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關節疼痛,
尤其是膝關節,
現在治療膝關節疼痛的方法非常多,
但是不管用什麼方法治療,
自己要對自己身體負責,
也就是訓練足夠的肌肉,
來穩定性關節,
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因此強化大腿股四頭肌肌肉的強度就非常重要。
我在門診當中,
經常親自指導我自己的患者如何訓練大腿的肌肉,
但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
我也在我的書籍當中示範這些動作給大家看,
提醒大家試試喔。
一個人要活得健康、快樂,
良好的均衡飲食、
持續的規律運動、
經常將壓力做一些釋放的功課,
適當補充足夠的營養食品、
良好的睡眠習慣,
這都是重要的關鍵,
你希望10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就從現在開始每天好好的實踐。
早安各位好朋友。
#退化性關節炎
#肌力訓練。
照片示範:劉醫師本人,更多的示範照片在書中
照片來源:功能醫學5+1劉博仁不藏私的養生秘密
剪報來源:人間福報
退化性關節炎飲食原則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控制體重竟是最大關鍵?想延緩退化性膝關節炎就得這樣做!
控制體重是延緩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最重要的方法,因為我們走路時膝關節所承受的力量可達體重的4倍,跳躍或上下樓梯更可能高達10至15倍,所以控制體重無疑是保護膝關節最直接的方式。而「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更比運動還重要許多,骨科醫師戴大為分享自身實踐多年的「健康飲食概念三原則」:吃對種類、吃對比例、吃對順序。
療日子
https://utm.to/38gehg
退化性關節炎飲食原則 在 跟著開揚動吃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淺談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關節炎 #關節炎與運動
類風濕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統失調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的目標,造成關節的發炎、破壞、變形。
- 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
- 英國國民健保署 (National Health Service)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 美國風濕病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
常見症狀如:疼痛/關節活動度受限/疲勞/體能與肌力下降/關節變形等。
除了關節之外,也有心臟、肺、腎臟、肝臟、肌肉、眼睛、淋巴腺被侵害的案例,對於全身都有損害。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無法根治,治療原則多為症狀緩解,減緩病情惡化同時保持功能正常,但仍必須長期服藥控制病情。
-
💊1.『藥物』-
常使用以下藥物來控制患者病情: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SAIDs)「用於減緩症狀效果較明顯」
-類固醇
-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調節免疫系統效果較慢」
-生物製劑「較嚴重的患者使用」
💪2.『訓練』-
不同於退化性關節炎多休息就能減緩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越不動越容易腫痛,甚至會導致關節受損,手指和關節變形!
相反地,適度的運動可增加肌肉柔軟度、避免肌肉、關節囊韌帶變緊、降低關節僵硬的機率、改善肌力與耐力、增加關節活動度!
-關節伸展運動 「增進柔軟度,避免關節僵硬、沾黏」
-肌力肌耐力訓練 「防止肌肉萎縮,良好的肌力及肌耐力可保護關節」
-心肺耐力訓練「減少因疾病造成的心肺功能限制」
-水中運動(如游泳)「利用水的浮力減少過度的關節負擔,改善肌力」
🍔3.『飲食』-
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食物。(推薦地中海飲食)
1)植化素
包含花青素、茄紅素、葉綠素、葉黃素、β-胡蘿蔔素等。
如色彩鮮豔的蔬果類,南瓜、薑黃、芥藍、青椒、紅蘿蔔、洛神花、黑木耳、黑芝麻、山藥、杏仁等。
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
2)全榖雜糧類取代精緻澱粉
糙米、五穀米等未經精製的全榖雜糧類,使血糖起伏較平穩,減少糖化作用和糖化終端產物(AGEs)所促發的發炎反應。
3)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如鮭魚、鯖魚、秋刀魚、鮪魚等魚類,或亞麻仁油、芥花(菜籽)油、紫蘇油等植物油。
🛌4.『壓力』-
壓力會影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的運作。
當感受到壓力時,會分泌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可體松等激素,過量分泌可體松則會讓血壓升高、胃酸增加、骨質流失,還會壓抑免疫系統。
因此「壓力控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保持好心情」對增進免疫力相當重要!
-
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朋友們不算少
時至今日醫療體系已相當進步,但仍無法根治
學會與該疾病相處是我們該學習的課題!📝
/
/
/
#健人健智
#類風濕關節炎
#關節炎
#RheumatoidArthritis
退化性關節炎飲食原則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年紀大、肥胖族注意!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年紀大、肥胖族注意! 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與預防怎麼做? 飲食 控制與運動才是重點!(上集)【迷思Q&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