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氣候週登場 PwC推動淨零碳排
🎑中秋賞月也要愛地球,一年一度的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將於美東時間9/20隆重登場,PwC很榮幸擔任白金贊助單位,與其他企業、政府和組織為全球氣候貢獻心力。PwC全球聯盟組織主席Bob Moritz將於9/20開幕式發表演說,並主持CEO圓桌論壇,與來自全球各地的CEO探討如何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如同PwC全新策略「新方程(The New Equation):建立信任 成就永續」,PwC致力於轉變營運模式,以實現價值鏈脫碳、提高透明度,並協助企業制定穩健的ESG報告框架和標準。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日前也已驗證PwC的減碳目標,肯定PwC實現2030年淨零承諾的方法和時間表。
🌱PwC Taiwan身為PwC全球聯盟組織的一員,以行動響應淨零碳排,讓我們的地球更健康更乾淨:
✅能源管理:辦公室裝潢取得綠建築認證、關燈政策及換裝節能燈管、汰換老舊設備等
✅綠色及在地採購:電腦及事務機 90%以上採用節能產品、採購公平貿易交易咖啡豆達70%以上
✅資源回收和再利用:推動無紙辦公室、使用再生紙與分類回收,有效降低人均 A4 紙張採購量
#TheNewEquation #ClimateWeekNYC
🏷 IG 搜尋 pwc_tw
🏷 TG https://t.me/PwC_Taiwan
辦公室節能減碳方法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的,的確如此~~ 台達電董座海英俊:減碳讓企業賺更多!(11/30/2020 工商時報)
(吳筱雯報導)台達電以最近十年的營運實績,證明環保與賺錢可以並行不悖,減碳不僅不會拖累毛利率,反而讓獲利更好,台達電不僅成為綠建築的先驅,累積已經興建27棟綠建築,而為了讓在公司上班的員工覺得舒適、健康。台達電又再次率風氣之先投入WELL建築認證,在20年前環保意識不是很興盛的台灣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現在?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細說從頭。
環保 可以和賺錢並行
最近幾年野火到處在燒,澳洲、北加州、巴西燒得越來越頻繁,海英俊強調,地球升溫的問題一定要解決,綠能、減碳、建築節能都是方法,建築耗掉全世界能源30%以上,人口愈來愈多,舊房子還在、新房子一直蓋,而且大部分的建築沒有在設計時加入節能的概念,加以消費者比較在乎房子買了多少錢、不在意房子的維運成本,導致建築物能耗持續增長,以後建築耗能可能會來到50%以上。
說到台達電在2005年決定自建第一棟綠建築的契機,海英俊回憶,是執行長鄭平還在東莞擔任中國區幹部時,在讀書會中選讀了由Lovis博士撰寫的「綠色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作者夫婦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主持非營利組織落磯山研究中心,很符合一般人對環保人士的印象,也就是住在山裡、不在乎經濟、每天抱著樹,環保者已經沒錢了還要買比較貴的環保物品,不過,書中舉了許多實例,說明人類在推行環保的同時又可以賺錢,而且如果能多多師法自然,環保其實花不了什麼錢,這本書同時也介紹了綠建築。
節能 靠巧思不靠鋪張
海英俊說,鄭平讀完這本書之後覺得很有意思,推薦給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這本書裡面的許多概念帶給鄭崇華許多啟發,更讓他對綠建築的印象深刻,當時,台達電台南廠辦公室是租來的,辦公室已經不敷使用之外,還嚴重漏水,下雨天辦公室裡面也在下小雨,弄的台南廠員工滿意度調查每次都只有60%的及格邊緣,為了改善工作環境,台達電興起了要蓋自己的綠建築廠辦的念頭。
可是,當時台灣完全沒有綠建築概念,也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為了蓋第一棟綠建築,海英俊憶起,做了一些研究後,鄭崇華與經營團隊決定去外面「取經」,第一站來到泰國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蓋的綠建築「生物太陽能之家」(Bio Solar Home),它的外觀與泰國當地的獨棟房子差不多,唯一會讓人聯想到綠建築的地方,只有屋頂的太陽能板,不過這房子處處有巧思,透過舖滿地表的草地、隨處可見的綠樹與地道降溫等機制,加上刻意做大的屋頂創造遮蔭、減少太陽直射窗戶,以及巧妙利用屋子前方的水池造景作為空調的冷卻介質,幫房子降溫又省電,這些都是花錢的部分。不花錢的部分是,房子門口有些小土丘,全部都是人造的,小土坡都是照著當地的風向堆的,以便把涼風導進房子。
海英俊說,鄭崇華帶隊取經的第二站,是去當時已是綠能大國的德國,經營團隊幾乎全員出動,隊員包括鄭平、實際為台達電規劃廠房的營建處總經理,為了怎麼了解綠建築做了一、兩年功課、經營團隊出國好多趟,更特別搜集台南廠預定地的風向、日照、雨量等氣候資料,要蓋台南廠之前,正好成大教授林憲德來台達電演講,他一直在推廣綠建築的概念,鄭崇華跟林憲德第一次見面就相談甚歡,所以台達電就請他規劃台南廠,有了第一棟的經驗之後,打造第二棟綠建築所需的準備時間少了很多。
