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的父母都崩潰?!
昨天發布三級警報延長到6/28後,群組裡隨即傳來有媒體想採訪媽媽對於開學延後的各種(崩潰)心聲,詢問媽媽是否願意接受採訪?
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第一個想法是「大家都崩潰嗎?可是我不崩潰啊」🤷♀️好在後來群組裡的媽媽們回覆的答案都差不多;每個人幾乎都認為,現在開學才會讓媽媽們擔心到崩潰吧!!
在正式宅在家的第十天左右,我曾寫過一篇「我會想念和孩子24黏在一起的日子」,那時也有路人回覆我「等你再黏個半個月一定會反悔!」
但事實是我宅第三天時就開始想念學校老師、孩子上課的日子;因為我懷念每天都能有九小時可獨立作業的時間,那是我可以專心工作、學習、寫稿、做家事的時間,沒有孩子不斷打斷我、不斷喊媽媽的時間⋯
自由時間非常可貴,尤其在當媽後更能體會這一點🤣
所以開學時間延後媽媽一定會崩潰不是嗎?!
不~因為面對不長眼沒藥醫的病毒,我更願意用我自己的時間去保護孩子們健康!
延後開學時間的不便一定有,尤其對於雙雙都在職場上班的父母而言那更是非常不便,光是抉擇哪一方要請假顧小孩就得喬很久;而對於本來就沒有假期,本身就是在家工作的家庭營運長,延後開學帶來的是加重的工作內容,以及隨時可能會斷裂的理智線💢
可真心一問,現在如果真的開學,哪位父母安心讓孩子們聚在一起上課?
我得說老實話,防疫消毒再勤勞,都敵不過一支看不見的病毒隱藏在群聚的團體裡!
家裡只要有一個人染疫,那絕對不是隔離幾天、崩潰個幾天就能解決的問題,比起上面的風險,我寧願現在讓孩子們都待在家⋯
延後開學不崩潰嗎?比起孩子不能去上學,我更心疼孩子不能擁有如以前一樣,天氣好就去曬太陽、心情好就去公園玩、愛熱鬧就去找朋友、下雨天就去踩水、天氣熱就去游泳的日子⋯
對不起,這個標忍不住讓我翻白眼🙄因為從停課開始,總是看到記者下標父母們有多崩潰,彷彿全國父母都希望孩子冒險去上學🤷♀️但有疫苗可打的大人面對病毒都退避三舍,更何況沒疫苗可打的孩子哪經得起風險?
媽媽我崩潰的絕對不是延後開學,是看到一堆期待端午連假要出去玩的人,還有一堆不遵守防疫規則的老鼠屎,以及不知道除了延後開學還能怎麼做,才讓全世界早點恢復正常生活?這些才更讓人崩潰啊!
所以拜託大家,想要早點回到那個趴趴走的以前,現在就忍一忍配合一下吧🙏
#台灣加油
#大家一起加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說到洗澡,每個毛小孩都退避三舍。但你有看過土撥鼠洗澡嗎? 鱷魚妹Sashimi帶著寵物土撥鼠阿ㄅ阿勇來做寵物美容,阿ㄅ一聽到洗澡就乖乖趴下!阿勇呆萌的表情超可愛! 影片授權:鱷鄰居&Sashimi (https://youtu.be/UpSj8Wueouw) ✓ 點我加入《...
