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治療藥物對心肌代謝的影響 (1)
SGLT-2i和 GLP-1 R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產生積極心血管保護作用的機制仍有待確定。這些抗糖尿病藥物之有益心臟作用可能是因改變心肌代謝所引導的。常見的代謝異常,包括代謝(胰島素阻抗)症候群和T2DM,與心肌基質利用率和能量傳遞的改變有關,而導致易患心臟病。因此,衰竭的心臟的特徵在於基質之糖分解和酮氧化的轉變,產生更多高能量,以合乎衰竭的心肌需求。
重點摘要:
#心臟代謝的生物工程學顯示一種改善心功能並減慢心肌疾病進展的新策略。
#SGLT-2 i,GLP-1 RA對心肌代謝的改變可以減少T2DM病患的CV事件。
#將來的試驗中應研究改變燃料利用途徑對HF患者的潛在益處。
心血管疾病(CVD)是西方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儘管在過去40年中,美國的年齡標準化心臟病死亡率降低了近70%,但預計到2030年,心衰竭(HF)的患病率將顯著增加46%。
人的心臟每單位質量的氧氣需求量最高(4.3 mmol / kg·min),並且依賴於三磷酸腺苷(ATP)的持續供應來維持幫浦功能。通過專門的線粒體系統可以維持運作。在禁食的條件下,游離脂肪酸(FFA)是被心肌氧化生成ATP的主要燃料。這些基底質FFA的粹取使用,糖分解與葡萄糖氧化,不只是心肌細胞重編程(reprogramming)的生化指標,左心室重塑,也代表了左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異常的病生理機轉。
參與興奮-收縮作用的蛋白質(包括肌球蛋白ATPase,肌漿/內質網Ca 2+ ATPase和Na +/K + ATPase)的合成和作用是心臟的主要能量消耗者。為了維持其收縮功能,心臟已經發展出一種專門的能量系統,可以產生大量的ATP,而與生理狀態無關。
在成年心臟中,線粒體佔據了心肌細胞體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反映出高的心肌氧化能力。在正常氧條件下,心臟ATP產生的95%以上來自線粒體內膜的氧化磷酸化,其餘5%來自糖分解和檸檬酸循環。ATP的磷酸鍵通過肌酸激酶(CK)系統轉移到磷酸肌酸(PCr),後者將這種能量傳遞給位於收縮蛋白附近的胞質ADP。PCr是完整心肌的主要能量儲備,通過CK反應產生的ATP比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的ATP快10倍。如果不持續快速產生新的ATP分子,則心肌ATP池將在10秒內消耗掉。
#脂肪酸是心臟的主要基質
在出生時,心臟經歷了劇烈的線粒體生物發生(biogenesis),這導致心臟對葡萄糖的依賴性下降,長鏈FA成為心肌的主要基質。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的受體-γcoactivator-1(PCG-1)α和PGC-1β是這種線粒體生物反應所必需的。在成年心臟中,FAs的氧化構成了ATP的主要來源。儘管用於產生ATP的能量基質效率較低,但FAs的燃燒每2個碳部分釋放的能量比其他基質更多。
心肌FA攝取主要由血漿FFA濃度驅動,但也由轉運蛋白的驅動,即脂肪酸轉位酶CD36和質膜脂肪酸結合蛋白(FABP pm)。在健康的正常葡萄糖耐量受試者中,超過80%的提取的脂肪酰基輔酶A會經歷快速氧化,並且只有少量的脂肪酰基輔酶A被存儲為Triglyceride。Fatty acyl-CoA 通過線粒體carnitine system運輸到線粒體中,其中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I (CPT-I)催化通過β-氧化途徑,是控制通量的限速步驟。malonylCoA導致FA氧化速率降低。
#葡萄糖代謝與壓力下的心臟
心肌葡萄糖的吸收是由跨質膜的葡萄糖梯度(Gradient)和質膜中葡萄糖轉運蛋白驅動。胰島素,運動和局部缺血會刺激該過程,FAs會抑制這一過程。一旦進入心肌細胞,葡萄糖就會進行糖分解,從而產生2個丙酮酸(pyruvate),2個ATP和2個NADH分子。糖分解的限速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 (phosphofructokinase-1),可被ATP,檸檬酸和降低的組織pH抑制。相反,通過運動和局部缺血激活AMPK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可以通過激活phosphofructokinase-2,產生果糖2,6-雙磷酸酯 (fructose2,6-bisphosphate) 來刺激糖分解通量。
