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行團 #南法普羅旺斯山居歲月之旅
Gordes, 舊版《山居歲月》中譯為「勾禾德」,新版則譯做「勾德」村。就用新版吧。
如果要用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形容勾德,它會是:
1. 最常出現在普羅旺斯旅遊海報上的山城
2. 羅素克洛主演的《美好的一年》主要拍攝地點
在沃克呂茲省(Vaucluse)的眾山城中,勾德稱得上是一座大城,甚至被稱為「普羅旺斯之珠」。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羅馬帝國時代,附近還留下一些早期居民的石屋聚落,是普羅旺斯農業發展史的見證。不過,我們來到這裡不需要上歷史課......
勾德雄踞山頭,事實上這整座山就是一塊大岩石,所以它像是一座「石頭城」,有蜿蜒的階梯,分佈在整座城的各個角落。在山頭,矗立著一座城堡(Château de Gordes),做為美術館與遊客中心使用,也是如今旅客來到,上下車的地點。
城堡後方有一個小噴泉廣場,被稱為 Place genty pantaly,如果你對於《美好的一年》這部電影夠熟悉,相信不難看出,那就是女主角 Fanny 打工的餐廳所在,也是男主角 Max 等候她的地方。
更不用說,當 Max 從倫敦飛往普羅旺斯,轉場的第一個景觀,就是勾德全景。導演雷利‧史考特,顯然是把這座山城設定為整個故事的背景。(至於叔叔留給 Max 的酒莊,是否真有其地點?當然有,而且我們去過)
彼得梅爾在《山居歲月》的八月篇寫到勾德,描述一群來自巴黎、但是在村子裡買了渡假屋的富豪男女,在此舉辦 party 的場景,充滿了作者的幽默與尖酸,和電影中諷刺外來客的橋段,可以做個對照。看來梅爾還真是不喜歡觀光客啊(苦笑)。
我常說,小山城好逛,像勾德這麼一座「大城」,有時反而令人感到無所適從。但既然來到這裡,除了拍照,我會建議就找一家餐廳,坐下來好好享用午餐,開一瓶當地的葡萄酒,過一段南法的生活。
上一篇說到每座山城都有其顏色,勾德在我心目中,是一座「米黃」的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
農業發展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30764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32019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34395
鬼王最近寫了三篇關於臺豬外銷史的文章,如果以學者的身份來講鬼王,那他就是台灣農業發展史的專家學者,他曾經在這方面下了很多苦工。
成功的發展不會是偶然,在台灣農業的發展史中也曾經出現像余如桐這種一人興邦的官員,90年代台豬的輝煌也始於他70年代的規劃與執行,余如桐因故退休後,也被當時的泰國卜蜂集團找去,協助了卜蜂集團的畜產王國。
鬼王在下篇有一段
不難發現,50多年農復會的官員在推動農業政策時,生產、通路與外銷市場等面向都已一併規劃,面面俱到,相關官員甚至願意親臨第一線學習。但現在呢?
出了事只會補貼、補貼,不斷地補貼,然後在文字遊戲上打轉。
這真是太可惡了,鬼王怎麼可以趁機偷渡諷刺現在農業主政者的無能呢?
如果農委會現在的主政者下台了,會有哪一個民營企業願意讓這些人來經營呢?
大概只有哪個號稱100%民營公司的公司吧?
而這篇裡面我最喜歡的還是結尾這一段
台灣豬肉出口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而養豬產業的興盛,也是出口導向所致。簡單來說,台灣真的不大,內需市場很小。
任何一個產業若要蓬勃發展,勢必得以國際市場為目標,才能擴大需求,創造產業升級與就業機會。但當政治人物不把國際市場當一回事時,我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產業要有好的發展就是要以打世界杯為目標,才能擴大需求,以美生菜為例,當年如果沒有規劃以輸日加工品規格的方式來發展,就沒有今日美生菜冬季輸出的榮景,也因為要符合日本加工品規格的需求提升了供應能力,而後開始帶動本土飲食企業對於較高規格的生菜的需求,進而提升產業。
農業發展史 在 三頭六臂.英格蘭主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事做好一輪,快九點才聽到隔壁西印啊出門的聲音,同樣小學三年級皮蛋八點半已經進教室,擇期不如撞日,今天開始來寫轉學後我觀察到的公私校差異。
眾所皆知,有孩子的家庭置產必查 Ofsted 評鑑選學區,然而在越來越多了解和交流之後我發現評量只能參考,有些 outstanding 的學校只是校長職員比較擅長文書展示,更有甚者會暗示成績跟不上的學生轉學、避免 SATS 成績被拉低。
考慮轉學的契機是疫情。原先的公立小學每年級兩班五十多個學生當成一個「泡泡」,這是什麼大泡泡?而且生源普遍是白人、最天真無邪那種,大半年不斷看到家長分享出遊和外食照片,連「每天洗澡、穿乾凈的制服上學」都要校長耳提面命,讓人不寒而慄...