「退避三舍左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Oh Canada 陳太太在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左傳典故--行將就木、退避三舍- 看板Chine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結果晉文公重耳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以報昔日厚遇之恩。當然 的評價
- 關於退避三舍左傳 在 討論串(共2篇) - 左傳典故--行將就木、退避三舍- 看板Chinese 的評價
退避三舍左傳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我過了一個「最痛的母親節」。上上週六,我終於下定決心,去做了雷射微創手術,了卻我的心腹大「痣」。
大概是遺傳,再加上從小喜歡蹲茅廁讀書,所以我從很年輕開始,就身懷大「痣」了!懷第二胎時因為便秘+腹壓,痔瘡變得很嚴重,懷孕期間常常坐在馬桶上,為了每日「大」事而面紅耳赤、痛哭流涕。
產後狀況緩解,醫生也覺得不算嚴重,所以當下就沒有「痣在必行」去處理,一拖就拖了快20年。
我父親開過很多次痔瘡手術。我記他術後上廁所、「有痣難伸」的狀況,讓我對於痔瘡手術觀感不佳,一想到要臥床半個月,日日「大」驚失色、「大」呼小叫,就不免退避三舍。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始終默默忍耐著。直到情形越來越嚴重,我很擔心影響到我暑假帶營隊的品質,才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去整修「門」面。
沒想到看醫生的過程卻一波三折。上次在《醫師好辣》遇到的女醫生門診全滿,下次約診要到六月底;我查了幾間附近大醫院的門診時間,又都無法配合,於是我改而上網去找能做微創手術的診所。
咦,奇怪了,網路上找到的雷射痔瘡手術治療,竟都是醫美診所,而且全都要自費。電話諮詢了一下,都在四萬元上下,但是號稱隔天就可以正常作息、不必住院。好吧,就衝著這一點,自費就自費,我打電話問了我的醫療保險,確認可以幫我負擔一些之後,我最後便選了一家可以立刻看診、專門做痔瘡的診所。
然而,就在我打電話預約時,阿宏頻頻對我搖手,給我看網路上一堆爆料新聞,叫我換一家。我仔細閱讀,還好大多是財務糾紛(自費手術一天做五個,一個月就入帳好幾百萬,果然「痣商高」呀!)而非醫療糾紛。雖然院長本來是「眼科」醫生,從「上」轉到「下」,轉行轉得有點大;不過反正都是「眼」嘛!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手術,我想應該沒差,於是我還是去了。
醫生很有耐心,光是手拿直腸模型道具,分析「便便」型態,就足足講解了半個小時,臉不紅氣不喘。原來,「便便」也有品質高下之分,理想的💩要飽和70%水分,能夠成形、又卻能一半浮於水,才是「好便」,不容易傷害腸道喔!
然後醫生又很仔細的說明內痔、外瘡和血栓的處理方式,以及日後的照顧。衛教完畢之後,於是我就硬著頭皮,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躺上手術檯了。
醫生問阿宏要不要進手術房觀看?我立刻堅決拒絕。夫妻之間雖然沒有什麼秘密,也無需如此「坦然以對」吧?更何況阿宏怕血,等一下暈倒了我還要照顧他,免了!免了!
躺上手術檯之後,布簾把我的下半身和醫生隔開。在我的枕頭旁邊有一個螢幕,醫生用肛門鏡檢查內痔時,我可以自己清楚看見患處的狀況。開始前,醫生問我要不要先打麻藥?我猶豫了半晌,於是醫生說先試試看,就直接開始了!
肛門鏡是個可以轉動的雙層金屬小三角錐,內外層有洞孔可以固定檢查部位。外型看起來小巧玲瓏,但是比照要「進出」的部位,還是「大巫」見「小巫」!而且還得「進出」處女地四次!疼痛也就不言可喻。
最後我決定直接進行手術,還是少不了四針麻藥,早知道剛剛就一次打完、早死早超生啦!要知道麻醉針打在那麼敏感、脆弱地方,好比千萬大軍殺入老弱婦孺之家,完全沒有抵抗能力。那種痛,還真是找不出適當的比喻來形容啊!
打完麻醉之後,手術過程倒是沒什麼感覺了。十分鐘之後,護士先給我看處理完的「血栓」,只見兩個指甲般大小的血塊,醫生說那就是讓我不舒服的最大「元兇」。
最尷尬的是,一邊手術,醫生還一邊跟我聊天,然後很阿莎力的說算我三萬五就好。兩腳開開躺在那兒任人宰割的我,哪敢討價還價?哼哼嗨嗨痛得兩手掌都掐出指甲印來了!只好乖乖稱謝。
下了診療檯,兩腳禁不住發軟。回家之後還有很多麻煩事:2-3小時溫水泡盆、各種吃的、抹的、塞的藥劑,還有我最害怕的「大大」問題:很怕看到揭開馬桶蓋一缸血怎麼辦?護士倒是教了幾個預防痔瘡復發的妙招。因為痔瘡是靜脈曲張,所以要減少直腸的壓迫、刮傷:
首先,如廁「大大」不能超過五分鐘,用力不可超過一分鐘。坐在馬桶上不要「正襟危坐」,而要輪流左右抬屁股,才能減輕直腸壓力;再者上大號切忌「一鼓作氣」,速度太快容易刮傷腸壁,而要練習「收放自如」,分次完成;最後還有就是一天要喝(體重*40)CC的水:起床600cc,上午、下午喝完1800才夠。另外還要多吃香蕉木瓜蘋果、不要吃芭樂籽;堅硬的堅果一定要咬碎成泥;不菸、不酒、少吃辣,這樣才能常保直腸健康。
回到家,很虛弱的躺在床上。趁兒子女兒噓寒問暖,我鄭重警告他們:千萬別在馬桶上看手機,上大號不能超過五分鐘;還有一定要多吃蔬果、多喝水。
術後我睡了兩天,然後照常上課。雖然外人看不出來,然而久站會讓痔瘡的傷口、末梢血管充血,疼痛不舒服。但是幸運的是,疫情竟在此時爆發,我平白撿到兩週假期,趕快好好乖乖的回家每天躺著不動。
至於我的減肥計畫,只好暫時中止,因為半個月不能運動,不能施力,一切等傷口癒合再說啦!
