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科測驗擬延後,考前衝刺無盡頭?
❙ 畢業暑假bang不見,入學時程怎銜接?
今天虹安跟大學教授、家長以及校園組織團體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針對教育部擬延後分科測驗(原指考)及近年考招制度紊亂的現象進行檢討。虹安發現 #教育部處理教育制度的問題都採取滾動式修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時還頭痛醫腳,缺乏整體性的考量,教育部遇到委員質詢,只會千篇一律回答「委員請放心」!
但這些亂象真的讓人放不下心啊!
➢#瞻前不顧後,魯莽行事的分科測驗延期!
虹安表示,教育部擬將大學申請延至六月底,原指考(#111學年度改名分科測驗)延到七月底考試,八月底(8月25日)才放榜,日前因反彈聲量太大,教育部似有踩煞車表示「已請招聯會和大學、高中再溝通提更可行案;這學期會定案,不排除分發放榜再回八月初。」但此舉仍有可能損害同學在各方面的權益,高虹安率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及大學端教授共同呼籲 #教育部勿瞻前不顧後、魯莽行事。
➢#邏輯不通的處理方式,將傷害學子競爭力!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張耀文院長指出,將「分科測驗」延到七月底舉行,教育部稱是為「高三學習完整」。高三學習完整性被破壞的後果是高三學習的混亂,而大學常需要對繁星和申請入學學生作高中連結科目的補救教學,不僅造成大學端課程學習的問題,更會傷害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張耀文認為延後考招時程未能對症下藥,頭痛醫腳,腳痛醫頭,不僅邏輯不通,無法解決問題,徒增更多紛擾。並且延期跟考招制度的混亂,造成的是這幾年重考率飆升,頂尖優秀的學子選擇到國外就學,根據統計107年就有2142人選擇出走!
虹安非常認同張教授引自哲學家培根所言,「不知因,何之果?」,教育部很明顯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邊?
➢#考招制度變相排擠弱勢學生,恐擴大階級複製與城鄉差距!
台北市家長會長團體聯盟廖淑蓉副總會長現身分享自身經驗,表示由於高中畢業典禮大多是六月上旬舉行,距離七月底分科測驗的話,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非正規學期期間,是不是等於變相鼓勵大家參加考前補習衝刺班?且學校老師可能還是要留校輔導考生。此外,都市與鄉村教育資源不均,在偏鄉地區可用資源可能比較少,如此一來,會不會加大城鄉教育資源不平等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變相剝奪了高中老師利用暑假休息或是備課進修的時間。
➢#影響學生暑假規劃,五天要完成所有開學前程序!?
校園組織團體代表則指出,延後分科測驗恐將剝奪高三男同學申請升大學暑假分階段服常備兵役的機會。高三男同學原本可在升大學暑假申請「分階段服常備兵役」,盡國民義務。目前有三個階段,分別為6月17日至8月11日、7月7日至8月31日、7月21日至8月31日,每階段人數分別為400人、3400人、400人,而最熱門的梯次為第二梯次(7月7日至8月31日),佔39.4%。若教育部延後到七月底才考分科測驗,而準大學生恐無法在升大學的暑假當兵。此外,根據教育部公告的新時程表草案,再加上部分大學(台大、師大、台科大)已決議將於9月1日就開學,如此一來,從放榜到新生入住、開學,中間根本沒幾天可以準備入學手續,虹安表示不只新生訓練、找房子來不及,可能連預先購買車票都緊迫。
✨完整記者會影片這邊請➜
https://youtu.be/DFJJI1Dg01M
❤感謝各大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 – 大學考招擬延後 台大教授:恐加劇高中生出走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0297
民視 – 明年指考延7月底考試8月底放榜 引發反彈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504L05M1
中視新聞 – 指考明年擬延到七月底 家長學生跳腳砲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SfC1boLZI
八大民生新聞 – 111大學考招延後 學生痛批亂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NPb83kIIc
中國時報 – 明年大學考招時程 招聯會主張:二階甄試在5月中、分科測驗在7月初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4003544-260405?chdtv
輔 大 進修部考試入學 110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北大學於108年10月25日晚間舉辦70周年校慶晚會,公開表揚15位19屆傑出校友,校長李承嘉肯定,有偉大的校友,才能成就偉大的學校,獲獎校友們則感念母校的教導。
