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腦退化,高壓、慢性病族群要留意!
退化行為精神科 在 小小鳥的尋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如世上有時光機,希望十七歲的我看到今日的自己,會覺得驕傲和欣慰。
謝謝你一直竭盡全力去爭取屬於你的未來。
----
醫生問我一大堆讓我完全摸不着頭腦的問題後,才第一次跟我見面的他這樣說:「在剛送回來的基因報告裏,我們發現你的基因出了問題,所以你真的得了我們先前一直懷疑的『粒線體疾病』。」
我想哭,但理智告訴我不能哭。
於是我忍住了,沒有哭。我開始向醫生提問,雖然我的聲線跟一個痛哭完了不久的悲劇主角其實沒甚分別,我的語氣也跟一個受了重大刺激,禁不住失控的潑婦差不多,但我還是問了,我問我的基因,更重要的是問我的家人。
醫生說,媽媽遲點也要回去抽血作化驗。我的基因出了問題的話,媽媽和弟弟順理成章的便成了「懷疑對象」。這是讓我最覺得心痛的,我可以一步一步的去承認、理解,甚至接受自己有病,不管出問題的是腦袋還是基因,我都能忍。可是,當我的家人也被牽扯到其中時,我眼前的一景一物,一下子就化成了霧...
但是,我不能哭,所以我深呼吸。我還是忍耐,縱使我並不情願。
在醫學上來說,我這算是「病發」了。幸運的是我比較「萬中無一」,別人在發病後通常會有動作上以及認知能力上的大退化,而我只不過是手腳有點不聽使喚罷了。我的腦袋還能夠運轉、我可以說話,下星期就要測驗了我還能應考...醫生說這已經很好了,我「竟然」沒有退步,我的病況在粒線體疾病的病人當中,可算是非常輕微的了。就是因為我實在是太過「聰明」、到今天了我的頭腦依然太過「清醒」,所以他們之前才不敢妄下定論,肯定我是得了粒線體病。
聰明。我忽然覺得這個形容詞真的十分諷刺。就因為我「聰明」,當我曾經很認真的告訴醫生我的問題,他們卻說是我聰明過頭想太多了,其實這都只是心理作用;到我今天死心了,只把「覆診」當成「例行公事」,不論醫生問我什麼,我一律都回答「我很好」,還逼我媽陪我說謊,他們卻說我真的出了問題。他們之所以一直「視而不見」,是因為我太「聰明」了。我還可以說什麼呢?我不懂,所謂的「智慧」,到底是祝福抑或咀咒?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也從沒想過這個「褒義詞」有一天會成了「貶義詞」,聽見別人以這個詞語來形容自己,我會感到憤怒而不是喜悅。我沒有絲毫沾沾自喜的感覺。雖然醫生為自己開脫的理由在我看來真的是無比荒謬,但我選擇了繼續忍耐,因為一開口我就會哭。
那這病會不會惡化?醫生說他不知道,他不可能肯定的對我說「不」;那病徵會是什麼?就是肌張力不全、手腳不聽使喚,更嚴重的就是醫生開頭問我的,那堆令我費解的症狀:沒原因地昏迷、神智不清、抽搐、半邊身體突然無法活動、不能說話、認知能力退化...
