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星期四:服從威權真的不對嗎?大家都怎麼想?
——
🗣 來賓:熱吵民主協會 社會倡議處主任 林心乙/討論會議小場主持人 徐珮瑄/隨桌紀錄 珞亦
※ 本集節目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託製作播出
本集我們邀請主持人心乙、桌長珮瑄,以及隨桌紀錄珞亦,來分享威權時期加害者討論會議桌上,激發出哪些意想不到的觀點,以及看到的有趣現象。
另外,本集也取得同意,擷取兩三個與會者發言的片段,直接帶你回到會議現場,並且這些民眾的觀點,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從去年年底開始,法律白話文運動和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一起舉辦「 撥開迷霧:釐清威權統治時期加害者責任討論會議」,從舉辦公民教師示範場次開始,並且在今年 1 月,分別於台中、高雄、台北,依循審議的理念及精神,共舉辦了45場討論會議。
讓民眾透過工作坊的模式來進行,討論 1950 年代軍事審判體制劇本,使加害者的模樣慢慢從故事中浮現,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樣的位置上,需要進行什麼樣的追究。
非法刑求的警察、沒有「有效實質」的公設辯護人、要求改判的軍事長官……等等,你認為這些人應該施以刑事追訴、追回退休金、不應該繼續擔任公職,還是不應該登記參選?抑或是不需要任何處置呢?
這幾場會議中,你可能會認為來參與的民眾都是同溫層,或者以為有各種激進的言論,但是你會發現,其實這些民眾的觀點,跟你想的大不同!
_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聽這一集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3rCIIKN
Spotify:https://spoti.fi/3vcTWbl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3vcTYQv
KKbox:https://bit.ly/3bCNnHc
SoundOn:https://sndn.link/plm/aA8ibc
【本集精彩重點】
✓ 03:25 什麼是審議式民主?桌長、主持人要幹嘛?
✓ 06:20 與會者之間有發生衝突嗎?
✓ 10:32 流程應該如何設計,才不會變成在灣家?
✓ 12:20 討論會議的劇本
✓ 13:30 與會者認為的「加害者樣貌」?「不可以剝奪退休金」?
✓ 28:20 關心轉型正義的人,不一定是按照你理解的方式關心
✓ 32:15 應該和解嗎?
✓ 35:49 小彩蛋:帶你到會議現場
✓ 39:28 心乙、珮瑄對於加害者議題的想法?觀念衝擊?
————
促轉會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wtjc/
促轉會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jctw/
「本集節目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託製作播出」
————
#促轉星期四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法律白話文運動
#法律白話文
#轉型正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50的網紅法律白話文運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活動資訊 台中場 2021/1/31(日)地點: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地址:台中市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7樓 高雄場 2021/2/7 (日)地點:TCCC台灣文創訓練中心-高雄信義館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二路175號13樓之3 台北場 2021/2/27(六)地點: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台北市...
軍事審判流程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最大的轉型正義資料庫上線了!(熟悉的聲音ㄇ)】
-
過去台灣在威權統治時代時,有許多人民被交付軍事審判,但是我們好像都不知道是誰審判、是誰起訴、是誰做出最後的決定。
但就在昨天,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所製作的「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上線了!我們可以查到每一位在過去受到軍事審判的人民,到底是涉嫌什麼罪,最後又是被誰做出決定的!
-
■ 要怎麼來查詢呢?
非常簡單,只要你點進去網頁(☞ https://buff.ly/2w8YOEf),按到「資料檢索」,就可以輸入你想要查詢的名字。
不論這個名字是被告、法官、檢察官、還是總統(因為以前總統是可以做出軍事審判的終局決定)。
如果是被告的名字,你可以查到每一個被審判者的被起訴的原因,並且經歷過幾次審判,並且由哪個審判者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更厲害的是,你可以在網頁中點下「審判流程圖」,就可更可以快速的看到經過幾次審判,以及經過哪些層級的機關參與。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點到「資料分析」,把各種不同的數據做出結合分析,馬上就可以產生出excel表,讓你知道這些資料彼此之間有什麼正相關或是負相關。
這是一個非常不得了的資訊,可以讓許多的在黑暗的中故事事實,可以慢慢呈現在大家的眼中,也可以讓更多研究者,可以找出更多的答案。
-
■ 和解的第一部:公布真相
公布事實,才可以讓事情的原貌呈現,不要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只有發現真相,我們才有能力進一步討論和解、原諒。
-
介紹影片看這邊:https://buff.ly/386b59U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林辰 Buchi
軍事審判流程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於白色恐怖的了解 我們知道的是一樣的嗎?】
經過228事件後,台灣人民先是被國民政府派來的軍隊鎮壓行動,接著被戒嚴令、懲治叛亂條例等鎮壓思想。
這一切的表面上是為了剷除中國共產黨而實施的法條,但實際上卻成為政府用來剷除異己、鞏固領導的工具。使得台灣壟罩在白色恐怖長達42年。
直到1992年,修正了刑法100條,台灣才不再有人是「言論政治犯」。
島內散步也舉辦了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導覽。了解228事件的影響不是只有那天、只在台北,也揭開白色恐怖現今各單位、人權團體努力了解的而有的全貌。
📍導覽主題與場次|https://bit.ly/2SFkhgT
白色恐怖的年代,做什麼都不對,偵訊、審判其實沒有什麼準則。
👉誰會被舉報?
