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聯席審查第二輪次發言】
109年度臺南市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
對於流浪犬隻管制措施,審計報告提出流浪犬聚集追人追車通報案件及捕捉犬數仍高居不下,收容所空間及管理人力不足,但認養數卻逐年遞減。媒體也報導農委會調查109年台南市的流浪犬隻是全台第二多。
又仁過去一再提出要針對出沒熱點監控、設置大型圍籬,如歸仁沙崙,以防流浪犬咬人的情況再次發生。質詢時也提出可以鼓勵學校在維護校園安全的前提下,認養馴化的流浪犬。
質詢影片網址:https://youtu.be/yLdBuVr4Ze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整個社會動保意識的強化是整體社會文明的指標,施行零安樂死政策期限前,相關配套措施不及衍生諸多問題,包括各地方收容所過度擁擠、環境條件不佳等,未來若比照歐美國家作法,由民間團體來經營,因用地取得成本高,對於要關照、收容流浪動物為志業的民間人士來說,經營上會非常辛苦。加上畜牧產業的用地規範...
農 委 會 流浪犬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浪狗問題如何解?#先從了解現況開始。
上週在南寮發生一起因流浪狗追逐造成婦人跌倒顱內出血不治的悲劇。經過這幾天的研究以及與動保所、浪浪團體和動保志工討論,我試著釐清新竹市流浪狗的現況並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方。當然,流浪狗的問題相當複雜,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我能獲得的資訊也是有限,沒辦法很完整,但可以確認的是,至少大家共同的目標和期待是 #流浪狗的數目可以逐年減少。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最新公布的 109 年度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結果,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為 15 萬 5,869 隻,與上期 (107年) 調查結果相比,遊蕩犬數量微幅增加 6.19% (增加 9,096 隻)。新竹市本期為 890 隻,較 107 年的 790 隻略增,但比 104 年的 1,862 隻減少約一半(104 年的抽樣方法略有不同)。不過這個數字是以村、里為抽樣單位估算出來的,所以未必符合實際的狀況,調查之遊蕩犬除無主的流浪犬,也包含有人養但自由出入家戶未管理的放養犬。
【#流浪狗數量增加的主因又為何?】
針對這個問題,大家看法就有落差,有人說是飼主棄養、有人說是野狗繁殖,也有人認為是餵養人吸引來的。很可惜,目前沒有一個科學的調查方法可以證明,哪個才是主因,而且從一小個範圍、一個里、全新竹市,甚至全台灣來看的話,答案恐怕又不一樣,只能說都是原因之一,必須要全面來解決,才有可能舒緩流浪狗的問題。
動保所長說目前新竹市的無主流浪狗大多為米克斯 (MIX或稱為台灣土狗) 的混種狗,品種狗的數量極少,有也大多是生病或年邁後被民眾棄養,而且通常不會在街上存活太久,或是過沒多久就被其他人帶回家養。所以如果是要討論流浪狗的問題,品種犬棄養相對是占較少的關聯性,主要還是流浪狗群自己的繁殖。所以要狗群絕育的比率至少要達到八、九成以上,才能夠有效控制數量。
不過長期投入流浪狗絕育的動保志工則認為,假如以南寮地區做為一個「區域族群管理」的範圍來看,其實流浪母狗結紮的比率已經近乎百分之百。這裡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還是區域外的人帶來南寮棄養。長久以來南寮就是棄養聖地,不杜絕棄養沒辦法減少南寮地區的流浪狗數量。
目前動保志工團體能夠做的就是和固定餵養流浪狗的愛媽合作,如果愛媽有看到新的被遺棄的流浪狗出現,就會通報志工團體抓狗去結紮,但抓狗有時可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或許在中間已經跟其他流浪狗生下新的狗,所以流浪狗的數量還是難以控制。