<傑出校友簡介> (依畢業年序排列)
(卓越貢獻獎)
張平沼:法律學系1967年畢業,現任燿華企業集團總裁、臺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張學長橫跨法、商、政界,對於國家經濟發展、國際交流均有重大貢獻,曾獲第一屆傑出校友。長期奉獻母校,先協助推動法商改制臺北大學並取得三峽校區校地、近年又大手筆捐贈建置心湖櫻花步道,對臺北大學發展與建設貢獻卓著。
(學術成就獎)
陳君厚:統計系1984年畢業,現任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長。陳學長投入開發矩陣視覺化相關研究,應用於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也積極推動統計學術國際交流,促進我國與日本、韓國等國合作。工作之外,陳學長多年參與統計系友會,協助系友會發展,連結在校生與畢業學生,對於促進校友與母校向心力不遺餘力。
邱建良:經濟系碩士班1985年畢業,現任淡江大學財金所教授兼成人教育部執行長。邱學長長期深耕學術與教育,近年更將所學導入淡江大學推廣教育處,導入企業經營,藉以提高推廣教育創收。獲選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過去母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師生感情融洽,提供自己後續為人師表的典範。
(企業經營獎)
卓隆燁:會計系夜間部1983年畢業,現任潤泰集團總裁特別助理。卓學長從學生時期即半工半讀,先後從事貿易業務、公務機關金融、稅務工作,也曾擔任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多元的工作經歷,累積他更豐富的專業能力和特色,更從不同客戶的肯定中,持續維持對工作不滅的熱忱。
賴冠仲:企管系1984年畢業,現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學長擔任審計執業會計師多年,輔導多家廠商集團上市櫃,協助臺灣企業永續經營;同時積極參與會計業界專業團體運作,促進會計、審計與評價準則發展,建立健全會計制度。傳承多年專業工作經歷,他也熱心投入審計會計教學研究,貢獻所學並協助年輕學子職涯發展。
黃宗仁:統計系1989年畢業,現任城市綠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學長1991年創立公司,多年來穩健經營,除了代理國際品牌,也以在地元素創造自有品牌並外銷亞洲。獲選傑出校友,黃學長感謝師長與評審的厚愛,回憶在校時期參與登山社,到畢業後因為面試不順因而創辦戶外產業公司,感謝母校教育,也期待自己未來能對學校盡更大心力。
郭書齊:企管系1997年畢業,現任創業家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學長看準網路產業發展,與家人共同創業,屢獲經濟部頒發各項大獎,也獲選雜誌頒發MVP經理人、美國艾森豪全球學人獎,為電子商務產業第一人。獲得傑出校友表揚,他感謝母校教育與家人的支持,更鼓勵所有學弟妹不要對世界失去信心,努力從課堂和社團學習,所有知識經驗都會成為一生養分。
(公共服務獎)
王靚琇:地政系1979年畢業,現任內政部地政司長。王學長畢業後即投入公職,持續堅守地政專業,也因工作職務,經常關心母校發展並協助土地徵收業務。任職地政司副司長期間,負責推動實價登錄制度,提升我國在國際經商與房市透明上的國際排名,升任司長後再持續精進制度,領導單位獲得行政院服務品質獎,個人也曾兩度當選內政部模範公務人員。
江朝國:法律系1980年畢業,現任元大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學長為我國首位以公費留學奧地利與德國研究保險法,回國後應邀返回母校任教,並擔任法律學院院長。學術研究之外,江學長也投身保險產官界,陸續擔任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險犯罪防制中心、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後轉任元大集團,運用所學帶領企業穩健發展。
謝鈴媛:財稅系(今財政系)1985年畢業,現任財政部關務署長。謝學長畢業後即通過高等考試,一路在財政部關政司服務,奉獻公職餘卅年,無論納稅者權利保護、防疫、毒品查緝等邊境安全維護,或促進各國海關合作網絡等方面工作,均展現卓越的領導與執行能力,兩度獲頒財政部模範公務人員,優異表現有目共睹。
莊瑞雄:企管系碩士班(EMBA)2005年畢業,現任立法委員。莊學長曾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選為最優秀立法委員,單於第本屆(第九屆)任內即提案311案,三讀通過56案,其中多項法案與各級教育相關。獲選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黃營杉老師,期待自己未來無論身在任何崗位,都不忘母校「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精神,為故鄉和人群服務。