「可是,我有大腦麻痺...」我打斷醫生的話,但實際上我的聲音很小,小到他根本就聽不見。
於是,我再重複:「我有大腦麻痺...」醫生還是一臉疑惑的看着我。媽媽按捺不住了,她提高聲線說:「她,有大腦麻痺,出生時腦部缺氧所造成的。」
我想,我們都在等待醫生把自己的話接下去,恍然大悟的補充說那問題就簡單了,腦傷會對身體的控制造成影響,所以這是腦袋的問題,不是基因的問題...我不介意,真的,我只想面前的醫生像他的同事一樣,指着我的頭,狠狠的對我說那句我已聽過無數遍,早就熟到會背的話:「你的腦袋不會把正確的信息傳到肌肉裏頭。」
然而醫生說:「她不是大腦麻痺。」
我曾經說過,假如有一天有人對我說:「你不是大腦麻痺。」我會高興得立刻去買鞭炮來放。我苦苦盼了十七年,今天總算讓我等到這句我一直夢寐以求的話了...我終於擁有把這四個字從我的生命中徹底清除的可能。我理應欣喜若狂,但我一點也不,我反而開始失控,大叫道:「不可能,去年你們替我照過腦,上次我明明聽見火星人對教授說:『她一定有大腦麻痺。』的!」
我沒有放聲大哭,我就算再難過,也不是那種會在醫生面前痛哭流涕的人。但醫生逼得我大叫,就表示我無話可說了,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去改變眼前的局面。我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消化醫生所說的,更遑論去接受醫生桌上那份我根本就看不懂的報告。我好想撤野,然後狂哭,問他們覺不覺得自己好殘忍,到底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為什麼去年他們不肯聽我說的,覺得我是心理問題就說要我去看精神科?為什麼在我一口咬定我不是腦袋有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偏要說是?為什麼在我終於說服自己去見心理學家、說服自己接受我有大腦麻痺之後,他們只用一句說話就把從前口口聲聲說是「專業」、「權威」的理論一次過全盤推翻?我只有十七歲,就算我再「聰明」,也不可能理解醫生那「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的行為。
我有撤野的衝動,卻沒有大吵大鬧的權利。所以我住口,用手指大力地捏手背的肉,讓痛楚來提醒自己專心的聽醫生說話。等我冷靜夠了,進診症室前的猶豫也被怒火燒成灰燼之後,我用無比平淡的語氣說:「但我不想去照腦。」
理所當然的,醫生問我「為什麼」。
我笑了,回答說:「為什麼我要去?就像醫生你說的,除了生病等生理上的因素之外,心理上的壓力也可以使我的病情惡化。」我漸漸哽咽,明明想哭卻又故意去笑,滑稽到了極點:「不為什麼,就因為我現在還能在普通學校唸書,成績也尚能保持在之前的水平,所以我不想被任何事打亂我的生活。照了也沒什麼可以做的對吧?既然現在我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其他結果,那我就不去照好了。」
醫生大概是覺得我被他嚇傻了,哪有人用這種原因去推掉檢查的?所以他叫我別放棄,今天沒得治的病,在明天的確沒有治癒的可能。但是,只要我願意做檢查,就算磁力共振的結果發現了我的腦袋有其他問題,將來「也許」會有治療方法的。現在已經有人在試藥了,唯有找到問題的所在,他們才「可能」有辦法幫得到我。
「火星人沒有放棄你,我們也不會放棄你,所以你不要放棄自己。等火星人從外國回來之後,到時你就可以跟他『翻案』了。」醫生試圖給我安慰,讓我不至於把「照腦」看得太恐怖。但我還是不領情,因為我還想「活」,我還不想「放棄」。
在你眼中的「放棄」,對我來說卻是另一種「堅持」。正因為我清楚自己能夠承受多少,所以我不會強逼自己去面對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為了面子、為了逞強而落得一身傷。我不會為自己提供任何「放棄」的理由,也不會給予自己想像「放棄」的空間。你以為我懦弱,但我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堅強;你以為我在逃避,但我其實在勇敢面對,奮力不被病魔打倒。我不會解釋,也不必對任何人解釋,因為我是在深思熟慮之下,才做出這個決定的。
離開診症室之後,我收起強裝的冷靜,讓自己赤裸裸地在人前崩潰。我叫媽媽給我十分鐘,在醫院大堂裏掩臉就哭,然後我擦乾眼淚去見心理學家;坐地鐵回家的時候我又哭,不顧列車上的乘客奇異的目光,任由自己以眼淚示人。