春天過後不久曾經衡量去台灣避鋒頭,這些掙扎之前寫過不再贅述;正被台灣國際學校每年台幣七十萬以上的學費驚憾,婆婆說了「何不轉私校」,我想想對耶,我們怕人多,既然『避免長途奔波』是最好的對策,何不待在原地自救。
尋找私校並不繁瑣,即使我們家在劍橋郡人口最多的大鎮,很奇怪,鎮上卻沒有任何私立中小學 (自此我深深體會買房子不能只看 Ofsted,附近有什麼私校也要調查一下)。把範圍擴大到方圓 20 英里,扣除在 Bedfordshire 和 Northamptonshire 疫情嚴重地區的學校,能選的寥寥可數。
我在私校七月初放暑假前給候選的私校寫信,這時媒體正狂打停課造成的教育差異,報導裏說到私校完善有系統的線上教學讓惶恐的中產階級父母因而投懷送抱,私校需求量增高;事實上也許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私校家長不再能負擔學費因而轉到公立學校,我們詢問的學校、包括二月已經舉行過 7+ 入學考的私校都有空位,我們約了離家比較近的兩家參觀。
(細節描述太多,以下快轉)
其實去參觀那天走進校園已經八九不離十抵定了,很可愛的學校,接待我們的辦公室經理溫暖誠懇、很有母愛的感覺,座落在鄉間愛德華式老宅裏的校園佔地不大卻有溫水游泳池,泥濘的園野、水泥地上的跳房子、六年級教室牆上留著師生一起閱讀的心得分享,因應不同年齡需求佈置的教室,通透採光下、學前班課堂裡天花板懸掛的整座太空模型不覺讓人聯想學校的理念:作世界的公民、勇於嘗試各種可能。
那天我們牽著皮蛋的手走出校園,「想不想來這個學校?」換作平常可能聲東擊西牛頭不對馬嘴回答「我要去玩具店」的她點頭如搗蒜,下午最要好的朋友經過門前,皮蛋還絕情放話「我要去新學校了,以後妳自己照顧自己」(害人家回家哭整晚)。孩子表達她的意願之後我們考慮了兩星期決定轉學。
以我們的情況來說,轉學私校的缺點大致上是:
** 經濟負擔
首當其衝。公立學校免費,私校花費零零總總加起來每年上看 £10k,這不包括接送的汽油費每年 £3k;私校的制服得向約定供應商買、價格是普通超市制服的四倍以上,針對不同體育課的需求還得採購泳衣、足球靴、護膝、曲棍球裝備... 對小康之家而言,勢必得犧牲一些生活享受、不能太常去度假之類的。
在我們很糾結時我上網讀了很多相關報導和討論,其中印象深刻有位媽媽的朋友要她放學後把孩子的私校制服換下再去才藝班,因為『那身制服讓我為沒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感到慚愧』,但是更多人說公立學校學生尤其高中階段,家庭擁名車的比例其實比私校更高,重點在於『財富有限,每個人選擇用錢的方式不同』。為皮蛋的教育妥協、在財務上謹慎,我們覺得值得。
** 缺少社區連結
不像以學區分發的公立學校大家都住附近,約 playdate, sleepover 很容易,私校的孩子來自不同鄉鎮,串門得先約好,不能說走就走,沒有「下課了跟同學在馬路上玩的童年回憶」(是說為什麼要「在馬路上玩」,不是很危險嗎)。
這部份私校聯盟和學校老師的建議是「參加附近社區的童軍活動」(rainbows, brownies, Beavers, Cubs, Scouts 這類的。我之前調查過,看到我們這區的管事之一是隔壁西印啊她媽,嚇得吃手趕緊作罷,深怕太接近她又忘了保持距離,三天兩頭要小孩來我們家玩。看來「沒社區連結」對我這種孤癖的人好像是優點耶 😂)
** 不食人間煙火
私校的孩子家境不會太差,住在莊園裏、家裏養馬、冬天去瑞士滑雪、夏天跨國大半地球旅行... 可能養成攀比的習慣;曾經在報紙上看到有 boarding school 的孩子不知是天真還是傲驕跟別人說『我們家從不去等玫瑰之外的超市,那是窮人去的』,也聽過家長為了上下學接送時和人一較高下特地換名車、買精品當戰袍以便閃亮出席貴婦家長聚會,更糟的是中學階段公立學校學生頂多酗酒抽菸在路上閒逛,私校學生比較有錢會淪為買毒品抽大麻...
太多駭人聽聞的故事,只能靠自己謹慎選擇,不同學校不同風格,從很多地方可以感覺得出來,譬如我們給皮蛋選的這所小學和當初有考慮的另一所比起來就少了財大氣粗、多了平實的感覺,以制服來說,即使從特約商店應該能抽成,學校更鼓勵家長把穿不下的制服捐給家長會販賣、所得用來購置教學設備,「買二手制服」在我們學校很潮很環保、沒什麼覺得不好意思,接送時的名車嘛在我看來都差不多,也許有很多特斯拉吧,但是從附近各城鎮風塵僕僕開過來、我只覺得大家的車都好髒。
** 距離遠
相較於原本由政府分發的小學步行只要三分鐘,私校單程開車半小時,每天接送兩小時。尤其冬天日落早,我們能堅持嗎?每天比別人早起值得嗎?下雪路滑時怎麼辦?封路維修時從哪繞道?