倒是阿宏,擔起了每天煮健康餐的工作,伺候我這個「痔」消公主,呵呵🤭辛苦他了!
開刀之後,我才知道好多身邊女性都有這個毛病,呼籲大家平日要保養直腸,注意飲食,不要諱疾忌醫,才能常保健康喔!
退避三舍左傳 在 Oh Canada 陳太太在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約是疫情趨緊後不久,走在路上就要時不時避開另一種地雷--- 被隨便亂丟棄的使用後口罩!
其實,走在溫哥華的街頭(除了市區以外),雖然垃圾桶的設置不多,整體而言,環境卻是非常乾淨整潔的。尤其是住宅區,除了春夏的殘花、秋冬的落葉枯枝,根本少見其他的垃圾。
所以,那些躺在路上的廢口罩,就更顯得令人觸目驚心,讓我們大老遠的就自動“退避三舍”了。
光想到那些戴過的口罩已經遭到飛沫和病菌污染,就這麼大咧咧敞開著,還會隨風到處飛揚,進而造成病毒傳播,真的是堪比生化級武器般的讓人頭皮發麻!
吼~到底是要有多自私、缺德的心,才會這樣亂丟自己用過的口罩啦!
然後就在幾天前,在小公園旁的電線杆上,看見這個 Lost & Found 口罩失物招領的畫面,實在諷剌至極,好似狠狠的打臉了一些亂丟口罩的失德人,當下真想給發起人(可惜不知是誰)一個 High-five(擊掌一下) !
對了,疫情期間大家的口罩用量大增,除了不要亂丟口罩,在把口罩丟進垃圾桶之前,也要先把兩邊的耳帶剪掉,或用手扯掉喔!
因為之前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
「有一個英國動物保育團體製作的宣傳片,看到奄奄一息的海鷗被發現時,根本飛不起來,已站著不動長達好幾個小時,仔細一看,海鷗的雙腳被緊緊纏住,關節嚴重腫脹;而罪魁禍首就是口罩上的耳帶。受害的除了海鷗,還有狐狸和刺蝟等很多動物,牠們會被口罩纏住或是誤食口罩和手套,造成消化問題。」
所以,保育團體呼籲,要避免口罩不傷害到野生動物,把口罩丟進垃圾桶之前,先把兩邊的耳帶剪掉,就能大幅減少動物被纏住的慘劇。
我們的習慣是:洗完手再拿下口罩,先將口罩由內向外對折再左右對折、扯掉耳帶、然後再用廣告傳單紙包起來,丟到垃圾桶後再好好的洗一次手。
讓保護大家的口罩不會變成防疫漏洞,也減少污染環境的問題,小小的一個舉手之勞,也算是為這樣的亂世添上功德一件吧!
#陳太太的隨手拍
#溫哥華
#好好的丟口罩
退避三舍左傳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說到洗澡,每個毛小孩都退避三舍。但你有看過土撥鼠洗澡嗎?
鱷魚妹Sashimi帶著寵物土撥鼠阿ㄅ阿勇來做寵物美容,阿ㄅ一聽到洗澡就乖乖趴下!阿勇呆萌的表情超可愛!