於缺氧或增加工作情況下,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後,正常的心臟移從脂肪吸取移向碳水化合物利用。這種應激誘導的基質轉移是因為通過糖分解(以及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產生的ATP不需要氧氣。此外,1個葡萄糖分子的氧化產生31個ATP分子並消耗12個氧原子(磷/氧[P/O]比為2.58),而1個棕櫚酸酯分子(palmitate molecule)的完全氧化產生105個ATP分子並消耗46個氧原子(P/O比為2.33)。因此,從脂肪完全轉變為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將使心肌的氧氣利用率提高12%至14%,這對於處於壓力下的心臟是有益的。對於生理和病理激發效應,使心肌轉向葡萄糖的利用,其影響因素,包括缺氧誘導因子-1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的激活和PPARα-PGC-1α軸信號的下調。當心肌缺血時,這種從脂肪轉為為葡萄糖氧化的轉變,對心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糖尿病的心臟有顯箸的胰島素阻抗,缺氧時易遭受心肌損傷。
深入閱讀~~
https://reurl.cc/E204x1
資料來源: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16) 2022-2039
輔基輔酶 在 廖容綺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遇到一個病人,不到40歲,十根手指頭有8根的關節,因為痛風石而開刀手,都變形了(連腳指頭也是)。
他是做粗工,自認為忍耐力很夠,但卻說,這痛風真的太痛受不了~
實在是不知道飲食哪裡出了問題~
他說醫生拿了一張衛教單張,上面寫的高普林食物,他幾乎都沒有吃。
很懊惱~
他很了解啤酒。海鮮,牛肉湯一定不能喝,因為吃了馬上發作,所以都已經不敢吃了
但是他還是痛~~~
愛聊天的我就覺得一定是飲食哪裡出了問題
慢慢地問他的日常飲食
後來被我找到兇手啦~就是“手搖飲”跟“運動飲料”
(因為做粗工,環境很熱,所以幾乎每天都喝飲料)
這兩者都含有“高果糖糖漿”
高果糖糖漿(HFCS)是什麼呢?
就是買手搖飲時會看到一桶一桶透明的液體~
就是常見於罐裝飲料中的甜味劑~
(可以看包裝上的成分內容物)
簡單說明吃太多會造成的影響
🔥脂肪肝:因為代謝途徑要經過肝臟。在肝臟中轉換成三酸甘油脂。進而堆積在肝臟,就形成脂肪肝(超音波檢查)很多瘦瘦的人都有脂肪肝,還有學童也會有脂肪肝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歡喝飲料。
🔥痛風:果糖在肝臟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是“腺嘌呤”,也就是“普林”。所以過多就容易形成尿酸高,造成痛風原因之一。
🔥慢性發炎:果糖代謝過程中會製造過多的自由基,造成過多的氧化壓力,氧化壓力也會進一步造成脂肪組織局部發炎反應,導致胰島素抗性的增加。長期而言就是慢性發炎。
🔥食慾增加:果糖代謝中會產生丙二醯基輔酶 (Malonyl CoA)這個物質,讓食慾大增。同時因為沒有通過腸道無法觸發胰島素,所以不會有飽足感,導致過度飲食。
其實還有很多影響,總之高果糖糖漿盡量少吃~
下回到便利店時,可以看看哪些飲品中含有高果糖糖漿喔~
#脂肪肝
#痛風
#高果糖糖漿
#體重管理營養師
#糖尿病共照網營養師
輔基輔酶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8008
生酮飲食的真相
生酮名醫感染過世,一時之間,生酮飲食人人喊打,個人淺見,生酮飲食有它的用處,也有它的弱點,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靠生酮飲食解決,尤其是感染症治療方面,生酮飲食沒有什麼地位,只會誤事。下列為人體試驗驗證過的生酮飲食適應症:
一型、二型糖尿病
癌症:星狀細胞瘤、大腸癌、轉移癌、攝護腺癌、胃癌
阿茲海默症
降低癲癇發作
思覺失調症
遲緩兒發展
肥胖
漸凍人
巴金森氏症
失智症
自閉症
纖維肌痛
中風
牙周病與蛀牙
粉刺(青春痘)
生酮禁忌-主要是遺傳疾病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肉鹼棕櫚酰轉移酶(CPT I或II)缺乏症
肉鹼轉位酶缺乏症
b-氧化缺陷
中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症(MCAD)
長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症(LCAD)
短鏈酰基脫氫酶缺乏症(SCAD)
長鏈3-羥基酰基輔酶A缺乏
中鏈3-羥基酰基輔酶A缺乏。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
紫質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