小時候我媽常笑我『運動神經不發達不適合開車』造成我對開車這事有絕大恐懼,即使後來大家都說開車和運動無關,我還是對「考駕照」毫無把握而且興趣缺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長男 WFH 接送皮蛋,我們考慮轉學時也問了鎮上計程接駁作為備案,等疫情過後我可能得面對現實 (真是不想。英國駕照出名難考,路考考過之前需要上的教練課時數和年齡大約等同,我今年幾歲幾歲幾歲啊~~天啊不要逼我,這是要考到牛年馬月,何況我嗜好太多,日理萬機,宅在家已經樂子太多,哪有空跟「開車」這事瞎磨...)
好吧。私校的醜話就是以上這些,今天有二十個口罩要車,下次有空再來寫我觀察到上私校的好處。
↓ 照片是接送皮蛋放學路上拍的
『走 ~~ 在 鄉 間 的 小 路 上~~』是我每天不由自主會唱的歌。
皮蛋上下學的路途好比一部農業發展史,路上有很多風力發電風車、會遇到堆土機耕耘機、麥田玉米田,紅綠燈沒有但是有時要停下來等鴨子過馬路,騎單車不夠看,常常還有人騎馬...
天蒼蒼野茫茫,這時又要唱另一首歌:
『蘇武~牧羊北海邊~~』
農業發展史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金馬獎 #金馬影展2019 #電影放映師 #台灣電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DCbrD2ZLI/hqdefault.jpg)
農業發展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介紹
專訪:黃彥霖 主任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是全國第一個以河川為主題的環境教育中心,場館建築坐落於老街溪畔,由原有兩棟客家古厝改建而成,主要介紹有關老街溪的河川整治過程、河川生態等資料,入口處有四座時光隧道溜滑梯,供來訪小朋友遊憩體驗。
全區將實地設施的參觀與整個展示設計內容相結合,讓參觀者在參觀路徑上有系統地獲知老街溪的環境、歷史背景、水資源處理專業、生態工法的理論與實務…等相關資訊,賦予參觀者深入探索老街溪生態歷史及老中壢發展史,園區規劃設計分為下列幾大區塊:
█地景式的教育場域:自導式展示解說以水圳源頭意象土丘為起點,透過層層的類梯田水過濾過程,再匯流至基地中縮小版的老街溪人工溪流,除種植原生水生植物外,更是保育類動物的繁殖地。
█老街溪故事館:建築物是依據農業社會時期先民居住的空間形式修復,是一層磚造平房重建,其中保留了4坪的天井及既有的廚房大灶,室內空間係提供展示並結合教育活動的場所,可同時容納約20至40位學員,也是地方居民文史教育活動的場地。
█河川生態教育館:二層紅磚仿舊建築,以鋼構將原舊建物置於新建築物中。以永續設計為主要概念,結合現今再生資源回收或再利用的技術達成綠建築。一樓展示在地五十年環境變遷空照圖、河川生態教育、及人類對水資源的破壞與改變等內容,二樓則展示老街溪掀蓋整治歷史。
█新勢礫間水質淨化系統:深藏於新勢公園地底的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採用生物處理法淨化水質,設有地下廊道可由系統剖面深入了解淨化原理,並於出水口處營造生態池,是觀察老街溪生態縮影的最佳場域之一。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設有專業環境教育團隊協助校外教學、到校推廣環境教育、機關團體環境教育研習、教師環境專業研習、暑期營育樂隊等活動課程,生態館平日安排有志工為到訪的民眾進行解說服務,近年更和老街溪沿岸水環境巡守隊合作,建構巡守隊培訓基地和老街溪沿岸守護網絡,除推廣教育外更為在地環境品質帶來實質提升。
粉絲頁: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
地點:桃園市中壢區中原路58號
電話:03-422-146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6E59qtXUY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fX38291U6mDqYap1lJ6Sj7YcVUQ)
農業發展史 在 青菜底呷- 【桶柑紅蘿蔓青】22 北投農與食文/攝影陳藹文認識 ... 的推薦與評價
用「地位」兩個字完全是應該的,北投在台灣的農業發展歷史上,有過關鍵角色,天時地利是重要的因素,到現在都還是,不只是氣候水文土壤的這些自然因素有著天時地利,位置 ... ... <看更多>
農業發展史 在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史- 【全能農業改造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全能農業改造王 帶您認識台灣休閒農業的三階段發展歷史 全能農業改造計畫 歡迎 ... 台灣休閒 農業發展 協會x 臺灣吧Taiwan Bar x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