邱豐光:犯罪學研究所碩士班2008年畢業,現任內政部移民署長。邱學長出身警界,歷任各縣市警察局長,指揮偵辦多件重要案件,維護我國社會治安與秩序。2018年轉任移民署長後,不僅持續致力保衛國家安全,更積極在兼顧人權與便民原則下,推動多項改革方案。多年實務工作後再入學校進修並獲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所有犯研所師長教導,開創不一樣的視野。
(藝文體育獎)
劉柏君:社工系2001年畢業,現任臺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公關長。劉學長自幼在民間信仰宮廟中成長,但不因身為既得利益者而對不合理現象保持沉默,除了社工專業外,也結合自身經驗投入宗教研究。學術之外,他更不畏性別刻板印象,致力參與女子棒球運動,成為我國首位女性國際棒球裁判,今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更獲聯合國與國際奧會合頒女性與運動獎世界獎座。
(紀念獎)
謝高橋:社會系1955年畢業,曾任中興法商社會系講師、政大社會系主任。謝學長一生奉獻教育,生前與學生互動良好,曾名列校友印象最深刻的恩師名單。謝學長曾說:師生相處必須「聊同學愛聊的,而不是老師愛聊的。」用心經營師生感情外,他也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成效,教學特別鼓勵學生「思考」,作育英才無數,令人懷念不已。
輔 大 進修部考試入學 110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立臺北大學 五大特色招募菁英
一、擁有優良傳統歷史的嶄新大學,是國家文官與專門職業人員的搖籃
國立臺北大學的前身是1949年11月設立的「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爾後歷經「臺灣省立法商學院」、「臺灣省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等時期,於2000年2月1日正式成立。學校以首都為名,校園跨越臺北市與新北市,立足台灣、揚名國際。畢業生在公務員與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等國家考試成績最為輝煌。校友遍布各級政府、司法部門、檢調警政體系、各大律師與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控股公司與企業集團。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由公司企業到非營利組織,臺北大學校友都肩負重要使命、擔任領導與管理菁英。
二、招收菁英學生給予最佳的高等教育
臺北大學學士班各學系新生指定科目考試「錄取之平均分數排名」佔「全國人數累計之百分比」在前3%-10%之間;甄試錄取學生之平均學測級分也居於第一領先群。碩士班一般筆試入學錄取率歷年來僅約6%,競爭激烈。臺北大學連續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肯定,並通過系所評鑑與校務評鑑。學生在課業成績、社團活動、服務學習等各方面有多元發展空間與優異的表現。
三、塑造專業學術研究環境與跨領域學習機會
臺北大學現有法律、商學、公共事務、社會科學、人文與電機資訊等6學院,2012年增設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學系合計18學系、8研究所、22碩士班、8博士班、8碩士在職專班以及9進修學士班。另有師資培育中心、通識中心、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以及亞洲研究中心等學術組織。專兼任教師合計5百餘人、學生近萬人。臺北大學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合組「臺北聯合大學系統」,提供學生跨校輔系、雙主修等多元學習機會,學生可申請各類獎助學金總額高達數千萬。
四、營造國際化校園與學術合作交流
國立臺北大學強化英語教學,大一學生多益TOEIC平均超過673分。校內營造國際化學習環境,延聘外籍一流師資,強化招生外籍學生,同時發展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國際認證課程與國際比較取向課程,並有師生學術交流獎補助,鼓勵學生出席國際會議、參加國際競賽、海外實習、擔任國際志工、交換學生或攻讀雙聯學位。讓師生與全球接軌、培養跨界宏觀實力。
五、兼具都會便捷與寬廣空間完善學習設施的校園
國立臺北大學擁有位居首都政經中心的臺北校區與寬敞優美的三峽校區。臺北校區人文薈萃、交通便利,是進修、推廣教育、產學合作與國際學術交流的重鎮。三峽校地寬敞,超過百種上萬棵花木四季繽紛綻放、綠意盎然。對外有校車往來兩校區,並以便捷公車連結桃園機場、鶯歌火車站、板橋高鐵站、捷運永寧、景安、府中站與臺北市政府,40分鐘內即可抵達都會中心。教學區各學院大樓林立,優美的心湖旁矗立3棟學生宿舍與圖書資訊大樓。在廣大的林蔭綠地外有完善體育設施,包括足/壘/網/籃/排/桌/網/羽球場與國際二級認證標準田徑場,創造最適合的學術研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