海英俊強調,節能不見得要花很多錢,以前的概念是太陽能、風能、各種感測器,好像都很貴,可是光是做到合乎自然,就能自然節能、舒適、不多花錢,以台達電內湖總部來說,改造後省很多電,改造前一年用300萬度電、之後一年180萬度,其中有一個改造不用花什麼錢,就只是在屋頂上開幾個窗戶,這個概念是從台南廠的經驗而來,因為台南很熱,建築師說熱氣上升、冷氣下降,屋頂打幾個窗戶,天氣熱的時候,熱氣會從屋頂的窗戶散出去,室溫自然容易降低,這就是順應自然,自然不用多花錢。
內湖總部改造一共花了1,000萬出頭,一年省下120多萬度的電、相當於省下400多萬元的電費,所以三年就回收了,而且根據統計,綠建築售價可以比普通建築高8~10%,綠建築的維運成本低、售價高,何樂而不為。
綠建築 花小錢、省大錢
海英俊說,他有親自去拜訪過洛磯山研究中心,科羅拉多州冬天很冷,但是那個研究中心沒有暖氣,它是用很厚的建材來絕緣,冬天房子裡很暖,同樣的事情台達電也做過,台達電辦的綠建築競賽得獎作品之一,就是在中國青海那邊用中國人以前的老辦法「夯土」來蓋房子,把牆壁做到很厚,鄭崇華一看就說,以前他家就是這樣子,古時候房子哪來的冷氣,還是有很多房子能夠冬暖夏涼,都是靠夯土的絕緣,台達資料中心能節電也是善用自然,天氣涼涼的時候,資料中心用新風系統引進外氣,就不需要開冷氣了。
而台達電第一棟綠建築台南廠落成後,光是能耗,就比南科其他業者的廠房少30%以上,海英俊說,台達電的台南廠也沒做特別了不起的事,台南很熱,台南廠就是把遮陽做好,窗戶外面有一個遮陽棚、建築物有層層退縮,協助遮陽以隔熱,把隔熱做好的同時,注重自然採光、很明亮,不過他也笑說,對台達電而言,效果最好的是其實是員工滿意度提高很多,玷廠落成後,台南的員工滿意度從60%提高到90%以上,重視在建築物內員工的幸福安康,這就是台達電開始投入WELL建築想要追求的目標之一。
共好 環境跟人都要舒服
台達電同樣率風氣之先開始投入推廣WELL建築,海英俊表示,WELL是well-being,人不只是身體健康,心理與精神上也舒服,綠建築照顧地球健康,WELL則是透過室內環境提升人的身心健康,都是要對環境、對人好,所以WELL建築認證有十個要件,大概六、七個要件與綠建築相同,但WELL的面向比綠建築廣,大樓內的採光、溫度、心理健康、運動空間、空氣品質、水質、供水站密度,在WELL認證中都有規定,比如說,WELL鼓勵設置運動空間,必須設置於大樓內或500公尺~一公里之內,沒有的話就要為員工考量,台達電內湖總部旁興建中的研發中心大樓,整棟不僅是綠建築,也會是第一棟WELL認證建築。
海英俊舉例,開會時很多人容易覺得開到昏昏欲睡,內部測過開大型會議的時候擠了100多個人,二氧化碳濃度高到2000多PPM,會不僅是白開了,人也難受,氧氣要很多,人才會覺得很好,事實上,二氧化碳只要一超過1,000ppm,腦袋運作就會不好,可是能因為二氧化碳濃度高就不開會嗎?不行的啊,所以,台達電用自行開發的新風系統,把外面的新鮮空氣過濾後打進會議室,把氧氣濃度提高、讓人舒服,會議自然而然有效率,不過,不是每棟建築都能這麼做,新風系統有管線要配合,WELL也有要求,新風系統進風口跟排風口周遭的環境與空氣品質,進風口不能在垃圾桶、吸菸區的旁邊,排風口是排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不能把二氧化碳排到人的身上。
海英俊小檔案
◎現職:台達電董事長
◎經歷:台達電執行長、台達電全球策略規劃部副總裁、奇異融資台灣區總經理,曾任職於花旗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投資銀行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國際企管碩士畢業、台大社會系畢業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tee.com.tw/people/interview/377063.html
♡
辦公室節能減碳方法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真的熱,141年來最熱6月就出現在今年🔥
看到蔡總統和蘇院長紛紛高調在臉書上宣布,未來2年內全國約10萬間國中小班班都能裝冷氣,預計改善電力系統及安裝冷氣的費用大約300多億,將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二期預算支應。
家長們一片讚聲,雖然我是一個耐熱不愛吹冷氣的人,很多賓客來訪黨團辦公室時,都會發現我幾乎沒開冷氣。但每個人對溫濕度的感覺和耐受程度不同,盡可能讓工作和學習的環境維持舒適的溫度,避免降低效率或影響健康,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校園降溫只靠冷氣?恐成惡性循環
#班班裝冷氣 我們新竹市算是超前部署,由於國中小數目相對其他縣市較少,因此市府在2019開始,推動「#校園降溫計畫」預計3年投入4.5億元,讓全市的國中小每班都能裝設冷氣,今年預計有28所學校能夠完成冷氣裝設,明年46所學校都將有冷氣。
面對新竹市的冷氣超前部署,我在去年第二次定期會的質詢就提出建言,裝冷氣的同時,也應該對校園 #節能 做配套,像是盤點現有校舍狀況,針對西曬和通風問題來做改善,增設綠屋頂、植栽,提升校園綠覆率等方式來降溫。
隨著氣候變遷讓夏季時間延長,氣溫不斷飆高,我也完全能夠理解,現在夏天的室內溫度往往連辦公室裡的大人們都需要冷氣調節了,我們又怎麼捨得讓孩子們在炎熱的教室裡邊擦汗搧風,熱得靜不下心來學習呢?