【 #餵養人該負飼主責任嗎?不餵又會怎樣?】
提到愛媽,就不得不談談餵養人的兩難。事件發生之後,各大社團的網友留言,不少人提到餵養人的問題以及認為就是他們造成悲劇的,因為餵養讓流浪狗有東西吃,就會讓狗群聚且有體力能不斷繁殖,甚至產生地域性,增加因捍衛地盤而追人、甚至咬人的可能性。所以如果要餵食,出事情,就該負起飼主責任,而不是假愛心之名,造成地方的問題。
當然餵養人有分很多種類,除了上面提到專門餵養流浪狗的愛媽,還有隨地丟食物的遊客,甚至也有專門清廚餘的店家等等,所以很難混為一談,這邊暫且只討論愛媽的部分,因為其他的餵養者的行為確實應該被禁止。
愛媽的角色在現行動保零撲殺的政策下,可以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假使沒有愛媽固定餵養,流浪狗很可能因為肚子餓,反而在垃圾桶翻找食物,造成環境髒亂,甚至因為飢餓而攻擊周遭的人搶食物。
目前動保所或委外動保團體在執行 TNVR 時,他們所選擇放養的地點也都要是有愛媽在的地方,因為唯有跟愛媽合作才能確保狗狗是有人看顧和餵食;另外在執行捕捉時,也會需要跟愛媽合作,才比較有機會抓到流浪狗。
究竟餵養人該不該負飼主責任,過去其實有非常多的討論,長期關注動物議題的 窩窩 wuowuo 在去年也做過關於「餵養,錯了嗎?」的專題報導(https://feed.wuo-wuo.com/),裡面探討非常多面向,因為版面關係,就不在此詳述。在該報導中,窩窩也向民眾調查餵養人該不該被管理,其中有 78% 的人認為要管理,22 % 認為不需要。
雖然餵養人要不要負飼主責任大家看法分歧,但是餵養人需要被管理,顯然是有一定的共識基礎。當然政府究竟該怎麼管?有沒有能力管?餵養人願不願意被管?都會是很複雜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就能夠有所定論。
【說了這麼多,解方究竟是什麼?】
說到改善流浪狗問題,凡舉嚴懲杜絕棄養、加強寵物登記和絕育、提高 TNVR 數量、增加動保警察加強執法、推動生命教育等等方式,都是老生常談了,但究竟落實到地方可以怎麼做?
我將會在下一篇有更深入的探討,也會試著提出幾個可行的方案。不過,由於流浪狗的議題實在複雜難解,我所看到、聽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歡迎各位提出你的看法,讓我們為這個議題共同努力。
#流浪狗 #遊蕩犬 #愛媽 #餵養人
#動保議題
圖片來源:
自由時報(記者湯世名翻攝)
農 委 會 流浪犬 在 魏明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給四百隻毛小孩一個安穩家》
根據農委會公佈的調查報告,彰化縣遊蕩犬隻大幅降低,谷哥不禁要為縣府農業處動防所同仁喝采!
在107年 #谷哥任內 提出試辦「#浪狗有家愛心計畫」,針對動防所挑選不易親近民眾、老犬、傷殘及較無被認養可能的犬隻,由縣府補助飼料、醫療及場所管理費用,每隻補助8千元;並同時透過採取絕育、終養、TNVR(捕捉、絕育、釋放)及民間代養等措施,終於將107年的16473隻,降低為109年的9168隻,成果可謂相當豐碩。
除了公部門的努力外,彰化縣遊蕩犬隻也多虧了許多 #善心人士收容,這些善心人士、毛爸毛媽們,都是 #志願服務、#自掏腰包,為增進毛小孩的福祉而努力。
谷哥也親自拜訪了位於溪州鄉的許先生夫婦所經營的私人收容場地,許先生租借一塊廢棄舊豬舍,在佔地四分九的收容場所,收容了400隻毛小孩。
在許先生夫婦以及一群熱心志工的悉心照料下,這400隻毛小孩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活潑地奔跑在開闊的場地中。
但是這樣愛護毛孩的收容所,也有了經營的隱憂。由於地主於去年表示,將於今年底(12/31)收回土地。礙於財力,許先生是無法買下這塊土地,繼續提供給這400隻毛小孩一個安穩生活的家。
彰化縣礙於地方民眾反對,對於擴大公有收容所一直都有執行上之難度。
唯一的阿寶坑流浪犬中途之家收容能量也僅有239隻,且礙於腹地也難以再增加。
所以當年谷哥在動防所董所長建議下試辦「浪狗有家愛心計畫」,#結合民間力量來增加照顧量能,而有現在的成果。
如今有現成的民間力量願意出來協助這個部份,縣府是否可跟谷哥當年一樣,採用不同的新思維,突破障礙,#協助用地的取得或租用,補助增加更多的民間代養機構,提高收容量?