媽媽說:「不要哭,媽媽會陪你一起面對,我不會丟下你的。」
我問,你知道我在怕什麼嗎?媽媽說她知道。身上綁着一個定時炸彈的感覺是怎樣的?今天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我的身體彷彿不屬於我的,也許今天我還可以自己刷牙、洗臉、吃飯...但第二天醒來就會赫然發現,自己再也沒有辦法隨意活動;也許上次考試我考了個第一,下一次腦袋就突然一片空白,考了個最尾;也許前一秒我還在上課,後一秒我就會軟弱地倒下了,就連自己為什麼會不醒人事都不知道...我不怕死,但我怕退化,怕看着自己一點一滴地退步卻無能為力。醫生說,進步是奢侈的,現在我不應該追求「進步」,只要我有本事「維持現狀」,我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
我想起了半年前,火星人說我乳酸過高,非常滑稽地笑着對我說我可能會突然死亡。接着他給我一支筆,叫我在那份檢驗基因的同意書上簽字。這半年裏,我不敢說自己是「盡了力」,但我起碼「付出過精力」。我想得很簡單,就只希望半年後醫生會告訴我,我的汗與淚成就了惡夢的完結;半年後,我回到了同樣的地方,自信滿滿地去見另一個醫生,取得另一個更「意料之外」的結果,整整半年的付出,就這樣不留情的被踩得一文不值...我的心幾乎碎了,我覺得自己很傻。我還在堅持什麼呢?我還在裝什麼呢?明明我很想對着醫生罵髒話、明明我的眼睛告訴我我應該要哭、明明我可以冠冕堂皇的,以「身體」作為懶惰的理由...但我不,因為我知道我的心理防線一崩潰,疾病就會順勢把我擊潰;我知道要是我的意志力不夠強,我就會倒在床上再也起不來。所以我咬緊牙關去忍耐,我沉默但我不低頭,我閉上眼睛休息但我不妥協。
我不知道半年後,我能否再坐在電腦前,一字一句的寫下自己的所想。不過,假如有一日我必須隨風而去,不在塵世間留下一點痕跡,我也希望在我閉上眼睛之前,日子是快樂的、輕鬆的、滿足的、無憾的。但願今天我所寫的,能夠在我不得不倒下之時,帶給我最愛的家人點點慰藉。
我不是得了絕症,更不是明天就會死,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也沒有流過一滴眼淚。與其為終有一天不能笑而流淚,倒不如在今天為自己笑多一點?這次我不想要安慰、不想要讚賞,就只想要祝福。
哪怕只是遲一天也好,請這個炸彈給我多一點時間,不那麼急於炸毀我的人生。
拯救地球好累 雖然有些疲憊但我還是會
不要問我哭過了沒 因為超人不能流眼淚
----
#當有一天再看這篇文章也不會淚流滿面
#就代表我真的是個充滿智慧的大人了
退化行為精神科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得以前當見習醫學生時,在精神科曾經跟過一個很讓我佩服的師長 吳博倫醫師👨🏻⚕️,那天一樣跟著師長去看會診個案,是一個肝臟移植的捐贈者,常規移植之前需要評估的個案(需要評估捐贈者是否心理狀態健康,有否真心有意願捐贈等,有否受到脅迫等)。
 吳醫師在跟捐贈者(患者的兒子)看似閒話家常的過程中,慢慢抽絲剝繭出原來爸爸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開始容易從睡夢中驚醒,漸漸養成酗酒的習慣,之後變成酒精性肝硬化如今需要移植肝臟才得以續命,原來其實患者當時得到「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卻以酗酒來表現⋯🍺。
這個小故事真的讓我很shock,我以為只是一個常規的術前心理狀態評估,但一位細心的醫師,抽絲剝繭出源頭,也體現了普羅大眾通常只會注意到身體的病痛,卻很容易忽略生病的心理!本身是豐原人,記得小六親自經歷過921大地震,半夜在黑夜中被搖醒,左鄰右舍全家都跑到馬路上,親愛的爺爺把車子從工廠開出來那刻,工廠立刻倒塌😱,豐原尊龍、向陽永照大樓倒塌,過著需要跟媽媽、奶奶去取水,好幾個月無水、無電的生活,新聞一直報著在大樓瓦礫中尋人、滿目瘡痍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覺得彷彿世界末日!😢
今天來聊聊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
👉🏻定義: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出現強烈痛苦、恐懼、無助感等身心疾患。
🔴哪些嚴重創傷或重大事件?
