死亡、失蹤,或者心神喪失、重傷和軍中不當管教的事件納入調查範圍,並讓專家學者、公正人士和家屬代表參與,達成組織上多元性。吳教授強調,委員會必須有強制處分權,以避免形式化,最好還有司法背景甚至檢察官身分的調查官,讓組織更有專業性;且在調查結束之後,也可以考慮賦予委員會提起訴訟或補償的權限。吳教授進一步舉出曾經被發回偵查五次、最後交付審判,但還是不了了之的江國慶案為例,認為進行軍事冤案調查改革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司法改革。
胡博硯教授強調,處理軍中不當處遇事件,是轉型正義的最後一步。雖然國防部這幾年不斷地努力,但努力不只是軍方要對自己交代,更是要對人民交代。如果國防部花費時間心思的調查沒有人相信,也只是事倍功半。胡教授並舉出最近的司法弊案,認為有公正第三方在,才能取信大眾。胡教授也以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成立的歷史為例。運安會的前身行政院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是因為民眾不信任民航局的調查而成立,後來職權更擴張到各種交通運輸事故。因為運安會,交通安全調查的公正性才被建立。胡教授也舉出德國基本法的軍事監察使為例,建議可將相關事務交給一個專門的職位或機關,並可針對軍中制度問題提出報告,藉由第三方的監督反饋,獲得幫助機關改善的力量。
#癥結在於信任 #落實透明參與
洪文玲教授基於犯罪防治的專業,指出案件預防、危機處理和對家屬的事後協助是最大重點。
洪教授表示,軍中管理制度和外界差異很大,因此要理解是不是軍中管理制度、霸凌文化或體制造成問題。洪教授在研究訪談官兵時,就得知因為精實案等原因兵力縮減,造成基層及高層壓力很大,也讓休假不穩定或工作量越來越重,甚至做到不適任的工作,以及部分軍人因為人際關係或資歷而被欺負的狀況。洪教授也認為,軍方的輔導機制,要和家人加強溝通服役情形,不要讓父母親最後接到一句孩子自殺了,但對軍中的生活狀況完全不清楚。
在遺憾發生後,洪教授強調重點不在於苛責軍方,而是要追求真相。然而,如果相關程序不夠公開透明,家屬會不信任,也會有很多衝突和激烈情緒投射在軍方第一線的處理人員。洪教授並藉由犯罪防治理論中的中立化理論,指出軍方可能表示自殺是因為無法適應軍中生活等狀況,導致家屬在第一時間常常有軍方在推卸責任和傷害被否定的感受。然而,不論是自殺或者人為所致,也無論是出於人格特質或受到霸凌等因素,都不能否定死者身上受到的傷害。關於對被害家屬的協助,洪教授認為可以提供家屬免費法律諮詢、心理輔導機制以及社會救助。並建議可以考量像是犯罪被害人補償的制度,讓家屬能有救助的補償金。
關於設立軍冤委員會,洪教授指出,獨立調查機構的需求,是因為家屬無法信任軍方調查的結果。然而,如果軍人為了榮譽或不願意傷害同胞而掩蓋事實,獨立機構能否調查真相,也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尋求諸如警方等外部證據保全和鑑識機制。洪教授也期待,能用更建設性的方式,藉由軍方的再教育讓大眾重拾對軍方的信心。不要讓過去「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等想法,成為合理化折磨與虐待等犯罪行為的藉口。
最後,洪教授認為,建立獨立機構之後還需要建立信賴;而要建立信賴的因子,必須要修復軍方和家屬的關係。然而,軍方如果為了要維護「榮譽」而不願表示真相,修復關係就很難。也可能有人擔心說真話會害到同胞,因而良心掙扎。如果在修復式司法程序中能有保密機制,可以讓家屬能夠得到真相和道歉,也能讓家屬不會走得那麼辛苦。
#真相不能重現 #家屬負重前行
有許多家屬出席這場公聽會,從切身的經驗和感受出發表達看法。
2020年4月,發生了黃姓中尉自戕案。黃中尉的姐姐指出,黃中尉的案件遇到手機無法解鎖和監視錄影系統故障等困難,地檢署也作出不起訴處分。軍中調查的資訊不對等,導致沒辦法第一時間保全證據。因此希望有相關機制,不然難以調查真相。而家屬之所以希望成立獨立委員會,是因為軍中封閉獨立的特性。並且,檢察官軍事經驗不足,也相當依賴軍中的調查結果,因此只有熟知軍中文化的調查,才能深入剖析死亡原因。最後,她也質疑軍中死因調查欠缺第三方介入,讓家屬求救無門,並認為目前的體制會合理化軍人在軍中死亡的結果。如果不雙管齊下推動司法和軍中的改革,就會不斷發生同樣的狀況,家屬也得不到真相。