谷哥也會邀請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一起來協助,突破困難。
#愛毛孩不分黨派,願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家!
#魏明谷 #福國利民
#WillBeGood #TNVR
#毛小孩需要安穩的家
農 委 會 流浪犬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口頭質詢─
▶整個社會動保意識的強化是整體社會文明的指標,施行零安樂死政策期限前,相關配套措施不及衍生諸多問題,包括各地方收容所過度擁擠、環境條件不佳等,未來若比照歐美國家作法,由民間團體來經營,因用地取得成本高,對於要關照、收容流浪動物為志業的民間人士來說,經營上會非常辛苦。加上畜牧產業的用地規範非常嚴格,甚至後續水污費用徵收的問題,這對收容所來說都是非常龐大的成本,若沒有龐大的資金挹注,要經營一個民間收容所是非常困難的。這部分是可以比一般所謂的畜牧產業更加鬆綁、放寬嗎?
畜牧處李春進處長:在畜牧法中,有關土地變更的部分開了一個專門給動物收容部分的法規。目前確實也有已經獲得容許通過土地變更的,這部分誠如委員所提,因為牠跟經濟動物不一樣,所以牠在水保或環保上,沒有像畜牧那麼嚴格。
▶除了用地取得的問題以外,源頭管理更是重要,目前整個農委會編列相關預算在收容所的部分有15.8億元,結紮的部分在社會發展裡面,有7.29億,包括人力及相關行政作為。我認為用於TNVR政策的推動,在結紮比例上應該要提升,至少跟收容所設施改善是等同重要,這幾乎是二比一的比例,我覺得是不合理的,應做些調整以強化犬貓絕育工作、落實整個源頭管理,並加強對人的訓練以及查緝不法寵物繁殖場的不當繁殖等作業等方面做處理,否則這個數量會不斷倍增衍生惡意的遺棄等問題,建置再多的收容所都不夠。尤其城鄉資源落差,六都以外的縣市資源稀少,在TNVR的推動上,其實有很多民間獸醫師以志工的方式在協助,因此農委會可以在一般民眾教育、志工訓練、獸醫師人力投入等配套資源上予以挹注、強化。
曹啟鴻主委:經費可以做調整。
▶立法把動物納入戶口,每幾年做普查的立法措施應與戶政系統討論,如果納入戶口的本意是要加強管理,這本來就是動保法的立法意旨跟方向,是必然的方向,也是立法共識。重點是在管理,而不是形式上是否納入的問題。長期來講,是認養替代購買的概念,教育國人動物友善,而動物功能包括陪伴、療癒、舒壓及各種訓練上亦可以再強化。且需考量納入戶口的犬貓是否確實絕育、結紮?以及對沒有納入戶口管理的動物,也就是無主動物,你們也應該要有積極地結紮措施。
主委:專家跟我建議可以納入戶口普查,如此我們才能夠徹底對飼主的責任、教育有所規範,這才是源頭最重要的部分。未來狂犬病如果再爆發時,才能保護民眾與我們的犬貓。
▶關於犬貓絕育的數據,從103年的七萬多隻到去年的十萬多隻,今年目標是15萬隻。過去你們是將犬貓都納入,但今年只是僅針對犬的部分,沒有包含貓。這個政策把貓的部分排除考量跟用意是什麼?現在很多民間團體花了很多資源推動TNVR,他們是犬貓並行在做,如果現在我們把貓排除在外,那麼在數據的呈現上,就不是那麼地準確。你們去年是犬貓都有納入,今年卻只講到犬,兩者落差究竟有多大?請提供細部資料。
江科長文全:目前的重點並沒有把貓的絕育排除,主要是優先解決流浪犬的議題,我們把犬的絕育數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