1️⃣嚴重的自然災難,如:地震、海嘯、水災、龍捲風等。
2️⃣經歷嚴重的意外事件,如:車禍、飛機、或船難中受傷。
3️⃣目睹親人、戀人、好友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
4️⃣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時被拋棄。
5️⃣經歷戰爭、目擊死亡或嚴重傷害,如:恐怖攻擊、屠殺事件。
6️⃣經歷性暴力。
7️⃣難產、流產。
8️⃣被霸凌經驗(包括:網路霸凌、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等等)
9️⃣得知子女罹患了致命疾病。
👉🏻症狀:
1️⃣#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
2️⃣#過度警覺: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變得無法專心、易哭泣、易怒、失眠、焦慮,甚至產生生理反應,如:頭痛、噁心、嘔吐、胃痛、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冒汗、過度換氣等。
3️⃣#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及低潮: 對創傷事件認知有誤傾向責怪自我或他人、產生情緒低潮、自我隔離於社會。
4️⃣#逃避及麻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如:逃避、麻木、活動失去興趣等。
5️⃣#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若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 然而兒童除了會出現以上四種症狀外,相對於成年人,#病童較容易出現退化性症狀、身心症狀如:腹痛、咬手指、像小嬰兒哭鬧、分離焦慮等等。兒童的身心尚未成熟,認知與表達能力仍在學習、發展中,若經歷重大創傷,#其發展出PTSD症狀的比例遠超過成人,而這有賴於家長需要悉心觀察及陪伴!
👉🏻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在開始服藥2~6週,症狀能逐漸獲得改善。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如動眼減敏重整療法、藝術治療或放鬆訓練等。
🔹遇到PTSD患者,旁人如何伸出援手?
➡️當一個好的傾聽者,並給予同理心,適當的陪伴、關懷、回應與照顧!
而如果是兒童的PTSD,家長可以做到:
1️⃣#營造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和情緒,溫柔堅定的擁抱孩童,讓他們相信身旁永遠有人會支持保護他/她。
2️⃣#試圖鼓勵孩童表達感受及心中想法,避免直接否定、反駁或叱責孩子的負面情緒!
3️⃣#肯定孩子的優點、並給予正向回饋,並協助孩子恢復正常作息、生活起居,找回自主性與自我肯定。
4️⃣#協助修正孩童的負向認知或歸因,以減輕其不安、無助或罪惡感。
⚠️若是觀察到受創者情緒低落演變成自殺意念或行為、憂鬱症、社會疏離、物質濫用等,應該要儘速就醫‼️
👩🏻🏫這次的事件真的再次提醒大家愛要及時,珍惜身邊的人,保重身體~也不要吝於給家人擁抱,勇敢大聲說愛喔🫂~
#佳鴻診所
🔽此圖是台大精神部著作衛福部出版的簡化的心情溫度計,可以快速檢視心理是否也生了病🥺適時的求救🆘並不丟臉喔~~
退化行為精神科 在 額顳葉失智症--語言退化行為異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額顳葉失智症是腦部額葉及顳葉漸漸萎縮的一種腦部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分 ... 有很多患者甚至會因為行為脫序,會跑到精神科,被誤以為是精神疾患,有 ... ... <看更多>
退化行為精神科 在 退化行為還是... -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 BrainLohas 的推薦與評價
大腦的保護程式----退化行為不一定是有害的。有時,退化行為還是必要的。 人在焦慮、壓力超過負荷時,本能的會將情緒退縮至安全的內在堡壘裡。不單是兒童會退化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