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世界最大規模選舉 印度近九億人投票 莫迪政績大考驗】
4月11號,印度開始世界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經濟學人》雜誌將它比喻為,「一隻笨重的大象跋涉在史詩般的旅途中」,近9億18歲以上的印度人有投票資格,比過去七屆美國總統選舉的總票數還多,來自450多個政黨的8000多名候選人,將角逐印度下議院的543個席位,大選總計七個階段,從4月11號一路選到5月19號,跨越29個邦和7個聯邦領土。
(印度選民)
莫迪 莫迪
2014年莫迪率領人民黨及其盟友取得歷史性的勝利,人民黨在543個席位中贏得282席,這是1984年以來,首次單一政黨,在大選中贏得絕對多數,莫迪為自己打造果斷勤奮的形象,他承諾帶領大家進入「更好的時代」,這次大選則形同對莫迪的公投。
印度 22 個政黨,1 月 19號在加爾各答聚集50萬名支持者,舉行「團結印度」(United India)集會,提出大聯盟(Mahagath Bandhan)的構想,號稱印度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集會,象徵決心終結莫迪一人獨大「印度人民黨」獨霸的時代。
莫迪最大的對手,是已成立133年的「國大黨」,「國大黨」在2014年的大選遭遇重大挫折,從206個席位跌到44席,只獲得不到20%的選票,國大黨似乎跌到谷底,但48歲的領袖拉胡爾甘地,是著名「尼赫魯-甘地」家族第四傳人,在他的帶領下…..2018年12月11號國大黨,從人民黨手中奪回三個北部的邦,似乎出現復興跡象=.
(印度時報主播)
政治版圖丕變,各位可以看到變天了變天了
(拉胡爾甘地\印度國大黨領袖)
我們會擊敗「人民黨」的,我們今天已經擊敗他們,2019年會再次擊敗他們
印度的民主,誕生於1951年,第一次大選允許每個公民,不分性別 階級 宗教 職業 財富或教育程度投票,選舉作業需要提前一年開始,包括更新選舉名冊,準備三百六十萬個電子選票機器,和雇用1100萬政府工作人員承擔選務,其中包括250萬名安全人員。
(Simon Chauchard\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者)
投票所的選務人員多半都是公務員,有自己的職業,可能是老師或者郵差或在其它公務機構做事,在選舉期間這些人,暫時離開原本工作崗位,被重新分配到投票所工作數日。
印度大選共有超過100萬個投票站,因為根據規定,投票站的距離不能超過選民居住地兩公里,所以從喜馬偕爾郡(Himachal Pradesh)的山村,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的沙漠,到喀拉拉邦(Kerala)的海濱小鎮,阿薩姆邦(Assam)的雨林,選民都可以前往投票,這意味著所有的交通方式,包括大象 駱駝 船和飛機,都會被運用到最偏遠的地區。
(Aalia Adam\聲音來源:Global NEWS記者)
例如事實上就有一個投票站設立在古吉拉突邦,一片茂密與世隔絕的叢林中,所以每次遇到選舉年,即使只有一位選民,一個寺廟的神職人員也可以為國家的政治進程做出貢獻,因此使得2014年的投票率超過66%。
5年前以「莫迪式民粹」和「莫迪經濟學」,承諾建設強大印度的莫迪政績褒貶參半,莫迪2018年9月推出被譽為「Modicare」的新健保法,想搶回中下階層的民眾選票
(新聞片段)
國家的貧困民眾,不用再因病受折磨了,也不用再借錢看醫生了
但與論批評,印度的醫療設備 人員 和經費,根本不足以支持這項號稱全球最大規模的健保案,印度經濟雖然成長 卻逐漸放緩,首當其衝的是農業就業。2018年統計,當年有1000多萬人失業,900萬位於農村地區至2019年2月,失業率達到2.2%,是兩年多來最差表現,顯示經濟下滑地更嚴重。莫迪政府曾經提出,2022年前 讓農民收入翻倍。但莫迪政府為穩定國內物價,因此取消穀物最低價格,而且刪減農民補助款,對生產成本不斷飆升的農民而言,等於是雪上加霜。
(Dharmendra Kumar\印度北部邦農民)
他向我們展示了許多虛假的夢,他答應把我們的產品價格提高一倍,但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