2012年發生的陳替代役男死亡案,讓家屬沉痛至今。陳媽媽表示,她想要的是真相,不是要撫卹,因此到現在仍拒領撫恤金,並質疑調查沒能查明相關疑問,以及事後役政署高層沒有積極溝通回應。陳媽媽也表示了對立獨立調查機構的期望。
2008年的蔡學良案,讓蔡媽媽投入軍冤行動的行列。蔡媽媽表示,在蔡學良死亡的第一時間,她就列出十項不合理之處,但沒有獲得回應。還有她的堅持努力,蔡英文總統最後指示行政院、國防部進行實彈測試,並推翻原本認為蔡學良是被步槍槍擊的判斷。蔡媽媽進一步認為,只有由家屬參與成立軍冤委員會,協助委員會的相關人員也必須獲得軍冤家屬的認同,才不會被吃案。
軍冤家屬丁爸爸表示,當初他的兒子是因為弊案而死,但當立法委員到軍中視察時,軍事檢察官竟然在電梯裡面恐嚇他不要亂講話,不然讓他一塊錢都領不到。丁爸爸同時指出軍中階級和貪汙等諸多問題,並感嘆大眾不知道軍中的黑暗。
2020年1月,蘇威宇因為部隊延遲送醫,成為植物人。蘇爸爸表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家屬都很恐懼,更不知道怎麼面對。他到處尋找方法和真相,也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蘇爸爸並質疑,事發後軍方以偵查不公開等理由,拒絕提供調查資料給家屬,對孩子有利的錄影更只有單張截圖;調查也不確實,每當家屬向上級提出質疑而有壓力,才有簡略的補充報告。從這樣的經驗出發,蘇爸爸認為有軍冤委員會存在的必要。
2004年,在陸軍高中服務的連上士因為不堪軍中壓力而燒炭身亡。連爸爸也控訴,連長當時不合理禁假、工作做不完,孩子也和他說等不到回家。並質疑當初軍隊說會進行相關協助,才會簽和解書,但事情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解決。到現在他已經七十幾歲難以工作,卻還要想辦法照顧將近百歲的母親。
嘉義縣議員何子凡議員也舉出親戚的故事。40年前,何議員的大伯於金門服役時死亡,軍方只表示是工事意外,阿公阿嬤也未能到金門認屍,只收到送回來的骨灰罈就不了了之。何議員並指出,除了設立常設的獨立委員會,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制度和資源上進行配置,讓第一時間能進行證據保全並釐清爭議。
#承諾進行內部改革 #尊重相關制度設計
國防部法紀調查處陳代處長表示,國防部近年有進行相關改革,從去年10月1日即試行軍風紀律改革專案,並在今年一月正式施行。有別於過去由單位自行調查,改革案建立了由上級單位調查的三級調查機制。而在死傷案件中,也讓家屬可以親自或指派律師見證調查經過,並根據案情邀請外部專家協助調查。此外,監察委員也對軍中案件非常關切,所以案件結束後都會將卷證資料送給監察院再進行調查。而如果相關制度立法通過,也會配合執行。
役政署替代役訓練班張副執行秘書表示,對於役男不幸的事件感同身受,也會尊重設置常設獨立調查機構的機制。張副執行秘書並表示,前任與現任署長曾經到場關懷慰問家屬,役政署也會協助家屬進行後續事宜。事發後,役政署也已加強相關制度設計及訓練,並設置意見反映信箱及專線,希望能及時解決問題,防範事故發生。
法務部法制司張科長則表示,涉及案件辦理的建議,會帶回給相關單位參考研究。至於軍冤條例,有待提出具體條文再表示意見。
#四年期待落空 #盼有實質進展
胡博硯教授、吳景欽教授和蔡媽媽都指出,在2016年洪慈庸委員、顧立雄委員就曾經舉辦過公聽會,也有法案提出,但在立法院的議程上沒有進展。吳教授並表示,陪審團協會在2020年底也開了軍冤委員會常設化的記者會,提出民間版條例草案,希望不要過了四年之後,還是在提出同樣的訴求。
#建置獨立調查 #重視民間意見
我認為獨立調查的意義,不只是家屬要找到真相,也是國防部要找到人民的信賴。現在的國防部和過去雖然有所不同,但是行政組織和方法更應該與時俱進。例如運安會、災害事故調查會和監所的外部視察小組等外部獨立機制,都可以協助機關避免同時是調查主體和被調查對象的問題,也避免和當事人或家屬發生緊張的關係,更能累積能量和經驗而專業化。而且,從國防部的角度認為不重要的問題,或許外部看來是重要的,如果有專責機構,才能避免盲點而提出改善。
最後,我也提醒國防部應該更重視家屬的意見,因為沒有人比家屬更在意這樣的議題。就如同日本福知山線出軌事故,家屬和JR西日本公司合作努力,改變了諸如要求列車準點等造成風險的作為。我也認為,只有藉由各方的努力,一起推動制度改變,才能發現真相,並避免悲劇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