影片授權:鱷鄰居&Sashimi (https://youtu.be/UpSj8Wueouw)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13l370xmd8/hqdefault.jpg)
退避三舍左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iG3p9uPT4w/hqdefault.jpg)
退避三舍左傳 在 結果晉文公重耳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以報昔日厚遇之恩。當然 的推薦與評價
退避三舍 原語為「辟君三舍」,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話說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個仔重耳逃難到楚國。當時重耳算係爛身爛勢,但就得到楚成王收留同款待,重耳 ... ... <看更多>
退避三舍左傳 在 討論串(共2篇) - 左傳典故--行將就木、退避三舍- 看板Chinese 的推薦與評價
討論串左傳典故--行將就木、退避三舍. 共2 篇文章 ... 重耳對曰:「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 【本事】. 僖公四年(-656)時,晉國原先的太子申生,因為驪姬 ... ... <看更多>
退避三舍左傳 在 左傳典故--行將就木、退避三舍- 看板Chine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句】
僖公二十三年→季隗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重耳對曰:「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
【本事】
僖公四年(-656)時,晉國原先的太子申生,因為驪姬的陷害而自殺,申生的兩個弟弟重耳
與夷吾擔心晉詭諸(獻公)與驪姬也不會放過他們,便逃出首都,固守在自己的封地裡。隔
年(-655),晉國命令寺人披率軍攻打重耳所鎮守的蒲邑,重耳的部屬本來準備要抵抗,但
是重耳下令部屬不要抵抗,說:「我是因為父親的賜予才有這個權力,如今卻要用父親所
賜的權力來對抗父親,這個罪過太大了,我不能承擔。」於是重耳決定與狐偃、狐毛、趙
衰、顛頡、魏犨、司空季子、介之推等人投奔狄部落,但是還差點被寺人披的追兵追到,
重耳情急之下翻牆而走,寺人披只砍到重耳的袖子。
重耳投奔狄部落之後,有一次,狄部落向外出草,搶到了廧咎如部落酋長的兩個女兒,狄
部落把這兩個女人送給重耳,重耳娶了妹妹(季隗)為妻,把姊姊(叔隗)讓給趙衰。
重耳在狄部落生活了十二年,到了僖公十六年(-644),重耳覺得這樣住下去也不是辦法,
想要到齊國找找機會,就對季隗說:「我將要有遠行,妳在這裡等我二十五年吧,如果到
那時候我還沒回來,妳就再找個人嫁了吧。」季隗說:「我今年就已經二十五歲了,再等
二十五年,我都快踏進棺材了,還找得到誰來嫁呢?我會一直等著你的。」於是重耳離開
了狄部落。
在前往齊國的路上,重耳一行人經過了衛國,衛燬(衛文公)看晉重耳只是個落魄公子,對
他們愛理不理,也不給他們供應糧食,重耳一行人只好難堪的離開,走到鄉間,終於把糧
食吃光了,他們放下身段,向一個鄉下人討點東西來吃,但是這個鄉下人狗眼看人低,撿
了一塊土,就說要請他們吃,晉重耳簡直氣昏了,手持鞭子,要狠狠的教訓一下這個鄉下
人,狐偃即忙制止晉重耳,說:「公子,你可不要小看這個鄉下人啊,其實他是上帝的使
者,他拿土塊給我們,就是在暗示我們以後將要統治一大塊土地啊。」說著,狐偃就當場
作出跪拜的動作,叩謝這位鄉下人,恭敬的取走了這塊土。晉重耳當然知道狐偃只是在安
慰他。
一行人終於到了齊國,齊桓公不愧是英明之主,讓晉重耳賓至如歸,送給他二十輛跑車,
甚至還把女兒嫁給他,晉重耳多年來的委曲一掃而空,過得幸福滿足,簡直就想要在齊國
終老一生了。辛苦跟著重耳遠行的人,都希望重耳有朝一日能飛黃騰達,好讓他們也能榮
華富貴,實在是看不慣晉重耳來到齊國後就茍且偷安的作風,於是他們便在桑樹林底下商
量,想要逼重耳離開齊國。卻不小心被去那裏採桑的婢女偷聽到了,婢女以為晉重耳的妻
子,也就是齊桓公的女兒(姜氏),是不希望重耳離開的,就興沖沖的去向姜氏打小報告,
想不到姜氏也認為丈夫太安逸了,希望他能去外面闖闖,於是姜氏把婢女殺了,以防走漏
消息。並對重耳說:「我聽說你要離開了,但這事不可太過聲張,聽到消息的人,我都殺
了。」重耳訝異的說:「我哪有啊,我一點都不想走啊!」姜氏看丈夫實在沒有進取心,
就與狐偃密謀,灌醉了重耳之後,把他抬出齊國。重耳醒來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跟安逸
的生活告別了,又知道這是狐偃的陰謀,氣得要拿大刀追殺狐偃,後來氣消了,也就只好
默認這個現實,繼續他們的逃亡之旅。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秦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10.231
※ 編輯: Messiah1984 來自: 134.208.34.185 (07/28 10:36)
... <看更多>