部分地區穀物的收穫價格,甚至無法打平生產和採收成本,銀行不願周轉,私人借貸利率又高達20%,造成許多印度農村的社會問題。
(印度農民)
很多農夫被迫自盡,因為沒有食物 沒有水
印度13億人口中大約有7億農民,為了安撫農民,莫迪政府編列振興農村經濟的預算,例如向1.2億貧困農民,提供每年6000印度盧比(約86美元)的現金,但許多農民都表示,這些措施並不足夠,對莫迪政府的不滿,再加上多年旱災造成農作歉收,2018 年印度就有至少5場規模數萬人的農民示威,抗議生活過不下去,再加上2016年實施飽受爭議的「廢鈔」貨幣政策,廢止佔全國現金流量86%的大額鈔票,以打擊黑錢進行印度「支付革命」,但印度網民數不到四億(僅全國人口的1/3),且成年人中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僅占17%。底層民眾與偏鄉農村受創最重,一些偏遠地區甚至回到以物易物狀態
(印度農民)
莫迪的決策是錯的,廢鈔政策讓窮人受苦,讓富人受惠
2014年大選,莫迪承諾增加百萬就業機會,厭倦貪腐渴望有工作的年輕人都支持莫迪,但是2019年一月,印度媒體《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取得政府拒絕公佈的就業調查報告,印度失業率上升到6.1%,創下45年新高。
(印度民眾)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記憶中最糟的五年之一,對於這個國家的學生和年輕人來說,我們將確保莫迪政府,嘗到背叛年輕印度的滋味。
莫迪的批評者認為,這位強勢領導人破壞印度民主體制,干涉最高法院 大學 國家統計局等獨立機構,知名經濟學者拉詹,就因為反對中央的貨幣寬鬆政策,在2016年9月辭去央行行長職務。
(拉詹\前印度央行行長.經濟學家)
我的感覺是當我們進入選舉時,所有這些問題,包括就業 國家安全,還有政府對各種機構的尊重程度,比如中央銀行 中央調查局等,所有這些問題都將進行辯論檢視
《今日印度》(India Today)雜誌的民調顯示,莫迪的支持率以2017年初的65%為頂峰,到2019年1月降至上任後最低的46%,訴諸民粹和民族主義恰好成為莫迪祭出的利器。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喀什米爾問題爆發軍事衝突,1970年代以來,印度首次將戰機飛進巴基斯坦領土。巴基斯坦立刻反擊,擊落兩架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一名飛行員當場被俘虜。激起印度民眾強烈的民族情緒,莫迪表示如果巴基斯坦武裝部隊,挑起或支持印度境內的攻擊行動,他將毫不猶豫地進行報復,莫迪成功地將公眾的注意力,從不佳的經濟記錄轉向國家安全,鞏固他大膽而果斷的領導者形象。
(Siddarth Vats\印度北部邦業務員)
在最近與巴基斯坦的敵對行動中,莫迪採取了強硬立場,這一切都要歸功莫迪
(拉詹\前印度央行行長.經濟學家)
印度大選前的熱門議題,從經濟轉為國家安全,這個氣氛有助於政府強調,莫迪才是領導印度的正確人物
批評人士說,莫迪強硬的民族主義立場,使印度成為一個分裂和動蕩的國家,而他的支持者表示,民族主義有助於激勵和鞏固他的政治根基
(Neerja Chowdhury\政治分析者)
他是否能得到多數選票還是個問號,但的確,有些人想給他再一個任期和更多的時間,因為他們認為他是一個說到做到的領導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一個敢於冒險的領導者,所以就看情勢發展吧,但如今印度是個非常兩極化的國家
莫迪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在與巴基斯坦發生抗爭後,即使重新贏得部分選民的支援,但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民收入縮水 失業率不斷上升,執政黨企圖再次贏得過半席次的支持,幾乎確定是不可能的任務,馬拉松式的投票才完成第二階段,選舉結果5月23號開票分曉。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