|知識份子
國民政府相當害怕知識份子會散播黨外思想,所以當時許多醫生、律師、作家、大學學生受到迫害。
|較有資本者
推動檢舉即可享該人財產的xxx%,而政府取得xx%,另一方面也充公,為戰敗來到台灣的國民政府取得更多土地、財產。甚至檢舉也成為搞垮資本者的工具。
|一般人、普通百姓
諷刺的是,這是大多數的情形,只是看一本書、參加一場議會,就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
👉跟著島內散步跑一趟流程...
|逮捕-->
由軍、警、特務、保安大隊等單位執行。
|偵訊、刑求-->
判定有罪與否是依據犯人的自白書,這是唯一的證據。而會使人犯「認罪」而「刑求」。
單位及場所:保安司令部、保密局、調查局、軍憲警單位的場所,依據年代而有不同使用的場所。保安司令部看守所(今獅子林大樓)、現在的刑警總隊拘留所(今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等地。
|審判、代理執行-->
被軍事檢察官起訴後,一律交由軍法審判,在此等著判決。在審判完,領到被判決的命運,罪名、刑期、甚至隔日的死刑。
當時因人犯眾多,監獄空間不足,故會在看守所代理執行監獄的功能。
而在審判時,家屬才會收到通知,得知關押地、並開放通信、面會等。
單位及場所:依據年代而有不同使用的場所。國防部軍法局看守所(今喜來登大樓)、美麗島大審的景美軍法營區(今景美人權園區)等地
|槍決、監禁、感訓-->
在領到判決後,會被送往新生集中營、監獄進行身體勞動與思想改造,採石、房舍建造、學習三民主義、建國大綱等。或是送至刑場執行槍決。
單位及場所:
內湖新生總隊(今內湖國小)、新生訓導處(今綠島人權園區)、綠洲山莊(今綠島人權園區)、馬場町刑場、新店秘密刑場等地。
我們珍惜現在的民主自由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前輩走過什麼樣的路。
#走過白色恐怖_從二二八事件到解嚴
【臺北228事件】鄭麗真 老師
02/23、02/29 14:00-17:00
.
【基隆308事件】雞籠卡米諾
03/08 12:30-14:30
.
【六張犁墓園 尋找政治受難者】蕭文杰 老師
03/01、03/28 14:00-16:00
.
【那些年的禁書與他們的故事】活水來冊房
03/14 14:00-16:00
.
【美麗島前後重大懸案】疑案辦
03/15、03/22 14:00-16:00
軍事審判流程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活動資訊
台中場 2021/1/31(日)地點: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地址:台中市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7樓
高雄場 2021/2/7 (日)地點:TCCC台灣文創訓練中心-高雄信義館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二路175號13樓之3
台北場 2021/2/27(六)地點:社會創新實驗基地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暫定)
👉 立即報名:https://bit.ly/3bNz2rW
-
根據促轉條例,促轉會的法定任務,是去釐清威權統治時期壓迫體制及加害者、參與者之責任、落實轉型正義政策以強化民主正當性。
在促轉會成立後,也致力於釐清壓迫體制、描繪體制加害者與參與者面貌,兩年多以來試圖重構威權統治時期的情治、偵查、審判架構及流程。第一步,先從整理歷史出發,例如建置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呈現政治案件受裁判人資料,並將軍事審判體系指揮鏈與裁判內容公布於網站上。也藉由在平復司法不法決定書中揭露起訴者、審判者、呈核者與核定者之姓名與職銜,讓社會得以窺見壓迫體制、加害行為及參與的一角。
但如同政治受難者面貌多元,壓迫體制中的加害者及參與者亦複雜多重,除了不同角色對加害行為有不同程度的決策權;即使是同一個角色,亦有不同作為的可能性。
過往各界對加害體制及加害者各有不同的想像以及評價。
因此,促轉會也希望與社會大眾更務實地討論——所謂「壓迫體制」中,那些人是加害人?那些人是參與者?
什麼樣的行為應該被究責?究責的內容與方法又是如何?
促轉會委託話鹿學人有限公司辦理討論會議,希望透過社會對話,使過往威權體制中加害者與參與者的面貌從迷霧中浮現;並共同交流討論,究竟什麼樣的行為,是否應負擔何種程度的責任。藉由一次次釐清作為與聚焦討論處置方式,期待我們能凝聚現今社會中對於真相、正義與究責的想像,進而從中學習反省,展望共同的民主未來。
👉 立即報名:https://bit.ly/3bNz2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