但我想請大家思考一件事,要維持適當的溫溼度,唯一解答是裝設冷氣嗎?更進一步去想,學校是個教育的場所,維持適當溫溼度的方法是否能夠有更具教育意義的答案呢?
想像一個情境,老師告訴學生,冷氣除了用電的碳排之外,更是直接的將室內的熱移轉到室外,讓室外環境變得更熱,為了愛護地球減緩暖化,我們要少做會增加碳排的事,但是現在教室裡很熱,所以我們還是來開冷氣吧。
👩🏻🏫說一套做一套的校園環境教育
這個矛盾的情境正是我們現在推動班班吹冷氣所要面對的一個教育上的難題:如果我們教育孩子要 #減碳愛地球,但是如果因為天氣熱,我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開冷氣,那其他推動減碳的行動的正當性也就可能會同時被孩子質疑。
其次,什麼狀況下可以開冷氣,新增的電費如何在使用者付費的前提下讓家長負擔,可能都是這個計畫通過之後要好好思考的。事實上我也收到不少學校和家長對電費負擔的擔憂。
我們如何能夠 #讓班班有冷氣這件事更有教育意義,我在上述該次質詢也提出過一些意見,要維持教室適當的溫溼度,冷氣是其中一種直接有效的作法,但卻對環境有其他負面效果。
如果我們搭配上教室建築的隔熱、遮陽措施,在建物牆壁、走廊和陽台上用植物佈建出隔熱降溫的綠簾子、甚至在校園內重新種下能夠提供遮蔭的樹木,那就能同時讓孩子了解,雖然氣候變遷讓世界越來越熱,但是透過增加綠色植物覆蓋、透過好的通風、隔熱與遮陽的措施,校園裡的微氣候還是可以讓教室內的溫溼度維持在舒適的程度,即便還是需要開冷氣也可以開得少,也更能開得巧。
其實類似這些如何讓校園裡的環境更符合永續原則,在 #2002年 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就已提出了「#永續校園推廣計畫」,如今這個計畫不但早就有了「#永續校園指南」,裡面針對如何讓學校的環境跟建築物更永續,更有環境教育意義,提出了許多具體作法,也透過補助讓很多學校發展出了很好的個案。在我看來,更值得編列預算讓全國中小學一起做的事情其實是 #永續校園,而絕對不只是裝設冷氣。
現在的孩子也許在家裡早就習慣吹冷氣,到了出社會工作的年紀,辦公室的冷氣也不會少開,讓孩子們真正有機會學習到如何更兼顧環境永續地使用冷氣的地方,大概只有學校了。
#讓前瞻計畫真正成為環境永續的前瞻,別只談裝設冷氣,把過去累積下來的永續校園經驗也納入補助冷氣裝設的配套,學校就是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新竹市在班班有冷氣上走得更前面,我也會盡快跟市府討論,把這些經驗落實到各校去。
辦公室節能減碳方法 在 節能減碳的方法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從節能減碳到淨零排放,除了改變生產方式,應用再生能源、新的回收方法,也是重要的減碳解方之一,其中有哪些關鍵技術? 辦公室節約能源寶典- 節能標竿網 · https://top. ... <看更多>
辦公室節能減碳方法 在 節能減碳的方法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從節能減碳到淨零排放,除了改變生產方式,應用再生能源、新的回收方法,也是重要的減碳解方之一,其中有哪些關鍵技術? 辦公室節約能源寶典- 節能標竿網 · https://top.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